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无籽西瓜科研与生产协作历程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文革 《中国瓜菜》2013,26(1):65-68
<正>1早期我国无籽西瓜科研生产协作我国从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多倍体西瓜研究,虽然起步晚,但发展迅速,成绩卓著。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最早开展多倍体西瓜育种工作,1957年首次诱变成功我国第1个四倍体西瓜华东24号四倍体,并以之为母本获得三倍体无籽西瓜新秋3号。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多倍体西瓜研究起步也较早,从日本引入旭大和四倍体,1963年育成无籽西瓜品种无籽3号,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在我国大面积生产栽培、出口和内销,是我国第1个有生产价值和经济效益的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大陆西瓜杂优一代良种化已居世界先进水平。“金花宝”、“红优2号”、“8155”、“郑杂九号”、“丰收2号”、“郑杂五号”以及1989年全国瓜协等联合组织“超新红宝”评比中的一些品种,无论在高产优质、还是抗逆性乃至商品性状方面都赶上或超过从台湾引进口“新红宝”系例的一些品种。因此,我在1988年引种国内的“金花宝”、“8155”等8个品种,以“多利牌新红宝”为对照,进行比较试验。结果“金花宝”“8155”等品种在产量、品质、抗逆性  相似文献   

3.
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所西瓜专业所选育的豫西瓜9号(原开杂12号)具有中熟、果大、高产、抗病、品质优和耐贮运等特点。经6年的品种比较试验、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及试种示范,证明豫西瓜9号产量、品质、抗逆性均超过丰收1、2号及新红宝等,是目前我国较理想的中熟西瓜栽培品种之一。1999年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为“豫西瓜9号”。  相似文献   

4.
<正>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创建于1960年.建所之初,该所就成立了瓜类研究室,不断增加该室科技人员,充实科研力量,把西瓜新品种的培育作为重要的科研任务之一.该室现有从事西瓜甜瓜研究的科研人员19名(西瓜15名),其中高级科研人员7名,中级9名,是全国从事西瓜研究人数最多的一个单位.早在60年代,该所就育成早花、四倍体1号和无籽3号等少籽、无籽和普通有籽优良西瓜品种.70年代,育成的优良西瓜品种有郑州1号、郑州2号、郑果401、郑果402等.80年代,又培育出郑  相似文献   

5.
<正>利用日光温室在冬春季进行黄瓜生产,一般10月育苗,11月定植,生产期可一直持续到"五一",生产时间长,产量高,效益好。1品种选择根据生长季节特点,在品种选择上要选择耐低温弱光、抗病、丰产、适应性强、结果性好、品质优、商品价值高的品种。以密刺系统为主,生产中应用的品种主要有津春3号、津优2号、津优3号、津优30号、津优33号、津优303号、津绿3号、新世纪、津杂2号、津杂4号、博耐  相似文献   

6.
不同沙棘品种的抗旱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不同沙棘品种抗旱性,选取15个沙棘品种为试材,测定其叶片自然饱和亏、临界饱和亏、自由水含量、束缚水含量、自束比等生理指标,运用投影寻踪法,对15个品种沙棘的抗旱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各品种抗旱性强弱顺序为"太阳""阜欧""杂优59号""杂优12号""杂优2号""杂优54号""中俄杂优""阜杂1号""杂优1号""杂优5号""杂优10号""杂优31号""杂优28号""蛮汉山""红霞"。  相似文献   

7.
苏杂二号系江苏省农科院蔬菜所最新选配的西瓜一代杂种(85-1×84-E),具有早熟、优质、稳产等特点.该品种开花期比苏密一号早2天~3天,采收期与苏密一号相当,产量比苏密一号平均增产22.4%,比8424(新优3号、早佳)平均增产12%以上.苏杂二号在1990年全国南方早熟西瓜品种评比中荣获一等奖.一、特征特性 植株生长势较强,耐湿性强,座果率高,早熟.第一雌花出现在主蔓第5节~7节,以后每隔5节出现雌花,平均单株座果1.5个以上,果实高圆形,皮色墨绿,有不明显网纹,平均单瓜重3kg~4kg,皮薄约1.0cm,瓜瓤鲜红质细,汁多籽少,风味好.瓜中心折光糖11%~12%,边糖9%,果实开花至成熟28天~30天,亩产2500kg以上.  相似文献   

8.
豫西瓜9号新品种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所西瓜专业所选育的豫西瓜9号(原开杂12号)具有中熟,果大,高产,抗病,品质优和耐贮运等特点。经6年的品种比较试验,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及试种示范,证明豫西瓜9号产量,品质,抗逆性均超过丰收1、2号及新红宝等,是目前我国较理想的中熟西瓜栽培品种之一,1999年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为“豫西瓜9号”。  相似文献   

9.
<正> 新优3号是新疆农科院园艺所和新疆葡萄瓜果开发研究中心合作育成的西瓜杂优新品种,生产名早佳(代号84-24)。于1990年8月通过审定并命名。1983年以硬皮2号为父本、T5-1为母本配制杂交组合,1984年初选,1988~1989年参加区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山东省秋冬茬白菜在品种结构和栽培管理上存在着种种问题,直接影响了大白菜的丰产、稳产和市场均衡供应。1998年秋,在济南、聊城、德州、烟台、泰安、潍坊等地区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对秋冬连大白菜生产现状及改进措施进行了总结,现报道如下。1生产现状①品种结构单一,主栽品种抗病性差目前生产上应用的品种基本上还是一二十年前选育出的大白菜杂种,如曾抱类品种主要有丰抗70、山东四号、鲁白一号、山东六号等;合抱类品种主要有鲁白二号、山东二号。山东五号、鲁白三号、改良育杂中丰石3-l等;直筒类品种主要有天津青麻叶、晋…  相似文献   

11.
<正>根据市场和生产发展的需要,近10年来,我们先后育成多个杂种一代薹用蔬菜品种,尤其以白杂二号、白杂三号2个品种最为突出,现将其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介绍于下,供经销商和生产者参考。1特征特性1.1白杂二号(1305)为早熟菜心和早熟白菜杂交而成的杂种一代品种。早熟,播后40天左右开始采收,可延续采收  相似文献   

12.
品种名称 京欣2号西瓜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菜2002047申报育种单位国家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品种特征特性优质早熟丰产西瓜一代杂种。圆果,果皮绿底覆条纹,条纹稍窄,有蜡粉,瓜瓤红色。作为京欣1号的继代品种,具有瓜瓤脆嫩、口感好、甜度高等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3.
<正>西瓜大棚秋延后栽培,可有效延长西瓜的供期,提高西瓜售价,提升西瓜生产效益,是西瓜高效生产模式之一,也是我国西瓜生产的创新方式之一,现将陇东西瓜大棚秋延后栽培的主要栽培技术措施总结如下。1选择良种秋延后栽培多采用大棚保护地栽培,后期温度低,因而在种植品种上应选择耐高温高湿、优质丰产、抗病性强、适合保护地栽培的早、中熟品种,不能采用晚熟品种。生产中应用广泛的有京欣系列、郑杂5号、金钟冠龙、新红宝、金城  相似文献   

14.
西瓜是喜温、喜光作物,但在温度过高或过低时生长不良,而且生长期较长,夏秋种植难度很大,以至国庆节以后市场供应量很小。为满足市场需求,最近几年山东临沂推广种植秋延迟西瓜获得了成功,现将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品种选择种植秋延迟西瓜,要注意选择符合当地消费习惯、果实大小中等、适合保护地栽培的品种。主要品种有:郑杂9号、京欣1号、丰收2号、苏蜜1号等。2育苗2.1适时播种育苗8月下旬至9月下旬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温度在16~25℃,非常适合西瓜的膨大;从市场销售情况看,国庆节前后需求量大、价格高。因此,秋延迟西瓜的播种期应使…  相似文献   

15.
<正> 1988年全国第三批西瓜区域试验异地鉴定总结会于1988年12月26日至28日在上海市种子公司召开,参加会议的正式代表12人,列席代表4人,会上选出了1989年参加区试品种有:早熟组(南北方相同)——义乌一号、皖杂四号、合成一号,对照为郑杂五号,另外,南方单试品种有甘宝;中晚熟组(南北方相同)——丰收二号、丰收三号、齐园、汴杂六号、03、N6,另外,北方单试品种有87—3、齐红、汴杂七号、邵杂一号,对照为新澄,南方单试品种有金瓜10号、州优八号、湘杂3号,对照为新澄,新红宝作为参试品种参加明后两年的正式试验。其次,会议决定区试品种按早、中、晚分类,地区按南、北划分,田间设计及评分标准由郑州果树研究所先提出草案,再进一步修改、补充、完善。会上初步商定明年的总结会在天津召开。  相似文献   

16.
1 选用抗病品种 第二年连作西瓜要选用较抗病的品种,如三倍体无籽西瓜、四倍体少籽西瓜,还有杂交一代中的郑抗7号、郑杂5号、新澄等新品种。 2 选择少病地块 第一年的瓜田里没有或极少发现因患枯萎病死苗的情况,说明这块西瓜田里很少寄生有枯萎病菌,这样的地可以进行连作。  相似文献   

17.
西瓜枯萎病是影响西瓜生产的主要问题,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的一项主要措施。通过人工接种室外盆栽试验,对16个西瓜品种进行了抗枯萎病鉴定,明确了不同西瓜品种抗病性的强弱,其中豫艺15、豫艺57、农抗1号、早抗3号、西农8号、郑抗1号和台湾黑宝等品种抗病性较强,病情抬数分别为20. 0、21.5、22.3、23.2、23.9、25和28.2;郑杂5号、9925、春宝,9909最为感病,病指均在50以上。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三倍体无子西瓜品种SRAP(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扩增特点及其在三倍体西瓜杂种纯度鉴定中的适应性,利用SRAP引物组合对当前生产上推广的9个三倍体无子西瓜品种进行了指纹分析和杂种纯度鉴定研究。结果表明,1)30对引物组合中筛选出多态性引物组合24对,共产生109条多态性带,平均每对引物组合产生多态性带4.5条,单个组合的多态性比率在12.5%~80%。2)结合多对SRAP引物组合,可以鉴别不同品种。3)在黑蜜5号及其父母本的指纹分析中,发现有1对引物组合(ME4/EM3)在黑蜜5号杂交种上扩增出了特异的条带,可以区分母本和杂交种,试验证明该引物组合能够用于黑蜜5号的杂种纯度鉴定。  相似文献   

19.
<正> 据了解,1991年西、甜瓜总面积比1990年略有增长,从各地市场情况来看,预计明年西瓜甜瓜面积可能持平或略有下降.1991年西瓜种子生产除安徽等省受灾有一定影响外,其他地区基本正常,种子大体可以满足生产需要.据统计:目前西瓜生产上推广面积最大的属新红宝类型品种,除进口的各种牌号种子外(以益农牌最多),国内选育的同类优良品种已经批量生产种子,并开始进行大面积或较大面积推广的有:‘聚宝一号’(合肥市西瓜所选育,已审定,全国赶超‘新红宝’西瓜品种评比获一等奖,供种单位合肥西瓜所与合肥市种子公司)、齐红宝(齐齐哈尔市园艺所选育,全国评比获二等奖)、‘绿园二号’(广州市果树所选育,全国评比获二等奖)以及‘优红宝’(兰州市西甜瓜所选育)、‘粤优二号’(广东农  相似文献   

20.
常丽 《北方园艺》2007,(9):100-100
近年来海伦市晚熟西瓜生产发展迅速,瓜农受益匪浅,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仅前进乡已经从开始的不到1 hm2发展到目前的70 hm2.主要品种有奥霸5号、庆农2号和宝岛巨星等晚西瓜品种,一般产量在5.5万kg/hm2左右,产值2.2万元/hm2左右,纯收入1.3万元/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