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赵梦丽  刘守贞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2):11521-11523
在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大背景下,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带动农户进入市场的基本主体。目前合作社正在快速发展,但依然存在大量的不规范问题。该研究基于对烟台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和特点的分析,指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规范问题,如成立及发展过程不够规范、组织管理制度不规范、分配机制不够合理、财务管理系统不够规范、风险规避机制不健全、政府对合作社规范发展的支持不足等。结合案例分析及实际情况提出了7点对策建议,以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范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重要组织载体,在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解决好“三农”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一环。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快速增长的同时,“精英控制”“空壳社”等问题影响了合作社规范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作为一种独特的经济组织形式,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促进生产力发展,农民增收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调查结果显示,合作社在带动农户充分保障和维护农民的利益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仍存在如融资困难、管理松懈、缺乏实用型人才等问题。在剖析问题的基础上,从机制整合、人才培养、制度建设与政府扶持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殷莉 《陕西农业科学》2013,59(5):202-205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连接农户与市场的桥梁和纽带,它能否健康发展对农业农村发展经济影响重大。目前,商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总体向好,但仍存在基层农经体制不顺;各县发展不均衡;建设资金不足;人才缺乏等问题。为此,文章提出要加快基层农经机构体制改革;发展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严格规范合作社内部管理机制;积极开展外引内联;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以及加大对合作社人才的引进和培训等,进一步完善和创新商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  相似文献   

5.
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几个关键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是农业和农村经营体制的创新.为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并颁布了侬民专业合作社法》,认真学习研究法律执行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对于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者对加快农民合作社组织突破问题农业合作社的性质界限、业务主管、利益分配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使用范围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在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背景下,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失灵将导致其发展恶化,影响农业经济转型以及农户增收。本文基于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对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失灵现状及其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认为,由于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具有排他性以及农户合作意愿偏低,限制了合作社规模扩大。虽然其中原因复杂多样,但中国的人口问题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失灵的前提,而合作社机制不完善是合作社合作失灵的主要原因。同时,土地的特殊性对合作社合作失灵也具有一定影响。基于上述分析,本文从农户就业、合作社治理,以及政府监管与引导等方面提出对策,从而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业经济组织的重要形式之一,合作社的建立和发展对于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思考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的各类现实情况,分析相关原因并提出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将有利于促进合作社的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8.
崔传金  王文凯  周燚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24):5821-5824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的一种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平台,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重要载体,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立足湖北省潜江市渔洋镇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实际,分析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制约因子,指出要从制度保障、金融扶持、人才培训、推动土地流转等方面进一步做大做强、规范化运作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其他地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融入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是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重要一步。小农户拥有的生计资本能够促进自身与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紧密结合。文章分析了甘肃省临夏州小农户生计资本带动其融入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路径,如从寄附共生模式、新型农业主体帮带发展模式到农民专业合作社辐射带动模式,从中也发现了小农户自身动力不足、社会组织农业金融服务不到位、小农户参与意愿不强等问题,针对问题从建立增强互信互利的内生机制、完善农村信贷担保和风险预警机制、构建小农户高效衔接现代农业的“三农”人才体系等对策和建议,以期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实现可持续生计。  相似文献   

10.
农业现代化发展要求在家庭经营、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基础上,实现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经营。农民在实践中创造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等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经营形式。但是,也出现了土地股份合作社徒有规模化之表、缺少专业化经济内涵,而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化有余而规模经济内涵不足等问题。因此,兼顾家庭经营基础,既依靠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专业化经营,又依靠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规模化经营的双型合作社发展,在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现代化发展中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后,一些农民自发组织的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在发展过程中,部分农民自发组织的合作社管理不规范、经营水平低等问题也逐渐暴露了出来。为充分发挥合作社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发展和农业产业化水平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户收入上有重要作用。农户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有何需求是发展合作社的主要问题之一。该文对福建省永安市部分行政村的500位农户进行了访谈和调查,结果表明认知程度、农产品收入占家庭经济收入的比重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服务是否能满足农户需求等因素对农户的需求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3.
农民组织化是组织主体依据一定的原则,采取不同方式将具有生产经营规模狭小、经营分散、经济实力较弱、科技水平滞后等传统职业特征的农民转变为有组织进入市场与社会,并且能够获得与其他阶层同等待遇的现代农民的过程。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带动力量。解决分散的农户适应市场,进入市场的问题,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难点,关系着结构调整的成败。近年来小农户与大公司的矛盾凸现,多数农户与龙头企业之间的主体地位仍不对称,农民处于无组织状态,在市场交易中处于被动不利地位,无法分享加工增值和销售利润。笔者认为,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农民组织化严重滞后的问题亟待解决,发展合作社等中介组织是推进农业产业化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张源 《安徽农业科学》2014,(24):8397-8399
农民专业合作社受自身条件的限制,难以发展壮大,与农民和下游企业的关系也极不稳定,直接影响农业综合效益的提高.该研究通过对青海省海东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查和访谈,发现存在农户参与率不高、资金不足、组织化程度低、缺少管理人才、没有形成市场竞争优势、组织结构松散、收益分配制度不合理、品牌意识不强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国家参股组建新型农业合作社公司,借鉴工业企业经营方法,实施标准化生产和管理,发展工厂化农业,吸纳农民成为正式员工,土地流转给公司入股,新建专门机构为合作社服务,拓展融资平台等措施,以此可以将外部不经济内部化,壮大农民合作社规模,使海东农业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安阳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具有较好的基础。近年来,安阳县在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通过一些政策措施,农民专业合作社这一农村新型经济组织在全县得到了蓬勃发展,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发展现状安阳县委、县政府多年来对发展高效农业、农业产业化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工作非常重视,通过促进土地流转,激发了农民群众发展特色高效农  相似文献   

16.
依安县是黑龙江省重要的产粮大县之一,农民合作社建设一直走在全省前列.经过多年的发展,全县已经形成了一大批有规模、有技术、有市场的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促进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变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该研究分析了依安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本情况,指出合作社在发展中也在农民素质不高、管理人才缺乏、融资困难和建设不规范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通过完善各项政策和措施,加快人才培训与引进,促进规范化建设等对策建议,为合作社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实现农民专业合作社更好更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17.
密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近几年发展迅速,逐渐成为联结农户与市场的纽带、实现标准化生产的桥梁、推动产业化经营的载体、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区域分布、业绩分布、资产规模分布、行业分布不均衡以及人才缺乏和资金运作能力不足等问题。本文作者通过对密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进行分析,认为应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合作社发展提供良好外部环境的同时,深入拓展合作社营销平台的公共服务空间,为合作社的发展提供更多机会。  相似文献   

18.
王郁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4):4309-4313
作为农业产业化的主要组织形式公司+农户模式的实践,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产品局部生产过剩与整体短缺的矛盾;通过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众多农民走入了市场;公司+农户模式解决了一些农产品的销售问题,调整了农业的产业结构,然而在其运行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缺憾。通过对公司+农户模式产生、发展历程的梳理和从经济学角度对其进行产生、运行的深层次背景分析,以及著名的三农问题专家对公司+农户模式产生、发展的各种观点,及公司+农户模式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系统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最后笔者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公司+农户模式存在的缺憾,就应该结合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借鉴西方农业合作社发展成功的经验,积极发展新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公司+农户模式的替代,使之成为农业产业化的主要组织形式,以便又好又快地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对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并且将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作为重点培育项目,紧紧围绕粮、果、畜、菌、劳务等五大主导产业,大力发展与扶持更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区域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稳步发展。与此同时,也促进了当地农民的经济收益,为建立新型农村合作社经济组织提供了重要的保障。但是,在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的过程也,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困难与问题,需要国家与农民一起齐心协力,着手去解决。  相似文献   

20.
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一种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类型,对于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有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宣威市海璇养殖专业合作社、宣威市生态养殖(绿壳鸡蛋)专业合作社、宣威市龙场镇葡萄种植合作社这三个合作社的调查,分析合作社的经营模式,为推动今后农村新型组织规范化,农业市场化、标准化进程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