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为完善稻田套播油菜种植技术,2014-2015年度安福县在前几年试验示范的基础上,在二季晚稻田开展了不同播种期和不同播种量套播油菜对比试验,旨在寻求二季晚稻套播油菜的最佳播种期和最适播种量,以及对套播油菜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试验表明,稻田套播油菜是一项集轻型、简化、高产、高效、环保于一体的油菜适用技术。  相似文献   

2.
江西再生稻套播油菜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劳动力不足、油菜种植比较效益较低的情况下,油菜轻简高效栽培技术的推广前景广阔、意义重大.该文介绍了江西再生稻套播油菜轻简高效栽培技术:包括油稻品种的选择,油菜套播时间、播种量、播种前后大田水分调控,再生稻机收留茬高度,套播油菜肥料管理、杂草和病虫害防治、催熟机械收获等,为江西省油菜轻简高效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油-稻共生期对谷林套播油菜苗期性状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共生期对谷林套播油菜苗期生长及产量构成的影响,为南方三熟制地区谷林套播油菜共生期确定提供参考。【方法】以油菜品种赣油杂5号和丰油730为材料,设置油稻共生期12 d、10 d、7 d、5 d、3 d、0 d(CK)6个处理,于2012-2014年进行大田试验。【结果】(1)共生期延长有利于提高油菜出苗期密度,但较长的共生期导致油菜密度后期急剧下降,降幅随着共生期延长而增加,成苗率和成株率随共生期延长先增加后下降。油菜成熟期密度以共生5 d处理最大,与0 d(CK)处理相比,成苗率和成株率分别提高0.97%和5.98%,而12 d共生期处理成苗率和成株率分别下降19.20%、19.35%。(2)共生期显著影响套播油菜苗期生长发育,油菜总叶数、绿叶数、根颈粗、单株干重等个体指标随共生期延长而增加,叶面积指数和群体干重等群体指标随着共生期延长呈现先增加后逐渐下降趋势。(3)套播油菜成熟期的一次分枝数、单株角果数、主序角果数、每角粒数、千粒重、单株干重、单株产量等产量相关性状与共生期关系密切。其中,共生期与一次分枝数、单株角果数、主序角果数、千粒重、单株产量、单株干重等产量性状极显著正相关、与每角粒数极显著负相关。(4)套播油菜单株产量随着共生期延长而增加,油菜单位面积产量随着共生期的延长呈先增后降趋势,以共生5 d产量最高;相比于CK,两年度分别增产20.48%和22.35%,增产效果显著。(5)共生期显著影响油菜生育进程,相比于套播处理,CK油菜全生育期明显缩短,差异主要发生在出苗至蕾薹期,现蕾后发育进程差异不明显。【结论】共生期延长有利于提高套播油菜出苗密度和个体生长发育,但成苗率和成株率低,造成成熟期密度不足而导致减产,共生期缩短出苗密度小,且因播期晚,个体生长发育较差,最终影响产量形成。因此本区域内谷林套播油菜共生期以3-7 d为宜,5 d为最佳,共生期过长或太短均不利于南方三熟制地区套播油菜高产群体的构建。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油菜大面积节本增效轻简栽培模式,进行了不同栽培方式对经济性状影响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谷林套种栽培方式具有稳产、增效、节约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的优势,今后在油菜生产上可因地制宜推广谷林套种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稻田套播油菜具有省工节本和一定的高产优势.但油菜套播后与水稻有一定时间的共生期,过早或过迟套播,对油菜秧苗素质有一定的影响,制约油菜的增产增收.为解决这一难题,本站进行了稻田套播油菜多效唑拌种对油菜秧苗素质影响的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6.
为了进一步提高史力丰油菜的种植效益,加快其应用步伐,2000年秋我市开始了“史力丰油菜稻田套播轻型栽培”项目的研究。通过近两年的试验示范,逐步搞清了稻田套播史力丰油菜的生育特性,掌握了配套栽培技术并涌现了一批高产典型。2002年全市史力丰油菜稻田套播面积  相似文献   

7.
雷海霞 《农家顾问》2011,(11):27-27
油菜套播模式是利用双季稻区冬闲田的有效手段.共生期与播量是影响套播油菜产量的关键因素。为探讨其对套播油菜产量的影响规律,设计共生期及播量裂区试验,调查油菜生长及产量形成。结果表明,共生期及播量均影响着油菜各生育期的生长发育状况,延长共生时间可增加叶面积指数,  相似文献   

8.
不同栽培密度对黔油29号杂交油菜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高产杂交油菜新品种在瓮安县的适宜种植密度,达到高产增收目标,在瓮安县中坪镇艾州村进行了瓮安县黔油29号杂交油菜不同密度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黔油29号杂交油菜品种具有较强的抗寒性,抗病性,且抗倒伏能力强,生育期适中,在瓮安县中坪镇育苗移栽最佳密度为13.5万株/hm2,可获得较高的产量,达3 312.90 kg/hm2。  相似文献   

9.
稻套油菜不同套播期和密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探索稻田套播油菜在我地种植的最佳播期和最佳密度以及高产群体质量指标,为大面积生产提供可靠依据,2003年在靖城镇进行了套播期和密度双因子试验。  相似文献   

10.
进行晚稻田谷林套播油菜试验。结果表明:晚稻田套播油菜几乎不影响晚稻的产量,并可以提高油菜的产量,且以晚稻收割前7 d左右播种用烯效唑浸种的油菜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陈有兴 《农业与技术》2006,26(3):149-150
稻田套播油菜是指在水稻成熟收获前,将油菜播种在二晚稻田内的一项轻型栽培技术,是南方双季稻区油菜栽培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我地经过近三年的试验、示范和推广表明,稻田套播油菜每亩产量可达150公斤以上,达到或超过移栽油菜水平,且具有操作简便、省工节本增效的优点,在长江中下  相似文献   

12.
“双低”优质油菜棉林套播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2008-2009年度开展的试验结果显示,棉林套播油菜高产栽培技术节本增效明显和单产总产增加,大大提高了种植油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总结了棉林套播油菜栽培从统一选种,棉林套播,合理施肥,加强田间管理,科学防治病虫害,到及时收获等技术措施,以推动黄冈市"双低"油菜快速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
晚稻田套播油菜试验结果表明,晚稻田套种油菜能提高油菜产量,套种时间以晚稻收割前7 d为宜,套种油菜以烯效唑浸种为好。  相似文献   

14.
撒直播油菜不同播期的播种量试验表明,直播油菜早播可以获得高产.对于前作不同收割期的田块,可以调整适宜播种量取得相对较高产量.667 m2播种量早播田块150~200g、迟播田块可增至250 g,高产田块油菜植株不少于2万苗.  相似文献   

15.
以'沪油17'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播种量和播种期对绿肥油菜的生物产量及养分积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种量和播种期明显影响绿肥油菜的生物产量.绿肥油菜的生物产量随着播种量增加而提高,随着播种期推迟而降低.当播种量为10.25 kg/hm2时,油菜鲜样产量为27573.47 kg/hm2,干物质产量为481...  相似文献   

16.
稻田套播油菜密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稻田套播油菜高产栽培的肥料水平及适宜播量(密度)对产量的影响,我们于2001~2002年度进行了相关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7.
施用烯效唑对杂交油菜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冷凤丽 《贵州农业科学》2005,33(4):77-77,76
在油菜生产上常常因苗床播种量过大,而导致高脚苗产生,造成油菜早薹、早花和倒伏现象,严重影响油菜单产。因此,为解决生产上这一难题,笔者于2002年在贵州省凤冈县蜂岩镇,选用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5%烯效唑在油菜不同时期进行喷施试验,观察对油菜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针对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收获后复种饲料油菜种植技术,在2015年秋季开展复种饲料油菜田间试验,设置5个播种量(5 997.00、8 245.88、10 494.75、12 743.63、14 992.50 g/hm~2)和3个收获期的饲料油菜种植试验,测定油菜的生物量与品质指标,研究不同播种量和收获期对麦后复种饲料油菜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油菜鲜草产量在不同播种量处理间存在一定差异,早收获差异较大,晚收获差异减小;干物质产量在播种量间也存在差异,且随着收获期延迟期差异增大;不论鲜质量还是干物质量,都随收获时间的推后逐渐增大,在一定程度上增大播种量、推后收获有利于提高产量;播种量在10 494.75 g/hm~2、收获期在10月20日时产量最高;饲料油菜粗纤维含量随着播种量的增大而提高,粗灰分、粗脂肪、粗蛋白、钙含量随着播种量的增大而降低,收获时间越晚,粗灰分、粗脂肪、粗蛋白、钙含量越低,粗纤维含量越高。综合考虑,供试土壤条件下,饲料油菜适宜播种量为10 494.75 g/hm~2,最佳收获期在10月20日以前。  相似文献   

19.
TR6系江苏省苏州市农村干部学院选育配组的双低杂交油菜新组合,2003~2004年在本站谢桥基地进行稻套播高产栽培试验,套播面积为0.67公顷。成熟后经单打单收,收获总产量为1914千克,平均667平方米产量为191.4千克,比相邻种植的移栽油菜苏油1号增产11.09%,充分体现了杂交油菜的增产优势。1试验实施情况1.1栽培经过试验地点设在常熟市种子站谢桥基地,面积0.67公顷,土质乌山土,肥力中等。前茬为水稻新品种93-1,2003年10月15日(水稻收割前2天)播种,667平方米播量为0.4千克拌5千克尿素后均匀撒施,播后667平方米用高浓度复合肥25千克作随籽肥。追肥…  相似文献   

20.
油菜宁杂11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宁杂11号作稻田套播油菜品种,通过试验与示范,掌握其稻田套播特征特性,明确每亩产180-220kg产量,产量构成及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