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兴娥  赵永田 《浙江农业科学》2019,60(12):2364-2367
昆虫资源是重要的生态、文化、经济资源,在旅游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四川作为中国南北方的分水岭,地形过渡性明显,自然条件复杂,为各种昆虫类群生物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有利条件,具备发展昆虫旅游的独特优势。本文以《四川省“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的“旅游+产业”为背景,结合四川昆虫资源实际情况,对四川昆虫资源开发与利用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综合分析,以期为四川昆虫资源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提出可行性对策。  相似文献   

2.
文化旅游成为旅游业发展的趋势,河南省文化旅游资源特别丰富,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是时代的选择。文章通过分析河南文化旅游资源的优势与劣势,探讨了旅游资源开发的机遇与挑战,为河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吉林省大力开展生态省建设,决定以发展长白山旅游业为吉林省旅游业龙头的时代背景下,分析了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开发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基于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主要旅游资源及生态环境进行的评价,就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探寻了其形成原因。随后,以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综合开发为出发点,以实现旅游业的稳定、持续、健康发展为目标,提出确保旅游资源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4.
随着2014年8月21日《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全面启动,安徽省旅游业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但也存在产业发展不完善等问题,至今仍背负"资源大省,旅游小省"的名号。基于此,本课题对安徽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和所面临的机遇进行深入分析,将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安徽旅游产业的发展中,提出"互联网+旅游"的新模式,为安徽旅游产业注入新的血液和活力。  相似文献   

5.
李敦祥  李志献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6):3468-3469,3511
利用SWOT分析法,对平乐县旅游开发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以期为旅游和经济均欠发达的平乐县有针对性地发展旅游业指明方向,并进一步研究了当地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旅游业面临机遇与挑战。本文在从体验经济视角分析旅游需求的发展趋势、我国旅游业发展状况的基础上,详细探讨了我国自然风景区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树立以游客体验需求为中心的开发理念、对景区进行体验化设计和以地域色为基础进行深度开发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7.
基于长清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人文旅游资源及良好的生态旅游资源,采用SWOT分析法,对长清区旅游资源的优势、劣势、面临的机遇及挑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清区具有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浑然一体,以及优越的区位优势及适宜的气候资源优势,且面临国内外旅游业快速发展的有利形势和当地政府在政策上大力支持的机遇,也存在生态系统脆弱、资源类型单一,景区空间分布散乱、旅游产品结构不合理,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落后、管理体制滞后等诸多问题。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未来的市场竞争及生态资源保护给该地区的旅游业带来了新的挑战。研究结果可为该地区的旅游业发展提供理论参考,旨在促进长清地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如今飞跃发展的时代,旅游业发展如雨后春笋,是未来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以吴起县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际调研旅游资源概况,在分析开发现状的基础上,对吴起县发展旅游进行了SWOT分析。在总结了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提出开发对策,对吴起县的旅游业迅速发展、提高人民经济收入、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全域旅游有助于最大程度地将各行业融入其中,实现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而弱势旅游地由于资源、区位、品牌等不足,旅游开发受限,不利于我国旅游业的公平及可持续发展。以安徽淮南为典型的弱势旅游地发展旅游业存在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旅游资源分散等共性问题,通过全域旅游理念指导,以及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加强“互联网+”应用、塑造核心文化传播符号等对策路径,可为弱势旅游地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荆州市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楚文化的发源地,旅游业面临着高层次的机遇与挑战。目前荆州市的旅游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系统分析了荆州旅游开发的背景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旅游产品开发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发展型旅游非优区是指旅游资源开发及旅游相关设施建设尚处于萌芽状态,旅游业对社会、经济推动作用较小,处于刚刚起步阶段的区域。伴随着旅游需求多样化、成熟旅游地容量受限,以及旅游资源开发技术的不断更新,给旅游业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或者是尚未启动的非优区开发带来了机遇。以辽宁省朝阳市大平房镇为例,分析导致旅游"非优"现状形成的影响因素,探讨发展型旅游非优区开发的理念,并提出了具体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2.
长白山森林旅游业的日益兴盛,使旅游人员不断增加,相关产业迅猛发展,而现阶段长白山地区旅游商品的开发力度不够,制约了旅游业的发展。发展旅游商品应把握突出地方特色等原则,同时综合利用森林旅游资源,抓住发展机遇,发挥特长,使旅游产品兼具传统特色和时代特性,围绕长白山区的资源做文章,充分发掘内在潜力,把旅游商品开发和长白山旅游紧密结合起来,把资源优势最大化地转变为经济优势,造福于长白山地区的人民。  相似文献   

13.
随着科技水平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逐渐进入互联网+时代,乡村旅游成为居民5+2生活模式的一部分,互联网在传统行业中的营销模式已被较多研究,但互联网在乡村旅游营销模式鲜有人研究。因此,当前我国的乡村旅游发展营销推广应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主动拥抱互联网,积极适应互联网给乡村旅游营销模式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为乡村旅游的持续快速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相似文献   

14.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和依托,也是旅游业发展的根本,旅游开发是建立在旅游资源的基础之上的,柏杨河乡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对目前旅游业的再思考。本文主要分析了柏杨河乡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今后开发的思路。为挖掘柏杨河乡旅游资源优势,打造柏杨河乡旅游品牌,提供了很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根据云南省培育旅游支柱产业、建设旅游经济强省的战略部署,为加快滇西地区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业发展,选择梁河县作为研究案例,对其特色旅游资源现状及优势、旅游区位特点和存在问题、旅游业发展环境及开发条件等进行调查与分析,提出促进旅游业发展并以旅游业为龙头辐射带动第三产业繁荣、促进边疆民族经济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6.
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为我国旅游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推动着旅游景区不断开发适应市场消费需求的体验式旅游产品。本文运用旅游学相关理论,选取目前流行的ASEB栅格分析法,对体验式旅游的概念、特点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讨。进而以世界文化遗产山西平遥古城为例,对古城开发体验式旅游的优势、劣势、威胁与机遇进行据实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古城体验式旅游开发的思路,并以旅游八要素为本底分析探讨了古城体验式旅游产品开发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7.
谌静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1):6577-6578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展,为大别山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大好机遇。但目前大别山区的旅游业发展水平和本身所具有的资源潜力并没有得到协调发展。如何开发利用大别山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开拓创新,以旅游为带动,发展地方经济,促进新农村建设,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介绍大别山区旅游资源状况,提出了开发大别山区旅游资源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黄翠鸾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4):8499-8502
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业日益发展,民族乡村旅游是少数民族地区中的重要产业。广西少数民族地区融水苗族自治县乡村旅游的特点突出,极具开发的优势,同时也面临开发劣势、机遇及威胁。笔者对融水苗族自治县乡村旅游开发的优势、劣势、机遇及威胁4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乡村旅游产品开发构思,以期通过探索融水县乡村旅游活动促进融水县乡村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9.
寇萌  黄德娇 《湖北农业科学》2021,60(4):49-51,60
古镇旅游的发展为旅游业经济快速增长注入新的源泉,成为旅游业发展新的方向标.双河口古镇历史悠久,拥有深厚的古道驿站文化、丰富的自然环境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为其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优势,但因其旅游业发展起步晚,地处偏僻,基础设施薄弱,面临很多问题和挑战.分析了古镇旅游发展现状,为未来双河口古镇旅游发展提出可行性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0.
邓学芬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5):4699-4702
作为四川的支柱产业之一,旅游业对四川社会经济发展有巨大的拉动效应。然而在近几年的旅游发展过程中,受利益导向的影响,忽视旅游资源及环境的承载力,对四川旅游的持续发展已构成威胁。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构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体系,以期实现四川旅游业与环境和谐共生、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