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5 毫秒
1.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在疫情冲击下城乡之间居民收入增长率波动存在差异。使用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5-2020年分季度统计数据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率及其波动进行统计检验和数据分析,发现在90%的置信水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SC结构变动冲击不显著;在93%的置信水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波动幅度存在显著SC结构变动冲击,在疫情背景下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波动幅度较之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波动幅度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国家统计局今日发布数据显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快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差2.75,比上年缩小0.06。这已经是农村居民收入增幅连续5年超过城市居民。  相似文献   

3.
本文选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储蓄余额、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等影响城乡居民消费的因素,通过建立辽宁省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计量模型,对影响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通过建立面板数据住房需求模型对安徽17个地市的城镇住房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住房需求函数存在地区差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城镇化率对住房需求有显著影响,而房价和居民人均储蓄对住房需求的影响并不显著;从影响程度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住房需求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5.
选取2001—2016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数据,运用Stata软件,对农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关系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变量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交通通讯、教育文化娱乐、生活用品及服务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应该成为新消费刺激的热点;随着农村居民收入的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观念的改善和城镇居民消费示范效应的显现,农村的消费更加多元化,消费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未来建立农村居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对于刺激新消费热点,以及进一步优化农村消费结构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财政支出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是各国政府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而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相对于城镇居民消费来说一直偏低,选取我国1978~2013年的农村人均消费、人均财政支出和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数据,通过OLS回归分析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对我国财政支出和农村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并给出一定的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政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有挤入效应。  相似文献   

7.
广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乐小兵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442-21443
选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环比经济增长率3项指标,根据1980~2009年统计年鉴中的时序数据,运用ADF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对广西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库兹涅茨的经济增长与收入差距关系的理论不适于解释广西出现的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现象,"滴流效应"对缓解城乡收入的持续扩大也不会产生明显的效果。广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更多的是受到发展政策和城乡分割的经济体制制约而并非经济发展本身的影响。只有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打破城乡阻隔才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8.
基于我国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社会商品零售总额间经济关系的理论,通过对1978—2013年的相关数据实证分析发现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会使人均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减少;农村情况则刚好相反。造成这个区别的因素主要是:我国的城乡居民的消费观念存在较大的差异。通过模型分析也发现城镇、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就短期而言都存在宏观经济传导滞后关系。最后提出了促进我国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9.
利用协整理论,对1978~2008年四川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与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间的长期稳定关系和短期调整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支出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当期收入和长期均衡对居民消费都有较强的制约作用。因此,从长期来看,要刺激消费来拉动经济增长,必须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  相似文献   

10.
《天津农业科学》2016,(5):103-106
在城市化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衡量标准的背景下,一个国家若是想促进经济增长求得发展,就必须进行城市化建设[1],借助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方式逐渐缩小城乡差距。本文利用1993—2013年共21年的数据,选取了城镇居民人均可持续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持续收入、城乡居民银行储蓄存款3个因素利用回归模型分析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城乡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都比较接近1,表明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及居民银行存款对居民的消费水平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1.
《百姓》2001,(1):12-13
老百姓的口袋鼓起来了老百姓在奔小康的路上,钱袋子越来越鼓了。据官方统计数据,199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854元,农民纯收入为2210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59622亿元。居民的外汇存款、股票、债券、职工内部持股、手持现金等其它金融资产也大幅度增加。  相似文献   

12.
基于贵州省1985~2018年的相关数据,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城镇化率进行了协整检验,探求了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贵州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城镇化率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鉴于此,提出了改良土地征收制度,实行有差别的补偿制度;完善对失地农民的生活保障,允许失地农民参与未来土地增值收益;以产兴城,打造产业链,创...  相似文献   

13.
以陕西省为例,探究我国二元经济体制下对外贸易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关系。利用1978-2009年陕西省城乡居民收入及对外贸易的时间序列数据,建立对外贸易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计量模型,经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得出对外贸易导致陕西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结论,阐释陕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贸易诱因,从外贸角度提出二元经济背景下应对城乡居民收入分化的对策举措。  相似文献   

14.
基于财政支出的视角,依托山东省统计年鉴数据,将1985~2013年的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进行对比,分析城乡居民收入状况的差异变化。经统计发现:自1985年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目前处在一个较稳定的状态。采用spss模型实证检验支农支出和教育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有正向作用,而医疗卫生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拉大有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通过调节地方财政支出规模和结构可以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5.
以华北地区5个省(市、自治区)为研究对象,选取2013—2017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源,利用熵权法来确定影响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关键属性指标,以1998—2017年华北地区城镇居民的工资性收入和人均可支配收入为主要数据,运用控制图理论描画数据的波动变化和可控性。结果表明,除河北省外,其他4个省(市、自治区)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值先增后减,且居民工资性收入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值几乎同步增减,但整体上华北地区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值处于稳态可控的。同时,为了减少居民贫富差距,可鼓励居民增加财产性收入来提高可支配收入从而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6.
根据1986~2015年甘肃省庆阳市城乡居民收入数据,构建ARIMA模型分别对"十三五"期间庆阳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进行预测,得出"十三五"期间的城乡收入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结果表明,"十三五"期间庆阳市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差距逐年拉大而相对差距逐年缩小。提出了进一步缩小庆阳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基于优化的协整模型,以广州市2005-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的季度数据为样本,对广州市各个季度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的数量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广州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时间系列是一阶单整系列,存在着很强的协整关系,并且两者之间表现出很强的双向因果关系;还有误差修正项都符合反向修正作用,反映出了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性支出之间有较强的反向相互调节作用,并且保持长时期的均衡关系。  相似文献   

18.
根据1985~2014年海南省城乡居民人均消费、人均收入、消费价格指数等数据,探索影响海南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差距的主要因素。利用逐步回归进行变量筛选,消除多重共线性,发现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受收入水平和价格水平的影响显著;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由收入水平唯一决定,符合绝对收入假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储蓄差距对消费差距影响显著,消费差距函数符合生命周期假说的近似形式。消费水平的误差修正模型的结果表明:收入和物价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长期边际效应大于短期;收入对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短期边际效应大于长期。消费差距的误差修正模型结果表明:城乡收入差距对消费差距的短期效应略大于长期;储蓄差距对消费差距的长期、短期边际效应都较小,长期边际效应略大于短期。Granger检验结果表明,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物价水平与消费水平、城镇居民收入水平与消费水平之间存在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消费差距与收入差距、储蓄差距之间不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进一步提出了促进城乡居民消费、缩小城乡消费差距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以长三角74个县域单元1991—2011年的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密度函数核估计法,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进行了非参数估计,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长三角县域居民城乡收入差距及其演变趋势。结果表明:长三角县域居民城乡收入均在逐年提高,然而,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高低收入者之间的收入差距均不断扩大,同时,城镇居民高低收入者之间的收入差距明显大于农村居民高低收入者之间的收入差距。此外,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收入分布两极分化与城乡居民收入巨大差距将成为阻碍长三角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亟待采取相应措施来减缓收入分布两极分化现象,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20.
正2014年,我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3472元,折合10333美元,首次超过1万美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331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22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50元。但我省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的局面仍未有根本改变,农村仍是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十三五"应着力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实施"四大工程",进一步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加快推进农村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