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紫红叶甘蓝型油菜的高效育种和推广利用提供参考,通过测定相对花青素含量、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等研究亚种间远缘杂交新品系紫红叶甘蓝型油菜的叶片色素变化和光合生理特性。结果表明:紫红叶甘蓝型油菜苗期花青素含量达4.901(A_(530)-0.25A_(657))/g,高于抽薹期和开花期。其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在苗期均呈单峰曲线,无光合午休现象,在12:30时净光合速率达峰值;开花期则呈双峰曲线,且存在明显的午休现象。叶绿素含量呈苗期高、抽薹期低、开花期高的双峰曲线。可溶性糖含量呈苗期至抽薹期逐渐升高,之后明显下降的单峰曲线;且叶色较深的紫红叶甘蓝型油菜的可溶性糖含量最高(达8.837 mg/g),浅紫叶次之,绿叶最低。紫红叶甘蓝型油菜苗期花青素相对含量与叶绿素含量、叶绿素含量与可溶性糖含量均呈显著负相关;抽薹期花青素相对含量与可溶性糖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开花期花青素相对含量与可溶性糖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740。  相似文献   

2.
为紫红叶甘蓝型油菜花青素在食品与保健品生产应用上提供参考,在不同温度、遮光条件下研究紫红叶甘蓝型油菜叶片的花青素含量变化。结果表明:田间的紫红叶油菜花青素含量依次为苗期抽苔期花期,苗期花青素含量达4.90[(A530-0.25×A657)/g];在低温处理和遮光处理的条件下花青素的含量增加,在2℃处理12 d花青素含量最高,达7.49[(A530-0.25×A657)/g]。说明,紫红叶甘蓝型油菜花青素可增加油菜的抗逆性;同时低温处理可提高紫红叶甘蓝型油菜的花青素含量。紫红叶油菜的花青素提取物在60、80、90℃煮1 h,花青素降解程度较小,说明,紫红叶甘蓝型油菜的花青素的稳定性较好;当在沸水煮1 h后,紫红叶甘蓝型油菜的花青素逐渐降解。紫红叶油菜花青素在pH 2.0、pH 3.6和pH 7.4的环境中较稳定。说明,紫红叶油菜的花青素有在食品生产中应用的特质。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探索彩叶植物的叶色表达与色素的关系。[方法]对6种植物叶片用‘英国皇家园艺协会比色卡’进行比色,并分别测定了6种植物叶片中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花青素含量,比较了6种植物叶片叶色类型、色素种类、含量以及分布状况。[结果]叶绿素含量的排序为:加杨(绿叶)﹥中红杨(紫绿叶)﹥全红杨(红叶);青枫(绿叶)﹥紫叶枫(紫红叶)﹥红枫(红叶),而花青素含量的排序正好相反,叶绿素含量与花青素含量呈负相关。植物叶色是由多种色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叶绿素越多叶片越绿,花青素越多叶片越红。彩叶植物叶绿素含量占80%左右,类胡萝卜素占17%左右,花青素占3%左右,彩叶植物与绿叶植物的叶绿素含量有差异,但不至于影响其正常的生命活动。[结论]以期为彩叶植物的生产与园林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甘蓝型油菜紫红叶标记性状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杂交、自交、回交方法对甘蓝型紫红叶色油菜进行叶色遗传研究。通过遗传分析得出:由远缘杂交获得的紫红叶色甘蓝型油菜,其紫红叶性状受1对显性基因控制,紫红叶色对绿色呈显性。我们假定控制紫红叶性状的基因为HH,并进行了其遗传模式的推导。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以甘蓝型油菜"湘油15号"为母本紫叶芥为父本进行甘芥种间杂交,经8代套袋自交和定向选择获得了1个紫叶性状稳定遗传的重组自交系。[目的]对其进行遗传分析,观察紫色细胞的叶片组织分布特征,测定其叶片4种色素含量和花青素对不同pH值和温度的稳定性。[方法]利用紫叶芥和绿叶芥杂交F2、BC1群体;解剖紫色叶片,显微观察紫色分布情况;提取并测量紫叶叶片与绿叶叶片中花青素、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用不同温度,酸碱条件处理花青素。[结果]紫叶性状受单个显性核基因控制;紫色主要分布于叶片上表皮细胞与临近栅栏组织中;紫叶油菜花青素含量远远高于绿叶;该品种的花青素在pH5.0以下和测试45℃以下具有很好稳定性。[结论]该重组自交系油菜具有显著的紫叶特征。研究丰富了芸薹植物的紫叶基因资源,对紫叶油菜品种的选育及深入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探索彩叶植物的叶色表达与色素的关系。[方法]对6种植物叶片用‘英国皇家园艺协会比色卡’进行比色,并分别测定了6种植物叶片中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花青素含量,比较了6种植物叶片叶色类型、色素种类、含量以及分布状况。[结果]叶绿素含量的排序为:加杨(绿叶)﹥中红杨(紫绿叶)﹥全红杨(红叶);青枫(绿叶)﹥紫叶枫(紫红叶)﹥红枫(红叶),而花青素含量的排序正好相反,叶绿素含量与花青素含量呈负相关。植物叶色是由多种色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叶绿素越多叶片越绿,花青素越多叶片越红。彩叶植物叶绿素含量占80%左右,类胡萝卜素占17%左右,花青素占3%左右,彩叶植物与绿叶植物的叶绿素含量有差异,但不至于影响其正常的生命活动。[结论]以期为彩叶植物的生产与园林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油菜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往往由于管理不善或因缺乏营养元素,生长发育受阻,因而产生不同程度的红叶、黄叶、褐叶、暗紫叶、灰白叶等叶色异常现象. 1.红叶 (1)干旱红叶油菜苗期干旱,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叶色变为淡红色.对此种红叶油菜要及时浇水抗旱.要采用沟灌,不可大水漫灌,以免造成烂根死苗. (2)渍害红叶油菜苗期雨水过多,渍水会造成伤根僵苗,叶色暗红.在管理上应开深沟,降低地下水位,排除渍水.  相似文献   

8.
种子包衣和烯效唑调控油菜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种子播各前进包衣处理,在油菜幼苗三叶期叶面喷施烯效唑,于不同生育期取样测定种子包衣和烯效唑对油菜生长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了包衣在苗期能显地促进的幼苗生长,增加最大叶的长度和宽度,叶色变深,叶绿素含量提高,根系活力增强,根系地上部的干物重显增加,烯效唑对包衣油菜的生长有一定的调控作用,使其绿叶数增多,叶片变小增厚、叶色变深,叶绿素含量增加,茎杆增粗,延缓其衰老、种子包衣对油菜整个生长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紫叶紫薇新品系紫晶1号的叶色变化规律,从理化角度解释影响叶片呈色的关键因素,以转色期叶色表型不同的叶片为试材,通过分光光度计测定不同叶位叶片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色素苷、类黄酮以及总酚含量,分析其与叶色表型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着叶位的降低,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逐渐升高,花色素苷所占比例逐渐减少;叶绿素b含量在绿色单株呈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叶绿素和总酚含量与比例是影响花叶呈色的主要原因,色素苷含量的提高和叶绿素b含量的降低是紫叶单株叶色变紫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1.红叶①干旱红叶.油菜苗期干旱,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叶色变为淡红色.对干旱引起的红叶油菜要及时浇水抗旱.②渍害红叶.油菜苗期雨水过多,会造成渍水伤根僵苗,叶色暗红.在管理上应开深沟,降低地下水位,排除渍水.③虫害红叶.油菜苗期蚜虫危害严重时,叶片萎缩发僵变红.对此,应加强对蚜虫的防治.④冻害红叶.油菜冬季遇到气温骤然下降到0℃以下时,叶片会受冻发红.对此,可结合中耕,每667平方米撤施草木灰100公斤左右,以减轻冻害.  相似文献   

11.
为比较不同种类彩叶植物在中重度盐碱地上的表现,通过对天津市滨海新区6种常见彩叶植物(金叶槐、金叶榆、紫叶李、紫叶矮樱、红叶碧桃、红叶臭椿)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POD活性、SOD活性、丙二醛含量的测定与分析,研究了它们的植物生理特性。结果显示:金叶槐的SOD活性最高,金叶榆的POD活性最高,它们的丙二醛含量最低。紫叶李的可溶性糖含量、SOD活性和游离脯氨酸含量最低,紫叶矮樱的丙二醛含量最高,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POD活性最低,红叶碧桃的游离脯氨酸含量最高,红叶臭椿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最高。综合分析显示,在中重度盐碱地上6种彩叶植物的生长由强到弱依次为:金叶榆与金叶槐、红叶碧桃与红叶臭椿、紫叶李、紫叶矮樱。  相似文献   

12.
实验以彩叶树种:金叶榆、紫叶李、紫叶风箱果、金叶风箱果,变叶植物:稠李、复叶槭、五叶地锦、紫叶稠李,绿叶植物:家榆、李为材料,研究了夏秋两季叶绿素含量的变化。结合叶片色素成分、叶片色素含量变化论述了植物叶色变化的规律,以期为彩叶植物叶色改良和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并为彩叶植物在园林绿化的应用做出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3.
陈平 《当代农业》2014,(21):35-35
一、红叶(1)干旱红叶。油菜苗期干旱,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叶色变为淡红色。补救措施:对干旱引起的红叶油菜要及时浇水抗旱;浇水要沟灌,不可大水漫灌,以免造成烂根死苗。(2)渍害红叶。油菜苗期雨水过多,会造成渍水伤根僵苗,叶色暗红。补救措施:在管理上应开深沟,降低地下水位,排除渍水。(3)虫害红叶。油菜苗期蚜虫危害严重时,叶片萎缩发僵变红。补救措施:应加强对蚜虫的防治。(4)冻害红叶。油菜冬季遇到气温骤然下降到0℃以下时.叶片会受冻发红。补救措施:可结合中耕,每亩撒施草木灰100千克左右,以减轻冻害。  相似文献   

14.
鸡爪槭叶片色素组成及叶色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鸡爪槭叶片发育期间叶色明显差异的芽叶期、展叶期、初叶期、小绿期、大绿期、绿叶期和红叶期的叶片为材料,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薄层层析色谱法、颜色特征反应、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色素种类和质量分数进行检测,并分析了叶色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鸡爪槭叶片中的色素主要有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矢车菊素、矢车菊素半乳糖苷、矮牵牛素、儿茶素、绿原酸、表儿茶素、二氢杨梅酮、芦丁、香豆酸、对香豆酸、根皮苷、杨梅素和槲皮素;芽叶期到初叶期叶片红色变浅主要是因为矢车菊素半乳糖苷的质量分数降低;初叶期到绿叶期叶色由浅红转为深绿主要是因为叶绿素大量积累的同时矢车菊素半乳糖苷质量分数降低;叶色由绿叶期的深绿到红叶期的紫红,是矢车菊素半乳糖苷质量分数增加和叶绿素质量分数降低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以非优质的紫红叶甘蓝型油菜95(2)、95(9)和优质的甘蓝型油菜品系(不育系)SU1、95Ⅲ015、187AB、228AB、川5AB杂交,结合田间性状表现和品质分析,经过多代的定向选择,育成了紫87、紫93、紫94、紫95、紫115、紫121、紫133、紫136、紫155、紫161和紫164等优质紫红叶甘蓝型油菜品系.这些品系的芥酸≤0.43%,硫甙≤30.8 μmol/g.  相似文献   

16.
本实验研究了遮光对斑叶黄精的生长发育及斑叶出现程度的影响。同时,对斑叶黄精叶片内的糖含量,叶绿素含量及黄色色素的种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其他处理区相比,在25%遮光条件下,株高、叶片等生长发育良好,并且黄色斑纹显著。在生育初期,无遮光处理区的游离糖含量最高,而从遮光处理45 d开始,25%遮光处理区的游离糖含量一直最高。叶绿素的含量随着遮光率的提高而增加。据此推断,斑叶黄精在25%遮光条件下栽培时,生长发育状况良好,切叶的观赏价值最高。同时,通过呈色反应、TLC、HPLC分析,确认叶片黄色部分存在黄酮醇类的Kaempferol色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春季不同叶色鹅耳枥叶片生理生化特性及各生理指标与叶色变化的关系。【方法】以春季展叶期红叶和对照绿叶的鹅耳枥(Carpinus turczaninowii)植株为试材,通过测定叶片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色素苷、可溶性糖含量及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研究叶片生理指标的变化动态并比较2种叶色植株叶片转色的差异性;通过相关分析探究各生理指标间的相关关系,明确其与叶色变化的关系。【结果】与红叶植株相比,绿叶鹅耳枥植株积累的花色素苷相对含量较少,但叶绿素含量积累相对较多,叶片呈现绿色;可溶性糖含量呈平稳的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变化幅度较小。2种叶色鹅耳枥PAL、POD酶活性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均呈下降趋势,但红叶植株下降幅度较快,与花色素苷的变化动态相似。2种植株花色素苷与叶绿素含量均呈显著负相关,花色素苷含量占色素比例较大时,叶片呈红色;反之叶绿素占优势,叶片呈绿色。花色素苷含量与PAL、POD活性均呈显著相关,与可溶性糖呈不显著相关。【结论】鹅耳枥叶色变化最直接的原因在于叶片色素成分和比例的差异,PAL、POD、可溶性糖含量均是影响花色素苷生物合成及叶片显现红色的重要因素,园林栽培中可通过提高相关酶活性和内含物含量延长鹅耳枥春季的叶色观赏期。  相似文献   

18.
探索了光照和土壤盐分条件对金叶接骨木和紫叶风箱果叶色变化的影响,分析了这两种植物叶片中叶 绿素( chl ) 及类胡萝卜素( car ) 含量的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院遮光处理下,金叶接骨木在 20 d后叶色转绿,chl (a+b)与 car 含量的比值为 3. 1颐1,远高于处理第 1 d 的比值 1. 2颐1;紫叶风箱果在 50 d 后叶片呈现绿色,chl (a+b)与 car含量的比 值为 3. 4颐1,远高于 6月的比值 2. 3颐1,表明遮光处理均会影响金叶接骨木和紫叶风箱果的叶色表达。 在正常园林管 理、中盐土壤、高盐土壤这 3 个不同盐分的处理下,金叶接骨木 chl a含量随着盐分的升高而逐渐增加,叶色呈金黄 色;紫叶风箱果在中盐处理与正常园林管理下的各色素值变化趋势一致,而经过高盐处理后,chl a明显增加,部分叶 片枯萎呈黑色。  相似文献   

19.
紫、绿叶稻与F1光合色素的差异及其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将水稻5个紫叶亲本与3个绿叶亲本进行组配,测定紫叶亲本与绿叶亲本及其杂种F1在光合色素含量之间的差异,以及紫叶与绿叶、杂种F1叶绿素总含量与产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紫叶稻与绿叶稻之间的光合色素总含量没有显著差异,但紫叶亲本、绿叶亲本与其杂种F1之间表现出显著差异;紫叶与绿叶亲本及杂种F1叶绿素含量与产量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尤以杂种F1表现明显,且杂种的产量性状比其父母本均表现出明显优势,紫叶稻与绿叶稻杂交能得到既高光效又高产的组合。  相似文献   

20.
遮光处理对4种彩叶灌木叶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彩叶植物在园林景观色彩营造方面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光照是影响彩叶植物叶色表现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为探索遮光处理对彩叶植物叶色的影响,以金叶红王子锦带、紫叶红王子锦带、金叶水蜡、金叶红瑞木4种彩叶灌木为材料,自然光光照为对照(T_0),用遮阴网设置3个遮光处理(T_1、T_2和T_3),对其在不同处理下的叶色表现、叶色参数、光合色素含量和花色苷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不同遮光处理下,随着遮光程度的增加,4种彩叶灌木的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叶绿素总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显著增加,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的比值也显著增加,花色素苷含量则出现下降的趋势。上述研究明确了4种彩叶灌木在不同遮光处理下的表现,为其科学合理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