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6 毫秒
1.
肯尼亚农户风险处理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肯尼亚共和国位于非洲东部,横跨赤道,国土面积达58.2万km2,其中18%为可耕地,其余主要适于畜牧业。肯尼亚是一个农业国,90%的人从事农业。农业是肯尼亚国民经济的支柱,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4%,主要农作物有咖啡、茶叶、棉花、腰果等。粮食基本自给有余,农产品出口将近占出口总值的90%。一、肯尼亚农户的类别及特点作为非洲欠发达国家之一,肯尼亚农户的家庭结构与美国、西欧等发达国家,以及中国等部分发展中国家都有所不同。在肯尼亚,农户家庭结构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一夫多妻的家庭结构(polygamoushouseholds),此时家中除男性劳动力外,还… 相似文献
2.
新疆地区大部分的住户都是农户,他们依赖农业来获得赖以生存的经济和生存的基础。而在农业生产和发展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的一定的农户,经常会面临一定的生计风险,针对于不同的生计风险农户要有相对应的应对策略,如此一来才能将风险降到最低,将经济效益提升到最高。本文将一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部分,探讨的是文章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第二个部分阐述的是农户生计风险的主要类型,第三个部分阐述的是新疆地区生计风险对农户应对策略的影响第四,第四个部分阐述的是加强新疆地区农户生计风险应对策略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一、中国和印度农户水稻干旱风险处理策略的比较
从农户角度讲,水稻干旱风险处理策略被归纳为两大类(S.Pandy,2000):“事前”处理策略和“事后”处理策略.“事前”处理策略主要是通过各种多样化措施以及进行各种临时调整,以增加生产的灵活性,从而达到减少风险和平滑收入的目的.具体措施包括采用多个作物品种、种植多种作物、从空间上分散地块、增加收入来源以及对种植时间和方式进行临时调整等. 相似文献
4.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面向农户推出小额贷款服务。这些小额贷款服务虽然对农民创业致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等给予了极大的支持,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农户小额贷款不良贷款率,致使金融机构面临风险隐患。针对这一问题,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道德风险和管理风险等方面汇总与分析农户小额贷款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并针对引发农户小额贷款风险的原因提出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生计风险对农户风险应对策略的作用关系,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以帮助农户在日常的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更有效地应对生计风险。本研究以石羊河流域为例,通过半结构式农户调查,在分别确定农户生计风险评估体系及典型风险应对策略的基础上,采取熵权法定量评估石羊河流域不同区域农户所面临的生计风险,并通过建立多元Probit回归模型,定量测度生计风险对农户风险应对策略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1)健康风险、环境风险、金融风险、社会风险和信息风险已成为石羊河流域农户所面临的主要生计风险,但不同区域农户面临的生计风险存在差异;2)"贷款"、"外出务工"和"减少消费"是石羊河流域农户选择较多且首选的主要风险应对策略;3)健康风险、环境风险、金融风险、社会风险和信息风险对农户风险应对策略的影响是显著的。当地政府与管理部门为了更好地控制生计风险,保障农户的可持续生计,需要引导农户扩大生计途径、提高农户自身应对生计风险的能力,并构建生计风险预警体系与防范机制促使农户在面临不同生计风险时做出合理并有效地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6.
7.
基于农户视角,对土地流转风险进行识别,论述农户为追求风险最低与土地受让方发生的博弈行为。农户与受让方之间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风险主要存在于合同管理方面,该博弈与农户掌握信息量的多少和市场的完善程度高度相关,市场中受让方准入标准以及违规处罚力度尤为重要。农户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完全信息动态博弈风险主要存在于维权上访方面,由上访渠道的通畅性和监管部门的公信力决定。最后,根据博弈结果,给出了增强农户自身风险管理能力、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土地流转市场化建设、配套建立土地流转风险防范措施的政策建议,为土地的顺利流转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增强农户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提升农业生态系统的气候韧性,本研究以陕西省榆阳区为例,基于农户调研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北方农牧交错区农户干旱风险感知及其适应策略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户的干旱风险感知与适应意向之间存在复杂的非线性相关关系。农户对干旱风险严重性的感知由高到低依次为农兼户、兼农户、非农户、纯农户,适应感知由高到低依次为非农户、纯农户、兼农户、农兼户。农兼户对干旱风险严重性的感知最为强烈而适应感知最弱,纯农户对干旱风险严重性的感知程度最低而适应感知较强;接近半数(47.5%)的受访农户愿意积极应对干旱风险,非农化水平较高的农兼户和兼农户适应意向更强烈,分别有72.34%和58.33%的农户产生积极的适应意向,有36.19%的纯农户产生积极适应意向,非农户的比例仅占23.08%;农户适应感知、适应激励、自然资本、物质资本、社会资本与适应意向存在显著相关关系,且均为正相关。基于以上结果,本研究提出了旨在提升北方农牧交错区农户干旱风险适应能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10.
分析了小额信贷运作过程中的违约风险存在的成因,主要是小额信贷管理水平低,缺失规范制度;小额信贷业务缺乏风险分担机制;不健全的征信制度导致评级失真;借款人信用不确定引致违约风险。分别建立了静态的和动态的博弈模型,对小额信贷违约风险防范机制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只要能保证农户违约所产生不良信用记录的潜在损失N、小额信贷机构追讨成功的概率Q、小额信贷发放机构追讨成功会对农户施加惩罚的成本S都增大,在小额信贷运作过程中,就必须要增加一种约束机制———可置信的战略威胁。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健全关于小额信贷信用风险管理的法律法规和信用奖惩机制;加强信贷员在小额信贷实践中应有作用的发挥;广泛推行农村\"小组联保贷款\"制度。 相似文献
11.
农户行为的影响因素、基本特点与制度启示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本文认为农户行为受农产品商品率、兼业程度、资产专用性程度、土地利用方式、农产品市场结构和农户行为角色等因素的影响;其基本特点表现为农户行为与价格机制调节方向既存在一致性,又存在不一致性;提出稳定农户行为的基本思路是;在坚持农户作为市场农业微观运行基本主体的前提下,创新市场农业的组织形式和交易方式。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中国农村信用社贷款信用风险的实际情况,以大庆市农村信用社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调研等方法,阐述了大庆市农村信用社贷款信用风险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贷款信用风险的建议。通过研究,更加了解农村信用社的信用风险,从而为大庆农村信用社防范信贷风险的产生提供依据,可减少不良资产的产生,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效信贷资金支持。 相似文献
13.
频繁爆发的金融危机让人们意识到金融系统存在一定的脆弱性,危机的爆发源自于金融系统脆弱性的积累。如何缓解金融系统的脆弱性以防范金融危机是理论和实践共同关注的问题。在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社会特征下,农村金融与城市金融有明显差异,在行业的弱质性和金融资源不合理配置的共同作用下使得农村金融脆弱性问题十分突出。从分析金融脆弱性的根源入手,探讨了农村金融脆弱性形成原因,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从政策和制度层面探求金融脆弱性的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4.
姚朝君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21,35(2):62-68
农村社区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稳定关乎整个社会大局的稳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在促进农村社区现代化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如生产事故频发、价值多元化、认同感弱化、治安隐患多样化、信任感降低以及社会断裂等一系列影响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安全风险。在梳理风险和风险事故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根据农村社区的实际情况,从培育农村社区文化、引进综合型专业人才、发挥精英阶层在风险防控中的作用等方面提出有针对性的风险防控对策,以期减少农村社区因风险防控失当导致的损失,促进农村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从中国农村土地银行发展的现状入手,分析了目前农村土地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缺乏运行资金、土地确权未完成、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贷地方身份模糊和农民资本意识薄弱等。因此提出了拓展农村土地银行业务面、完善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配套体系、拓宽农村土地银行资金来源、统筹城乡土地政策、培养资本农民及推广和落实"两权"试点工作等促进农村土地银行健康稳定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现代农村已进入风险社会。进入农村的风险包括生产风险、生活风险和生存风险。农民对生活风险感知最强烈,对生产风险次之,对生存风险感知最深刻。面对风险,农民逐渐形成了依靠自己和体制外资源规避风险的风险应对策略。他们基本不能利用社会保障机制和商业保险来分散面临的各种风险,使他们的应对策略效果受到削弱,如何使他们享受到社会保障制度的福佑,如何使他们积极的利用商业保险来规避风险对国家制度建设和保险公司的商业运作提出了迫切的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17.
白菊红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5,39(2):190-193
采用相对收入和绝对收入分析法对河南农户家庭收入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按“五分法”计算,家庭总体纯收入水平的不良指数为9,17;劳均纯收入的不良指数为6.83;人均纯收入的不良指数为6.35;按“十分法”计算,家庭总体纯收入水平的收入不良指数为19.9;劳均纯收入的收入不良指数为12.5;人均纯收入的不良指数为10.49,不同人力资本特征农户家庭收入水平差异明显,人力资本存量高的农户,家庭收入水平也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改善城乡的生态环境和能源供应,研究北京城郊农村家庭的生活能源消费情况和影响因素。【方法】运用描述统计方法分析了调研数据。【结果】电力、煤炭和燃气等商品能源为主要消费对象,煤炭占到生活能源消费的50%以上;秸秆和薪柴等生物质能源的消费量大大减少;太阳能、沼气等新型能源的消费较少。当收入水平和能源获取条件变得更好时,城郊农村家庭就会更多消费便捷和清洁的能源。【结论】城郊农村家庭生活能源消费的这一趋势,对生态环境和能源供应造成新的压力。政府应通过制定政策鼓励能源的清洁化使用,鼓励开发太阳能、无污染生物质能源等可再生能源。 相似文献
19.
基于欠发达地区农户小额信贷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额信贷作为一种创新的金融制度自国外引进以来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对改善农村金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从目前来看,我国农村信贷市场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尤其在一些欠发达地区问题更为突出。在介绍小额信贷渊源及发展基础上,提出了当前欠发达地区的农户小额信贷发展存在的问题及一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