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森林经营强度的加强,森林主伐方式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目前实行的“采育伐”,一般人称之为一种采伐方式,实质上是“采育择伐”、“经营择伐”、“采育采伐”的总称。近似于“采育兼顾伐”,即“一次采育伐”。在采伐作业中既考虑森林工业利益又符合森林经营要求。是坚持“育”字当头,突出“留”字的森林采伐新型作业法,是把以营林为基础的方针落到实处,充分反映社会主义林业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森林生物学特性,解决森林采伐与育林二者  相似文献   

2.
厄尔尼诺现象对森林火灾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厄尔尼诺”引起全世界范围内的气候、气象现象反常,也使森林火灾处于高度活跃期。“厄尔尼诺”现象与森林火灾密切相关,特别是与大面积森林火灾相关显著。进入90 年代后,随着全球变暖,厄尔尼诺现象出现得越来越频繁,发生大面积森林火灾可能性也会增大。  相似文献   

3.
“厄尔尼诺”引起全世界范围内的气候、气象现象反常,也使森林火灾处于高度活跃期。“厄尔尼诺”现象与森林火灾密切相关,特别是与大面积森林火灾相关显著。进入90年代后,随着全球变暖,厄尔尼诺现象出现得越来越频繁,发生大面积森林火灾可能性也会增大。  相似文献   

4.
浅谈森林与火的关系董金伟,刘成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对森林防火工作认识的提高,使森林防火工作由单纯的“防火”进而拓展为“防火”与“用火”相结合的时期。要掌握并应用好森林防火的理论和技术,就必须明确森林与火的关系。认识森林与火的关系,首先要认识火这个生态...  相似文献   

5.
近十多年来,随着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发展,世界自然基金会等国际组织和英国、荷兰、瑞典、德国、美国、加拿大、巴西、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家相继成立了森林和林产品认证机构,国际化的森林和林产品认证行动正在兴起。 森林和林产品认证就是由一个独立的第三者来证明生产木材的森林所在地和经营状况。其目的是向消费者传递有关生产的木材是否来自可持续经营的森林的消息,增强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的意识,提高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水平。认证属于“绿色标签”、“环境标签”或“生态标签”的范畴。  相似文献   

6.
森林是陆地最大的生态系统,森林防火是事关生态建设,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系统。随着“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防沙治沙”等一批生态建设工程的启动,全国生态环境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必将有较大的改善。由于森林面积的增加、生态环境的保护,给森林防火带来了严峻挑战,森林防火的责任更加艰巨,任务更加繁重,发生森林火灾的概率也越来越高。特别是非重点林区的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规范化管理程度还赶不上生态建设的速度,与国家重点林区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扑火方式和工具还相当落后,根本不具备扑救较大森林火灾…  相似文献   

7.
当前的热门话题“野外游憩”,“森林游憩”,“野外旅游”,“森林旅游”和“森林公园”等,都是议论野外游憩方面的诸事项。实际可认为是森林旅游的同意语。森林旅游是一门  相似文献   

8.
森林公安后勤保障工作是森林公安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森林公安工作顺利进行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家日益重视生态环境建设,森林公安机关担负的任务不断加重,对后勤保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二十公”会议提出“收支脱钩、全额保障、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公安经费保障基本原则,为新时期森林公安机关更好地履行职责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森林病虫害被称为“不冒烟”的森林火灾,是威胁森林资源安全的三大灾害(森林防火、乱砍滥伐、森林病虫害)之一,是一种生物灾害,它严重影响林业生产乃至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和检疫,提高森防的减灾控灾能力对维护生态环境和确保森林资源的安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该市的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担负着全市的森林病虫鼠害的测报、防治和检疫工作。随着西部大开发和江总书记“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大西北”的重要指示及该市“林业五大工程”的顺利实施,森防工作面临着史无前例的大好形势,在新世纪林业的跨越式发展中,森防工作任…  相似文献   

10.
谈两种森林分类经营观点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作者对“林业分类经营”和“森林分类经营”两个概念作了分析和研究,认为这是两个根本不同的经营观点。作者详细论述了“森林分类经营”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认为这一理论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要求培育新的森林资源以达到可持续利用而产生的,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加和森林面积的日益减少,人们对于可再生木材资源和能源森林越发关注。 几百万年前由原始森林即“第一森林”形成的那部分煤、泥炭、天然气等矿物燃料,在今后几代人的身上将消耗殆尽。 跟十八、十九世纪以煤(“第一森林”)为主要燃料一样,当今世界是以石油来维持现代工业、电力、农业和交通运输业。  相似文献   

12.
《国土绿化》2024,(2):10-15
<正>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着力开展森林城市建设”的重要指示,北京市立即在全市启动森林城市建设,在全国率先编制实施了北京森林城市发展规划。随着“创森”24项指标全部达到国家标准并顺利通过验收,2024年1月5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正式授予北京市“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在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的带动下,北京积极开展森林进城、森林环城和森林乡村建设,全市绿色生态空间大幅拓展,城乡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人民群众绿色获得感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13.
森林旅游人才的培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号称“绿色宝库”的森林是人们生活中的一块净土。走进森林,与森林融为一体的选择模式,造就了森林旅游业的形成。而森林旅游业的良性发展,迫切需要培养大量的相关人才。如何造就复合型的森林旅游人才,迎合森林旅游市场发展的需要,成为当今学术界研究的主要命题之一。森林旅游产业的发展趋势 1.森林旅游发展势头迅猛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主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森林旅游业已成为中约、游人向往游乐、商贸与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阵地‘这对加速我国林业改革和发展林业经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作用。笔者仅就森林公园与人类经营森林的关系。略谈个人的管见。1森林与人类的关系古代人类生活几乎全部依赖于森林。居则“构木为巢”,食则“茹毛饮血”,即吃树木花草的果实、嫩茎和枝叶等。可以说,地球不能没有森林,人类离不开森林,森林是人类生活、生产和生存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时森林似空气一样“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人们并不感觉森林的重要。当今,人与森林环境之间…  相似文献   

15.
我省的森林防火工作以1987年大兴安岭特大森林火灾为转机,目前已进入了持续稳定发展的阶段。几年来,在森林火灾的预防和扑救上,形成了比较固定的套路和程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森林防火工作中许多不适应的方面有待改进。现结合我省实际,就森林防火工作的改革问题谈几点意见。 一、当前我省森林防火工作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归纳起来,除了主观上的情况外,客观上讲主要是“三个不足”、“三个薄弱”。  相似文献   

16.
用现代化意识看森林保护云林强传统的森林保护,主要是指森林病虫害防治、森林防火、防止乱砍滥伐森林。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进步,森林“三防”已不能反映森林生态系统的遗传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要求,不足以解决森林保护的问题。诸多事实证明,由于大气污染、温室...  相似文献   

17.
近期是传统习俗上坟祭祖、农村烧札子的高峰期,森林防火隐患增多,防控难度增大。为了提高区森林消防队扑救森林火灾的能力,2006年3月26日上午9时30分,明山区森林消防队接到“火情”命令后,森林消防队的20余名扑火队员立即头戴防火头盔,身穿橘红色防火服,装束整齐地集合后,队长简单作了战前动员讲话并下达命令“:卧龙村发生森林火情,注意自身安全”。“出发!”随着指令的发出,队员们迅速赶往起火地点。只见任家坟的山头上按照事先准备的演练方案,几处火苗窜起,熊熊大火喷出火舌,在风的“助阵”下,干枯的野草成为最好的“助燃剂”,火势迅速蔓…  相似文献   

18.
一、我国林区天然野生资源的优势森林与人类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森林是大自然的“绿色宝库”,我们祖先成群结队地在森林中采摘天然野果或渔猎充饥“茹毛饮血,栖木为巢”,森林成为我们祖先的“粮仓”、“避难所”。人类进化到今天仍然离不开森林和森林中提供的各种林副特产和环境保护等多种效益。  相似文献   

19.
联合国粮农组织宣布1985年为“国际森林年”。这是一项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大事。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加,工农业的发展,森林不断受到蚕食。特别是热带森林,正在受到加速破坏而消减。热带森林水热条件优越,是物种丰富,组成复杂的陆地生态系统。它对于全球的生态平衡,物种的保存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热带森林在生态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台湾地区森林疗愈发展计划及其内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森林康养是新兴的森林可持续经营方式,是缓解现代社会压力有效而简捷的措施,也有助于弥补预防医学领域的短板。发展全民健康养生和森林康养产业是时代所趋,同时也符合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文中以中国台湾地区“林务局”编写的《森林疗愈发展策略暨行动计划书》为基础,重点梳理台湾地区森林疗愈计划的内容,包括“森林疗愈的发展趋势”“森林疗愈场地选址原则”“森林疗愈课程与运营规划”“森林疗愈发展策略方案”4项议题;总结森林疗愈发展的过程、内容和进展,目的是为进行森林康养规划、编制相关经营计划以及调整研究方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