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1 毫秒
1.
自然资源管理具有数据量大,数据种类多,数据之间包溶性强的特点。采用何种数据库技术才能适应这些特点,使资源管理行为回归到以数据库为中心的管理模式,本文为此提出了“无边界可溶数据库技术”。通过对两个县长江防护林工程信息管理系统建立近60万个数据的数据库技术处理过程证明,“无边界可溶数据库技术”对于资源管理实践有很大的指导作用,对于决策分析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无边界可溶数据库技术”只有经过实践才有存在的价值,为此本文从应用的角度,将无边界可溶数据库技术的基本规划和操作方法进一步具体化,资源管理技术人员通过基本的计算机技术培训之后,可以按本文的方法进行不分级别的数据库管理,从而达到促进技术创新与生产实践的结合。  相似文献   

3.
“无边界可溶数据库技术”只有经过实践才有存在的价值,为此本文从应用的角度,将无边界可溶数据库技术的基本规划和操作方法进一步具体化,资源管理技术人员通过基本的计算机技能培训之后,可以按本文的方法进行不分级别的数据库管理,从而达到促进技术创新与生产实践的结合.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息峰、修文两县建立长防林信息管理系统的信息数据特产和可持续发展、景观生态学理论与方法对长防林管理的影响,在无边界可溶数据库技术和现有计算机技术基础上,结合建立辅助调查系统和运用图形图象处理技术,形成数据集成化采集方案.  相似文献   

5.
以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为契机和基础,融合对接现有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数据成果,形成高集成通用的一张数据底图。“三调”与“一张图”数据由于影像底图、分类标准、边界、空间位置及其他因素不一致导致数据存在差异,数据融合对接工作难度大。目前,“三调”与“一张图”的数据融合技术方法主要为分类标准的统一、内业标准的统一、外业补充调查的校正、数据库建设的统一等。研究国土“三调”与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数据融合方法,对着力提升森林资源保护发展水平以及建设自然资源“一张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以海量林业资源数据为研究对象,论述了基于福建省林业政务信息网络环境的全省林业资源数据GIS组织的技术方法和实现过程。通过分析海量林业资源数据的特点,探讨了GIS系统组织结构、空间数据预处理及加载、数据无缝与多尺度管理、ArcSDE空间数据库、空间数据库设计与配置、数据交换等关键技术。应用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数据仓库在网络上能够方便、快速地被客户端所调用,满足了全省林业资源数据管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利用研究生学位管理信息系统提高学位管理工作效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位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不仅提高了学位管理工作的效率,还提高了资源的共享水平,提高了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实现了各类数据的信息化上报和统计,并突出了人性化管理的理念。该文着重阐述了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开发的学位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特点及其在学位工作全过程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基于大数据、云计算、地理信息系统设计新疆特色林果大数据管理平台,平台由基础支撑层、数据资源层、服务资源层、资源应用层和用户层构成,建设7个数据库管理新疆主要林果资源,建成了集综合展示、统计分析、气象与病虫害分析、产业分析和技术服务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林果管理平台,实现了新疆林果资源数据的统一存储、管理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贵州息烽长防林信息管理系统及技术对策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本文以贵州省息烽县为例,分析县级长防林信息管理的系统结构,说明系统核心是对象集成管理和无边界可溶解数据库技术,系统运行重点是信息更新和模型修正。最后,提出对系统的有关研究专题。  相似文献   

10.
为保证国有林场边界数据真实性、准确性,降低国有林场矢量界线数据验收工作量,在国有林场矢量界线及最新的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基础上,利用ArcGIS建模技术和Python语句完成小班图形检查、属性检查及统计汇总,实现了自动化、简单化检查数据,该方法较常规手工操作处理数据方法效率有一定地提高,缩短了数据验收的时间,降低了数据处理的难度。  相似文献   

11.
<正> ZYBB森林资源统计数据库报表处理系统”是“森林资源统计数据库”的开发应用系统,它为不是专门从事计算机工作的管理人员和林业专业人员设计,能方便地从数据库里提取用户所需要的各种资源数据,自动进行加工处理,迅速生成多种报表,这对于及时准确地掌握森林资源状况,科学有效地进行资源管理、经营、分析、监督等提供了得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12.
该文以老秃顶子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为明确自然保护区的边界范围和必要的功能区边界范围,形成准确、划界的边界线,将矢量数据登记到数据库中,建立自然保护区监测监管平台系统,通过模拟开发,建立可靠有效的管理和备份机制,保证数据安全,实现国家级自然环境保护区对调查研究数据进行管理、维护、更新等核心技术应用,以提高对自然保护区管理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时效性,进而提升对自然保护区综合监管能力和分析决策能力。  相似文献   

13.
】选用当前数据库软件领域发展主流的FoxRroForWindows做为林业标准数据库软件开发的基础软件资源,采用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先进技术,针对林业标准文献数据的特点,以及管理与服务的要求,设计了一个总控制程序模块,六个(数据输入、修改、删除、查询、输出、添加)功能子模块程序,每一子模块下还有相应功能的二级子模块程序。这套林业标准数据库软件不仅程序清晰易读,而且输入输出功能强,操作简便,用户界面好。  相似文献   

14.
数据库是较为理想的数据存储和管理方式.它具有处理速度快,安全可靠,节约空间,便于修改,易实现数据共享等特点.林木种质资源管理数据信息按照描述方式和记录方式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描述事物属性特征,以数字或文字方式记载的数据信息,如树高、胸径等;另一类是描述事物的空间位置及分布,以图形方式记载的数据信息,如优树的照片、地理分布、立地类型区划等.由此可得出,完整的林木种质资源数据库包括两大类,即属性数据库和空间数据库.  相似文献   

15.
加强边界火源管理 提高综合防护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边界火源管理提高综合防护能力黑龙江省柴河林业局防火办张秀和王占远以1987年大兴安岭“5·6”大火为转机,柴河局森林防火工作有了长足发展,“四网两化”建设已具规模,取得了连续13年无森林火灾的好成绩。但是,近几年来,火情次数却有上升趋势,以199...  相似文献   

16.
嵌入式数据库是很多现代数字化产品的关键基础软件。随着互联网、高速无线互联、廉价内存及高速处理器的出现,嵌入式系统对数据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介绍了嵌入式数据库的技术特点以及SQLite数据库与嵌入式数据库的技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林业信息资源的建设和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和开发利用林业信息资源,对于实现林业信息化,实现林业管理现代化和林业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林业信息资源的建设包括林业信息网的建设和林业文献信息资源的建设。林业文献信息资源的建设要走资源共享的道路。目前要做的基础工作:制定林业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总规划;购进光盘数据库;建设科研成果和研课题数据;收集 和利用网络信息。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鞍山市历史文化资源管理与保护工作中存在的家底不清、位置不明、挖掘不深等实际问题,设计并构建历史文化空间数据模型,旨在从宏观视角对全市历史文化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在调研数据使用需求的基础上,设计专题图层体系,完善数据库逻辑结构;完成数据编辑入库后,基于ArcSDE技术设计了鞍山市历史文化空间数据存储与访问模式。提出了鞍山市历史文化资源空间数据模型构建技术方案,在数据维护与管理、历史文化资源展示体系构建以及辅助决策与强化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力度3个方面进行应用。结果表明:ArcSDE支持的鞍山市历史文化空间数据模型构建技术方案能切实满足空间数据使用需求,并能有效解决传统历史文化空间数据模型存在的应用深度不足、服务大众能力较弱、数据维护困难、数据网络化访问能力缺失等问题。该方案能够为鞍山市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管理提供较强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红树林资源调查的遥感图象处理方法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2001年应用“3S”技术与地面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广西红树林资源调查。以SPOT-HRV和Landsat 7 ETM 数据为信息源,采用1:1万地图形和GPS定位数据进行SPOT图象的几何精校正,并采用精校正后的SPOT图象对ETM 图象进行精校正。通过训练区对图象进行拉伸增强,然后采用锐化HIS变换的方法将SPOT图象与ETM 图象进行复合,经真彩色合成后得到的图象具有地物轮廓清晰、色彩丰富、层次分明的特点,红树林与滩涂、海域的区别十分明显,为红树林分布位置和边界的准确定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运用林业信息化技术,以县级林业基础地理信息数据、遥感影像数据为本底支撑数据,以种苗管理相关成果数据为基础建立的贵州省种苗管理系统,采用MapZone平台,SQLite结构为数据库环境,系统功能模块包括地图浏览、数据编辑、种质资源管理、良种基地管理、种子信息管理、苗圃管理、种苗机构管理、辅助功能等诸多模块,通过数据库架构设计、逻辑架构设计和系统容错设计,对县级种苗相关数据和信息进行规范整合与有效管理,为种苗管理部门提供种苗相关信息共享和应用支撑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