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通过观察早竹、雷竹、红竹、高节竹、角竹、五月季竹6个竹种在笋期的出笋始末期限,出笋数量和质量,以系统地揭示和掌握它们的生长规律及各自的经济性状,为发展和选择笋用竹种以及笋用竹林的合理经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早竹高产笋用林及其土壤理化性质分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临安县一专业户的小面积早竹高产笋用竹林及其土壤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早竹高产笋甩竹林需要有一个立竹度为13000株/hm~2,留枝盘数为10、叶面积系数10、3a内新竹数应占80%以上,无4a以上老竹的竹林结构;具有疏松的、透气透水性良好的土壤,对土壤养分元素特别是N素一般每公顷需750kg,N、P、K三要素控制在9:2:4;同时还须通过施肥、覆盖竹叶等一系列集约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毛竹林生长量影响因子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以毛竹林为研究对象,对不同竹林结构,及不同气象条件下毛竹林生长量的变化进行了分析探讨。研究表明,毛竹林自身结构及外界条件对毛竹林的生长量,即出笋数、成竹数及新竹胸径均有影响。影响不同留竹度数竹林新竹胸径的主导因子是竹林叶面积指数和成竹当年3、4月份的降雨量。而影响不同立竹度竹林出笋数的主导因子则是竹林叶面积指数、平均胸径、前一年的出笋数、前一年7、8、9月和当年3月的降雨量。  相似文献   

4.
雷竹退化林分改造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雷竹(Phyllostachys praecox.Preveynalis)是优良笋用竹种,因其所产竹笋出笋早、产量高、味道鲜美而被誉为"江南第一笋".临安是雷竹主产区,现有雷竹林约2.67万hm2,竹笋年产值达6.02亿元,是当地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从1991年开始,临安陆续实施早出覆盖丰产技术,覆盖面积每年保持在4 333.3 hm2左右.这项技术的推广,使得雷竹笋产量显著提高,雷竹的供应期明显延长,667 m2收入普遍达到万元以上,为临安竹农增收致富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随着林地实施覆盖年限的增加,土壤酸化、林地退化、竹笋产量持续下降等等问题逐步显现出来,已成为当前雷竹持续丰产高效的瓶颈.本文通过对临安市雷竹林的调查,解剖退化林分,寻找雷竹退化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力求探索出一条雷竹持续高产稳产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雷竹林覆盖栽培持续高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雷竹林覆盖栽培持续高产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覆盖栽培年限的增加,平均单株笋重下降,当年留养新竹平均胸径变小,竹林地下竹鞭在土层中明显上浮,雷笋产量明显下降;加强肥水管理、提前留养母竹、埋鞭和培土相结合的措施可使雷笋持续高产。  相似文献   

6.
为充分利用楠竹林地空间,提高竹林经济效益,对楠竹林采用丰产技术措施培育笋用林,并在林下种植竹荪,实施菌笋复合经营。结果显示,通过对楠竹林采取调整立竹结构、劈山抚育、林地清理、林地垦复、留笋养竹、病虫害防治等一系列丰产技术措施,竹林春笋产量明显提高,较对照提高62.49%;若同时在林下种植竹荪,则春笋产量更高,较对照增加1.69倍,同时可收获鲜竹荪超过400 kg/667 m2。该研究总结出的一套楠竹林菌笋复合经营技术,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对雷竹覆盖保护地栽培林地经营状况、竹林结构和土壤微生物调查表明:覆盖保护地栽培技术的干扰,导致竹林不能及时更新,立竹生长严重衰退,土壤微生物状况失调,影响了雷竹地下部分的生长环境;受母竹留养障碍和立竹生长衰退的影响,立竹结构严重失调,林分生长势显著下降,单位面积林分的叶面积指数较一般丰产竹林低10%左右,严重衰退林分要低50%以上,开花现象严重;地下结构状况恶化,总鞭长和幼壮鞭的比例明显下降,鞭芽绝对数量显著降低,仅为丰产竹林单位面积芽数的53%.这说明雷竹覆盖保护地竹林的持续生产力已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8.
散生小径竹笋用林的营造及丰产培育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笋用林是竹林经营的一个重要类型。笋用竹林以其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可持续发展性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近年来,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和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战略的实施,以及鲜笋市场的拓展和加工技术的不断提高,极大地推动了笋用林的发展。笋用林已成为竹产业或开发性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本文就散生小径竹(包括混生竹)笋用林营造和丰产培育的关键技术作一简要介绍,供生产单位参考。1 散生小径竹笋用林的营造11 林地选择笋用竹林地的选择,要考虑气候、土壤、地形等条件,根据竹种本身的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9.
雷竹提早出笋高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雷竹(PhyllostachyspraecoxC.DChuetC.S.Chaof.preveralisS.YchenetC.Y.Yao)又名:早竹、早园竹,是南方省区春季最早出笋的优良竹种,其笋具有“壳薄肉肥嫩、味鲜美、营养丰富”的特点,深受人们的喜爱。为满足人们在大雪纷飞的冬天能尝到美味的鲜笋,必须通过林地覆盖增温和肥水管理等技术措施提前出笋。雷竹在自然状况下,6月份新竹成林后就开始地下鞭的生长,8月开始笋芽分化,9~11月笋芽膨大生长,冬季笋芽在地下增长缓慢,到翌年3月温度上升时笋体出土,共在地下需度过半年多时间。冬季低温小雨是影响雷竹延迟出…  相似文献   

10.
笋用早竹,又名雷竹、雷公竹、早园竹等,为刚竹属禾本科竹亚科竹种。在所有的竹笋品种中自然状态下最早出笋,且笋味鲜美。为了能让笋用早竹在冬季或春节前后出笋,并增加出笋产量,覆盖增温是一项简便易行提高效益的措施,宁国市仙霞、云梯等乡镇农户采用该技术后,每亩增收5000~10000元。主要技术如下。一、选择适合覆盖的早竹园应选择交通便利,有水源和电力设施的早竹园。坡度应在15度以下,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湿润、微酸性或中性沙质壤土。宜选4~8年生竹园,每亩立竹量须达800~1000株,且分布均匀,立竹胸径在3~5cm之间,母竹  相似文献   

11.
竹类植物资源利用与定向选育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从我国竹类植物生物多样性的角度出发,根据不同竹种具有不同生物学特性和不同材性的原则,探讨适合作为笋用竹林(包括不同季节出笋的笋用竹)、材用竹林(包括适合生产不同竹胶板和原竹利用的竹种)、笋材两用竹林、纸浆竹林、叶用竹林、观赏竹林等竹种的选育技术。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三元区现有竹类标本园,通过对104种中39个竹种的产笋期、年产笋量,以及鲜笋的品质综合评价,筛选出17个较具开发潜力的四季笋用竹种,并提出了配置模式,为笋用竹林基地建设提供竹种选择依据。  相似文献   

13.
黄甜竹笋用林丰产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方栋龙 《福建林业科技》2005,32(1):68-69,83
经过3a的试验研究表明:采取适当砍伐老竹,合理留笋育竹、挖笋、浅翻、除草松土、施肥和林地覆盖等丰产管理措施对黄甜竹笋用林的立竹度、胸径、竹高、每年笋产量等方面都有较大的促进效果,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1994年引种雷竹、早竹、高节竹、石竹、乌哺鸡竹、白哺鸡竹、红哺鸡竹、台湾桂竹、黄甜竹、绿竹、四方竹等11个竹种。造林成活率、当年发笋率超过对照毛竹的有9个,平均成活率96.7%、发笋率49.4%;造林4年有8个竹种立竹度达到中型竹丰产笋用林标准。1996年移栽雷竹、早竹,造林3年立竹度达到了8030~9792株/hm2,销售母竹收入10800元/hm2,产出投入比1.12:1。本文介绍引种竹笋期、生长情况、经济效益和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5.
采用Logistic曲线经验式拟合橄榄竹的出笋规律,并对不同时期、立竹年龄、土层的出笋、退笋、成竹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出笋量日进程符合Logistic曲线的“慢一快一慢”规律。由此其出笋期可划分为3个时期。研究结果也表明:不同时期、不同立竹年龄、不同土层的出笋、退笋、成竹存在明显差异。橄榄竹适宜留笋的时期为出笋中期。适宜留笋养竹的立竹年龄以1、2年生为好。橄榄竹不同竹龄发笋能力,与毛竹差别甚大。橄榄竹发笋早,1年生竹连着的鞭可孕笋成竹,竹寿命较短。这就要求在经营管理上要有别于毛竹。橄榄竹适宜留笋养竹的土层深度16~30cm。本研究为橄榄竹制定留笋养竹保育技术提供了可借鉴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选择合适林地覆盖物适时覆盖等雷竹提早出笋技术,提出了保持合理地上地下结构、林地施肥与松土、冬季竹林钩梢、加强病虫害防治等早出高产经营措施,并针对目前生产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7.
谈早园竹梅雨期移竹造林宜兴市林场史纪明钱为民袁绍西早园竹又称早竹、燕竹。繁殖容易,成林迅速,出笋期早且发笋持续时间长、产量高,其笋味鲜美,是一种优良的笋用竹种,近几年来在江浙一带发展迅速。为了加快早园竹的发展进程,推动丘陵山区林业产业化的进程,我们根...  相似文献   

18.
雷竹、早竹、早园竹等小型散生竹种,是目前群众栽培较广、产量较高、效益较好的笋用竹种,已引种到长江流域很多地区. 一、竹种选择新引种地区应根据竹种特性,考虑本地区气候、土壤、地形等条件,做到适地适竹.小型笋用竹新竹生长当年就可完成,限制引种的气候因素主要是年降水量和降水分布规律.选用笋用竹种时,还应考虑其出笋期、对早春的低温以及干旱等不良环境的抗性等.作为笋用林培育,产量、产值、笋质等也是竹种选择的重要因素,除选择合适的竹种搭配外,尤其要考虑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笋用竹引种栽培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竹子生长快,周期短.产量大,价值高,竹业生产已经成为一些地方的支柱产业,国际社会也越来越重视竹子的发展,特别是竹笋具有抗癌、防癌、抗衰老等功效,被誉为。保健食品”和“美容食品”,倍受人们的青睐,因此发展笋用竹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显著的经济生态效益。文中就笋用竹引种中存在问题提出了竹种特性、选择好造林地、栽植优良母竹及竹林科学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竹产业是事关民生与生态建设的重要产业之一。为促进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切实增加竹农收入,在毛竹林分类经营的同时,积极探索笋用林高效可持续经营模式,即毛竹林早出春笋、鞭笋“两笋模式”,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文章从林地和林分选择、竹林管理、覆盖施肥以及笋期管理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毛竹林经营“两笋模式”的关键技术,以期为高效、可持续经营毛竹林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