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7年 6月从新疆克拉玛依市为害河南白榆的纳曼干脊虎天牛 (Xylotrechus namanga-nensis Heydel)幼虫和蛹上采到一种寄生蜂 ,经鉴定确认属膜翅目小茧蜂科的红腹盾长茧蜂(Aspidocolpus erythrogaster Tobias) ,该蜂属、种均为中国新记录 ,其寄主亦为中国新记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高致病白僵菌受自然环境影响条件下的生物学特性.[方法]研究外部环境条件对球孢白僵菌Bb01生长的影响及对青杨脊虎天牛幼虫致病力的影响.[结果]球孢白僵菌Bb01菌株的最适培养基为改良马丁氏培养基,菌落生长和产孢的最优培养温度为26℃,最佳湿度为100%,菌落的生长和孢子产量随着紫外线照射时间的延长而减少;球孢白僵菌Bh01对青杨脊虎天牛成虫的致病力不高,仅为16.67%;26 ~ 28℃条件下对青杨脊虎天牛幼虫的致病力最大,致死中时(LT50)分别为2.23和2.58 d,湿度在100%时致病力最大,LT50为2.57d;通过虫体传代白僵菌可增强菌株的致病力.[结论]试验结果为提高病原真菌的适应性和生产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1997年6月从新疆克拉玛依市为害河南白榆的纳曼干脊虎天牛(XylotrechusnamanganensisHeydel)幼虫和蛹上采到一种寄生蜂,经鉴定确认属膜翅目小茧蜂科的红腹盾长茧蜂(AspidocolpuserythrogasterTobias),该蜂属、种均为中国新记录,其寄主亦为中国新记录。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青杨脊虎天牛的无公害控制技术,采用不同波长(320~560 nm)黑光灯对其成虫进行诱捕。结果,青杨脊虎天牛成虫对低波长区间(320~368 nm)具有趋光性,对368 nm(黄)较360 nm(绿)更为敏感,处理时间18:00—24:00中,最佳诱捕时间为20:00—22:00,晴天的诱捕效果要比晴转阴和阴天要好,黑光灯可作为监测和控制青杨脊虎天牛的监测辅助工具。测定7种白僵菌菌株制作的无纺布菌条对青杨脊虎天牛的毒力,各菌株在处理后30 d内孢子含量逐渐下降,对青杨脊虎天牛防治效果最佳的菌株为球孢白僵菌Bb01和布氏白僵菌Bb CF327。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取食干旱胁迫下小麦的黏虫及其幼虫寄生性斑痣悬茧蜂的生长发育表现。[方法]采用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条件,设置不同干旱胁迫水平(0、0.05、0.10和0.20 g·mL~(-1)PEG6000)处理盆栽小麦造成生理性干旱,然后接黏虫初孵幼虫于叶上取食直至成虫羽化,观察其生活史和形态特征;并以3龄幼虫为寄主供斑痣悬茧蜂寄生,观察寄生蜂生活史和形态特征。[结果]干旱胁迫小麦对黏虫的发育历期、存活率、蛹体鲜质量、成虫体干质量等有显著影响。与对照相比,高水平干旱胁迫(0.20 g·mL~(-1)PEG6000)下黏虫幼虫的发育历期延长4.60%,存活率降低21.00%,蛹体鲜质量下降11.76%,成虫体干质量减小33.33%。干旱胁迫处理对斑痣悬茧蜂子代蜂的卵+幼虫发育历期、茧鲜质量和雌成虫后足胫节长度具有显著影响。低水平干旱胁迫(0.05 g·mL~(-1)PEG6000)下显著延长斑痣悬茧蜂子代蜂幼虫的发育历期,从对照的9.55 d延长至10.15 d,但高水平干旱处理的发育历期与对照无显著差异;与对照相比,高水平干旱胁迫处理的蜂茧鲜质量下降0.31 mg,雌成虫后足胫节长度缩短近0.04 mm,而低水平干旱处理与对照无显著差异。[结论]干旱胁迫小麦对取食叶片的黏虫生长发育具有不利影响,并通过黏虫幼虫寄主对斑痣悬茧蜂子代蜂的生长发育产生间接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
思茅咖啡灭字脊虎天牛发生与危害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思茅南岛河咖啡试验示范场,调查研究不同时间和不同微生境咖啡灭字脊虎天牛(Xylotrechus quadripes Chevr)的发生危害。结果表明:咖啡灭字脊虎天牛主要危害定植后5 a以上的咖啡树。在思茅一年发生1代,幼虫期296~322 d,由于发育进度不同,世代重叠严重,一年四季均有成虫。在不同微生境中,咖啡灭字脊虎天牛主要分布于靠近杂木林及阳坡的咖啡地。成虫喜在温度高的中午及阳光直射的咖啡树上活动。天敌黑足举腹姬蜂(Prislauacus nigripea Kieff)寄生灭字脊虎天牛幼虫,对咖啡灭字脊虎天牛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新疆黄斑星天牛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黄斑星天牛Anoplophora nobilis Ganglbauerdou和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Motsch.)是2002年前后从外省传入新疆林业上的一种毁灭性蛀干害虫,摸清它们在新疆的发生发展规律,抓住其生活习性中的薄弱环节,为开展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2006~2009年通过林间调查和室内试验对该天牛生物学特性进行较为系统的观察研究.[结果]黄斑星天牛和光肩星天牛的生活习性极其相似,在外部形态上除了卵和蛹外,其幼虫和成虫有些差异,据国内有关专家用分子遗传标记(RAPD)等技术分析鉴定后认为它们是同一个种类[1]统称为黄斑星天牛.据调查在新疆光肩星天牛多于黄斑星天牛.它们在新疆都是1年发生1代,大多以卵和幼虫越冬,在焉耆县翌年5月上旬化蛹,成虫于6月初出现,成虫羽化盛期在7月初~7月底.雄成虫寿命为8~65 d(平均32 d),雌成虫寿命为6~67 d(平均34 d).由于新疆南北的气候差异,南北疆成虫发生期也有差异,伊宁市比焉耆县提前半个月左右.它们在新疆主要危害杨、柳、榆、槭等15种树木,危害树木的主干和直径粗3 cm以上的枝干.[结论]基本掌握了黄斑星天牛的生物学特性,为防治该天牛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根据对云南省德宏州咖啡灭字脊虎天牛3年的动态观察,明确了德宏州咖啡灭字脊虎天牛的生活习性及为害情况,为其防治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在德宏州,咖啡灭字脊虎天牛4—9月多数为幼虫和蛹,9—11月多数为成虫,12月至翌年的3月多数为卵。可以根据不同时期采取不同手段,到达最佳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研究为明确褐带卷蛾茧蜂对红脉穗螟不同龄期幼虫的偏好和适应性。[方法]采用室内生物学方法研究了寄生蜂对寄主幼虫龄期的选择性及寄主幼虫龄期对寄生蜂发育、存活、寿命、子代性比等的影响。[结果]在选择性试验中,褐带卷蛾茧蜂可寄生红脉穗螟3~5龄幼虫,而在非选择性条件下可以寄生红脉穗螟2~5龄幼虫,且寄生率随寄主龄期的升高而增加。褐带卷蛾茧蜂在红脉穗螟2~5龄幼虫体上均可完成世代发育。其中以2龄幼虫为寄主时,褐带卷蛾茧蜂总发育历期(卵-成虫)最长,为18.50 d,而以红脉穗螟5龄幼虫为寄主时发育历期最短,仅为12.75 d,两者之间相差5.75 d。以红脉穗螟5龄幼虫为寄主时,褐带卷蛾茧蜂单雌产卵量最高(34.85粒),寿命最长(14.50 d),而以2龄幼虫为寄主时单雌产卵量最低(5.29粒),寿命最短(11.15 d),与5龄幼虫为寄主相比分别降低84.82%和23.10%。褐带卷蛾茧蜂的生命表参数内禀增长率(rm)、净增值率(R0)、世代时间(T)和有限增长率(λ)均在寄生红脉穗螟5龄幼虫时达到最大,rm、R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文研究了不同寄主植物对松褐天牛成虫寿命和生殖的影响,为筛选松褐天牛适宜的寄主植物和室内大规模饲养松褐天牛技术提供依据。[方法]在室内的自然条件下,用马尾松、湿地松和雪松等3种寄主植物分别笼养24对松褐天牛雌雄成虫,记录成虫的寿命、产卵前期、刻槽数和产卵量;在温度为25℃、相对湿度75%和避光的条件下,研究不同寄主植物对松褐天牛卵孵化历期、卵孵化率和每雌子代幼虫数的影响。[结果]3种不同寄主植物对松褐天牛雌性成虫寿命、每雌刻槽数、每雌产卵量、卵孵化率和每雌子代幼虫数有显著影响(P0.05),但对产卵前期、孵化历期均不显著(P0.05)。松褐天牛取食马尾松的雌性成虫寿命最长(63.13 d)、每雌平均刻槽数最多(150.17个)、每雌平均产卵量最高(108.83粒)、卵孵化率最高(87.36%)和每雌子代幼虫数量最多(95.05头)。[结论]在室内大规模饲养松褐天牛时,马尾松最有利于松褐天牛繁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