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验目的主要是鉴定各参试品种在我地的早熟性、适应性、丰产性、抗病性,为我地区推广种植“双低”早熟优质油菜新品种提供科学依据。1材料与方法1.1材料绵油11号、绵油12号由四川国豪种业油菜有限公司提供。蓉油4号、蓉油8号、蓉油10号、蓉油11号由成都蓉科油菜种业有限公司提供。秦优7号(ck)由  相似文献   

2.
"双低"油菜是指菜油中芥酸含量低于5%、菜籽饼中硫代葡萄糖甙含量低于30微摩尔/克的油菜,如油研8号、中油杂2号、华皖油1号、2号、蓉油6号、湘杂油1号、2号等. 芜湖曾在1999年推广"双低"油菜面积18.42万亩,占全县油菜播种面积的60%,双低油菜示范区平均亩产达157.5千克,推广面积、单产水平和最高攻关产量,不仅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在全国也居先进水平.发展"双低"优质油菜生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贵杂二号是贵州大学油料研究所"八五"期间选育的优质杂交油菜品种,高产稳产,品质优良,熟期适中,抗耐病性及抗倒力较好,大面积亩产160~180千克,高产田达200千克以上,尤其在成都、湖北、安徽南部表现突出,亩产可达300千克以上,已推广面积超过200万亩,获贵州省2000年科技进步三等奖,农业部农牧渔业丰收办列为"九五"全国油菜推广良种之一.贵杂四号系贵州大学农学院油料研究所与贵州省种子总站合作,选用贵油201A与贵7~5组配而成的两系隐性核不育优质杂交油菜品种,2002年经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优质、高产、稳产,适于贵州油菜产区及长江流域种植.大面积亩产170~200千克,高产田达300千克以上,尤其在成都、湖北、安徽南部表现突出,亩产可达350千克以上,是贵州省油菜重大攻关成果;国家科技部重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004年被列为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贵油7号由贵州大学油料所育成的中早熟甘蓝型"三高两低"超高产油菜新品种,在通过贵州省品种审定基础上拟川引认定.在成都、湖北等地表现较好."三高两低"(高产、高油份、高蛋白质、低芥酸、低硫苷)杂交油菜新品种(组合)黔油14号,2002年经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优质、高产、稳产,适于贵州油菜产区及长江流域种植.大面积亩产160~180千克,高产田达250千克以上,在贵州山区、成都、湖北、安徽等地的丘陵地带表现突出,亩产可达300千克以上.  相似文献   

4.
蓉油11号是成都市第二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蓉油系列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之一.2003、2004年分别通过四川省和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5.
蓉油13号是成都市第二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蓉油系列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之一,2005年通过四川省审定和国家审定。蓉油13号属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双低三系杂交种,具有双低优质、高产稳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熟期较早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油研9号是贵州省油料科学院研究所培育的优质杂交油菜,其苗期长势旺盛,整齐度好,叶片宽大;花期耐低温能力强,结实性好,具有"三高两低"的特点. 1.经济性状 (1)产量高 从我县近2年试种情况看,一般亩产150千克以上,在2002年我县大英镇区试中平均亩产152千克,比油研7号增产10%左右,高产田块可达190千克.  相似文献   

7.
蓉油12号是成都市第二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蓉油系列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之一,2004年通过国家和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蓉油12号属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双低三系杂交种,具有双低优质、高产稳产、高含油率、抗逆性强、适应性广、中熟等特点。2006年  相似文献   

8.
皖油14号原代号C022,系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用新型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系9012A配制而成的优质杂交组合.经本地试验,每亩产量197.6千克,较秦油二号增产11.4%,居参试组合第1位.本地大面积示范和规模种植,亩产均为192.5千克,最高达244.5千克.  相似文献   

9.
蓉油11号是成都市第二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蓉油系列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之一。2003、2004年分别通过四川省和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  相似文献   

10.
1 华双5号品种特点 华双5号是华中农业大学吴江生教授通过多品种(系)单交、复交和聚合杂交,并应用小孢子培养加倍单倍体技术育成的双低油菜新品种,具有早熟(比中油821早熟2天)、高产(一般亩产200千克左右、高产可达250千克以上)、抗寒(多年无冻害)、株高适中(165厘米左右)、生长势强、茎杆韧性好抗倒伏、分枝角度小株型紧凑耐密植、抗(耐)菌核病和病毒病、耐粗放耕种耐迟播,是目前国内最理想的油菜直播首选品种.2004年8月以比对照增产23.19%的优异表现通过国家审定,审定号:国审油2004006.  相似文献   

11.
为筛选出适宜川东南丘陵区及其相似气候区域的高产优质双低油菜新品种(组合),以油菜主要栽培品种蓉油18为对照(CK),采用育苗移栽的方法,分析比较了万油28、南油746、邡牌油688、绵油61、云油杂32、黔杂2015-1、川油59、内油1091、渝油38、蓉油18、重油6号、蓉油32、汉油14、ZZ1113、宜油33等油菜品种(组合)的生育特性、植株性状、产量和抗性。结果表明:万油28、川油59、绵油61、蓉油32和内油1091这5个油菜品种(组合)的产量均高于对照,分别比对照增产12.92%、11.28%、9.68%、4.73%和1.31%,抗菌核病和抗倒性较好,全生育期适中,适宜在川东南丘陵区及其相似气候区域栽培种植。  相似文献   

12.
贵杂二号是贵州大学油料研究所“八五”期间选育的优质杂交油幕品种,高产稳产,品质优良,熟期适中,抗耐病性及抗倒力较好,大面积亩产160~180千克,高产田达200千克以上,尤其在成都、湖北、安徽南部表现突出,亩产可达300千克以上,已推广面积超过200万亩,获贵州省2000年科技进步三等奖,农业部农牧渔业丰收办列为“九五”全国油菜推广良种之一。贵杂四号系贵州大学农学院油料研究所与贵州省种子总站合作,选用贵油201A与贵7~5组配而成的两系隐性核不育优质杂交油幕品种,2002年经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优质、高产、稳产,适于贵州油幕产区及长江流域种植。大面积亩产170~200千克,高产田达300千克以上,尤其在成都、湖北、安徽南部表现突出,亩产可达350千克以上,是贵州省油幕重大攻关成果:国家科技部重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004年被列为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贵油7号由贵州大学油料所育成的中早熟甘蓝型“三高两低”超高产油幕新品种,在通过贵州省品种审定基础上拟川引认定。在成都、湖北等地表现较好。“三高两低”(高产、高油份、高蛋白质、低芥酸、低硫苷)杂交油菜新品种(组合)黔油14号,2002年经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优质、高产、稳产,适于贵州油幕产区及长江流域种植。大面积亩产160~180千克,高产田达250千克以上,在贵州山区、成都、湖北、安徽等地的丘陵地带表现突出,亩产可达300千克以上。  相似文献   

13.
在肉猪的饲养过程中,根据肉猪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要,配成1号料(适宜用于体重20~40千克的猪)、2号料(适宜用于体重40~60千克的猪)、3号料(适宜用于体重60~90 千克的猪),粗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6%、14%、12%.其配方如下.1号料:大麦22%,玉米49%,麸皮5%,进口鱼粉7%,豆饼10%,槐叶粉5%,骨粉1.5%,食盐0.5%,每吨饲料另加入硫酸亚铁100克、硫酸铜50克、硫酸锌100克、多种维生素100克.  相似文献   

14.
九、蓉稻8号1.品种来源该品种系成都市第二农科所用江农早11A作母本,蓉恢906作父本组配而成的中籼迟熟杂交种。2.特征特性株高114厘米左右,分蘖力较强,亩(1亩=1/15公顷,下同)有效穗16~17万,穗长25厘米左右,穗平着粒170粒,结实率81.4%,千粒重25克左右。全生育期153~154天,比汕  相似文献   

15.
"双低"油菜品种的生育特点及高产优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双低”油菜的年推广面积已占全国油菜播种面积的近 70%。生产上已经推广应用的“双低”油菜品种主要有中油杂8号、中油杂 2号”、川油21、中双9号、华杂4 号、华双3号、湘油15号、蜀杂6号、油研7号、沪油15、蓉油6号、湘杂油 1号、湘杂油2号、秦优7号等,其中以中油杂8号、中油杂2号和中双9号尤其  相似文献   

16.
比较研究了15个油菜品种的生育期进程、农艺性状及产量,结果表明:德邡油1和蓉油13的实际产量较对照高、株型好,建议在此地区推广种植。此外,除了宁杂11号、蓉油11号、蓉油8号和华油杂12号,其他8个油菜品种也可以在本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7.
陕油8号系舒城县新引进"双低"优质杂交油菜品种,全生育期233天,比秦油2号早2~3天,杂交优势较强,杆硬抗倒,耐旱耐寒,高抗病毒病,耐菌核病,一般亩产250千克,高产达300千克.现将其高产保优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农丰1号"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籼型三系杂交中稻组合,2003年、2005年分别通过安徽省和国家品种审定.我地2002年引种,近几年大面积推广,连续几年表现稳产高产,一般667平方米产550千克左右,高产田块可达650千克以上.该品种不仅高产、优质,而且抗病、抗倒、耐旱,综合性状优良.  相似文献   

19.
浙双6号是浙江省农科院作核所最新选育成的高产优质油菜新品种,2003年通过国家审定(国审油2003026).该品种在2001~2002年度全国油菜区试中比对照增产28.53%,位居所有参试品种首位;2002~2003年度全国油菜区域试验中,比对照增产11.65%,达极显著水平,被提前推荐国审.2004~2005年在金湖县示范种植近33公顷,实收产量3540千克/公顷,比全县大面积单产增产495千克/公顷,增产率达到19.4%.其中高产田块1.3公顷产量突破3900千克/公顷.  相似文献   

20.
浙双6号是浙江省农科院作核所最新选育成的高产优质油菜新品种,2003年通过国家审定(国审油2003026).该品种在2001~2002年度全国油菜区试中比对照增产28.53%,位居所有参试品种首位;2002~2003年度全国油菜区域试验中,比对照增产11.65%,达极显著水平,被提前推荐国审.2004~2005年在金湖县示范种植近33公顷,实收产量3540千克/公顷,比全县大面积单产增产495千克/公顷,增产率达到19.4%.其中高产田块1.3公顷产量突破3900千克/公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