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浓缩10倍沼液和水稻甬优12种子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浓缩沼液浸种对水稻甬优12种子萌发及幼苗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一定浓度范围内的浓缩沼液浸种,显著提升了水稻甬优12种子的发芽率,同时,水稻幼苗质量和活力显著增强,而浸种浓缩沼液若超出特定浓度范围,将显著抑制种子的发芽率及水稻幼苗质量和活力。浓缩沼液最佳浸种浓度为20%。在此最佳浓度下,对应的最佳浸种时间为24h,超出此浸种时间,将显著抑制种子的发芽率。在浓缩沼液最佳浸种用量和最佳浸种时间下,催芽3d,水稻甬优12种子的发芽率达到88.3%,幼苗芽长、茎粗、根数、总根长及单苗生物量(干重)分别为4.6cm、0.91mm、6.2条、7.00cm和1.53mg,水稻幼苗呼吸速率达到33.6μmol·g-1·h-1(以鲜重计)。  相似文献   

2.
沼液产量大,所含养分浓度较低,制约了沼液商业化生产的发展。膜浓缩技术可同时实现沼液减量化和无害化,有利于推动整个沼液产业化的发展,成为沼液处理未来发展方向。而沼液高悬浮物的特性导致膜污染严重,缩短膜寿命,增加运行成本,因此,膜前预处理技术是实现沼液膜浓缩技术应用的关键环节。为了考察沼液膜前组合预处理技术效果,本文以经过自然沉降处理后的沼液为对象,研究石英砂、火山岩单级过滤、石英砂与火山岩组合多级过滤方式对沼液中悬浮物的去除效果,并对预处理后的沼液开展纳滤膜浓缩工艺参数优化研究。结果表明,石英砂滤料对悬浮物的去除效果较好,火山岩滤料对氨氮的去除效果较好,但综合分析认为以石英砂与火山岩组合滤料对沼液过滤效果为最优;通过对纳滤膜不同浓缩倍数运行比较研究发现,沼液的最佳浓缩倍数为6倍,沼液体积缩减了5/6,养分氮、磷、钾浓度分别提高了2.06、3.10和3.70倍,该结果为获得较好的沼液膜前预处理技术方案和纳滤膜浓缩工艺方案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通过精密过滤装置内部的钛合金过滤元件把沼液中含有的植物纤维、泥沙、藻类、病毒等大分子物质隔离并粘附在外表面,沼液中含有的植物所需要的营养成分等小分子物质透过过滤元件的微孔进入过滤液室后排出作为液肥使用,粘附在钛合金过滤元件外表面污物的采用净水加压反向清洗的方式清除,装置清洗后可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4.
沼液富含丰富的氮、磷、钾以及有机质等养分,可作为优质的有机肥料施用于农作物,并减少化肥等无机肥料的施用量,对于优化土壤性质,提高作物品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目前温室内沼液还田利用技术,主要分析了沼液吸收CO2、沼液浓缩、沼液过滤分离、沼液贮存和沼液养分回收等前处理技术和应用现状,并阐述了温室内不同作物基施、追施沼液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为设施温室内沼液科学还田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沼液在作物浸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董清勇 《现代农业科技》2007,(16):141-141,144
介绍了沼液浸种的优越性、沼液浸种的要求和浸种的准备工作,并重点介绍了沼液浸种在作物上的应用技术,为沼液浸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通过研究低温处理、沼液浸种处理、水杨酸(SA)浸种处理对黄花菜种子萌发的影响规律,以期为我国黄花菜的种子生产和栽培技术研究提供一定理论支持。试验以当年采收的黄花菜种子为试验材料,通过常规浸种处理确定种子萌发最适浸种时间与温度,结合低温处理,沼液浸种处理、SA浸种处理等方法,找出促进种子萌发的最优化方法。结果表明,常规浸种处理中,黄花菜种子萌发最适条件为温汤浸种24 h;不同低温处理中,发现低温处理7 d的种子发芽率最高,达到95%,且萌发速度最快,发芽最整齐,低温处理4 d也可促进种子萌发,但萌发速度慢、发芽不整齐,低温处理1 d抑制种子萌发;不同浓度浓缩沼液浸种处理中,各处理均可以促进种子发芽,以稀释500倍效果最佳;不同浓度水杨酸浸种处理在诱导种子发芽各指标上无显著差异。研究表明,以稀释500倍的浓缩沼液温汤浸种24 h,经5℃低温处理7 d后25℃恒温培养,可有效促进黄花菜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7.
高功 《当代农业》2014,(20):46-47
沼液营养丰富,利用其给农作物及果树叶面施肥,可增产增收、防虫防病。同时,沼液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及多种微量元素,经过沼液浸种后的种子发芽率高,出苗后苗齐苗壮、防虫防病。一、沼液叶面施肥方法1.沼液的准备及注意事项(1)选择正常产气使用2个月以上的沼液,pH值为7.2~7.6,需先澄清过滤。(2)选择早露干后或傍晚喷施,中午高温及暴雨前勿喷施。2.喷施方法 (1)沼液喷施茄子、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沼液还田利用的减量化、资源化角度出发,结合膜分离对沼液浓缩的作用,介绍了正渗透膜、反渗透膜、纳滤膜、超滤膜、微滤膜在沼液浓缩的研究进展,总结了正、反渗透膜工艺对沼液有很好的浓缩效果,透过液能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浓缩液中重金属符合国家肥料标准。微滤和超滤由于分离精度较低,通常需要协同其他膜工艺处理沼液。指出沼液膜浓缩在现阶段难以实现工业化所存在问题与瓶颈主要是国内液肥市场化程度不高与膜污染防治技术不够。提出应根据沼液成分来选择预处理工艺、膜种类和组件构型,优化工艺组合,最终选择正确、高效的膜浓缩及清洗工艺,从而防止或减缓膜污染,减少清洗频率和运行费用。  相似文献   

9.
沼液浸种对陆地棉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沼液在陆地棉上的试验,确定沼液浸种的最佳方法.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对不同的沼液浸种时间进行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沼液浸种各处理的出苗率都比对照高,平均高出0.5;~3.5;,其中以沼液浸种8 h的出苗率最高为85.5;.沼液浸种的处理衣分、单铃重、籽指都比对照要高, 其中以沼液浸种8 h表现得比较好,比对照衣分高1.1;, 单铃重高0.3 g,籽指高0.11.各处理单株增铃数为0.1~0.5个,各处理间差异不大.虽然经过沼液浸种的叶绿素含量较高,但是各处理间产量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0.
据试验,水稻用沼液浸种可比清水浸种增产5%~10%,其增产效果十分明显。沼液浸种之所以可使水稻增产,主要是稻种经沼液浸种后,大大地激活了种子的新陈代谢,促进了种子的萌动,提高了种子的内在优势,表现在种子播后,秧苗粗壮,根系发达;移栽后返青快,成活率高,生长旺盛,为丰产奠定良好基础。此外沼液在沼气池中经过厌氧发酵后,具有杀  相似文献   

11.
薛志成 《新农村》2014,(2):23-23
水稻沼液浸种与药液浸种配套,不仅可防治病害,而且可提高发芽率、成秧率,促进种子生理代谢。1.沼液浸种的优越性(1)营养全面沼气发酵是各种有机物质在厌氧装置(沼气池)中进行的。因此,腐熟的沼气发酵液,含有植物种子所需的多种水溶性养分和生长调节物质。  相似文献   

12.
沼液浸种时间及浓度对水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适宜水稻浸种的沼液浓度,以清水为对照,设置5%、10%、25%、50%、100%沼液对常规籼稻黄华占种子分别浸种24 h、48 h、72 h后催芽,分析沼液浸种对水稻萌发、幼苗及根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浸种24 h,低于25%沼液浸种对黄华占萌发、幼苗芽、根及茎粗具有促进作用,高于25%则会抑制其萌发。浸种48 h,50%和100%沼液明显抑制幼苗芽和根的生长。浸种72 h,随着浸种沼液浓度递增黄华占幼苗芽和根的生长抑制作用愈明显。综上,沼液浸种72 h,5%~25%沼液对黄华占萌发、幼苗芽和根的生长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沼液浸种技术就是利用沼液中所含的生理活性物质、营养组分以及相对稳定的温度对种子进行播种前的处理。与常规浸种相比,具有出芽率高、秧苗生长旺盛、病虫害轻、产量高等优点。为了探讨沼液浸种对秧苗生长、病虫害发生、稻谷产量的作用,我们进行了两年的早稻沼液浸种对比试验,为该技术的推广提供科学依据。一、早稻沼液浸种效果(一)沼液浸种对早稻秧苗素质的影响沼液浸种叶片色泽较浓,秧苗素质明显优于常规浸种。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沼液浸种秧苗株高24.93厘米,比常规浸种高3.68厘米,增高率17.31%;须根长度5.12厘米,比常规浸种长0.7厘米,增…  相似文献   

14.
正1沼液浸种沼液浸种就是将农作物种子放在沼液中浸泡后再播种的一项种子处理技术。沼液中含有多种活性、抗性、营养性物质,利用沼液浸种具有明显的抗病、壮苗、增产作用。与清水浸种相比,沼液浸种不仅可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成秧率,促进种子生理代谢,提高秧苗素质,而且可增强秧苗抗寒、抗病、抗逆性能。沼液浸种是一项操作简单、容易推广的成功技术,具有较好的增产效果和经济效益。1.1对沼液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沼液中富含多种活性、抗性和营养性物质,沼液浸种具有明显的抗病、壮苗和增产作用。本文从沼液选择与处理、稻种选择与处理、浸种操作、浸种效果、注意事项等几方面阐述沼液水稻浸种技术  相似文献   

16.
<正> 沼液浸种就是将农作物种子放在沼液中浸泡后再播种的一项种子处理技术。由于该项技术简便、安全、效果好、不需投资,因而在农村迅速得到推广。 1 沼液浸种的优点 1.1 抗病沼液是沼气池中各种有机物经过长期厌氧发酵的产物,其中不但没有病菌、虫卵,并且沼液还可以杀死种子表面的病菌、虫卵。据各地试验表明:沼液浸种对水稻根腐病、纹枯病、小球菌核病、棉花炭疽病、甘薯黑斑病、玉米大小斑病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沼肥用于番茄上的施用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沼液浸种 沼液中有丰富的水溶性氮、磷、钾等微量元素,能有效促进秧苗生长,同时还具有杀菌、抑制病虫害发生的作用.其具体方法是:将番茄种子晒1~2天后,浸泡到过滤好的沼液中8~12小时,即准备下种.  相似文献   

18.
沼液浸种对水稻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采用不同沼液浓度相同浸种时间和不同浸种时间相同沼液浓度浸种等处理,研究对水稻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沼液浓度为70%的浸种发芽率为90.5%,沼液浸种24h的发芽率为88.5%。  相似文献   

19.
沼液浸种就是利用沼液中所含的生物活性物质和营养物质对种子进行播种前的处理。经试验,沼液浸种优于单纯的温汤浸种和药物浸种,具有出芽率高、幼苗生长旺盛、有效防治某些病虫害和提高农作物产量等优点。沼液浸种方法简单,几乎不需要额外投资,一般可使农作物增产5%-10%,因此在生产上得到推广并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效益。施甸县每年沼液浸种面积在1000hm^3左右。  相似文献   

20.
水稻沼液浸种就是将水稻种子放在沼液中浸泡后再播种的一项种子处理措施,它同常规浸种相比,不仅可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成秧率,促进种子生理代谢,而且可增强秧苗抗寒、抗病等抗逆性能.水稻沼液浸种是一项操作简单、容易推广的技术,具有较好的增产效果和经济效益.为了测试铜仁地区沼液在水稻浸种中的增产效果,2004年进行了水稻沼液浸种与清水常规浸种的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