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是一种严重危害番茄产量的病毒性疾病,番茄感染该种病毒之后会严重影响到番茄正常的生长们发育。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发展迅速,传播速度快,防治难度大,种植者缺乏对该种疾病的了解和认识,等到出现严重症状后也已经到了严重时期,因此,做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防治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了。该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发病症状,流行规律和防治方法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研究对防治该种病害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2.
文章针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主要介绍了该病毒作用在番茄植株上的症状,传播途径,发病的规律及采用综合防治的几种主要的方法,对于防治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能发挥很好的指导作用,提高番茄的产量及品质。  相似文献   

3.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总结了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发病特点、受害症状、发病规律与发病原因,并提出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防治措施,以为番茄病害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介绍杨陵区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病原、传播途径、发病特点、发病条件,并提出综合防治措施,以为当地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保护地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发生及其防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在河南驻马店暴发,并有逐渐扩大的趋势,给菜农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介绍了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发生的田间症状、传播媒介、发病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保护地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防治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6.
番茄是我国目前栽培面积最为广泛的蔬菜品种,也是我们最主要的蔬菜种类之一。据统计2015年以来全国栽培面积达到80万hm2,约占全国蔬菜播种面积的4.5%。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V)是最近几年发生的番茄主要病害之一,该病毒2006年长江流域始发生,之后迅速向北方地区蔓延发生,现在山东、河北、江苏、河南、北京、新疆、辽宁南部地区都发现有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发生,该病是目前对番茄危害最为严重的病害。文章针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主要介绍了该病毒作用在番茄植株上的症状,传播途径,发病的规律及采用综合防治的几种主要的方法,对于防治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能发挥很好的指导作用,提高番茄的产量及品质。  相似文献   

7.
黄化曲叶病毒病(TYLCV)是一种由烟粉虱传播的番茄病毒病。结合国内外发生情况,主要通过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发生特点、症状、病原、发生规律、传播途径、发病原因进行综述,分析了两种防治TYLCV策略的优劣,提出了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综合防控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是一种毁灭性的病害,已成为制约番茄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文章分析了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传播途径及发病因素,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发生,会导致菜农绝收。本文总结了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防治措施,为菜农防治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1发生原因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是一种为害番茄的毁灭性病害,易爆发性发生、产量损失大甚至造成绝收。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迅速传播蔓延的主要原因如下:品种感病,我国大部分品种对TY病毒感病,一经发病便迅速曼延;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由烟粉虱为传毒媒介,在大棚温室的高  相似文献   

11.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流行范围广,防治难度高。为了能更有效地预防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发生,笔者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症状、预防及防治措施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2.
近两年,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在日光温室大棚中发生非常严重,该病毒具有暴发突然、扩展迅速、危害性强、无法治疗的特点,是一种毁灭性的番茄病害。主要是种苗带毒和烟粉虱传毒。用于防治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药剂和方法很多,但效果比较明显的不多。通过近几年的工作积累,我们总结了几条日光温室番茄移栽前预防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正>番茄TY病毒病是近年来在我国暴发流行的一种由烟粉虱为传毒媒介的毁灭性病毒病,即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或番茄黄化卷叶病毒病。发生原因主要由带毒B型烟粉虱为害传播和带毒种苗远距离人为传播引起。本文介绍了此病害发病症状、危害及防治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在我国迅速蔓延,并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对我国番茄生产造成严重威胁。为深入了解该病害,本文作者对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基因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该病的综合防治措施进行了讨论,以期为培育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番茄新品种和番茄生产中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防治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发生与分子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建军  孙茜  艾鹏飞  韩璀璇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6):18016-18017
[目的]对河北省发生的一种番茄病毒病进行症状识别和分子诊断。[方法]2008年11月及2009年7~10月对河北省番茄病毒病田间发生情况和典型症状进行详细调查,然后根据已发表的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基因组序列设计特异引物,进行PCR检测。[结果]该病毒病的发病症状与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相一致,从症状上初步诊断为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在石家庄和衡水采集的病株样本的DNA均扩增出307 bp大小的特异条带,表明该片段为TYLCV的一个分离物,证明采集的番茄病株是由TYLCV侵染所致的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结论]该研究是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在河北省大面积发生及从分子水平上确诊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6.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自2013年10月上旬在岳普湖县发现以来,跟踪监测发病温室后期危害株率可达100%,导致已结的果实不能按时成熟上市,严重影响秋延迟和越冬茬番茄产量和品质,最终导致毁种并延误改种时机。为此,本文从黄化曲叶病毒病的传毒途径、主要传毒媒介、生活史、病毒病在我县的发病规律与典型症状识别、综合防治等方面入手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治策略和措施,科学、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  相似文献   

17.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 (TYLCD)是由烟粉虱作为唯一传播途径传播的具有暴发性、毁灭性病毒病害。在陕西渭南、西安、咸阳、延安发生严重,平均发病株率 78.2%,产量平均降低32.5%。以越夏茬栽培为害造成损失最大,发病株率平均94.8%,产量平均降低74.0%。通过多年试验示范,总结提出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防治策略。集成适合陕西省不同种植茬口防控技术体系,即早春茬番茄采取调整播期,越夏茬番茄采取选、阻、诱、遮、避技术组合,秋延茬采取选、阻、诱、避技术组合,越冬茬采取阻、诱、避技术组合,均能有效控制不同茬口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为害,实现了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可防可控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李娟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3):115-115,159
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发生规律、发病症状、原因分析进行了概述,指出B型烟粉虱虫口数量增长快且传毒能力强,是导致近年来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流行的主要原因;同时针对病症,综述了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几种主要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总结了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发病症状、发病规律及其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20.
为了鉴定并防治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沈阳新民地区3个番茄植株样品进行检测,对PCR产物中的特异性片段进行回收、克隆、测序。结果表明:3个番茄植株样品均感染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说明沈阳市新民地区已有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发生且PCR技术可以快速、准确、高效地完成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