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微波辐照蚕豆杆制取活性炭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研究以蚕豆杆为原料,采用微波辐照氯化锌法制取活性炭的方法,试验得出,微波工艺所需时间仅为传统工艺的1/37.5,活性炭产品的亚甲基蓝脱色力达18mL/0.1g,为标准一级品的1.5倍。  相似文献   

2.
微波辐照再生味精厂中废活性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微波辐照再生味精厂中的废活性炭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微波辐照10min后,再生活性炭的亚甲蓝脱色力可达到国家标准LY216—79一级品值(12mL/0.1g)。  相似文献   

3.
微波辐照下氯化锌法制取优质活性炭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报道了微波辐照下氯化锌法制取活性炭的方法。试验数据得出,微波工艺所需时间仅为传统工艺的1/45,而产品的亚甲蓝脱色为国家标准一级品的1.5倍。  相似文献   

4.
微波辐照下黑荆树皮栲胶废料制取活性炭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研究了以黑荆树皮栲胶废料为原料,在微波辐照下氯化锌法制取活性炭的方法。试验得出,微波工艺所需时间约为传统工艺的1/23,且产品的亚甲基蓝脱色力为12mL/0.1g,达到国家标准(LY216-79)一级品。  相似文献   

5.
以中密度纤维板(MDF)厂废料为原料,采用微波辐射磷酸法制备活性炭。探讨了在微波功率900W条件下磷料比、水料比、辐照时间对产品活性炭各项主要指标的影响。得到了试验条件下微波辐射磷酸法制备活性炭的最佳工艺: 磷料比3.5:1,水料比1:1,辐照时间9min。用此工艺制备活性炭产品的得率39.44%,碘吸附值949.08mg/g,亚甲基蓝脱色力10.76mL/0.1g,苯酚吸附值350.25mg/g。本工艺方法为中密度纤维板厂废料的综合利用找到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综合利用烟杆废料制取优质活性炭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研究了以烟杆废料为原料,在微波辐照和传统加热下氯化锌法制取活性炭的方法.经对比实验得出,用微波辐照9min即可完成传统工艺中预热、干燥、炭化和活化4个阶段,活性炭产品的亚甲基监脱色力为170mL/g,微波辐照工艺的加热时间仅为传统工艺的1/20;用传统加热方法,炭化温度680℃,炭化时间1h,活化温度800℃,活化时间2h,活性炭的亚甲基蓝脱色力为150mL/g。2种方法制得的活性炭的亚甲基蓝脱色力均超过国家标准一级产品的指标(120mL/g)。  相似文献   

7.
微波辐照制备竹类活性炭及表征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用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生产活性炭,采用正交方法对影响活性炭性能的因素如活化剂、添加剂、微波功率、处理时间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并用电子扫描镜对样品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毛竹经活化剂50.0%、添加剂3.0%浸渍后,用720W微波辐照22min生产的竹类活性炭样品效果最好,亚甲基蓝脱色力为每0.1g活性炭为14.5mL。不同的工艺所对应产品微观结构图也不一样。  相似文献   

8.
载硫活性炭微波辐照解吸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吸附了SO2的载硫活性炭,采用微波辐照法进行活性炭解吸及再生得到高浓度SO2产品气,以达到生产高浓度的制酸合格原料气SO2的目的,为低浓度SO2回收利用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作者针对微波功率、载气量、活性炭量、再生时间及次数等影响SO2解吸的因素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微波功率700W、载气流量0.3L/min、饱和活性炭质量8g以上、再生时间3min的条件下,SO2产品气浓度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9.
金字塔形多管微波炭化炉的研制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行设计并制造了金字塔形微波谐振腔的炭化炉,3个微波管从3个方向进行辐照,谐振腔内部增加了微波搅拌器,改变了微波辐照均匀性.双层微波防泄漏炉门设计,降低了微波泄漏的风险.经过应用研究表明,微波辐照功率1160W,辐照时间18 min,制得活性炭的亚甲基蓝吸附值210 mL/g,为国家标准规定的活性炭一级品GB/T 13803.3 - 1999的1.75倍.在680 W条件下,微波辐照载苯酚废活性炭5 min,可以获得亚甲基蓝吸附值为110 mL/g的再生活性炭,优于国家规定的二级品标准.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活性炭比表面积测定前的预处理效率,以传统电加热法为对比考察了微波辐照法的性能。结果表明:提高加热温度与微波功率以及延长预处理时间,均有利于提高预处理效率,且加热温度低于250℃以及微波功率小于500 W、微波辐照时间小于3min时比表面积增幅均较大;扫描电镜结果发现微波辐照后活性炭孔隙结构未发生明显变化。由此也说明,微波辐照是一种可用于活性炭比表面积测试的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1.
微波辐照下磷酸法制取活性炭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报道了微波辐照下磷酸法制取活性炭。试验数据表明,微波辐照工艺比传统工艺快24倍,且产品质量指标达到国家标准一级品(LY216-79  相似文献   

12.
微波辐射竹节磷酸法制备活性炭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研究了以竹节废料为原料,采用微波辐射磷酸法制备活性炭的可行性。探讨了微波功率、活化时间及磷酸浓度对产品活性炭各项指标的影响。得到了微波辐射磷酸法制备活性炭的最佳工艺:微波功率560W、活化时间9min、磷酸质量分数40%。用此工艺条件制得的活性炭碘吸附值889.0mg/g、亚甲基蓝脱色率178mL/g、得率31.0%。该工艺所需活化时间为传统方法的1/45,产品活性炭亚甲基蓝脱色率为国家一级品标准(GB/T 12496.10-1999)的1.48倍。本工艺方法为竹节废料的综合开发利用找到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微波辐射磷酸法制备竹材活性炭及表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竹屑为原料,采用微波辐射磷酸法制备活性炭。讨论了微波功率、活化时间及磷酸质量分数等工艺条件对竹材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磷酸质量分数、活化时间和微波功率3个因素中,微波活化时间对活性炭质量指标影响最大,延长时间可以提高其产品的吸附性能;微波辐射磷酸法制备竹材活性炭的较优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600 W、活化时间16 min、磷酸质量分数50%。在此条件下制得的活性炭的碘吸附值850.6 mg/g、亚甲基蓝吸附值233.8 mg/g、比表面积920.5 m2/g。  相似文献   

14.
微波处理对活性炭孔隙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在高纯氮气的保护下对活性炭在4种不同功率和作用时间下进行了微波改性处理,利用ASAP2010氮气吸附仪和X-射线分析仪测定了活性炭经微波处理后孔隙结构和基本微晶的变化,通过对比分析探讨了微波加热对活性炭孔隙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处理使活性炭比表面积变化不大,孔容稍有缩小,主要变化发生在中孔范围,孔径分布变化不大,只是向小孔方向发生稍微的移动,活性炭基本微晶增大,石墨化程度提高。  相似文献   

15.
活性炭是废水处理中常用的一种有效吸附剂,其再生具有重要意义。对热再生法、生物再生法、湿式氧化再生法等传统的活性炭再生方法进行了回顾,同时对目前新兴的活性炭再生方法,如微波辐射再生法、超临界流体再生法和电化学再生法等进行了介绍和讨论。  相似文献   

16.
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以竹屑废料为原料,用微波设备氯化锌法制备竹质粉状活性炭的可行性,探讨微波功率、活化时间、浸渍时间及氯化锌浓度对活性炭产品碘吸附值、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设备氯化锌法制备竹质粉状活性炭的最佳工艺为:微波功率1 000 W、活化时间50 min、氯化锌浓度50%、浸渍时间48 h。用此工艺制得的活性炭碘吸附值1070.3mg.g-1,得率达到32.3%。结果表明:微波加热比传统方法缩短活化时间,产品性能高于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7.
KOH微波活化法处理竹炭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以自制的快速裂解产物竹炭为原料,采用KOH-微波辐射活化法制备竹质活性炭.利用正交试验探讨了不同因素对竹质活性炭性质的影响.最佳工艺条件为KOH质量分数 25 %,浸渍时间 24 h,微波功率 800 W,活化时间 7 min,所制备的活性炭产品的碘吸附值为 1 239.08 mg/g,亚甲基蓝吸附值为 274.95 mg/g,比表面积为 1 394.16 m2/g,亚甲基蓝吸附值为国家一级品标准(GB/T 13803.2-1999)的2.04倍,同时测定了活化前后竹炭的红外光谱.结果表明,活化后竹炭表面结构有了较大的修饰,增加了较多的表面化学官能团,从而提高了竹炭的比表面积和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