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川省龙日种畜场系川西北牧区唯一省属种畜场,其主要职能和任务是保护川西北牧区草地畜牧业的主要畜种——牦牛、藏绵羊、河曲马等珍稀家畜遗传资源,开展其本品种选育、良种扩繁与改良利用,为川西北牧区提供良种种畜,引进优良畜种和新技术,进行牦牛、藏绵羊的科学养殖示范,同时还为川西北牧区草地畜牧业科研、教学、新技术示范提供平台。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门源农区、牧区、半农半牧区牛羊棘球蚴病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门源地区绵羊感染率为10.17%,牦牛感染率为7.21%。西部牧区绵羊和牦牛感染率分别为16.15%和13.58%;中部农区绵羊和牦牛感染率分别为6.10%和3.17%;东部半农半牧区绵羊和牦牛感染率分别为10.38%和7.14%,今后防制重点应放在牧区。  相似文献   

3.
青海是我国重要的草原牧区之一,在生产经营上以牧为主的有6个民族自治州,牧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96%以上。青海畜牧业以高寒草地畜牧业为主,畜种主要是草食畜,其优良品种有藏系绵羊、牦牛、大通马、河曲马、黄牛、山羊、骆驼、驴、互助猪以及五十年代后育成的青海高原毛肉兼用细毛羊、半细毛羊等。其中藏羊和牦牛是青藏高原特有的品种,也是青海草原的主要畜种。  相似文献   

4.
四川省阿坝州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的川西北牧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川省重要的草食畜牧业基地之一,具有得天独厚的畜牧业资源.麦洼牦牛、藏系绵羊是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地方优良品种,以饲养牦牛、绵羊为主的本地畜牧业,是阿坝州牧区经济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赖以生存的支柱产业.阿坝州畜牧业的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存在着畜牧业发展与草原生态环境恶化的矛盾,畜牧产业经济效益低、产业链不完整、养殖管理技术落后、基础设施差等问题.针对阿坝州牧区畜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同行参考,旨在为阿坝州畜牧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正>海北藏族自治州是青海省重要畜牧业生产基地,也是环青海湖地区比较发达的畜牧业生产地区,素有"青海畜牧看环湖,环湖畜牧看海北"的说法。主要牲畜品种有牦牛、藏系羊、青海半细毛羊等。其中,绵羊是畜牧业生产的主要畜种,绵羊养殖业是海北州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目前,全州饲养绵羊269.54万只,其中,改良羊40.62万只,占绵羊总数的15.07%,绵羊总增率、  相似文献   

6.
鉴于近年来牛、羊肉价格持续上涨,部分牧区农牧民盲目通过扩大牦牛、绵羊和山羊养殖数量及规模增加经济收入,导致牲畜结构不合理、能繁母畜比例偏低、饲草料短缺及能繁母畜受配率降低,严重影响当雄县畜牧业经济效益。课题组通过调查问卷、实地走访、座谈等方式对2009—2013年草地畜牧业发展态势良好且具有代表性的龙仁乡郭庆村牦牛、绵羊和山羊养殖情况展开调查,以期了解影响当雄县牦牛、绵羊和山羊养殖的主要因素,积极采取综合防控措施,有效提高当雄县牦牛、绵羊和山羊养殖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地区总土地面积17.7亿亩,其中耕地面积7342.4万亩,占总土地面积4.1%;草原面积13.2亿亩,占总土地面积74.6%。可见,我区农区面积远远小于牧区面积。但是,据1987年统计,全区农区和半农半牧区年末牲畜存栏数占全区年末牲畜存栏数的83.4%。因而,农区和半农半畜区畜牧业在我区畜牧业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些地区饲料工业发展的好坏,无疑直接影响着全区畜牧业生产的发展。本文试图以内蒙古实际出发,谈谈解决农区和半农半牧区畜  相似文献   

8.
<正>推广牦牛高效养殖技术可有效促进高原畜牧业发展,是现代畜牧生产技术基础发展的重要构成,将有力推动中国传统养殖技术向现代化方向发展,对提高牧区农牧民的经济水平有重要促进作用。1牦牛养殖发展现状1,1牦牛选育程度不高由于中国民间“忌杀生”的观念影响,藏区牧民群众无法对牦牛群体内中年偏老、综合性能不好的牦牛进行剔除。加之牧民群众缺乏牦牛品种繁殖科技知识,无法选择较为优秀的牦牛品种进行保种繁殖,造成了牦牛品种的选育水平普遍不高,  相似文献   

9.
绵羊妊娠病在养羊多的国家报导已很多,在我国尚乏报导。但在以放牧为主的我区广大牧区经常发生,半舍饲的半农半牧区也不罕见,严重妨害了良种绵羊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多年来,我区对绵羊寄生虫病的调查和防治进行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较系统地对绵羊寄生虫的调查研究却很少,尤其是缺乏半农半牧区绵羊寄生虫的系统调查资料。为了进一步模清寄生虫种类、地理分  相似文献   

11.
<正>为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扶持牧区畜牧业发展的政策要求,加快肉牛、绵羊良种的推广与应用,提高肉牛业和养羊业的生产水平,充分发挥政策效应,加快农牧民脱贫致富的步伐。农业部从2008年开始在全国逐步实施奶牛、肉牛、绵羊及牦牛良种补贴项目,至今已有7年时间。甘肃省除牦牛由2012年的0.14万头下调为0.1万头外,其余畜种补贴基本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2.
一、研究的目的牦牛是一古老牛种,为青海省牧区(含农业地区脑山一带)当家畜种之一,是产区人民不可缺少的生产与生活资料,约有478万多头,相当于全省总羊单位的50%,在畜种结构上占优势。这一牛种虽对高寒生态条件有高度的适应性,然而由于地理气象条件与长期原始经营导致晚热、低产、经济效益低的现状,远远不能适应畜牧业现代化的需要。为此,在开展牦牛本品种选育研究的同时筛选出适合青海牧区最佳经济杂交组合方案,以提高牦牛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3.
西藏牦牛资源现状及生产性能退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了解目前西藏牦牛资源现状的基础上,根据牦牛畜群结构、生长发育状况、生产性能(产肉性能、产乳性能、产毛性能、繁殖性能)等状况,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调查、测试和分析,弄清各类群的品种特征,资源优势,产品质量,分析我区牦牛生产性能退化幅度及退化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防止退化措施,为西藏牦牛和草地等可更新资源有效利用和协调发展,充分发挥高寒牧区自然资源生产潜力,改善生态环境和维护生态平衡,持续发展牦牛业及草地畜牧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四川阿坝州畜牧兽医研究所充分利用现有设施,投资3万元自行安装调试出全省第一台用于高寒牧区牦牛、绵羊颗粒饲料加工机,该机于1999年10月27日试机成功。颗粒饲料加工规模日产2~3吨,已研研制出牛羊冬春补饲、夏秋育肥、泌乳三个饲料配方,填补了阿坝州饲料加工业空白,为探索和制定牦牛、绵羊饲养标准迈出可喜一步。开发饲料加工业不仅是牧区冬春补饲和抗灾的需要,亦是“人草畜”三配套建设的需要,更是提高牧区畜牧业综合效益、合理利用饲料资源、走畜牧业产业化道路的需要。阿坝州畜科所开发的牛羊颗粒饲料在我州具有应用…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地域辽阔,草地类型多,牧区、半农半牧区和农区特点各异。为此,我区从实际出发,先后出台了《关于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发展生态畜牧业的意见》、《关于加快发展农区畜牧业的决定》和《关于促进牧民增加收入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重大举措,在农区、半农半牧区和牧区推进规模化养殖,在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上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选择不同路径,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效。1牧区大力实施"以草定畜、草畜平衡",发展生态家庭场牧近年来,广大牧民群众在畜牧业生产实践中创新形成草牧场流转建设规模牧场、自觉自愿联合组  相似文献   

16.
1新疆绵羊养殖业现状新疆是我国主要牧区之一,绵羊存栏数居全国首位。由于新疆独特的自然条件,加上历史上长期以来以牧业为主导产业的生产方式,积累了丰富的绵羊品种资源,羊产业已经成为新疆畜牧业的主要支柱性产业,在我区畜牧业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区的绵羊品种具有肉质和风味好,抗逆性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17.
牦牛是生活在青康藏高原的特有牛种。对高海拔、低气压、气候高寒多变、枯草期很长的高山草原生态环境,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生活力,且耐粗放的饲养管理。它是牧区各族人民的主要生产和生活资料,是我省牧区的宝贵资源。因此,加快牦牛的发展,不断提高牦牛的生产性能,对促进牧区畜牧业生产的发展,改善牧民生活,增强民族团结,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洼地绵羊多胎性能选育进展洼地绵羊是生长在山东北部沿海半农半牧区的地方羊种,具有繁殖力高、产肉性能好、抗逆性强、蹄质坚硬、适宜放牧等特点。经过山东省滨州畜牧兽医研究所10年的精心选育,体型外貌趋近一致,生产性能明显提高。该羊公母羊均无角,鼻梁微隆起,耳...  相似文献   

19.
高寒牧区绵羊高效养殖技术应用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寒牧区发展绵羊养殖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当地生态条件的制约。多年来畜牧业发展一直注重数量增长,投入大、产出低,由于采取自由散养放牧方式,生态植被破坏严重;并且当地的绵羊品种生长发育慢、生产性能低,绵羊出栏率低、经济效益差,绵羊生长发育的营养需求和一般饲料中的营养成分也不能得到满足;而高寒牧区严酷的自然环境条件下,牧草产草量低、品质差,又缺乏秸秆加工技术,秸秆利用率较低,造成绵羊饲料不足,畜牧业的生产现状和存在的实际问题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瓶颈。推广应用高寒牧区绵羊高效养殖技术,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的任务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20.
在中央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本着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的原则,采取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综合投入、配套建设的措施,在牧区、半牧区全面实施畜牧业防灾基地建设。六年的实践证明,这一举措稳定发展了畜牧业生产,推进了牧区社会、经济的进步。 由于我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干旱、风雪等自然灾害是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我们只能因势利导。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