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拖欠工资要加付赔偿金国务院公布的《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规定,用人单位若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报酬,或者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或者解除劳动合同未依法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用人单位按照应付金额的50%以上1倍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条例》规定,用人单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其限期改正,并可以按照受侵害的劳动者每人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标准计算,处以罚款。《条例》还对用人单位安排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做了相关规定,如,对安排女职工和未成年工从事矿山井下劳动,安排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上夜班、女职工生育享受产假少于90天、未对未成年工定  相似文献   

2.
2008年9月18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规定,14种情形下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解除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2.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3.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相似文献   

3.
边纪 《新农村》2006,(4):29-29
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1·在试用期内的;2·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条件,未提供合格的安全生产条件的;3·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4·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5·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  相似文献   

4.
《农家顾问》2005,(2):20-20
国务院公布的《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规定,用人单位若克扣或煮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报酬、或者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或者解除劳动合同未依法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其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照应付金额的50%以上1倍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条例》规定,用人单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的,  相似文献   

5.
根据《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不违法的前提下,自由约定违约责任。一些用人单位借此与劳动者约定,在劳动者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时,必须支付明显过高的违约金.从而实际上剥夺了劳动者依法解除劳动合酬、自主择业的权利。  相似文献   

6.
根据《劳动法》第十六条、十九条和五十条的规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但有些用人单位聘用劳动者后与劳动者已形成了事实的劳动关系,却没有与之签定劳动合同。此后,用人单位任意扣发劳动者工  相似文献   

7.
法律在线     
侵犯公民劳动权和劳动保障权的表现有哪些?1)用人单位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规定随意延长工作时间。例如,《劳动法》第36条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得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作制度。”第40条规定:用人单位在元旦、春节、国际劳动节、国庆节、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日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第41条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  相似文献   

8.
文生 《农技服务》2006,(4):76-76
《劳动法》及《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规定,用人单位不得随意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具体赔偿标准:(1)造成劳动者工资收入损失的,按劳动者本人应得工资收入支付劳动  相似文献   

9.
《当代农业》2009,(20):55-55
答复:你离岗原因是公司安排,而根据工资支付有关规定,由于用人单位原因未安排劳动者工作的,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提供正常劳动支付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基本生活费。  相似文献   

10.
2008年9月18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规定,14种情形下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解除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11.
基于招聘优秀的劳动者和对单位内部劳动者进行管理的现实需要,《劳动合同法》第8条赋予了用人单位对劳动者个人信息的知情权,据此,劳动者应对用人单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对于获得的劳动者个人信息,我国劳动法上并无用人单位应予保护的规定。立法上的缺失对于保护劳动者隐私权极其不利。用人单位行使知情权缺乏约束,劳动者的个人信息面临着被用人单位泄露、非法使用的现实处境。为了更好的保护劳动者的个人信息,在劳动立法上应首先明确用人单位知情权的权利界限,其次规范用人单位对个人信息的收集和使用,最后设定劳动法上特有的责任形式,以期最终合理保护劳动者的个人信息。  相似文献   

12.
<正>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与义务的协议,称之为劳动合同。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就聘于用人单位,应当签定劳动合同,以保护自己的劳动权利。签定劳动合同应注意以下事项:  相似文献   

13.
袁仕友 《湖南农业》2006,(12):24-24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时,应当订立劳动合同。根据我国《劳动法》和有关行政法规的规定,一个有效的劳动合同,至少应当具备以下4个要素:1.主体资格合法劳动者的主体资格合法,指劳动者必须是年满16周岁、具备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的公民。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能作为合格的主体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文体部门招收16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须经劳动人事部门特批)。用人单位的主体资格合法,指用人单位须经主管部门批准依法从事生产经营和其他相应的业务,享有…  相似文献   

14.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女职工从事矿山井下劳动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按照受侵害的劳动者每人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标准计算,处以罚款。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农村科技》2007,(1):61-61
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与劳动者形成劳动关系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即一般雇工在七人以下的个体工商户)、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用人单位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是。  相似文献   

16.
《劳动合同法》给劳动者带来十大福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在劳动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劳动者,时常因用人单位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而遭遇维权无门的尴尬事。将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作出了许多与劳动者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新规定,该法从以下10个方面给劳动者带来福音。  相似文献   

17.
维权热线     
《农家致富》2015,(3):55
无社保可先解约后求偿江苏省姜堰市大泗镇读者张某来电:我工作一年多,单位一直没有给我缴纳社会保险,经多次协商未果,因此我想提前解除劳动合同。请问:我能得到经济补偿吗?答:根据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若未赔偿,劳动者可再起诉求偿。  相似文献   

18.
根据《劳动法》,劳动保障部《最低工资规定》等法律法规,在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应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在剔除下列各项以后,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1)延长工作时间工资;  相似文献   

19.
1.合法解除劳动合同。未解除与原单位的劳动合同就跳槽到其他单位,是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行为,应承担违约责任。《劳动法》规定:“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劳动合同可以解除。”“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2.支付相关费用。《劳动法》规定:“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对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劳动者应赔偿的损失包括:用人单位招收录用其所支付的费用;用人单位为其支付的培训费用;对生产、经营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劳动合同约定的其他赔偿费用。3.承担保密义务…  相似文献   

20.
对于处于事实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用人单位仍应承担法定的义务。尽管我国目前存在大量的事实劳动关系,但由于我国现行劳动法中关于劳动合同制度存在一些缺陷,因此要真正使事实劳动关系得到法律保护,关键还在于劳动法的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