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鲥鱼系长江重要的朔河性名贵经济鱼类,历史上最高年产量曾达1577吨(1974年),其后连年下降,,1985年产量仅31吨,目前濒临灭绝。造成鲥鱼濒危的主要威胁来自于水电工程的建设,水域污染以厦过度捕捞。根据多年的研完结果,提出了建立峡江亲鲥自然保护区,鄱阳湖湖口幼鲥自然  相似文献   

2.
一、澄海区渔业现状 2007年汕头市澄海区水产品总产量63500吨,总产值66160万元,分别比去年增长3.55%和5.6%。其中,海洋捕捞11500吨,海水养殖19700吨,淡水捕捞2800吨,淡水养殖29500吨。  相似文献   

3.
长江渔业是我国淡水渔业的摇篮,多种鱼类资源的宝库,也是发展我国淡水养殖生产的重要原种基地。但是,当前长江中下游渔业资源已处于严重衰退的状态,特别是长江鲥鱼和中华绒整蟹以及白暨豚、中华鲟、白鲟等珍贵种类更濒临绝迹的危险。为贯彻  相似文献   

4.
励仲年 《海洋渔业》1982,(6):288-288
<正> 近年来,世界海洋渔业的年产量在6,300~6,400万吨之间,世界淡水渔业年产量在700万吨以上。因而,世界渔获总年产量稳定在7,000万吨水平。其中年产量超过100万吨的主要海洋鱼种有:狭鳕,年产量400万吨左右,主要捕捞国家是苏联和日本;智利沙丁鱼,1979年产量340万吨,产量增长很快;毛  相似文献   

5.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水域面积约占全国淡水面积50%,渔业产量约占全国淡水渔业产量的60%。然而,随着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水域环境污染、水利工程建设、围湖造田、过度捕捞等正在威胁着这条母亲河,长江渔业资源及水生哺乳类资源正处于严重衰退的状态。长江流域自然资源捕捞量1954年曾高达42.7万吨,到八十年代初下降到20余万吨,而近几年捕捞产量维持在10万吨左右。 20世纪60年代长江主要经济鱼类的产量约占总产量的28%,80年代以后,优质鱼类在渔获物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1980—1985),世界捕捞量和养殖产量有了明显增加,年产量达8,500万吨(不含藻类),其中约1.000万吨来自淡水渔业和淡水养殖,海洋的鱼类生产力超过了200公斤/公里^2,世界人均渔获量为16.9公斤,水产动物蛋白在食品中所占的比例已达25%。随着地球人口的迅速增加、农业和畜牧业的迅猛发展,要求世界渔获量在近几十年内翻一番。  相似文献   

7.
湖北省淡水鱼加工与综合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是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国家,淡水鱼年产量1650万吨左右,约占鱼产量的40%。湖北是我国重要的淡水商品鱼生产省份,2002年全省淡水鱼产量已达到272万吨,渔业总产值210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6.4%,渔民家庭人均纯收入3800元/人,劳均纯收入8598元/人。但是,由于  相似文献   

8.
今年以来,江苏省水产系统广大干部群众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有关会议精神,以贯彻落实国务院3号文件为契机,狠抓各项关键措施的落实,渔业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效。1-6月份,全省水产品总产量达到81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2.96万吨,增长3.8%。其中淡水养殖产量达到53万吨,同比增加5.27万吨,增长11%;海水养殖、淡水捕捞同比略增;海洋捕捞14.5万吨,同比减产3.8万吨,下降21%。从全省情况来看,上半年水产生产的基本特点是,海淡水养殖全面增产,海洋捕捞减产减收,水产品加工有新的发展,水产品市场持续繁荣。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  相似文献   

9.
“天台淡水养殖上去了.邱天鸿还像旋转的陀螺一样忙个不停。”凡是知道天台淡水养殖情况,熟悉高级工程师邱天鸿的人均如是说。天台县是个“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山区县,可养鱼水面2.2万亩。淡水养殖年产量从1949年至1982年一直徘徊在50吨至100吨之间,自邱天鸿于1983年调到天台后,和同志们一道狠抓科技推广、科普宣传、科技培训,使天台的渔业生产一年上一个台阶,去年渔业产量达1900吨,是1982年的19倍。1971年至1983年,邱天鸿在玉环县工作,曾任海洋捕捞股股长。1983年10月,回到天台后,面对天台“靠天养鱼”、“清水养鱼”产量低的…  相似文献   

10.
香港地处亚热带,水域狭窄,岛屿众多,历史上是一个优良渔港。目前香港有600万人口,居民用餐喜欢吃鱼,人均年消费水产品达50公斤左右,相当于内地人均消费量的2.5倍。香港1996年水产品产量为19.2万吨,其中海洋捕捞18.4万吨,海淡水养殖0.8万吨(不含贝类),渔业总产值达24.6亿港元。香港的海洋捕捞业是渔业的主体,其产值占渔业总产值的95%以上。因受客观条件的限制,香港淡水养殖面积逐年减少,海水网箱养殖又受严格控制。lop年淡水养殖产量为5100吨,主要养殖品种有:绍鱼、鲤鱼、福寿鱼、鲸鱼、乌头辎、鲸鱼等。IWe年海水养…  相似文献   

11.
文立华 《内陆水产》2001,26(3):39-40
素有“鱼米之乡”美称的湖南,是全国淡水渔业重点省之一,全省有各类水面 136万公顷,其中天然捕捞水面 76.4万公顷。 1999年水产品总产量 124万吨,天然捕捞产量 15.53万吨。长期以来,捕捞渔业一直是湖南渔业的一个重要部分,以天然捕捞业为主的渔民 10万多人,他们长期生活在船上,以渔为生,以船为家,渔船是否安全适航,直接关系着他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渔业船舶安全监督和检验势在必行。 渔业船舶检验是国家对渔业船舶实施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是维护渔业安全生产,保护渔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保障,在促进渔业持续、健康发展中担负着…  相似文献   

12.
海洋捕捞在厦门市渔业生产结构中占主导地位,曾经是最早发展起来的重要产业之一,距今已有3千多年历史.据记载,1937年厦门渔业年产量达到1.45万吨,为历史最高水平。抗战期间,厦门渔船损失三分之一,生产规模缩小,至解放前夕,几乎濒于破产。1950年年产量仅为2,638.35吨。  相似文献   

13.
福建省是渔业大省,1999年全省水产品总产量502万吨,其中:海洋渔业(含海洋捕捞和海水养殖)448万吨,占总产量的89.2%;淡水养殖产量47万吨,仅占总产量的9.4%。在淡水养殖中,水库养殖面积4.2万公顷,占内陆养殖面积的47.8%,但其产量为6.2万吨,仅占淡水养殖总产量的13.3%;水库养殖平均单产为1472公斤/公顷,尚不足池塘养殖的1/6(池塘养殖平均单产为9138公斤/公顷)。由此可见,水库渔业的潜力巨大。 一、水库渔业的特点 水库渔业是水库综合效益的重要方面。由于水库水域及其所处…  相似文献   

14.
美洲鲥鱼苗种繁育与工厂化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缪晓燕 《水产养殖》2013,(12):29-31
美洲鲥鱼与长江鲥鱼的外形基本一样,二者DHA的营养价值相同,在市场上既可作为资源奇缺的中国鲥鱼的替代品种进行养殖、推广,又能成为泰州市渔业经济新的增长点,为高效渔业的发展增添新的活力.2010年6月,泰州市渔政渔港监督管理站开始在泰州市长江名贵鱼类产学研中心开展了美洲鲥鱼的亲体培育和人工繁殖技术探索,同时开展了温室工厂化养殖技术研究.2011年至2012年共生产商品鲥鱼11 804 kg,平均每平方米年产量10.14 kg.2013年繁育美洲鲥鱼鱼种65 000尾,其主要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 鲥鱼(Macrura reeuesii)是我国名贵的经济鱼类之一,每年春夏之交进入西江、钱塘江、长江作生殖洄游,仅长江历史最高年产量可达300万斤。近年来由于工业污水的排放及水利工程的兴建,产卵场遭到严重破坏,亲鲥鱼的捕捞过度,幼鱼的滥捕,造成了鲥鱼资源日渐衰退。这一问题已引起水产科学工作者的关注,保护鲥鱼资源,开展鲥鱼人工繁殖的研究日趋迫切。早在1958~1963年,陆桂等在钱塘江进行了鲥鱼人工授精,孵化及仔鲥的培育研究。1973年长江水产研究所在调查赣江鲥鱼产卵场时也进行了鲥鱼人工授精的尝试。  相似文献   

16.
一、世界海洋的生物生产潜力近年来(1980—1985),世界捕捞量和养殖产量有了明显增加,年产量达8,500万吨(不含藻类),其中约1.000万吨来自淡水渔业和淡水养殖,海洋的鱼类生产力超过了200公斤/公里~2,世界人均渔获量为16.9公斤,水产动物蛋白在食品中所占的比例已达  相似文献   

17.
日本是世界上先进的渔业国家,年产量在1千万吨以上。日本能在渔业生产上保持领先地位,首先是由于大力发展公海和远洋渔业,同时也在日本列岛附近的西北太平洋区加强捕捞。日本远洋渔业的产量,1973年比1965年增长了225.5万吨;近海渔业产量,1975年比1965年增长了167.1万吨,沿岸渔业产量稳定在190-200万吨左右;  相似文献   

18.
鲥鱼Macrura reevesii(Richardson)在我国长江流域是一种名贵品种。由于长期过度捕捞,长江水域中鲥鱼早已濒临绝种。安微省巢湖市无为县小老海长江特种水产养殖公司在省、市水产专家联合攻关下,鲥鱼人工养殖终于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9.
辽东湾海蜇渔业的捕捞方式修林海王文波,叶昌臣(营口渔业公司)(辽宁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大连116023)关键词:辽东湾,海蜇,捕捞方式辽东湾海蜇渔业是辽宁省近岸渔业中的主要渔业之一,约有10,000条小型渔船参加作业,年产量一般都超过10,000吨矾制...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太湖捕捞渔业在捕捞强度急剧增长的情况下呈持续稳定发展的态势。1991年,渔业年产量为15885吨,较“七五”年均产量上升5%。占太湖渔业产值半数以上的银鱼,“七五”期间年均产量为1700吨,上、下浮动幅度分别为26.9%与14.9%,1991年年产量为2008吨,较“七五”期间年均产量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