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柑桔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分为全年覆盖和秋季覆盖两种方法,全年地膜覆盖可以减少土壤肥料流失和水分蒸发,节约桔园管理用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果实产量,秋季地膜覆盖是通过保持土壤中较少水分来提高果实糖度,从而提高柑桔品质,总结了两种地膜覆盖栽培方法的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
柑桔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分为全年覆盖和秋季覆盖两种方法。全年地膜覆盖可以减少土壤肥料流失和水分蒸发,节约桔园管理用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果实产量。秋季地膜覆盖是通过保持土壤中较少水分来提高果实糖度,从而提高柑桔品质。总结了两种地膜覆盖栽培方法的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3.
柑桔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张百寿…(浙江省衙州市柑桔研究所324000)果树科学。1996,(1).66~67该技术分全年覆盖和秋季覆盖两种方法。全年地膜覆盖可减少土壤肥料流失和水分蒸发,节约桔园管理用工,提高柑桔产量。在采果肥施后约1周进行,覆膜前全园翻...  相似文献   

4.
桔园行间生草覆盖对果实生长及增产效应李金强,王群英(贵州省柑桔科学研究所罗甸550100)1994~1995年我们对桔园行间生草覆盖园的果实发育及其保果、增产效应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报道于后。一、材料与方法试验地设在贵州省柑桔科学研究所枳砧早熟温州蜜...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清不同地表覆盖措施(黑膜覆盖、白膜覆盖、行间生草、清耕对照)对苹果园土壤水文状况的影响,于2014—2015年采用HL20土壤墒情监测仪对山旱塬区花牛苹果园土壤水分状况进行定位监测,采用SF-L树干径流仪和Watch Dog 2900ET自动气象站对树干径流及环境因子进行了连续观测,并同时调查苹果产量。结果表明:不同覆盖措施下土壤水分补偿效果显现的时间均比降水量最大值出现的时间滞后1个月左右,处理的前2个月黑膜覆盖的土壤含水量最低,2个月之后不同覆盖措施的土壤贮水量均表现为黑膜覆盖白膜覆盖行间生草清耕对照;不同物候期不同覆盖措施的土壤剖面平均含水量均表现为黑膜覆盖行间生草白膜覆盖清耕对照;不同覆盖措施中白膜覆盖处理的667 m~2产量最高,达1 848.37 kg,黑膜覆盖的水分利用率最高,为143.59 kg·mm~(-1)·hm~(-2)。综合来看,不同覆盖措施均使苹果树产量及水分利用率有明显提高,地膜覆盖对苹果园土壤保墒效果更好,覆膜时间以春季2—3月较好。  相似文献   

6.
科技文摘     
《中国园艺文摘》2012,(8):195-200
不同覆盖措施下苹果园土壤水文差异为探清不同地表覆盖措施(清耕处理、生草处理、地膜覆盖、秸秆覆盖和砂石覆盖)对苹果园土壤水文状况的影响,利用水分中子仪于2007年10月~2009年10月对黄土高原红富士苹果园土壤水分状况进行定位监测,并同时调查苹果产量。结果表明,果园土壤水分年周期可划分为春夏  相似文献   

7.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正在日益广泛,其在草莓、葡萄、梨等果树上的增产效果也已得到充分的证明。本试验旨在通过对本地早柑桔覆盖地膜后,观察地膜对桔园的环境效应和对柑桔生长结果的影响,并探索地膜覆盖在柑桔生产上的应用可能性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地膜覆盖对桔园土壤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膜覆盖对桔园土壤及产量的影响王伯诚,叶彩云,王仲燕(浙江省台州市农科所临海317000)地膜覆盖是一项有效的农业增产措施。本试验旨在试图探讨地膜覆盖对桔园上壤温度、含水量及柑桔产量的影响。为本地柑桔产区的冬春防冻、夏秋抗旱及预防久旱逢雨引起的裂果提...  相似文献   

9.
本文定量地建立了两种覆盖方式(盖膜、盖草)下柑桔园土壤湿度增加量、柑桔果径增长速度以及与不覆盖对照的果径增长差的气候生态模型,确定了相应的气候生态指标,揭示了树盘覆盖的生态效应。  相似文献   

10.
研究不同覆盖材料、不同覆盖时间地面覆盖对早熟温州蜜柑果实品质及覆膜对桔园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早熟温州蜜柑果实膨大着色期,两种覆盖材料(进口透气膜和银黑反光膜)桔园覆盖都显著提高早熟温州蜜柑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提早果皮着色效应。进口透气膜覆盖桔园,不会使其土壤温度发生变化,适宜的覆盖时间为8月中旬。桔园在8月中旬覆盖银黑反光膜会导致桔园土壤温度非常显著地升高,9月初覆盖该膜则不会出现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1.
桔园生草覆盖栽培报道较多,前人研究结果表明:生草覆盖栽培能保温、保水、明显降低夏季气温和地温,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等。为了进一步探讨桔园生草覆盖对地上部分的作用,笔者于1994~1995年对行间生草树盘覆盖园的果实生长发育及其保果增产效应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l材料与方法试验地设在贵州省柑桔科学研究所积砧早熟温州蜜柑中秋桔试验园中(中秋桔由华中农大选育,1986年引进定植),株行距3x3m。】993年10月份全园深翻一次,1994~1995年行间种植霍香蓟(菊科)。春季割草压青、培土Z夏秋割草覆盖树盘…  相似文献   

12.
本文定量地建立了两种覆盖方式(盖膜,盖草)下柑桔园土壤湿度增加量、柑桔果径增长速度以及与不覆盖对照的果径增长差的气候生态模型,确定了相应的气候生态指标,揭示了树盘覆盖的生态效应。  相似文献   

13.
夏秋时节,对桔园土壤进行覆盖,既可使土壤降温、保湿、保肥,又可防止暴雨对土壤的冲刷,以及阻止杂草生长。夏秋时期正是柑桔幼果迅速生长和新梢抽发期,需要较多的水分和养分。土壤水分过少,土温过高,都将影响柑桔生长和产量。尤其对排灌条件差,土层浅薄的山地桔园,土壤覆盖显得更为重要。1981年以来,我们利用山地桔园丰富的茅草、  相似文献   

14.
无籽西瓜小拱棚双膜覆盖栽培法具有投资少、效益高、操作简便、稳产高产之特点。当前,生产上应用的小拱棚双膜覆盖的结构,由地面地膜覆盖和地上小拱棚覆盖两部分组成。即以0.05—0.08毫米厚的农膜为棚膜,地膜盖幅与拱棚跨度均为120厘米,棚高50~70厘米,棚长20~30米。这种形式不仅便于管理,而且可行生育期全程覆盖。  相似文献   

15.
王雪花  任晔  冯均科  杨晨晨 《蔬菜》2021,(11):25-29
为了研究不同覆盖方式对土壤物理特性、有效养分以及马铃薯产量的影响,以早大白马铃薯为试验材料,设置常规露地(对照)和普通聚乙烯地膜、生物可降解膜、稻草3种覆盖方式,比较了不同时期土壤含水率、pH值、养分含量以及产量。结果表明:稻草覆盖保水效果最佳;生物可降解膜覆盖、稻草覆盖在马铃薯生长后期可提高土壤肥力,以生物可降解膜覆盖尤为明显,成熟期几乎所有速效养分指标均高于其他处理,与对照相比,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高出7.49 g/kg、23.00 mg/kg、11.0 mg/kg、26.0 mg/kg。综合成本效益,除了稻草覆盖由于小薯多而效益比对照降低22.2%外,普通聚乙烯地膜覆盖和生物可降解膜覆盖比对照效益分别提高29.7%和24.2%。总之,普通聚乙烯地膜和生物可降解膜均可提高马铃薯产量和效益,但生物可降解地膜覆盖还可以改善土壤养分状况,减少环境污染,更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果园秸秆覆盖时土壤及树体水分与光合速率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旱地果园秸秆覆盖可明显提高土壤含水量,增高树体水势,改善树体水分状况,从而显著提高苹果树的光合速率。覆盖2个月可提高光合速率35.06%,覆盖14个月可提高光合速率48.54%,因此覆盖对旱地苹果树的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马铃薯是一种营养全面的蔬菜,利用多层覆盖进行早春保护地栽培,可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收获上市,价格高,销路好,一般每667m2产2000kg左右,产值4000元上下,经济效益较高。一、选择地块,施足底肥种植马铃薯应选择上层深厚,土壤肥沃,旱能灌,涝能排的沙壤上或壤土地块。结合整地,每667m2施优质有机肥5-7m3、硫酸钾复合肥100kg作基肥,以供马铃薯充足的养分。二、早建拱棚,提高地温三膜覆盖是指大拱棚加小拱棚加地膜覆盖,二膜覆盖是指中拱棚加地膜覆盖。不论采用哪种覆盖方式,大、中拱棚均应在马铃…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从1988~1990年连续3年探索研究土面覆盖剂对早春甘蓝生长发育的效应。试验结果表明土面覆盖剂对地温与土壤保墒有一定作用,能抑制土中水分蒸发。在5~10cm深的土壤温度可提高0.1~1.3℃。土壤含水量能保持在10.09%。对早春甘蓝生长发育有一定效应。产量比对照高8.47%~19.60%,比地膜覆盖低21.21%~13.11%;产值比对照高7.36%~13.83%,比地膜覆盖低31.09%~26.93%。  相似文献   

19.
调查了清耕园和生草园苹果幼树越冬抽条情况,根据土温动态监测结果,初步认为生草苹果园抽条严重的原因是杂草反光隔热,春季树盘根区升温慢,水分冻结,根系吸收水分少,而地上部枝条蒸腾强烈,树体严重失水所致。在生草苹果园中进行了树盘覆草、树盘覆草+覆黑膜、树盘清耕、树盘清耕+覆黑膜等试验,表明生草苹果园采用树盘清耕+覆盖黑膜是降低幼树抽条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桔园土壤管理,主要是针对杂草而言,如“清耕法”,即不断地对土壤进行中耕除草,使桔园长期保持裸露状况,以避免杂草与柑桔争夺水肥和阳光。但中耕破坏了土壤结构,易造成水土流失;不断地中耕还使柑桔的浅根受到伤害,影响柑桔的生长。为控制杂草,采用稿秆和薄膜覆盖,是既不破坏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