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秸秆全量机械翻埋技术的简要概述,并通过试验地块进行三种耕种模式下秸秆处理方式的对比,列举了秸秆还田方法对玉米不同生育期的影响及秸秆腐熟的效果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性能,这是一项节本增效的农机先进技术,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玉米秸秆整株青埋李健康农作物秸秆粉碎还田,是秸秆利用和处理的主要途臣之一,也是一项农机化节本增效工程措施。可以达到省工省力、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地力、提高作物产量和减少焚烧污染的目的。有着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近年来,尽管秸秆机械粉碎还田有所发展,...  相似文献   

3.
玉米机械化秸秆粉碎直接还田技术,就是用秸秆粉碎机将摘穗后的玉米秸秆就地粉碎,均匀地抛撒在地表后,耕翻人士,使之腐烂分解,以达到大面积培肥地力的一项农机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它比传统的沤制还田省去了割、捆、运、铡、沤、翻、送、撒等多道工序,是施肥方式的一次改革。通过将农作物秸秆直接翻压还田,可大大提高工效(工效是手工作业的40多倍),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市场上使用的秸秆还田机,粉碎部分都是以高速旋转的动定刀结合的粉碎方式对秸秆进行粉碎,但是因不同地块的秸秆含水量有所不同,这种单一的粉碎方式对粉碎后的秸秆长短不可控制,较长的秸秆在后续的翻埋、碎混等还田作业环节中无法被土壤覆盖,裸露秸秆多,不易腐烂,严重影响下一轮播种作业。研究设计一种秸秆精细粉碎双排定刀还田机,通过前后配置的双排定刀与秸秆精细粉碎刀辊的配合,提高了对秸秆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5.
玉米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技术.是指将摘穗后的玉米秸秆就地用秸秆粉碎机直接粉碎并均匀抛撒在地表,随即灭茬深耕翻埋的一整套技术。这项技术的推广还是解决玉米秸秆焚烧和浪费问题,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快捷途径。小麦、玉米一年两作情况下,玉米机械化秸秆粉碎还田作业工艺路线是:人工摘穗→机械直接粉碎抛撒→补氮→重耙或旋耕灭茬→深耕整地→播种。  相似文献   

6.
玉米摘穗后,用玉米秸秆还田机,将玉米秸秆就地粉碎并均匀抛撒在地面上,直接免耕播种。传统耕作可用圆盘耙或旋耕机粉碎根茬,增施一定的氮肥后用深耕犁翻埋,整平后用圆盘式播种机播种小麦。一、作业要求玉米秸秆还田作业质量要求:割茬高度≤8厘  相似文献   

7.
玉米秸秆作为农业废弃物之一,产出量大,污染环境,影响农业生产,因此,要积极探索秸秆综合利用方式方法,变废为宝。近年来,通过试验示范,探索出适合我县秸秆还田技术模式,即秸秆翻埋技术模式,对保护我县农业生态环境,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机械化秸秆还田的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秸秆还田的作业程序(1)小麦秸秆还田作业程序:机收小麦机械粉碎秸秆用免耕播种机播玉米,或补施氮磷肥后用深耕犁深耕翻埋整地后播其他作物,也可放水泡田后栽插水稻。(2)水稻秸秆还田作业程序:机收水稻机械粉碎秸秆抛撒于田中补施氮磷肥后深耕翻埋整地播小麦等作物,或放水泡田后补施氮磷肥用水田埋草耕整机具进行埋草整地作业种植双季稻或多季稻。(3)玉米秸秆还田作业程序:人工收获玉米果穗机械粉碎秸秆,或用机械联合收获并粉碎秸秆补施氮磷肥后深耕翻埋整地播其他作物。(4)玉米根茬还田作业程…  相似文献   

9.
稻麦秸秆犁翻旋耕机可以实现一次作业完成土地犁翻、稻麦秸秆旋耕粉碎、覆土还田等多道工序,能代替目前先采用秸秆粉碎、再犁耕或旋耕覆土还田二次作业模式的还田机械。目前由于机具调整、机手操作水平等原因造成机具使用效果达不到设计要求,总结提炼了该机的操作规程。  相似文献   

10.
稻麦秸秆犁翻旋耕复式作业耕整机一次作业可以完成秸秆粉碎、旋耕、覆土、还田等多道工序,能代替目前先秸秆粉碎、再犁耕或旋耕覆土还田二次作业模式的还田机械。整机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作业效率高,作业深度可根据要求及土壤墒情进行调节。  相似文献   

11.
0前言 近年来,在中原各农机作业区域,随着政府对农业补贴的增加,玉米秸秆粉碎还田面积越来越大,一方面可提高土壤肥力,另一方面使环境得到较好保护.在河南偃师、山西运城、陕西渭南等地区,秋耕作业期间,拖拉机用户在秸秆还田后,选配翻转犁犁耕作业和旋耕整地作业,可较好地将秸杆进行翻埋覆盖,避免了播种时玉米秸秆拥堵现象,满足了当地机播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12.
蔡海涛 《农业工程》2019,9(11):24-27
该文对稻油轮作模式下水稻、油菜秸秆还田环节不同机具作业的秸秆还田效果和机具作业油耗进行了对比,分析了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与作业油耗之间的关系,为稻油轮作选择还田效果好、节能环保的作业方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秸秆与沼肥同步翻埋还田的腐解效果,在室温条件下,秸秆中混施沼肥,采用网袋法模拟翻埋还田,在105 d的试验周期内,探讨在土壤中配施生物炭对秸秆与沼肥同步翻埋还田腐解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土壤中配施生物炭能显著提高秸秆各指标的降解速度,且不同土壤之间玉米秸秆的降解率表现为砂土组大于壤土组,添加生物炭组大于未添加生物炭组,试验结束时,壤土组、壤土+生物炭组、砂土组、砂土+生物炭组的降解率分别为69.96%、74.63%、78.19%和79.14%;腐解前49 d为秸秆各组分的快速腐解期,后期腐解速率逐渐变慢;秸秆的降解率与纤维素降解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添加生物炭对木质素的降解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木质素的降解与有机碳的降解呈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玉米秸秆直接还田技术主要是通过农用机械将玉米整株秸秆或者粉碎后的秸秆,进行地表覆盖或者埋入土中还田,是秸秆综合利用技术中最简单、便捷和高效的利用方式,是东北地区重点推广的技术。秸秆直接还田,能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培肥土壤地力,减少化肥的使用量,提高秸秆的利用率,同时还能减少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东北地区主要的秸秆直接还田技术模式有秸秆覆盖还田、秸秆翻埋还田和秸秆碎混还田。系统阐述了三种还田技术模式及配套机器的结构、工作原理、技术参数和性能特点。  相似文献   

15.
玉米是黑龙江省第一大粮食作物,也是第一大秸秆产出作物。目前,在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引领下,玉米秸秆焚烧压力巨大。玉米秸秆粉碎覆盖还田、翻埋还田、碎混还田和离田耕作机械化技术模式试验表明:玉米秸秆粉碎还田耕作机械化技术模式均优于对比的玉米秸秆离田旋耕耕作机械化技术模式;玉米秸秆粉碎翻埋还田耕作机械化技术模式的秸秆腐解效果、土壤温度、有机质含量、作物生长效果最好,但机械作业成本最高;玉米秸秆粉碎覆盖还田耕作机械化技术模式土壤含水率效果最好,综合效益最高。因此,玉米秸秆综合利用应以粉碎还田为主、离田为辅,对实现"藏粮于地"、保护黑土资源、减轻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玉米秸秆翻埋大垄机械化耕种技术是解决当前秸秆焚烧的一项基本措施,对保护环境,改善土壤现状有重要意义。介绍了玉米秸秆翻埋大垄机械化技术的意义、技术路线、耕种标准及实施此技术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王薇 《四川农机》2000,(5):24-25
作为成都市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项目承包的负责人和参与者,对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下面,我就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在成都市秸秆禁烧工作中的推广应用谈点自己的体会及认识。 一、成都市推广机械化秸杆还田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90年代初期,成都市结合“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对改造低产田配套进行了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探索,通过机械作业,将秸秆粉碎直接翻耕入土,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1992年,都江堰农机推广站科技人员研制成功 1GM系列水田埋草旋耕机。该机能够直接配套在各型拖拉机上…  相似文献   

18.
洪沛 《现代农机》2012,(6):28-30
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是指以机械作业的方式,将收获后的农作物秸秆直接粉碎,均匀抛撒于田间,随即深耕翻埋,使之腐烂分解,达到大面积培肥地力的一项农机化适用技术。随着我国农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作物秸秆的产量也越来越高,大力推广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不仅  相似文献   

19.
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就是用秸秆还田机或者带有切碎装置的联合收割机将油菜、小麦、水稻、玉米等农作物秸秆就地粉碎,均匀地抛撒在地表,随即用机械耕翻入土,使之腐烂分解,达到大面积培肥地力的一项农机化适用技术。具体分为秸秆还田机粉碎还田作业和联合收割机机械化收获还田作业。  相似文献   

20.
整秸秆直接还田技术的试验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整秸秆直接还田技术的试验与应用研究山西省农机推广站张培增整秸秆直接还田是近几年山西省原平、忻州等市县,在秸秆粉碎还田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机械化秸秆直接还田新技术。其技术要点是将摘德后直立于田间的秸秆,直接用高犁柱深耕犁翻埋到土壤中。主要工艺为:人工摘穗一高犁柱犁深耕翻埋秸秆一冬浇或镇压一旋耕或缺口耙整地一播种。忻州地区农机局在农业部农机化司支持下,组织原平、忻州两市于1991和1992两年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1993年进行了0.33万公顷的推广试验,1994年已达0.4万公顷。此外还有屯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