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竹叶楠林地选择及施肥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竹叶楠幼林为试材,开展了不同立地条件和施肥效应的研究,经过5年的研究表明,立地条件为东南坡生长的竹叶楠比西南坡效果好;年施用N—P—K肥对竹叶楠林树高、地茎生长效果极显著。  相似文献   

2.
互叶白千层引种与栽培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近年新引进的互叶白千层苗期和幼林生长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引种区苗期以湿润沙质壤土生长最好;盆栽施肥在本试验条例上以N:0.5-1.0;P:0.6-0.9,K:0.8-1.2g/盆为适宜施肥量;造林时,施基肥一不施基肥生长显著;林地施不同追肥2个月后,根据树高、地径、地上部分生物量得出的施肥效果排序为:复合肥Ⅱ〉复合肥〉碳氨〉尿素。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9株不同立地条件的20年生湿地松人工林的优势木的树干解析,利用实测数据拟合生长动态方程,结果表明:Ⅰ类地胸径连年生长量最大值出现在第4a,Ⅱ、Ⅲ类地出现在第6a;树高连年生长量最大值Ⅰ、Ⅱ类地为4a,Ⅲ类地较迟,大约在6~8a;材积连年生长量在16~18a达到最大,但在3种立地条件下都未达到数量成熟;利用已有数据拟合出的不同立地生产过程的方程,精确度较高,可供生产上参考。  相似文献   

4.
朱小强  王斌 《林业科技》2005,30(5):56-57
通过连翘施肥期、施肥量、激素微肥3个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对连翘增产产生一定效果,不同施肥期以花期施肥效果好,增产182.2%;不同施肥量以施中量肥为宜,增产574%;施激素微肥以花期喷施硼液效果最佳,增产254%。  相似文献   

5.
在福银高速尤溪洋中段森林生态景观示范段不同立地条件进行黄山栾树造林,连续调查造林当年、第二年、第六年的保存率、树高、胸径、冠幅,分析生长效果,结果表明,黄山栾树在各类立地造林当年和第二年成活率都很高,树冠生长在Ⅲ类地、Ⅳ类地略显缓慢。造林6年的保存率在Ⅰ类地、Ⅱ类地、Ⅲ类地仍然达到95%以上,而在Ⅳ类地仅77. 5%;树高、胸径、单位面积蓄积量在Ⅰ类地和Ⅱ类地生长较大,在Ⅲ类地较小、在Ⅳ类地极小,说明黄山栾树适宜在Ⅰ类地、Ⅱ类地造林,在Ⅲ类地造林生长缓慢,不适宜在Ⅳ类地造林。  相似文献   

6.
在二年生马尾松幼林(Ⅱ类地、黄红壤)中进行了三种不同比例的施肥试验,施肥后二年的调查结果表明,施肥对马尾松幼树树高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未达显著水平,而对幼树地径的生长则有显著的影响,在施肥量相同(150克/株)时,以N:P=1:2的施肥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在二年生马尾松幼林(Ⅱ类地、黄红壤)中进行了三种不同比例的施肥试验,施肥后二年的调查结果表明,施肥对马尾松幼树树高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未达显著水平,而对幼树地径的生长则有显著的影响,在施肥量相同(150克/株)时,以N:P=1:2的施肥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使用高效吸水剂、菌根菌蘸根、ABT生根粉Ⅲ号、根宝Ⅱ号浸根进行落叶松造林试验,其结果表明,用上述药菌剂浸根造林可以提高成活率,提高地径及高生长,经济效益显著。其中尤以ABT生根粉Ⅲ号和根宝Ⅱ号效果为佳,适合我地区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研究油茶幼龄期施肥及不同配比施肥对油茶营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能够促进幼龄油茶地径、冠幅和春梢数量的生长。施用N、P肥对促进地径、冠幅乘积、春梢数量效果比施用K肥的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对平和县琯溪蜜柚新品种红瓤蜜柚进行了连续6 a的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酸柚、土柚和枳作为红瓤蜜柚的砧木对嫁接成活率影响不大,但酸柚种子的发芽率较高;酸柚种子采用果藏法最好,当年采种,当年播种、育苗;春梢夏秋单芽腹接或秋梢春季单芽切接成活率都较高;造林密度Ⅰ类地以每600株.hm-2为好,Ⅱ类地以每750株.hm-2为佳;种植绿肥加施有机厩肥比施用化肥加锄草深翻的抚育方式果实的品质更好;高接换种可有效地改造不良蜜柚品种。  相似文献   

11.
杨树不同土壤立地条件施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探索南方型杨树不同土壤立地条件集约栽培途径,在江汉平原选择有代表性的3种土壤立地,进行氮、磷、钾常规肥料不同施肥量及配比施肥试验(1991~1995)。结果表明:氮肥效应普遍显著;单施磷、钾肥效应均不好。平原粘湿土壤还呈显著负效应,只宜单施氮肥;平原冲积上、湖区沉积土立地均以氮+磷混施效应最佳。优化施肥量:平原粘湿上按400kgN/hm2、平原冲积土按200kgN/hm2+100kgP2O5/hm2、湖区沉积土按100kgN/hm2+100kgP2O5/hm2,分别折算成尿素或过磷酸钙施用。5a提高蓄积生长量35%~80%,增值额0.7~1.1万元/hm2。  相似文献   

12.
南方型杨树工业原料林培育目标与培育年限的定量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湖北省10个县、市31块标准地林分的调查资料,在对杨树所处立地条件和林分密度类型进行分级组合的基础上,对南方型杨树工业原料林的培育目标与培育年限进行了定量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各组合类型培育小径材、中径材、大径材的平均年限分别为6,7~9a,10~11a以上;各种立地条件下,中密度林分培育各种规格的工业原料林的年限最短;Ⅰ类立地中密度类型培育不同用途林分的年限最短,Ⅲ类立地低密度类型最长;Ⅰ类立地中密度和低密度组合类型较好,培育大、中、小径材均较理想,Ⅱ类立地中密度类型林分不宜培育大径材,Ⅲ类立地各种密度类型差别不大,以中密度林分最好。  相似文献   

13.
青杨叶锈病是土默特地区杨树发生的一种重要病害。病原为落叶松-杨栅锈菌。该病菌[0][Ⅰ]阶段专主寄生在落叶松上,[Ⅱ][Ⅲ]阶段寄生在青杨上。该病在土默特地区8~9月开始发病,病害发生比较严重,幼林发病较成林早、重;林内发病较林外重。  相似文献   

14.
不同立地条件香椿人工林木材材质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对不同立地条件下香椿人工林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的测定和比较分析表明:香椿人工林木材密度和干缩性随着立地级的提高而减小;木材顺纹抗压强度、抗弯强度和硬度:Ⅰ级地<Ⅱ级地<Ⅲ级地,抗弯弹性模量、抗劈力、冲击韧性:Ⅱ级地>Ⅰ级地>Ⅲ级地,顺纹抗剪强度:Ⅱ级地>Ⅲ级地>Ⅰ级地。差异显著性t检验表明:香椿人工林木材密度Ⅰ级地、Ⅱ级地、Ⅲ级地间差异不显著。香椿人工林木材干缩性和力学性质指标Ⅰ级、Ⅱ级、Ⅲ级地3者间有的指标差异极显著,有的指标差异显著,大部分指标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不同立地条件下引种秃杉试验初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杉木采伐迹地不同的立地条件下开展秃杉与杉木、柳杉、福建柏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19年生秃杉在Ⅰ、Ⅱ、Ⅲ立地级的生长与Ⅳ立地级的生长差异达显著水平;秃杉在Ⅰ、Ⅱ、Ⅲ立地级的生长好于杉木、柳杉、福建柏,其差异达显著水平;秃杉的单株材积增幅达26.0%~49.3%。表明秃杉可作为福建省杉木采伐迹地的优良更新树种,宜在Ⅰ、Ⅱ、Ⅲ立地级造林,其生长量大,效益好。  相似文献   

16.
选择3种不同立地质量的土地:Ⅰ类地(坡底旱田)、Ⅱ类地(中下坡旱田)、Ⅲ类地(中坡荒地),进行黄甜竹造林试验,并分析不同立地质量经营黄甜竹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黄甜竹在不同立地质量土地上生长效果不同,笋、材产量从大到小的排序为Ⅰ类地 > Ⅱ类地 > Ⅲ类地,Ⅰ类地上的笋产量和竹材产量分别是Ⅲ类地产量的1.38倍和1.93倍;从经营黄甜竹的经济效益上看,通常在造林后5年内可全部收回前期的投资成本,造林后第8年不包括已建成的竹林价值,可获利6 079元/667 m2,在造林后的8年期间每投资1元平均每年可产生0.3元的直接经济效益。可见,生产上黄甜竹宜种植在山坡中下部土壤较肥沃的土地上,经营黄甜竹经济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17.
以金叶莸嫩枝和河北杨2年生枝条为试验材料,复合配制3种不同配方植物营养液分别处理金叶莸嫩枝插穗,对河北杨枝条进行水培。结果表明,Ⅲ号营养液处理金叶莸嫩枝扦插生根量最多,Ⅱ号次之,Ⅰ号最少;Ⅰ号配方植物营养液对插穗生根的根长促进作用最强;3种配方植物营养液在河北杨枝条水培过程中均有利于叶绿素的合成和减缓叶片失水速率,其中Ⅱ号的作用最强,Ⅰ号次之,Ⅲ号较弱。    相似文献   

18.
民勤流沙治理中机械沙障的防风固沙效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析研究民勤流沙治理中机械沙障的防风固沙效益,对设置的6种不同类型沙障进行测定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机械沙障设置后,可以提高流沙下垫面的粗糙度,降低近地表风速,固定流沙,减少风速。6种机械措施相比,塑料网格沙障价值系数最高,依次为:粘土方格沙障、麦草方格沙障、土工编织袋沙障、砾石方格沙障、棉花秆方格沙障。  相似文献   

19.
李国升 《防护林科技》2021,(2):34-35,69
以3年生茖葱为试验材料,通过设置21.3%(Ⅰ区)、39.2%(Ⅱ区)、57.5%(Ⅲ区)、79.6%(Ⅳ区)和100%(CK)等5个透光处理,对茖葱物候期、苗木生长及苗木生理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遮阴处理对茖葱萌动期无影响,随着遮阴强度增大,枯萎期延后,CK比其他处理早进入展叶期和枯萎期。Ⅱ区和Ⅲ区生长最好,可食用部分鲜质量最大,分别为133.2和129.6 g·株-1。水分利用率以Ⅰ区最高,为0.157 mmol·mol-1;Ⅱ区次之,为0.156 mmol·mol-1。遮阴有利于光能利用率的增加,各处理明显高于CK。人工栽植茖葱以透光率40%~60%的环境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20.
为给湘南地区千年桐林药间作提供技术支撑,在湘南地区选择已进入盛果期的4年生千年桐,分别设置千年桐+草珊瑚(Ⅰ)、千年桐+玉竹(Ⅱ)、千年桐+山豆根(Ⅲ)、千年桐+金银花(Ⅳ)、千年桐+菊花(Ⅴ)、千年桐纯林(Ⅵ,作为对照)这6种种植模式进行了林药间作试验,观测了不同间作模式下千年桐的产果量、药材产值、林地土壤水文效益和土壤冲刷量,分析了不同间作模式的综合效益。研究结果表明:1)模式Ⅱ和Ⅳ的千年桐单株产果量最高,分别为7.17、7.13kg,其与对照间的差异均显著;2)模式Ⅳ的药材产值最高,每hm2可达10.8万元;3)模式Ⅰ、Ⅲ、Ⅴ的土壤涵养水源能力最强,分别为1799.7、1776.4、1817.2t·hm^-2,且与对照间的差异均显著;4)模式Ⅰ、Ⅱ、Ⅲ、Ⅳ、Ⅴ的土壤冲刷量分别为299.3、329.2、396.7、423.7、410.3t·km^-2,都显著低于模式Ⅵ(对照,504.5t·km^-2);5)模式Ⅳ的综合效益最高,而模式Ⅰ、Ⅱ、Ⅲ、Ⅴ的综合效益依次次之,综合效益最差的为模式Ⅵ(对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