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丰富春淡蔬菜市场花色品种,我公司从韩国引进亲本生产白玉春萝卜新品种,耐寒性强、抽苔晚、品质优。在2001年种植地点分设二地,其中温州市龙湾区蔬菜科技园区神龙实验点采用钢管大棚栽培。试种面积1500m2,实地测产折合每亩为2750公斤,平均售价1.4元/公斤,产值3850元。平阳三森园艺场采用双膜覆盖栽培,试种面积4000m2,实地测产  相似文献   

2.
2000年~2003年,我们进行稻田种植春马铃薯-春糯玉米-大白菜高效种植模式栽培示范,获得了较好的效益.2003年种植面积为15.3公顷,经分季现场测产,春马铃薯667平方米产量1326公斤,产值928元;春糯玉米667平方米鲜棒产量672.3公斤,产值1075.7元;大白菜(夏阳包)667平方米产量3325公斤,产值1662.5元.全年667平方米产值3666.2元,除去生产成本970元,每667平方米收入2696.2元.其主要配套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喀斯特山区旱粮一年多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我们在广西东兰、南丹等县岩溶山地开展“地膜玉米 珍珠高粱“高产示范栽培研究35公顷.经2年实地测产验收,早玉米平均每667平方米产497.6千克,秋高粱667平方米产356.8千克.每667平方米年产值达1752元,比传统栽培单季露地玉米或“玉米 黄豆“、“玉米 红薯“等模式增收620~760元.该模式高产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4.
2000年~2003年,我们进行稻田种植春马铃薯-春糯玉米-大白菜高效种植模式栽培示范,获得了较好的效益。2003年种植面积为15.3公顷,经分季现场测产,春马铃薯667平方米产量1326公斤,产值928元;春糯玉米667平方米鲜棒产量67213公斤,产值1075.7元;大白菜(夏阳包)667平方米产量3325公斤,产值1662.5元。全年667平方米产值3666.2元,  相似文献   

5.
2011年,“营养黑香米”首次在祁东县白鹤铺镇巩固、帆丰、百家等村引种试验示范。2011年9月20日,经省市农业专家对“营养黑香米”进行实地测产验收,该基地试种面积为30公顷,每667平方米产量为351.8公斤,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6.
鲜食大豆俗称毛豆 , 是指在大豆鼓粒期后 , 籽粒饱满而荚色和籽粒均呈翠绿时采青食用的大豆鲜荚 . 鲜食大豆口味鲜美、营养丰富 , 且农药残留低 , 是城乡居民喜爱的优质蔬菜 . 鲜食大豆产量高 , 市场售价一般在每公斤 1.60元以上 , 每 667平方米纯收入比收干籽高 1~ 2倍 , 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 据调查 , 早春采用地膜保温栽培的平均每 667平方米产量在 400公斤左右 , 每公斤售价在 4.50元以上 , 则产值超过 1600元 .   ……  相似文献   

7.
2006年,钱粮湖农场引进了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秦优9号进行示范栽培,在良心堡镇七星湖村示范种植面积为6.7公顷.2007年5月10日收获后测产,平均每667平方米油菜籽产量225公斤,高产丘667平方米产量达260公斤,创农场油菜单产最高记录.秦优9号在我场表现为产量高、抗倒性强和抗病性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马仲贤 《新农业》2001,(2):41-41
2000年春,我村试种0.23公顷(3.5亩)沈阳新科农业技术开发部培育的水稻新品系“高优1号”。秋后测产,每667平方米(亩)理论产量为800公斤,最后经实打,实收水稻675公斤,经加工磨米,实收大米565公斤,每667平方米产值1243元。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江苏省靖江市生祠镇金星村利用夏伐后的桑园空地进行草菇套种,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一般每667平方米(1亩)桑园套种草菇的有效面积为150平方米,栽培草菇的总投入在3900元左右,其中栽培原料及菌种成本约2400元,竹弓、薄膜、遮阳网等成本约1500元。用纯棉籽壳料栽培,平均每平方米产菇3公斤,按市场价每公斤16元计算,每667平方米桑园可增收7200元,净增收3300元。  相似文献   

10.
江西省永修县燕坊镇,利用冬暖草莓大棚,接茬栽种日本网纹甜瓜,连续两年获得成功.2001年6月30日,经江西省科技厅组织专家现场测产:网纹甜瓜667平方米(1亩)栽种1417株,单株平均坐瓜一个,单瓜平均重2.43公斤,667平方米产量3400公斤,产值5000元,加上冬季草莓667平方米产值6000元,总产值可达11000元以上,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1.
杏是水果中成熟较早的果树,为了充分利用其早熟特点,尽早上市,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笔者对杏进行了保护地促成栽培,并取得成功。在诸城、昌邑等地进行凯特杏栽培试验,果实 4月中下旬即可成熟,比露地栽培提前成熟 50天,且着色与内在品质均优于露地栽培。 1998年定植的试验树, 2000年 4月测产,诸城平均 667平方米产 789. 9公斤,平均单果重 131克,最大单果重 215克;昌邑平均株产 4. 46公斤,最高株产 18. 5公斤, 667平方米产 2364公斤,均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杏树保护地促成栽培技术如下:   一、品种选择 杏树保护地栽培,应…  相似文献   

12.
双季花生连作模式于1998年12月通过湖北省科委组织的专家验收。头季花生平均667平方米产321.5公斤,二季花生平均667平方米产224.6公斤,667平方米产值达1856.74元。实践证明,双季花生连作栽培是一项高产高效的种植新模式,填补了花生两季连作制度的空白,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在节能日光温室内一年三种三收,第一茬栽培早甘蓝,667平方米产3500公斤,毛收入2800元;第二茬种植樱桃番茄,667平方米产4000公斤左右,毛收入16000元;第三茬栽西芹,667平方米产1000公斤,毛收入5000元,全年总收入23800元,……  相似文献   

14.
温室茄子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酒泉市蔬菜中心2000年从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引进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应用于温室茄子生产,获得成功.大铧尖村五组农户马学成2001年9月一座50米长的温室应用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种植茄子26槽,面积213米3,截止2002年6月产茄子2353公斤,收入8000元,折合667米2产7353公斤,667米2收入达25000元,同一座温室内采用土壤栽培的140米2茄子产量229公斤,收入780元,折合667米2产1093公斤,667米2收入3714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相似文献   

15.
牛眼蚕豆是 20世纪 90年代中期从俄罗斯引进的巨型大粒蚕豆,经本地纯化选育而成的鲜食菜用蚕豆新品种,适合长江流域广大地区作冬季农业栽培.根据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苏、四川多省多点试种,表现优良,一般 667平方米(1亩)产鲜荚 850~1000公斤,可剥鲜豆 450公斤左右.收获期 4月下旬~5月上旬,经济收入每 667平方米 1500元左右 .……  相似文献   

16.
该模式在藁城市南营镇朱家寨村种植有二十多年,全村共有947户,3215口人,耕地面积4357亩,是我市大蒜-菜花种植专业村。本模式通过合理安排茬口时间,引种新品种,采取精细化栽培管理,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近几年由于大蒜效益好,面积也由原来的2900亩增至3500亩;菜花由原来的雪山紧花改变品种绿梗散花,由于散花好吃,市场供不应求,价格也一直居高不下;由于茬口时间安排得当,取得了很高的经济效益,目前辐射到邻近村近25000亩,形成了大蒜—菜花基地,市场前景广阔,值得推广。 1.2经济效益分析:蒜苔667米2产600千克,平均售价3.0元/千克,每667米2产值1800元;蒜头667米2产850千克,平均售价4元/公斤,每667米2产值3400元;每667米2成本1000元,纯收入4200元。每667米2可产菜花4000千克,平均售价1元/公斤,每667米2产值4000元,每667米2成本800元,纯收入3200元。本模式年产值在9200元,减去年生产成本1800元,每667米2可获纯效益7400元。  相似文献   

17.
陈铁 《湖南农业》2001,(3):10-10
我县在水利条件较差的山丘区旱地采片“油菜套大豆间玉米套红薯”栽培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该模式一般667平方米产油菜籽110公斤、玉米352公斤、大豆74公斤、红薯585公斤,合计667平方米平均总产值为733.6元,扣除直接生产成本可获纯收入583.1元,比传统的“油菜 玉米”模式增收200元。  相似文献   

18.
遵化市团瓢庄乡中滩村张庆山利用0.12公顷塑料大棚,栽种生菜,收后种瓠瓜、油菜,再种乌塌菜(京水菜),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生菜667米2产1 500千克(平均售价2.0元/千克),瓠瓜667米2产5 000千克(平均售价3.0元/千克),油菜667米2产1 500千克(平均售价1.0元/千克),京水菜667米2产2 000千克(平均售价1.5元/千克),667米2总产值22 500元,667米2投入3 500元,667米2效益19 000元.  相似文献   

19.
准两优527是超级稻先锋组合之一,也是怀化市目前晚稻大田栽培的主要品种之一。2005年,洪江区用该品种作“西瓜一晚稻”栽培示范,面积为3.47公顷,晚稻成熟时抽样测产,平均每667平方米稻谷产量715.3公斤。我区高产栽培的经验是;  相似文献   

20.
中稻实行机械化收割可节省中稻收割成本,提高中稻-再生稻种植模式的种植效益。研究中稻机收蓄留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对解决在目前农村劳动力缺乏的情况下,发展粮食生产意义重大。2014-2015年在我县九龙镇、袁市镇、丰禾镇等地对再生稻测产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中稻实行机械化收割对中稻产量无影响,中稻机收蓄留再生稻与中稻人工收割蓄留再生稻每667平方米节省支出300元,节支增效195元以上。2014年对中稻机收蓄留再生稻的9块稻田(上、中、下等田各3块)进行再生稻测产,平均667平方米产量为130千克,较中稻人工收割蓄留的再生稻平均667平方米产量低35千克;2015年对中稻机收蓄留再生稻的9块稻田进行再生稻测产,平均667平方米产量135千克,较中稻人工收割蓄留再生稻平均667平方米产低35千克;按再生稻谷3元/千克计算,2年平均中稻机收蓄留再生稻的产量较中稻人工收割减少35千克,减少产值105元/667平方米。中稻机收每667平方米节约了成本300元。机收中稻成本200元/667平方米,其中机收作业费100元(因交通便利情况,作业面积大小等因素而定),雇工搬运稻谷费用100元;而中稻人工收割中稻的成本在每667平方米500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