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结荚习性大豆品种生育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对不同结荚习性大豆品种各生育阶段的长短、生长发育的速度和植株上、中、下各部位的产量分布、子粒内含品质的测定,明确了不同结荚习性大豆品种各自的生育规律与特点。结果表明,不同结荚习性大豆品种子粒的大小和子粒蛋白质与脂肪总含量与子粒产量在各部位分布的规律基本一致。研究还进一步讨论了不同结荚习性大豆品种的形成机理、子实产量形成的重点时期与部位及其对环境条件的适应特点与分布规律,以及在优质高产栽培中应注重其不同的重点促进期。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外源Zn对小麦植株生育后期Zn吸收积累的影响,以河南省主要推广品种周麦18和矮抗58为材料,于2009-2010年进行网室盆栽试验,测定了不同浓度的Zn(0、200、400和800mg.kg-1干土,分别以Zn0、Zn2、Zn4、Zn8表示)处理下,小麦灌浆初期及成熟期植株叶片、茎鞘、穗部、籽粒及根等部位的Zn含量和干物质积累量,分析了各部位的Zn积累量和分配比例。结果表明,外源Zn处理下,灌浆初期至成熟期,小麦植株各部位Zn含量为4.22~174.98μg.g-1,以叶片Zn含量最高。Zn含量的变异主要是外源Zn所导致,品种及品种×外源Zn的互作对各部位Zn含量亦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随外源Zn水平的增加,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呈现先升后降趋势,在200mg.kg-1处理时,植株干物质积累量最高。植株Zn积累总量亦随外源Zn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升高,表现为Zn8〉Zn4〉Zn2〉Zn0,周麦18植株Zn积累量高于矮抗58。灌浆初期,植株Zn的主要积累部位是叶片,至成熟期,籽粒和根是Zn的主要积累部位,植株Zn有50%左右分配至籽粒中。在Zn2处理下,籽粒Zn的分配比例最高。土壤中施加适量Zn肥,有利于植株干物质的积累和Zn的吸收积累。  相似文献   

3.
大豆连作微量元素营养研究:Ⅰ.连作对锌营养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本文通过田间与盆栽对比试验及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大豆连作胁迫下,土壤与植株锌营养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期中各连作年限土壤有效锌总体高于正茬,但连作大豆植株吸收积累的锌却低于正茬,这种差异在大豆营养关键期“盛花-结荚-鼓粒期”表现极明显。  相似文献   

4.
大豆生育期间尿囊素和尿囊酸的分配和运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豆品种WellⅡ为试材,在营养生长时期(V)、花期(R_2)、结荚初期(R_3)、中期(R_4)和后期(R_6)五个生育时期,每一生育期又分为顶芽、叶柄、叶源、茎、荚、根等十八个部位,对尿囊素和尿囊酸含量进行详细研究。其结果指出,尿囊素和尿囊酸由根部经木质部向顶端运输。尿囊素和尿囊酸在各生育期和植株各部位均有分配,但其含量各异,一般出现在茎、荚皮和大豆种皮中,但在种子胚中没有观察到尿囊素和尿囊酸的存在。在各生育期中,尿囊素和尿囊酸高峰出现在植株上的部位各异。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红掌品种‘Dakota’各部位N、P、K和Ca含量与平衡比例的分析,确定了一年生和二年生植株大量元素诊断的采样部位分别为新近成熟叶片与新叶片。对红掌各部位营养元素分布规律研究表明,可通过一定系数将营养诊断测定结果统一为全株含量,消除各部位与全株间元素含量存在的差异。一年生植株的新近成熟叶片N、P、K和Ca系数分别为1.828、1.689、1.437和2.505,二年生的为1.339、1.282、1.282和0.676。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拔节期追氮对小麦植株地上部Zn吸收积累的影响,于2011-2012年以周麦18和济麦22为材料,研究了拔节期不同追氮量处理下,小麦植株开花期和成熟期叶片、茎鞘、穗部、籽粒的Zn含量,分析了各部位Zn的积累量.结果表明,周麦18植株地上部Zn含量和积累量高于济麦22;从空间分布来看,植株地上各部位Zn含量和积累量均随空间位置下移而降低;随拔节期追氮量的增加,两个小麦品种植株地上部Zn积累量在开花期呈先升后降趋势,成熟期则规律不明显,说明拔节期追氮能够调控小麦花后地上各部位Zn的积累和转运.小麦籽粒Zn含量与拔节期追氮量之间的关系可用二次曲线函数进行模拟.小麦植株Zn积累量对氮肥的响应存在品种间差异,周麦18在N3(底施纯氮120 kg·hm-2,追氮100 kg· hm-2)处理下植株Zn积累量和籽粒Zn含量最高,济麦22在N4(底施纯氮120 kg· hm-2,追氮140 kg·hm-2)处理下植株Zn积累量和籽粒Zn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7.
不同类型大豆杂交后代主要农艺性状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琪  王金陵 《大豆科学》1994,13(3):200-206
本文研究了不同类型大豆杂交后代主要农艺性状间及产量性状与主要发育阶段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大豆杂交后代主要农艺性状存在明显差异。含有秣食豆血缘的组合较栽培大豆品种间杂交组合,在植株形态性状上表现为植株高大繁茂、粒茎比小的特点,在产量性状上表现为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多及百粒重小的特点。由于秣食豆种质的导入,植株高大繁茂与小的粒茎比存在相关遗传。大豆主要产量因子,在主要发育阶段存在相互制约现象。大豆各生育阶段与蛋白质含量的相关,与各生育阶段与油分含量的相关方向始终相反。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等产量性状与蛋白质含量与各生育阶段的相关方向相同。  相似文献   

8.
油菜干物质积累和养分钾、磷、硫吸收特点及施钾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采用微区试验研究油菜干物质积累和养分钾,磷,硫吸收特点及施钾的影响。结果表明:(1)油菜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呈快速增长趋势,地下部干物质积累量增长平缓,施钾明显提高油菜植株干物质积累量。(2)苗期植株地上部钾,磷和硫含量最高,越冬期迅速降低,生育后期地下部钾和磷含量下降较快,成熟期达最低值。(3)施钾明显提高植株钾含量,但施钾对磷和硫含量的影响较小。(4)生育后期地上部出现明显的钾,磷和硫吸收高峰,结角-成熟期地下部磷吸收下降。施钾明显提高油菜植株钾,磷和硫的吸收量。  相似文献   

9.
施锌对鄂中地区水稻产量和籽粒锌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锌肥施用对水稻产量和籽粒锌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锌肥可以提高水稻产量,与不施锌肥处理相比,每hm~2施用锌肥30 kg可使水稻增产8.8%,有效穗数和每穗实粒数分别增加10.2%和7.0%;施用锌肥还可以显著提高水稻成熟期各部位锌含量和锌积累量,与不施锌肥处理相比,每hm~2施用锌肥30 kg后水稻籽粒锌含量和锌积累量分别增加36.2%和47.7%。  相似文献   

10.
不同氮水平下杂交油菜的矿质营养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1994年和1995年在田间不同施氮水平条件下,对杂交油菜品种黄杂1号和秦油2号氮、磷、钾、钙、镁、铁、锌和锰的吸收、积累和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指出,不同施氮水平条件下随生育期进展植株氮、磷、钾浓度的变化均表现为由高到低趋势。不同生育期植株氮、钾浓度和生育前期的植株磷浓度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生育后期的植株磷浓度却随施氮量的增加表现为降低趋势。在生育后期植株各器官的氮、磷养份向籽粒的迁移性较强,而钾的迁移性则相对稳定。钙在果壳的浓度最高,在主茎和果中所占的比例最大,而在种子中的浓度和所占比例最小。铁在根系中的浓度和所占比例最大,而种子的浓度和所占比例最小;镁、锌和锰均是在种子中的浓度和所占比例最大。  相似文献   

11.
以甜菜品种H003和H004为材料,设置缺硼处理B0(5μg/L)及正常硼处理B1(1.0 mg/L),于处理后15 d对甜菜不同部位自由态硼、半束缚态硼、束缚态硼进行测定和分析,以明确缺硼胁迫下甜菜植株不同部位不同形态硼含量的变化规律,为甜菜生产中缺硼症状的调控及研究甜菜硼素营养生理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缺硼改变了甜菜植株硼含量,叶片及根系硼含量下降,且下降幅度叶片根系,而叶柄中的硼含量则表现上升趋势;无论缺硼还是正常硼处理下,植株各部位不同形态硼含量均呈现出自由态硼半束缚态硼束缚态硼;缺硼胁迫增加了甜菜叶片和根系中的束缚态硼含量、减少了自由态硼含量,而在叶柄中规律相反。综上,缺硼使甜菜植株各部位的硼素形态发生变化,影响植株体内硼含量的积累。  相似文献   

12.
为给弱筋小麦优质栽培提供凭据,在大田条件下,以弱筋小麦宁麦9号为材料,测定小麦各生育期植株氮、可溶性糖含量以及籽粒产量和品质,研究种植密度及氮肥运筹对植株碳氮代谢变化和籽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植株体内含氮量在越冬始期最高,随生育进程的推移而逐渐下降,可溶性糖含量在越冬始期、孕穗~开花期含量较高,拔节期含量较低,C/N比值与糖含量变化趋势相似.拔节、孕穗、开花期植株糖含量及糖氮比与籽粒淀粉含量呈显著正相关.适当降低施氮量、减少后期施氮比例及提高种植密度,能显著提高生育中后期植株可溶性糖含量及C/N比值,降低生育后期植株含氮量,减少氮素的吸收积累,降低花后14~35 d硝酸还原酶(NR)活性,从而降低籽粒蛋白质含量,改善弱筋小麦品质.在本试验条件下,种植密度为240万/ha,施氮量240 kg/ha,氮肥运筹比例为7:1:2(基肥:壮蘖肥:倒二叶肥)时,各生育时期碳氮含量和碳氮比值均较适宜,易于实现弱筋小麦高产优质.  相似文献   

13.
试验结果表明,两个高RA型甜菊品种植株不同部位含甙量的变化规律是一致的。甜菊植株上部叶的RA含量占TSG含量比重最高,ST含量占TSG含量比重最低;自上而下RA含量占TSG含量比重依次递减,ST含量占TSG含量比重依次递增。分枝叶片中RA含量占TSG含量比重比主茎叶片高,ST含量占TSG含量比重比主茎叶片低,各部位TSG含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全生育期,马铃薯丰产群体和一般群体植株的叶片和茎秆非还原糖含量的日变化趋势相同,呈昼高夜低的抛物线式变化。叶片中非还原糖含量始终较低,日变幅不大。茎秆中非还原糖含量及日变化幅度均随生育进程而增大,前期一般群体较高,后期丰产群体较高。各生育时期,两群体植株块茎非还原糖含量及日变化大体一致,基本呈夜高昼低的变化趋势,且变幅较小,其含量均随生育时期的推移而逐渐降低。全生育期,两群体叶片非还原糖含量始终最低,块茎的含量前中期最高,后期茎秆含量最高,其次是块茎,叶片最低。  相似文献   

15.
大豆品种感染SMV后,感病植株各生育阶段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单株可溶性总糖含量明显低于健株,表明光合产物累积较少,分配到各器官亦少,使干物质和日积累速度除人工,导致表现生物产量下降。  相似文献   

16.
根据近十几年来国内外花生硼营养研究概况,阐述了花生需硼量与我国土壤供硼水平,硼在花生植株各部位的吸收分布及对生长发育和籽仁品质的影响,施硼与其它营养元素及根瘤菌的关系,土壤速效硼含量与施硼效应。  相似文献   

17.
《大豆科技》2016,(2):41-42
正大豆是喜温作物,在温暖的环境下能够较好生长,生育期间最适宜为15~25℃;同时大豆也是喜光作物,对光照条件好坏反应较敏感。由于大豆花荚分布在植株上下部,因此上下部各位置叶片都要得到充足的阳光,利于叶片进行光合作用,以便将有机养分输送到各部位花荚。所以栽培过程中要保证大豆群体生长植株透光良好,每  相似文献   

18.
不同元素配施对玉米营养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盒栽试验结果表明:在此土壤条件下,施钾和微量元素对根系的发育有促进作用,有效地防止早衰,使其活秆成熟;硫酸锌和稀土对植株的生长无促进作用,三元素复合肥配施复合微肥效果最好;钾能促进氮从根系往植株体运输,稀土不利于氮素向籽实转移,锌和复合微肥对氮的吸收无明显作用;各种微量元素对磷的吸收无明显影响;氮磷肥有助于钾的吸收和运输;ZnSO4和稀土可能延迟钾的吸收,随着生育时期的延迟,植株和根系的含钾量随之降低。  相似文献   

19.
不同硒水平下两种大豆对土壤中硒吸收积累的生育期动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盆栽实验研究了不同硒水平两大豆品种对土壤中硒吸收累积的生育期动态。结果表明,大豆植株硒累积量与干物质累积量是同步的。大豆植株硒含量在生育早期高于生育后期。植株硒含量主要受土壤硒水平影响,品种间差异不明显。低硒水平下土壤硒的吸收利用程度较高,而高硒水平下植株吸收的土壤硒向生殖器官的迁移程度较高。因此,土壤硒对于大豆的生物有效性与植株硒水平是土壤—作物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大豆营养生长时期,根吸收的硒向地上部转移后仍主要分布在叶片中;而生殖生长时期则不同,在高硒水平下植株硒主要向子粒富集,低硒土壤中则主要集中于营养体。不过,以同一硒水平土壤的大豆根的吸收能力和硒的累积量没有差异,但子粒总硒累积量来说,两种大豆在低硒土壤中差异明显,而高硒土壤中没有差异,这可能涉及不同品种硒转运机制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了中美当代大豆品种和中国20年代大豆品种不同器官、不同生育时期的钙含量.结果表明:大豆植株不同部位钙的百分含量依次为:叶片>茎>叶柄>籽粒>荚皮;美国当代大豆品种茎秆和籽粒中钙的百分含量高于中国当代品种;从结荚期到完熟期,中美大豆植株中钙的百分含量随着生育时期的变化而逐渐降低;施用磷酸二铵以后,大豆在结荚期到鼓粒期增加了植株对钙的吸收,但进入始熟期以后,大豆植株钙的百分含量受磷酸二铵肥力影响不大;成熟时豆秸(包括茎、荚皮)、籽粒及大豆植株钙的绝对含量表明,相同器官内,中美当代大豆品种钙绝对含量高于中国20年代品种,其中美国当代品种的籽粒和植株钙绝对含量高于中国当代品种,中美当代品种豆秸中钙绝对含量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