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对运城市土壤有机质、全氮等5种元素与土壤的有效锌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合微量元素肥料施用情况,得出有效磷、有机质对有效锌含量的影响最为明显,使用磷肥、有机肥可以增加锌的有效性,微量元素肥料的使用也是土壤有效锌含量增加的重要因素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西南岩溶区土壤全氮含量的空间变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典型的岩溶峰丛洼地区域,在利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研究0~20 cm深度土壤全氮含量与地形指数因子关系的基础上,利用普通克里格法(OK)、单变量协同克里格法(COK)和多变量协同克里格法(MCOK)对土壤全氮含量的空间变异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土壤全氮含量空间分布可以用两个回归模型来表征。克里格插值分析表明,当全氮含量与地形指数因子相关系数较低时,COK法并不能有效提高全氮预测精度;随着协同变量的增加,MCOK法能够显著提高全氮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明确山西省小麦种植区土壤养分供应能力,为当地小麦提质增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依据2018年山西省统计年鉴,选取小麦种植面积最大的3个县洪洞县、襄汾县和闻喜县为代表区域,每个县根据土壤类型、地形特征以及种植区划,采集耕层(0~20 cm)土壤样品,分析土壤硝态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以及6种微量元素Cu、Zn、Fe、Mn、Ni、Se全量水平。【结果】山西省典型小麦种植区耕层土壤硝态氮量在1.9~115.2 mg/kg,平均值为35.14mg/kg;有效磷量在2.4~88mg/kg,平均值为26.9mg/kg;速效钾量在97.1~579.2mg/kg,平均值为297.9mg/kg,有机质量在5.61~64.28 g/kg,平均值为21.65 g/kg,总体较第二次土壤普查山西省耕层土壤对应养分数据提高了1.26%~109.4%。土壤中Cu范围在16.09~59.71 mg/kg,平均值为30.40 mg/kg;Zn范围为57.88~198 mg/kg,平均值为90.04mg/kg;Fe范围为2.30%~6.66%,平均值为3.76%;Mn范围在426~926.10mg/kg,平均值为660.7mg/kg;Ni范围在23.31~47.75 mg/kg,平均值为34.80 mg/kg;Se范围为0.017~1.354 mg/kg,平均值为0.434 mg/kg;对应较山西省土壤元素背景值提高10.82%~141.11%。6种微量元素总体表现为FeMnZnNiCuSe。当地土壤中有机质量与有效磷、Se全量呈极显著相关性。小麦种植区土壤养分县域空间分布差异性表现为3种大量元素上以襄汾县最高,Mn、Se、Zn以闻喜县最低。【结论】经过30多年土壤演化与施肥管理,山西省小麦种植区土壤养分数据较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土壤养分数据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采用污泥有机肥对紫花苜蓿草进行施肥作用,研究其对紫花苜蓿草生长和土壤理化性质改变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相比未施肥对照小区,污泥有机肥对紫花苜蓿草的生长,如株高,茎粗,叶面积,分枝数和茎叶比均有较好的促进作用(P<0.01)。通过对紫花苜蓿草进行分析,发现与未施肥作物相比,叶子中营养元素和微量元素(N、P、K、Zn、Fe、Cu、Mn)含量均有所提高,且未对作物产生毒害作用,同时与土壤中相关元素呈正相关性,在叶子中未发现重金属元素(Pb、As、Cd、Cr)。污泥有机肥施用后,土壤中营养元素,微量元素和重金属元素含量有所增加,其中除重金属Cd含量外(临近标准值),其他元素含量均低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的二级标准。同时土壤中pH、电导率、CaCO3、有机质等指标与未施肥土壤相比也有所提高。试验结果表明,污泥有机肥可以为作物提供充足的营养元素和微量元素,促进作物生长;同时在施用污泥有机肥过程中需要注意土壤中重金属元素Cd的富集情况。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喀什地区大规模水土开发中环境污染问题及生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本文按照喀什市分区情况,研究土壤含水量、pH、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全氮和全磷、以及不同层面的土壤内的理化性质。通过土壤采样、土壤层分类、采用相关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对于不同功能区垂直分布特征总体情况,不同深度的理化性质含水率、碱解氮、速效磷、全磷、全钾、pH这六种是随着深度的增加,其含量增加。有机质、全氮这两种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6.
李同科 《农业工程》2022,12(1):130-134
菌糠含有较高的营养成分,是应用价值较高的肥料.以舆芝16号白芝麻为试验对象,在土壤中施用菌糠,比较不同处理方法对土壤养分的影响,对白芝麻产量、根系及籽粒中铁、锌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菌糠可以提高土壤全氮、全钾及有机质含量,对土壤全磷含量影响不大,但能显著提高土壤中速效磷含量.施用菌糠处理的白芝麻产量好,...  相似文献   

7.
以滴灌为条件设置不同水肥处理,研究水氮耦合对红枣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设计水平范围内,增加土壤含水量会降低红枣果实的单果重和果形指数;水和氮的产量效应趋势均呈抛物线形,水的正效应和负效应都相对明显,而氮肥的正效应明显,负效应平缓;土壤水分和氮素含量过高会降低红枣果实还原糖与Vc含量,蛋白质的含量却随着土壤中氮肥量的增加而增加;增加土壤水分和氮素含量可以提高红枣果实中矿质Fe、Zn、Cu、Ca和Mg的含量,Mn的含量却随着土壤中氮肥量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8.
新型农业仪器集锦1.多功能土壤分析仪由中国农机研究院和北京海淀土壤分析仪器厂共同研制。具有光电比色、电极电位、电导和定量容积四种分析功能,可快速测出土壤中速效氮、磷、钾、酸碱度、全盐量和水分含量等,待测样品经消煮后还可测全氮、全磷、全钾及有机质等。其...  相似文献   

9.
鞍山市耕地土壤地力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鞍山市耕地的地力状况,选取24962个土样进行养分含量检测,与1979年第2次土壤普查土壤养分含量平均值进行比较,土壤中除微量元素、有效磷、全氮、碱解氮含量较高外,有机质、速效钾的含量均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0.
张艳  樊贵盛 《节水灌溉》2014,(3):58-61,65
以山西省清徐县孟封镇、柳杜乡农田灌区(属于汾河污灌区)为研究对象,在灌区内布设采样点以分层采集土样。对采样点的各分层土壤中的有机质、硝态氮、铵态氮、全磷和全钾的含量进行系统分析,并对不同深度土壤养分物质的分布特征及原因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污灌区各采样点表层土壤中养分含量均较大,土壤剖面中养分的分布均有一定的规律性,铵态氮含量随深度增加无明显变化,有机质、硝态氮含量呈现明显的"S"型变化,全磷、全钾在剖面中部有少许浮动,整体呈现逐渐降低趋势;灌溉方式的不同对土壤养分含量有一定的影响,纯污水灌溉地区的养分含量要高于污水井水相结合灌溉地区的养分含量,其中有机质、硝态氮含量在整个土壤剖面均较为明显,全磷、全钾在0~40cm土层中的含量差异明显,40cm以下土壤的含量无明显差异;土壤有机质含量与硝态氮、全磷呈显著正相关性,铵态氮、全钾含量与其他养分之间均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The use of wastewater for irrigation is increasingly being considered as a technical solution to minimize soil degradation and to restore nutrient content of soils. The aims of this study were to test if wastewater irrigation could improve soil fertility without affecting the quality of soils and plants. A field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in 2006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irrigation with untreated, and preliminary and primary treated wastewater on macro- and micronutrient distribution within the soil profile, yield and mineral content of cauliflower and red cabbage plants grown on a calcareous Aridisol in eastern Anatolia, Erzurum province, Turkey. Wastewater irrigation affected significantly soil chemical properties in the 0–30 cm soil layer and plant nutrient content after harvest. Application of wastewater increased soil salinity, organic matter, exchangeable Na, K, Ca, Mg, plant available phosphorus and microelements, and decreased soil pH. Wastewater irrigation treatments also increased the yield as well as N, P, K, Ca, Mg, Na, Fe, Mn, Zn, Cu, Pb, Ni and Cd contents of cauliflower and red cabbage plants. The highest yield, macro- and micronutrient uptake of cauliflower and red cabbage plants were obtained with the untreated wastewater. Undesirable side effects such as heavy metal contamination in soil and plant, and salinity were not observed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wastewater.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untreated wastewater can be used confidently, in the short term, in agricultural land, while primary treated wastewater can be used in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in the long term.  相似文献   

12.
长期畜禽养殖污水灌溉对土壤养分和重金属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浙北地区选择了16个样区(包括7个水田样区和9个蔬菜地样区),每个样区同时采集了畜禽养殖污水长期灌溉农田与无污水灌溉历史的对照农田土壤样品,比较分析了土壤中养分和重金属积累状况。结果表明,长期畜禽养殖污水灌溉可明显增加表层土壤(0~20 cm)有机C、全N、全P、Cu、Zn、As、Cd、盐分、NH4+-N、NO3--N、有效P和有效K的含量,但对土壤pH、全K、Pb、Ni、Cr、Hg的影响不明显。畜禽养殖污水灌溉对蔬菜地的影响明显大于水田。典型样区土壤垂直剖面分析结果表明,长期畜禽污水灌溉也可对剖面中20~60 cm土层的NH4+-N、NO3--N和有效P含量也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土壤重金属含量光谱估算模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昆山市水稻土为例,运用统计学相关分析方法,总结分析土壤有机质对不同重金属元素的吸附规律,尝试利用遥感光谱法实现对土壤重金属含量的模型估算.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有机质对不同重金属吸附强度由大到小的排序为:Cu>Pb>As>Zn>Cd>Ni>Cr>Hg,有机质对Cu和Pb的吸附固持强度较大,相关性显著.基于土壤有机质含量光谱诊断指数,建立了Cu和Pb的光谱估算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论证了利用土壤光谱特征间接估算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可行性,为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的快速定量评价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不同评价方法的绿洲棉田土壤质量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新疆绿洲棉田土壤质量状况。【方法】采集新疆主要棉区1 355个土壤样品,测定其pH值、含盐量、黏粒量、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效硫、有效铜、有效锌、土壤重金属全量铬、铜、锌、砷、铅、重金属有效铬、有效砷、有效铅、氟乐灵残留量、二甲戊乐灵残留量以及农膜残留量共21项指标,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FCE)、基于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的加权综合污染指数法(N-PI)及土壤综合质量指数评价方法(SQI)分别对绿洲棉田土壤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对其评价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新疆绿洲棉田土壤呈碱性,含盐量均值为3.44 g/kg,为轻度盐化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均偏低,速效磷、速效钾、有效硫及微量元素有效锌、有效铜较为丰富;Cr、Cu、Zn、As、Pb等5种重金属均未超过国家二级标准,但与新疆土壤元素背景值作比较均有累积现象;棉田土壤中重金属有效态Cr、As、Pb、氟乐灵残留及二甲戊乐灵残留量均在适宜范围内,农膜残留量均值为190.98 kg/hm2,农膜污染较为严重。利用FCE法对土壤进行评价,发现绿洲棉田土壤平均质量低;N-PI法对土壤进行综合评价,表明大部分棉田土壤已受轻度污染;利用SQI法进行评价,发现土壤质量综合指标值SQI介于0.31~0.73之间,绿洲棉田土壤综合质量总体中等偏低。不同评价方法得出的评价结果有差异,在本研究中SQI法为最优的评价方法,其评价结果更为客观、科学,符合新疆绿洲棉田土壤质量的实际状况。【结论】新疆棉区土壤质量总体较差,采用通用的评价方法对其进行综合评价,SQI评价法最合理,FCE和N-PI评价法次之。  相似文献   

15.
在收集陕西省泾惠渠灌区土壤普查资料的基础上,探讨了灌区土壤肥力质量从1987年到2009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①1987年灌区土壤pH值变幅在8.1~8.9之间;有机质属于4~5级,含量为较缺乏到缺乏,全氮和碱解氮都为5级,皆为缺乏;速效磷含量中等,属于3级;速效钾含量丰富,属于1~2级;碳氮比值的变幅为7.25~9...  相似文献   

16.
在渭北黄土高原坡地建立24个径流小区,对玉米苜蓿间作、玉米单作、苜蓿单作、裸地降雨后侵蚀泥沙各养分含量进行测量和监测,结果表明:土壤全氮、全磷和有机质的损失量表现为裸地>玉米单作>玉米苜蓿间作>苜蓿单作;不同带宽间表现出随着玉米带宽的增大,全氮、全磷和有机质的损失量也增大;不同坡度土壤速效钾、速效磷、硝态氮、铵态氮的损失量随着坡度的增大而增大;间作下土壤速效钾、速效磷、硝态氮、铵态氮的损失量均小于玉米单作和裸地,但大于苜蓿单作。  相似文献   

17.
砒砂岩地区沙棘生态工程的土壤修复效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砒砂岩地区沙棘生态工程为研究对象,探讨沙棘生态修复工程实施对表层土壤理化性状的改良作用,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实施造林工程8年后,沙棘林地表层土壤的总孔隙度比荒坡地提高7.4%,土壤粘粒含量占49.15%,比荒地增加了75%;〉5mm的大团粒含量为43.38%,是荒地的2.99倍,有机质含量为13.92g/kg,是荒地的3.68倍;全氮、全磷、全钾的含量分别为荒地的1.72倍、1.13倍与1.36倍,有效氮、速效钾、速效磷含量分别为荒地的4.54倍、3.29倍与7.6倍。说明沙棘造林使造林区的土壤结构得到显著改善,沙棘生态修复工程的生态效益突出,可有效降低该地区降雨对土壤的侵蚀和地表径流的冲刷。  相似文献   

18.
基于环境因子和R-STPS的林地土壤有机质预测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基于环境因子和混合插值的林地土壤有机质预测模型。首先应用数字地形与遥感影像分析技术获取地形因子与遥感指数,然后分析土壤有机质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最后用环境因子对土壤有机质进行空间预测。针对回归克里格法(RK)需要计算半变异函数的缺陷,提出了一种空间插值方法,即回归-光滑薄板样条插值法(R-STPS)。将这2种插值方法用于顺昌县土壤有机质的空间预测。结果表明,RK与R-STPS的预测精度、计算效率、预测的研究区土壤有机质空间分布的总体趋势相近。R-STPS无需计算半变异函数,使用方便,因此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9.
对开原市水稻主产区1357个水田土样进行数据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全市水田土壤肥力中等,土壤有机质含量缺乏,全氮和速效钾含量中等偏下,有效锌含量中等,有效磷含量稍丰,有效铁、锰、铜、硫含量丰富,显微酸性。并根据养分丰缺情况及土壤质地特点,提出总的施肥原则是在提高有机肥用量的基础上,稳氮、减磷、增钾和适量施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