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城市湿地公园中的景观艺术——以香港湿地公园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香港湿地公园为例,通过对其各景点的分析,探讨当今城市湿地公园建设的景观模式。  相似文献   

2.
该文试从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原则、合理利用原则、协调建设原则3个方面分析城市湿地公园湿地景观营建的原则,以期对湿地景观的营建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城市湿地公园是供游人观赏和休憩的场所,其景观的营造应该从围绕最具特色的湿地进行,合理进行功能区划研究,使其能将生态性及艺术性完美结合。本文以南昌市艾溪湖森林湿地公园为例,对其湿地景观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湿地公园,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提高城市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其独特的植物景观,能够让市民切实感受到湿地作为“城市之肾”的无穷魅力。作者以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为例,探讨了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营造中的人性化处理技术,以期为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营造的更好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湿地是地球上独特的自然综合体和水陆综合生态系统,城市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和成果.城市湿地作为城市中一个特殊的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环境调节和社会服务功能.结合长兴湿地公园的规划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方向着手阐述城郊湿地公园建设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以哈拉哈河位于阿尔山市的一段河流及附近湿地为例,探讨位于城市绿心的城市湿地公园设计。设计基于场地现状景观和资源,以保护为主、合理开发为原则,营造当地典型的植被和湿地景观,展示地域特色文化,营造完善的游憩体系,将公园打造成为城市的绿色生态中心、地域景观文化风貌的集中展示区和市民休闲游憩的后花园,为城市的市民提供景观、游憩、生态等多样的服务。  相似文献   

7.
河流型城市湿地公园是城市湿地公园的一种特殊类型,其植物景观不仅要满足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保护、休闲游览等功能,还应体现河流蜿蜒曲折的形态特点。文中以构建具有河流特色的植物景观为目的,将其分为3个带:湿地植物景观带、生态防护林带和休闲森林景观带。其中,湿地植物景观带以水生、湿生植物沿河岸连续片植为主,目的是构建色彩丰富、开闭变化的滨水线性景观;生态防护林观带以耐水湿乔木沿堤坝群植的形式组建自然、和谐的绿色线性空间;休闲森林景观带以植物组团的形式营造多线相连的网状景观空间。以沙颍河国家湿地公园为例,研究其植物景观营造的方法,探索科学、合理、具有河流特色的植物景观设计模式。  相似文献   

8.
将参与性景观设计的概念引入到城市湿地公园的设计中,通过对城市湿地公园参与性景观设计原则与景观要素进行综合分析,指出了参与性景观设计在当前城市湿地公园建设中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结合绵阳小枧生态湿地公园这一实例,分析了该湿地公园在参与性景观设计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设计策略,以期对类似湿地公园设计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9.
城市湿地公园的地域特色塑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下渚湖湿地公园设计实际案例进行分析,从景区特色塑造、特色景点设计、建筑特色与植被景观特色塑造等方面阐述下渚湖湿地公园地域特色塑造的策略。结合理论研究,探寻城市湿地公园的地域特色塑造之路。  相似文献   

10.
以杭州西溪湿地公园、西湖西进湿地为例,阐述城市湿地植物景观设计的相关概念,以水生植物、湿生植物为主要景观构成要素,通过不同的植物选择和不同的植物景观构建模式来进行城市湿地植物景观的设计.并对各构成要素的特点、设计手法进行具体的研究分析,探索科学而又合理的城市湿地植物景观设计模式.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的城市问题和环境问题,如何解决好城市雨洪问题和环境问题,是当前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海绵城市的提出为城市环境的改善提供了发展方向,通过海绵城市的建设,充分利用城市湿地公园,为城市景观园林的建设提供了设计途径.平顶山地区有亚洲最大的湿地公园,通过对湿地公园的有效设计,可以成功...  相似文献   

12.
编者  梁世铃 《广东园林》2014,(3):I0001-I0004
湿地是地球上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独特生态系统,是自然界中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环境之一,它具有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促淤造陆等重要的生态功能,孕育了许多生物,如鸟类、鱼类、植物及浮游生物等。作为重要的湿地景观之一,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大大改善了公众的居住生态环境。本期选登一组城市湿地公园图片,包括海珠湖公园、云溪生态公园、大沙河湿地公园,供大家观赏。  相似文献   

13.
随着近年来人们对湿地生态环境的日益重视,承载了湿地资源保护利用、湿地文化科普教育以及休闲游憩活动等多重作用的湿地公园应运而生。本文以江北湿地公园的植物景观营造为研究对象,通过多次的现场考察,提出公园现状存在的问题,根据江北地区生境状况和不同区块特质,从丰富湿地生态多样性、重现自然优美的湿地景观的原则出发,对江北湿地公园提出了植物配置方案,以期在满足湿地公园生态功能和地域特质的同时极大地展现湿地景观效果。  相似文献   

14.
张丹  田大方 《林产工业》2016,(11):60-62
城市湿地公园作为维护和修复城市湿地生态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不仅为居民提供丰富的景观和休闲资源,也影响着城市的生存环境,同时还是科普和科研的重要基地。笔者所参与的红海滩湿地公园规划项目在对红海滩原有资源进行保护和整合的基础上,提出"水乡田园·湿地慢休闲"的设计理念,力求做到设计契合地域文化、彰显红海滩特色,将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完美融合,实现旅游经济与湿地保护共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对城市湿地公园规划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维  乔长江 《河南林业科技》2010,30(4):64-66,70
城市湿地公园作为现代城市发展过程中一种新的绿地类型,生动地体现出城市与湿地的融洽结合、人与自然的融洽结合。以位于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三门峡市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为例,探讨了城市湿地公园在规划、建设及管理中一些问题的认识与思考。  相似文献   

16.
《湖北林业科技》2015,(4):44-47
本文以贵阳市小车河城市湿地公园为例,针对城市核心区湿地公园的植物配置中存在的植物群落配置单一、配置未很好遵循植物的生长习性与节律、季节性景观不鲜明等问题,提出提高生态系统多样性、丰富景区植物季相颜色搭配、遵从植物生长习性、植物配置的疏密关系等优化配置方案,并对其优化配置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7.
湿地拥有巨大的生态功能和效益,是人类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随着近年来人类对湿地重要性的认识,如何科学利用保护湿地成为专家争议的话题。本文通过对阿拉善黄河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的分析,指出了如何以现状条件为基础,以生态理念为原则,营造湿地景观的方法,以期对其他湿地公园的建设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李洁 《山西林业》2012,(5):41-43
城市湿地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作用巨大。对香港湿地公园和北京三里河湿地公园进行对比,分析了国内湿地公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国内湿地公园面临的挑战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国内外城市湿地公园理论研究和发展状况,分析了我国城市湿地公园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并从生态学角度提出了建议,以期对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和湿地公园生态系统的恢复与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湿地公园、湿地水体景观相关概念和理论的阐述,针对湛江市绿塘河湿地公园的水体景观和现有问题,对其生态性、多样性、脆弱性、动态性的水景景观特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湿地公园水体景观营造的建议.以期为湿地公园水体景观的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