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凡从事农业的人迟早都会对目前的耕作方法提出疑问.耕地保护已经被实践很长时间了,然而,耕地的持续退化和侵蚀却无处不在.传统的耕作方式是减少土壤有机质,造成土壤退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每一个热心农业工作的人迟早都会对目前耕作的方法提出疑问。耕地的保护已经研究和试验很长时间了,然而,耕地的持续退化和侵蚀却无处不在。约定俗成的传统耕作方式,是耗尽土壤中的有机物质,并造成土壤退化的主要原因。相反,保护性农业,由于省去了种植前的土壤准备工作,给农业带来了光明。  相似文献   

3.
0引言保护性耕作是一种耕作体系,其主要特点是为作物创造适宜的生长条件,将作物的残茬均匀地覆盖在地表或混入浅层土壤,起到保土蓄水、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结构的作用。针对兰西县的实际,为了维系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沙尘暴的发生,就必须走保护性耕作的道路。1兰西县走保护性耕作之路的必要性1)兰西县属于干旱少雨地区,年降雨量为450mm不等,时空分布不均,有75%以上的降雨集中在8,9月份。由于天然降雨与作物生长期不同步,没有被充分地利用,影响了作物的播种和出苗。由于植被生态环境较为薄弱,农田裸露,水蚀、…  相似文献   

4.
我县地处华北平原干旱地区,小麦、玉米连作一年两熟。小麦适播期在秋分后至霜降前期,越冬小麦要经受冬、春干旱和大风的侵蚀。过去由于铧式犁耕翻,土壤结构和土表植被遭受破坏,经常形成沙尘暴天气,不仅造成土壤失肥、失水,而且破坏了生态环境。近几年来,我们推行了小麦联合收获  相似文献   

5.
保护性耕作越来越成为世界农业领域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它以保护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摒弃了传统掠夺式的耕作方法,在向耕地索取食物的同时,更加注重培肥地力、防止土壤侵蚀和保护耕地的可持续利用,被称为一项新的革命性的农业技术。作为一项公益性的技术推广活动,政府应在发展保护性耕作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一、发展保护性耕作是政府的职责政府是国家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者和管理者,构建和谐社会是政府的基本职能。长期以来,人们为了更多地从耕地中获取食物,出于眼前利益,采取不恰当的耕种方法,不注重对耕地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造成…  相似文献   

6.
传统耕作方式中,农民种植农作物之前都要翻耕土地,这种做法在为作物创造良好生长条件的同时也破坏了地面的保护层。裸露疏松的土壤难以抵挡风、雨等自然力的袭击,遭到水蚀、风蚀,这给资源贫乏的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严重的环境问题。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的一些资源贫乏国家频繁遭受干旱和风沙袭击,农田和牧地的生产能力受到严重影响,这些国家每年土壤平均营养成分流失估计在24千克/公顷左右,并且还有上升趋势。在南亚每年也因各种形式的土壤退化造成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约100亿美元。保护性耕作就是针对传统耕作弊端发展起来的一项新…  相似文献   

7.
1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内涵及概况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就是用机械完成免耕播种、秸秆处理、深松、打药、收获等项目。美国是最早研究保护性耕作的国家。19世纪中叶后,美国大面积采用铧式犁耕翻土壤,并获得好收成,但草原植被严重破坏,农田肥力下降。在20世纪30年代的干旱周期中,发生了毁灭性的黑色风暴。黑风暴过后,地表10~30  相似文献   

8.
保护性耕作技术要求播种后,地表保留30%以上秸秆等覆盖物,不使用铧式犁、旋耕机等整地,使用免耕播种机播种,使用深松犁、深松铲几年深松整地一次,不打乱耕层、不破坏土壤结构。保护性耕作技术能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是一项先进的农业耕作技术,改变了传统农业耕作方式,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是一种耕作体系,它将作物的残茬均匀覆盖地表或混入浅层土壤,起到了保土蓄水,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结构的作用。通过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实施,可以达到防风治沙、改善生态环境,从而达到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根据保护性耕作的技术特征,研究分析农业增产效益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11.
南部非洲的保护性农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持续性和可盈利性 保护性农业以实现可持续的和可盈利的农业为目标,实现该目标要通过以下三方面:最小土壤扰动,永久土壤覆盖和作物轮作。这种方法对于不同规模的农田和农业生态系统都有巨大的使用潜力,但是最迫切需要采取这个方法的还是小农户,尤其是那些劳动力严重短缺的农户。这是一个结合可盈利农业生产、环境保护和可持续生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农业部保护性耕作研究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从1991年开始进行农机、农艺相结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在黄土高原、华北、东北、西北、农牧交错区、绿洲农业区建立了保护性耕作试验基地,开发了适合不同技术模式的保护性耕作专用机具.1998年,在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保护性耕作课题组的基础上,成立了"农业部保护性耕作研究中心".目前,农业部保护性耕作研究中心共有专职研究人员9人,其中教授、副教授5人;另有非固定研究人员8人.拥有降雨模拟试验装置、田间风蚀测试装置、土壤测试仪器等固定资产约800万元,与国内数家农机企业、研究院所、高校等有良好的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13.
南方农业保护性耕作的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我国南方水资源相对丰富,因而对南方旱地农业保护性耕作研究较少。为此,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农业保护性耕作的发展趋势,建议应加强农机、农艺等多学科的密切配合,系统地对我国南方农业保护性耕作体系及配套农机具加以研究,以便因地制宜地逐步对其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设施农业可调光质精确补光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环境温度、光质和光强对农作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提出结合实时环境检测、特定波段补光与定量决策的精确补光方法,设计了基于反馈控制机制的定量决策算法。以单片机为核心控制器件,设计了可调光质的精准补光系统,可根据温度及红蓝光目标光强与实时光强的差值精确计算补光量,通过PWM占空比调整LED输出光强。实验结果证明系统可实现按需补光;采用的LED光源较白炽灯节能54%,较荧光灯节能83%;在相同LED光源时,较常规LED补光系统的节能率在不同光质阈值和气候条件下具有一定波动,平均节能在30%以上。  相似文献   

15.
青海省湟中县因长期使用传统的铧式犁粗放性耕作,造成了农田大面积裸露,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增多,导致了贫困。为此,通过对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解决生态环境恶化问题的探讨,论述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发展可持续农业的观点,提出了加强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介绍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起源、基本概念及原理,阐述循环经济的概念、基本原则和循环型农业的循环层次,论述将保护性耕作技术纳入循环经济范畴,用循环型农业的理念研发和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张璐  吴玉琴 《农业工程》2022,12(7):72-77
在砂土中加入十八胺使其具有斥水性,对斥水土在农业方面的应用展开研究,在室外采用铺盖斥水土、覆膜及不覆膜3种方式在相同的自然环境下进行辣椒的种植,对比分析各种植方式的累积浇水量、株高、径粗、同期采摘的辣椒质量等参数;同时采用温纳四极法在同等土壤环境条件下对铺盖斥水土的区域和不做保水措施的天然土壤区域的土壤电阻率分别进行雨前、雨后的对比分析。试验发现:在辣椒前期生长中,铺盖斥水土区域的辣椒浇水量在3者中最少,同期辣椒产量略少于覆膜区域但远超过未覆膜区域,株高偏低,径粗最小;在测量土壤电阻率时,铺盖斥水土区域的电阻率降雨前后均比自然土壤区域的电阻率小,降雨前后电阻率值的变化幅度也较小。试验表明,斥水土可以降低天然土壤内部的水分运动速率,对减少土壤内部水分蒸发具有明显的效果,有利于作物的生长,为干旱地区提供新的保水措施思路。   相似文献   

18.
基于LED的设施农业智能补光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光是植物生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人工补光可有效提高植物光合作用,促进农作物增产增收。现有LED补光系统在环境适宜性监测、光源控制和植物不同阶段需光量差异性考虑不足,造成红蓝光补光不足和补光过度并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设施农业智能补光系统,支持定义植物不同生长阶段的需光量,采用STC12C5A60S2单片机实时监测设施内环境温度和光强,并通过PWM信号控制红、蓝光LED补光灯亮度实现作物按需定量的智能补光。该系统已初步进行试用,证明该系统稳定可靠,可有效实现定量精确补光。  相似文献   

19.
2007年9月15日~10月6日,受加拿大农业与食品部的邀请和农业部的委派,由农业部农机化司、农业部农机推广总站、农业部农机鉴定总站和新疆、内蒙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