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8 毫秒
1.
玉米灰斑病菌生理分化的鉴别寄主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玉米灰斑病现已成为北方玉米产区的主要病害之一,但国内外关于玉米灰斑病菌Cercospora zeaemaydis Tehon & Daniels致病力分化等方面的研究较少,尚未建立该病菌生理分化的鉴别寄主系统,无法明确我国是否存在玉米灰斑病菌致病性分化类群或生理小种及优势菌群和分布,限制了有针对性地进行品种合理布局和抗病育种工作,因此研究玉米灰斑病菌致病性分化鉴别寄主体系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作者采用田间成株期鉴定技术,对不同的玉米灰斑病菌菌株进行致病力划分,研究其鉴别寄主体系。  相似文献   

2.
玉米灰斑病菌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玉米灰斑病是由玉蜀黍尾孢菌(Cercospora zeae-maydis Tehon&Daniels)引起的世界性病害,近年来中国北方玉米发生较为严重。关于该病菌是否存在遗传变异现象在国内始终未见深人的报道,为此本研究通过RAPD技术,从DNA分子水平来研究玉米灰斑病菌群体内遗传变异的情况,为深入研究病菌致病性分化的机理和病菌一寄主互作的机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作者征集了本院玉米育种组选育和生产上推广的玉米杂交种及部分亲本,研究玉米对玉米小斑病菌的抗病性与其叶内过氧化物酶活力的关系,为玉米抗病育种提供抗病性鉴定的依据。此外,初步探索玉米叶内过氧化物酶活力增强的诱导因素。  相似文献   

4.
 利用菌丝生长法、ISSR分子标记和分生孢子悬浮液喷雾接种法,探讨了福建省玉米小斑病菌对丙环唑的敏感性以及不同敏感性病菌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致病性。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福建省玉米小斑病菌对丙环唑产生了抗药性,抗药性菌株的抗性倍数达到2.1~9.4倍。筛选获得的10条ISSR引物对55个菌株共检测出153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百分比高达93.46%。在敏感型、中间型和抗药型群体中多态性位点百分比分别为77.12%、69.93%和81.70%,在抗药型群体中,等位基因观测值、等位基因有效值、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s信息指数均高于敏感型群体,表明玉米小斑病菌抗药型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最丰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病菌群体遗传多样性与抗药性水平和地理来源均有较高的相关性。致病性测定表明,丙环唑不同敏感性病菌群体对11个鲜食玉米品种均具有较强的致病性,但是,在9个玉米品种上,敏感型群体中强致病力菌株出现频率明显低于抗药型群体。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玉米小斑病菌群体遗传结构及其田间抗药性监测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概述了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菌分离培养、病原菌检测、病菌致病性分化、品种抗病性和病害综合治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玉米灰斑病抗性鉴定技术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玉米灰斑病菌孢子产生、病菌接种和寄主抗病性测定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应用玉米叶粉碳酸钙琼脂和玉米叶粉琼脂两种培养基,温度24~25℃,培养5天,病菌可大量产生分生孢子;于植株喇叭口期,用注射器将病菌孢子悬浮液注射于植株喇叭口中,获得了理想的发病效果;对20个玉米自交系注射接种鉴定结果表明,玉米自交系间抗病性差异明显,但未发现免疫自交系。  相似文献   

7.
用RAPD分析和DNA指纹鉴别玉米小斑病菌O、C、T三个小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Nicho  P 苏海 《植物病理学报》1993,23(2):114-114
 目前通过病理学鉴定已发现玉米小斑病菌存在分别对玉米雄性不育T型、C型细胞质专化侵染的T小种和C小种(无细胞质专化致病性的相应称为O小种)。  相似文献   

8.
玉米弯孢叶斑病菌生理分化和分子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论文采用同工酶电泳技术、鉴别寄主鉴定技术、基因组随机多态性扩增技术(RAPD)及人工诱变,从寄主一病原互作角度研究了玉米弯孢叶斑病菌的遗传、变异与致病性分化,明确了该病菌存在致病性分化和生理分化,并从遗传物质DNA水平证实病菌致病性分化并非是表型差异,而是一种基因的分化,具有较稳定的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9.
 玉米大斑病是由玉米大斑病菌(Setosphaeria turcica)引起的玉米叶部主要病害。在玉米的抗病反应中玉米与大斑病菌间存在着复杂的互作关系。要阐明玉米抗病过程中抗病基因、参与信号转导基因、防卫反应基因等如何参与抗病过程,以及它们与抗病性的关系,需从基因表达整体水平上了解上述抗病相关基因表达的种类与数量,进而分析其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0.
 过去国际上一直是根据在玉米自交系整株幼苗上的致病性以鉴别玉米小斑病菌(Helminthosporium maydis Nis.&Miy.)的两个生理小种,即T小种和O小种。工作中发现在自交系幼苗上接种鉴定一次,需时较长,且接过种的幼苗不宜再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