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常规鱼类的养殖过程中,细菌性疾病的发生比较频繁,发生面积也较大。因此,搞好鱼类细菌性病害的诊断及防治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对虑食性鱼类的食性,养殖虑食性鱼类的场地选择和网箱材料进行分析。文中从网箱架设、养殖密度、养殖管理、病害防治等方面,重点介绍了虑食性鱼类网箱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海水养殖鱼类品质、规范养殖生产、减少养殖自身污染、保障鱼类食用安全和出口质量,本文作者开展了"出口海水网箱养殖鱼类的病害研究及防治对策"项目的研究。对浙江省台州海域8个养殖区域进行实地调查,及时取样,实验与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各县水产技术推广站每年提供的数据等获取流行病学资料,按流行病学统计方法进行资料分析和处理。结果显示,海水网箱养殖鱼类细菌性病害仍是危害养殖生产的最常见、影响最大、经济损失最严重的病害。为此,本文作者以浙江省地方标准(DB/T568-2005)"深水网箱无公害鱼类养殖技术规范"为依据,结合台州海区潮流、岛礁海湾屏障条件、海水网箱类型以及排列方式,本文作者设计了通用性的、生态性的、调控性的海水鱼类健康养殖技术模式及其操作规范,以期达到对养殖鱼类病害实行综合防控,保障海水网箱养殖鱼类的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4.
2002年在宁夏渔业主产区选取有代表性的,不同类型、种类的养殖面积740hm^2,进行了为期8个月的养殖鱼类病害监测,初步摸清了宁夏水产养殖鱼类病害的种类、流行、发病特点及造成的损失情况,并对2003年水产养殖病害的发生和流行进行了预测,为进一步降低病害造成的损失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山西冷水性鱼类养殖发展现状调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山西境内冷水性鱼类的养殖面积、产量、养殖品种、养殖模式的实地调研,分析了山西省冷水性鱼类养殖现状.根据国内外冷水性鱼类发展状况、省域内的自然资源条件以及养殖经验,建议从循环水养殖、良种选育、病害防治及营养饲料等方面推进健康养殖体系建设,提出通过实行冷水鱼养殖准入制度、实施品牌战略、建立冷水鱼发展合作组织等三方面挖...  相似文献   

6.
安全食品生产法律、法规的建立,市场准入机制的形成使渔业健康养殖成为当前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必由之路[1~4],石头河水产站冷水鱼养殖历史长,新品种不断引进,鱼类病害逐年增多。因此,实行健康养殖减少病害发生将成为目前冷水鱼养殖鱼病防治的重要手段,现将冷水鱼健康养殖技术操作  相似文献   

7.
安全食品生产法律、法规的建立,市场准入机制的形成使渔业健康养殖成为当前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必然之路,北京市怀柔区冷水鱼养殖历史长,新品种不断引进,鱼类病害逐年增多.因此,实行健康养殖减少病害发生将成为目前冷水鱼养殖鱼病防治的重要手段,现将冷水鱼健康养殖技术操作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对山东省境内的冷水性鱼类养殖企业进行了实地调研,主要涉及内容为冷水性鱼类的养殖面积、产量、养殖品种、养殖模式等现状以及在养殖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在对山东省整个区域的资料汇总、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国内外冷水性鱼类的发展趋势,结合山东省自然资源条件以及养殖经验,提出从循环水养殖、苗种繁育、病害防治及饲料营养等角度开展健康养殖的建议。并且在苗种繁育的工作中需谨慎开展杂交鲟的研究与推广;借鉴成功经验,开展"公司+基地+农户"养殖模式;注重成鱼养殖以及后备亲鱼的培育;大力提升冷水性鱼类深加工规模,形成"繁养-加工-销售"的产业链,推动冷水性鱼类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武都区主要养殖鱼类2005年的病害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监测,草鱼的病害有5种,鲫鱼的病害有3种,其中发病率较高、危害较大的为细菌性烂鳃病、赤皮病和真菌性水霉病。  相似文献   

10.
黄邦星 《福建农业》2009,(11):30-31
我县地处闽西北山区,养殖水域丰富,主耍养殖品种有草鱼、鲢鱼、鳙鱼、鲤鱼、鲫鱼等。近年来,随着养殖密度的不断增加.导致有的地方养殖环境条件逐步恶化.主要养殖鱼类的病害也越来越多,给养殖户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根据多年来从事水产技术指导积累的一些成功经验,现就山区主养鱼类常见5种病害的防治方法归纳介绍如下。以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武都区主要养殖鱼类2005年的病害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监测,草鱼的病害有5种,鲫鱼的病害有3种,其中发病率较高,危害较大的为细菌性烂鳃病,赤皮病和真菌性水霉病。  相似文献   

12.
一、病因 近年来,随着水产养殖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养殖密度日益增大,鱼类病害的发生也日益严重,出现了以肝胆疾患为主要特征的鱼类疾病,即鱼类肝胆综合症。养殖密度过大、水体环境恶化、强化投饲、乱用滥用药物、维生素缺乏、饲料腐败变质,以及营养成分的失衡和饲料中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等,都可能对鱼类肝脏造成损害。  相似文献   

13.
据调查,当前许多水产养殖户一般是通过加强管理、增投饵料、搞好防病等途径来提高养鱼效益,而不懂得巧妙利用各种鱼类生活习性之间的互补性,在所养品种中适当套养部分有利品种,达到调节水质、防治病害、以鱼养鱼的目的.为便于操作,现对常见鱼类的生活特性作简要介绍,以备选择时参考.  相似文献   

14.
唐俊  杨明举 《农技服务》2009,26(5):130-130,134
在鱼类养殖中,成功掌握鱼类健康养殖技术是养殖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从亲鱼池和亲鱼的选择、孵化池的水质和鱼卵放入前的消毒、苗种池的选择和苗种放养、鱼种越冬、成鱼养殖的日常管理、鱼病防治、成鱼捕捞等方面介绍了鱼类的健康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15.
山塘、水库是淡水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县约占全县养殖水面的五分之一,且大都为山垅田、冷浸田等低产耕地筑坝围成,以养殖草鱼为主,实行畜、禽、果等综合养殖经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近年来,养殖环境恶化,管理不善使得连年都有部分山塘、小水库养殖的鱼类发病、流行,影响了养殖效益.为此,笔者自2000年以来,对全县山塘、水库养殖鱼类发病原因、流行规律,以及山塘、水库特点进行调查,并总结了一套符合我县山塘、水库实际的防治病害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16.
在我们平时的鱼类养殖工作中,可以根据各自水体的具体情况,利用各种鱼类的生活习性,适当地套养部分有利的品种,从而达到调节水质、防治病害和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17.
鱼类肝胆综合征是近两年在鱼类养殖中频繁发生的一种新的鱼病症状,2005年我地也大面积发生了此病,发病面积占全区养殖面积的60%左右,严重影响了养殖经济效益。笔者根据近两年在鱼病防治工作中对鱼肝胆综合症的治疗情况总结出一些成功的经验,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夏秋池塘养殖常常遭遇暴雨的危害,从而引起养殖鱼类的多种疾病,如不及时加以有效防治,就会造成重大损失.那么,暴雨过后应当采取哪些措施来防治鱼类和水产的疾病呢? 一、及时换水 暴雨过后,对鱼、虾、蟹和贝类养殖的池塘应及时换水,通过几次换水,逐渐将塘水pH值和盐度调节到鱼、虾、蟹和贝类正常的生理需要范围内.换水不能操之过急,第一次换水以排去表层水为好,不可一次将池水排出滩面(尤其是晴热的白天),否则不仅对鱼类会有很大影响,对蟹类、贝类也都会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在池塘养殖鱼类过程中,常常伴随着鱼病的发生,鱼患病后活动失常,摄食减少或停止,轻则影响鱼的生长,重则造成其大批死亡.现将池塘养殖鱼类疾病发生的原因及其预防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观赏鱼养殖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但是,由于养殖方法的欠科学与管理不当等原因,造成了观赏鱼类养殖的困难化和养殖难度的增加。笔者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几点关于观赏鱼养殖的常见疾病与防治措施,供参考。1致病原因1.1致病外因1.1.1自然原因水温变化:鱼类属于变温动物,体温会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当外界温度急剧升高或降低时,鱼类会发生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