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小麦吸浆虫化防效果分析与评价李敬,郭超,温丙林(河南汝州市农技中心,467500)我市为小麦吸浆虫的老发生区重发生区,近两年发生危害有所回升,为搞好此虫的防治,我们对现行的化防效果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今后的对策。1化防效果调查1.1播前施药每亩使用...  相似文献   

2.
甘、宁、青三省(区)小麦吸浆虫分布区及发生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宁、青三省(区)小麦吸浆虫主要分布区为海东及临夏发生区,陇中半干旱引黄灌区发生区,宁夏引黄灌区发生区,六盘山阴湿山地及塬区发生区和渭水上游及岭南微成盆地发生区共5个主要发生区。三省(区)小麦吸浆虫的动态发生呈“马鞍形”过程,其主要原因是:小麦品种的更换、作物布局和耕作制度的改变、农田灌溉条件的改善等农业生态条件的变化,加之防治工作滞后等,应针对以上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做好小麦吸浆虫的防治。  相似文献   

3.
根据南阳县1983—1986年麦田调查记录,发现小麦吸浆虫各年发生程度有明显区别。4年中以1983年发生最重,如在吸浆虫严重发生区官庄乡的品种试验地调查,品种宛7107的吸浆虫估计损失率是17.55%,绵阳11为37. 88%,而百农3217的估计损失  相似文献   

4.
小麦吸浆虫在河北定兴县危害严重小麦吸浆虫分为两种,即小麦红吸浆虫和黄吸浆虫,均属双翅目、瘿蚊科,分布于全国麦区。小麦吸浆虫是世界性的一种重要害虫,1994年在河北省定兴县发生面积达1300多hm2,严重地块减产9成,一般减产2~3成,危害之重,在定兴...  相似文献   

5.
小麦吸浆虫药剂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不同杀虫剂、不同防治时期、施药方法和次数防治小麦吸浆虫的试验表明,在小麦吸浆虫化蛹率达50%时,应用50%甲胺磷乳油、50%甲基异柳磷乳油、50%对硫磷乳油和6%林丹粉剂配成毒土于麦田撒施,均可有效控制小麦吸浆虫危害,穗、粒被害率均比对照降低80%以上;在小麦吸浆虫成虫羽化始盛期,用55%林丹胶悬剂0.4g/66.7m2、0.6g/66.7m2防治,防效达91.86%、94.95%,在这几种杀虫剂中防效最好;小麦播种前施药防治小麦吸浆虫幼虫效果并不理想。小麦吸浆虫的药剂防治策略应是蛹期防治为主,成虫期扫残。  相似文献   

6.
小麦吸浆虫是小麦上的一种毁灭性害虫,其种类主要有麦红吸浆虫和麦黄吸浆虫,在宿州市发生的主要为麦红吸浆虫。20世纪50年代后期本市就有小麦吸浆虫发生,通过推广应用抗虫品种和六六六药剂处理土壤等措施,在短期内基本控制了为害。70年代后期因小麦品种更新换代,抗虫性能差,以及1983年六六六停止使用后放松了防治,致使1985年小麦吸浆虫暴发成灾。仅本市埇桥、灵璧、泗县3个县(区)当年小麦吸浆虫发生面积就达11.23万hm2,占3县(区)小麦种植面积的46.6%,产量损失4186.7万kg。经过1986、1987年连续开展综合防治,基本控制了为害。近20年来,该虫一…  相似文献   

7.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48%乐斯本乳油于小麦吸浆虫蛹期土壤处理对小麦吸浆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150ml/666.7m2用量可有效地控制小麦吸浆虫的危害 ,粒被害率比对照降低 85.24% ,防效达88.45%,适宜在春麦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小麦吸浆虫是威胁濮阳市小麦生产的重要害虫。运用淘土、剥穗和网捕法对其发生和活动规律进行了调查研究。进一步明确了本市发生的小麦吸浆虫主要为麦红吸浆虫[Sitodiplosis mosellana(Géhin)]。初步摸清了其在本市的发生分布区域、年生活史和成虫日内活动规律。  相似文献   

9.
1999年,小麦吸浆虫在涿州市大发生。据市农林局调查,全市12个乡镇有11个乡镇发生,发生面积2.0万hm2,占全市小麦播种面积的82.2%,该年防治工作抓得较好,防治面积占发生面积的95%,全市只有6户农民反应因吸浆虫为害而严重减产。2000年吸浆虫发生面积2.7万hm2,占全市小麦播种面积的73.5%,而防治面积仅及60%,因吸浆虫为害而几乎绝收的农户猛增。做为一名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经过这两年防治小麦吸浆虫的亲身实践,深深感到在2000年防治小麦吸浆虫的工作中存在一些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领导着急上火,群众等待观望  1999年…  相似文献   

10.
小麦吸浆虫(sitodiplosis mosellana Gehin)的发生受温、湿度等气候因子影响极大,特别是化蛹、羽化等发育阶段表现更为显著。本试验于1987年4—5月份小麦吸浆虫化蛹,羽化期间在室内控制温湿度条件下,对活动幼虫化蛹和成虫羽化进度,发育百分率进行了观察,旨在进一步探明不同温湿发对小麦吸浆虫化蛹,羽化的定量温湿指标。为提高测报的精度和分析种群数量变动提供参考,现将初步试验结果简报于下。  相似文献   

11.
小麦吸浆虫防治适期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不同杀虫剂、不同时期对小麦吸浆虫的防治效果试验表明,在秋季麦播前土壤处理,防效不理想;在吸浆虫蛹期、羽化高峰期防治虽能获得较好的防治效果,但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掌握发育进度,不适合指导群防群治;而小麦抽穗露脸70%~80%时,正值吸浆虫产卵始盛期,此期防治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一物侯现象群众容易掌握。此前及此后羽化的成虫多为无效虫源。所以,把小麦抽穗露脸70%~80%作为吸浆虫的防治适期符合当前的生产现状。  相似文献   

12.
小麦吸浆虫近年来在我区连续发生,为摸清它的消长发生规律,探索防治适期,制定防治策略和有效防治措施,根据全国植保总站和省植保总站的统一部署,按照全国小麦吸浆虫预测预报技术研究协作方案的具体要求,在大面积防治区进行了全面地调查与考察,开展了比较系统的观测研究,现将1986—1987年工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小麦红吸浆虫淘土调查方法两点改进意见陈新民(安徽省太和县旧县镇农技站236626)在淮北地区,小麦红吸浆虫作为一种可以造成毁灭性为害的害虫,每年春季对其发生的预测预报工作显得极为重要。根据多年的淘土调查实践,就其淘土调查具体方法提两点改进意见,以供参...  相似文献   

14.
毒死蜱防治小麦红吸浆虫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红吸浆虫是河南省安阳市小麦的主要害虫。20纪80年代中期曾得到有效控制,90年代后期起在部地区虫量显著回升,发生面积达4.5万hm2,为害严,每年有5~10hm2小麦田绝收。2000年,安阳市植保进行了48%毒死蜱乳油防治小麦红吸浆虫试验。蛹用量为300ml/667m2,拌土10kg,撒施,成虫期用量0ml/667m2对水2.5kg,用工农—16型喷雾器均匀喷雾,防效达90%以上。与用6%林丹粉剂3kg/667m2和50%甲基对硫磷乳油50ml/667m2防效相当。毒死蜱防治小麦红吸浆虫试验@王朝阳$河南省安阳市…  相似文献   

15.
正小麦吸浆虫是小麦生产中的一种毁灭性害虫,分为麦红吸浆虫和麦黄吸浆虫,在漯河市召陵区发生的主要是麦红吸浆虫,以幼虫潜伏在小麦颖壳内吸食正在发育的麦粒汁液,造成瘪粒而减产,一般减产10%~20%,为害重的,减产40%~80%,甚至绝收。20世纪50年代后期郾城县(召陵区2004年从郾城县区划出来)就有小麦吸浆虫发生,通过推广应用抗虫品种和"六六六"药剂处理土壤等措施  相似文献   

16.
赵瑞 《植物保护》1985,11(3):51-51
小麦红吸浆虫在五十年代是宁夏小麦的主要害虫,由于推广土壤施药,改革耕作制度及抗虫品种等综合措施,七十年代已基本控制危害。但近年又回升,1983年贺兰县调查小麦吸浆虫发生面积占小麦播种面积的55.9%。  相似文献   

17.
我县地处银川市郊区以北,属春麦区,在宁夏引黄灌区的银川平原上。近几年,小麦吸浆虫也在发生、蔓延。1984年麦红吸浆虫全县共分布在7个乡(镇),而全县只有11个乡(镇),1985年扩大到8个乡(镇)55个村,440个农业社。发生面积达16万亩,占小麦面积的91%。当年吸浆虫大发生,损失小麦达512万公斤。  相似文献   

18.
太行山区小麦红吸浆虫发生规律与防治对策申春玲(河南安阳市植保站455000)张来存(林州市植保站)小麦红吸浆虫(SitodiplosismoselanaGehin)是为害小麦的一种毁灭性害虫。近年来,小麦红吸浆虫在我市部分地区发生严重,造成减产。为此...  相似文献   

19.
小麦红吸浆虫[Sitodiplosis mosellana Gehin]是危害小麦的一种毁灭性害虫.近年来,小麦红吸浆虫在我县一些乡镇部分麦田发生严重危害,造成小麦大幅度减产。针对这一情况,为搞好小麦红吸浆虫的防治工作,控制其发生危害,我们自1984年开始至1987年对小麦红吸浆虫的发生危害规律与预测预报技术进行了观察研究,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小麦吸浆虫在甘肃东南部俗称麦蛆,有麦红吸浆虫(Sitodiplosis mosellana Gehin]和麦黄吸浆虫[Contarinia tritici(Kirby)]两种.通常两种吸浆虫混合发生,以水浇地及二阴低洼地发生较重.幼虫吸食正在灌浆的小麦汁液,致使籽粒秕瘦、空壳,造成减产.为更好指导防治,笔者对小麦吸浆虫的产卵习性进行了比较细致的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