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麦、瓜、棉、豆间作套种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杂交棉花在我国长江流域的普及,早熟大豆品种的育成与推广,棉田套种大豆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大豆、棉花、西瓜和小麦四种作物间作套种,既能增加生产效益,也能使大豆增产。简要介绍这四种作物的间作套种技术及获得高产、高效的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关联度法,对冀北一年一作种植区玉米与矮秆粮食作物间作模式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玉米小麦1.8m—带间作套种大豆”和“玉米小麦1.5m—带间作套种大豆”模式多效应灰色关联度较高。  相似文献   

3.
银川综合试验站依托单位: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站长:罗瑞萍团队成员:姬月梅,沈瑞清,刘炜,赵志刚服务区域: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示范县:中宁县,平罗县,青铜峡市,吴忠市,中卫县技术研发与服务工作简介:通过对服务区域内大豆生产技术进行调研,确定大豆与西瓜、小麦、葡萄、红枣等间作套种为主要耕作栽培模式,开展高产优质抗病、耐荫性好的大豆新品种筛选及配套高产栽培  相似文献   

4.
章新民  陈静福 《大豆科技》1999,(4):13-13,20
乌皮青仁大豆是我省的名贵大豆品种,可作夏大豆和秋大豆栽培,并适宜桑茶果园间作套种和田埂种植,具有独特的营养滋补和药用价值,曾一度为我市出口创汇的农产品。由于该品种产量一般,经济效益差,种植面积有逐年下降的趋势。为了探索乌皮青仁豆的高产规律和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大豆间作套种增产效果与改土作用及技术浙江省兰溪市种子公司,321100陈静福为提高大豆产量,浙江省兰溪市利用林、桑、瓜、果、麦、棉、蔗、薯地间作套种春大豆和改田埂豆一年一熟为二至三熟,以及开发零星杂地与丘陵红壤荒地种豆,采用良种、适时播种等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菠菜是一种耐低温、长日照、1年生或2年生草本植物。制种菠菜在宁夏引黄灌区栽培生育期短,收获早。制种菠菜套种大豆则是一种生态友好型的种植模式,不但采收了菠菜种籽,还可以收获一季大豆,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土壤养分和水分利用率,并且丰富了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提高了单位面积的产出效率。调查研究分析,制种菠菜套种大豆复合种植较单种菠菜多收大豆260公斤/亩,增收1 014元/亩,菠菜籽平均产量165公斤/亩,增产增收增效示范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木薯间作套种穿心莲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木薯作为全球重要的薯类作物,既是热带地区粮食安全的保障,也是重要的淀粉工业原料。为促进木薯产业的发展,提高木薯种植比较经济效益,根据我区木薯间作套种中药材穿心莲在平南县的种植管理经验,总结出一套成熟的木薯间作套种穿心莲栽培技术,为木薯间作套种规范化栽培和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乐平市棉地套种高产高效经验徐鞠晖(乐平市农业局333300)九四年在全市六个植棉乡(镇)2666.67hm2棉地开展了棉花—大豆、棉花—花生、棉花—蔬菜间作套种;套种面积1286.67hm2,占棉地面积48.25%。其中棉花—大豆433.33hm2、...  相似文献   

9.
宁夏冷凉易旱区旱地蚕豆优化栽培技术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惠开基  冯锐 《作物研究》1999,13(1):15-18
在宁夏冷凉易旱区旱地进行蚕豆异地引种品比、氮磷配比、种植方式、间作套种、地膜覆盖等试验,筛选出该区蚕豆主要优化栽培技术措施:以临蚕3号为当家品种;在施土粪肥30000kg/hm2的基础上,施尿素615kg/hm2和三料磷肥255kg/hm2(或施等量的其它化肥);采用撮苗或宽窄行种植,蚕豆与马铃薯套种,地膜覆盖栽培。  相似文献   

10.
西瓜套种大豆是宁夏灌区的一种大豆种植新模式.为改进、示范、推广这种增产增收的新模式,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银川综合试验站站长罗瑞萍副研究员,带领团队成员近期深入到试验站服务区域暖泉农场,对该农场种植的2 000多亩西瓜套种大豆生产新模式进行调研和生产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1.
间作大豆的竞争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夏明忠 《大豆科学》1990,9(1):51-59
通过多因素和单因素试验资料的相关和回归分析,证明玉米和大豆对光照和肥料的竞争明显,但水分与间作大豆产量无显著相关。玉米通过株型、叶面积等影响大豆冠层光照度,光照度与大豆产量呈正相关。N肥降低间作大豆产量,NPK复合肥增加大豆产量。本文还提出了提高间作大豆产量的栽培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12.
棉花与洋葱间作套种,是近几年冀南棉区大规模种植紫星洋葱后出现的栽培新模式.  相似文献   

13.
花生、芝麻间作,可发挥2种作物的优势,既可以增加单位面积产量,也可以提高经济效益。文中介绍了一种花生和芝麻的套种模式,是以花生栽培为主,在不影响花生全程机械化收割的前提下,进行芝麻间作套种。在该模式下芝麻边行优势明显,同时也保障了花生的产量。  相似文献   

14.
为了改变棉田种植结构和综合效益低的状况,探索一条多熟制的路子,达到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加速物质循环,笔者从1985~1987年,在棉田进行了以棉花为主的花生、大蒜、食荚豌豆的间作套种栽培实验,已取得初步成效。本文试图对棉田间作套种的综合效益和技术要点予以浅析。  相似文献   

15.
茶树间作套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辉  张俊 《福建茶叶》2011,33(4):5-8
套种间作是集约利用空间的种植模式。本文阐述了茶园间作套种的意义和特点,总结了茶树与用材林、经济林以及其它作物间作套种,并对茶园司作套种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16.
2009年,广西区武鸣县建立6个木薯间(套)种模式示范基地,对验收产量及其效益分析的结果表明:西瓜、南瓜、香瓜或毛节瓜套种木薯、以及木薯间作花生或大豆的鲜薯单产比对照(纯种木薯)提高6.1%~25.2%,总收入是对照的1.6~4.2倍,净收入是对照的1.7~4.9倍,其中,瓜类套种的效益优于花生和大豆间作。2009年,以上木薯间(套)种模式的种植总面积达到13 800 hm2,占全县的49.3%。  相似文献   

17.
南方间套作大豆生产发展的现状与对策(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3西南地区大豆种植模式 西南山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大豆面积1000万亩左右。由于人多地少,口粮中玉米还占有一定比例,因而玉米种植面积较大,大豆很少清种,多与玉米间作套种,其中四川近年来以“麦/玉/豆”模式为载体的套种大豆发展很快,2009年,全省示范推广面积达480万亩,比上年增加37.1%,大豆总产近60万吨。  相似文献   

18.
关于塔式栽培提高间作大豆产量的探讨黑龙江省依兰县农业局,154800李兴民孔令发冯作田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154007祝宝林张英武宋继红我国当前大豆栽培,除国营农场和黑龙江省北部、东部大豆主产区大面积清种外,各地均以间作为主。在东北又多以与玉米间作为...  相似文献   

19.
甘蔗不同种植行距间套种大豆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甘蔗桂糖21号不同种植行距为主区,间种大豆不同行数为副区,探索一条适合甘蔗间套种大豆的有效栽培和管理模式,为其间套种大豆技术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2m甘蔗种植行距间种单行大豆较有利于甘蔗和大豆的产量形成,总产值位列第一。甘蔗桂糖21号间套种大豆以1.2m种植行距间种单行大豆的种植方式为宜。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西南山区玉米大豆2:3间作大豆增产栽培关键技术,包括品种选择、适宜播期、田间配置、施肥及管理等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