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系肠结肠炎耶尔辛氏菌研究的综合报告。报告中对48个血清型肠结肠炎耶尔辛氏菌(Yer-sinia enterocolitica,简称 y.e.,下同)与三种布鲁氏菌之间的血清学交叉反应作了系统调查,首次发现除 y.e.0:9外,还有 y.e.0:22、y.e.0:28、y.e.0:35、y.e.0:46与三种布鲁氏菌有不同程度的交叉反应;初步探讨了交叉抗原抗体之间的关系,证实了 y.e.之间存在着共同抗原;利用 y.e.共同抗原确立了四种 y.e.与布鲁氏菌血清学交叉的鉴别方法,其中以间接血凝法为优;研制了冻干致敏血球诊断试剂;在国内,首次测定了二株 y。e.DNA 中 GC 百分含量;研制了成套的 y.e。单因子诊断血清。  相似文献   

2.
《畜牧与兽医》2015,(8):39-42
利用SPSS 11.5软件中的11种曲线回归模型对小尾寒羊羔羊体重和体尺进行曲线拟合,根据相关指数R2和T检验选择建立最优回归方程,并对曲线模型估计值与测量值进行了比较。生长发育最优回归方程如下,体高:Y=41.058 6+5.368 6X-0.370 7X2;体长:Y=46.263 3+13.116 1ln X;胸围:Y=48.779 5X0.261 6;胸宽:Y=14.036 7X0.231 2大腿围:Y=27.234 2X0.169 6;腰角宽:Y=5.678 6+6.375 5X-1.329 9X2+0.097 5X3管围:Y=e(2.149 1-0.407 8/X);体重:Y=9.062 8X0.733 0,上述拟合曲线方程均可靠(R2都在0.917 1~0.994 0之间),可以用来预测小尾寒羊早期生长发育体重及体尺。  相似文献   

3.
保加利亚的Pavlov,A.报道:1989年检查1、4、7、25℃的牛乳时,检出了生长的结肠炎耶氏菌(Yersinia enterocolitica)血清型0:3与0:9。另外还有中间耶氏菌(Y.intermedia)、弗氏耶氏菌(Y.frederiksenii)与克氏耶氏菌(Y.kristensenii)。低温不能抑制上述耶氏菌的增殖,而中间耶氏菌与弗氏耶菌比结肠炎耶氏菌与克氏耶氏菌生长的更好。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不同累积产蛋期产蛋量的相互关系及产蛋的规律性。在研究了各累积产蛋期产蛋量与全程产蛋量的相关性的基础上 ,利用第 1累积产蛋期产蛋量 (X1) ,第 2累积产蛋期产蛋量 (X2 ) ,第 3累积产蛋期产蛋量 (X3 )等早期产蛋量作为自变量建立了估计全程产蛋量 (Y)的最优回归方程 :Y =17.95 88+1.2 319X1+0 .970 1X2 +1.90 4 5X3 。由方程预测的全程产蛋量平均为 92 .2 5 0 4 9,它与实际全程平均产蛋量 92 .2 5仅相差 0 .0 0 0 4 9,且最优回归方程的截距和回归系数的T检验都达极显著水平 (P <0 .0 0 0 1)。  相似文献   

5.
沿江牛生长曲线拟合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记录宽甸县沿江牛体重(Y)、日龄(X),利用DPS软件中的Logistic模型对其进行拟合,得到:Y公=334.265/(1+e(1.8247-0.010454X),Y母=362.055/(1+e(102781-0.004361X).对个体体重、日龄校正进行简单探讨;对曲线拐点进行了分析,公、母牛拐点分别在(174.55,167.13)、(293.08,181.03),对于实际生产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小肠结肠炎耶氏菌(Yersinia enterocolitica,以下简称Y.e.)的流行病学在国外已有较为广泛的研究。猪可能是人类小肠结肠炎耶氏菌病的重要传染源。最近已有报告Y.e.对猪可能具有致病性,但尚未见有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不同累积产蛋期产蛋量的相互关系及产蛋的规律性。在研究了各累积产蛋期产蛋量与全程产蛋量的相关性的基础上 ,利用第 1累积产蛋期产蛋量X1,第 2累积产蛋期产蛋量X2 ,第 3累积产蛋期产蛋量X3等早期产蛋量作为自变量建立了估计全程产蛋量Y的最优回归方程 :Y =17 95 88+1 2 319X1+0 970 1X2 +1 90 4 5X3。由方程预测的全程产蛋量平均为 92 2 5 0 4 9,它与实际全程平均产蛋量 92 2 5仅相差 0 0 0 0 4 9,且最优回归方程的截距和回归系数的T检验都达极显著水平 (P <0 0 0 0 1)。  相似文献   

8.
25~35kg生长猪可消化氨基酸的需要量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本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法研究饲粮蛋白质 (CP)和可消化氨基酸水平对生长猪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共设 5个处理 ,饲粮可消化赖氨酸 (Dlys)水平分别为 0 .4 0 %、0 .55%、0 .70 %、0 .85%和 1 .0 % ,Dlys/CP之比为 5%。饲粮等能 ( 1 3.72MJDE/kg) ,等氨基酸模式。其中 ,赖氨酸与可消化含硫氨基酸 (D-SAA)、可消化苏氨酸 (DThr)、可消化色氨酸 (DTrp)之比为 1 0 0 59 6 2 1 9。试猪为大白×长白杂交猪 ,平均起始重 2 5.1 8kg ,结束重 36 .86kg。结果表明 ,生长猪的平均日增重 (Y1)和饲料转化率 (Y2 )均随饲粮赖氨酸水平 (x)的增加呈显著的二次曲线变化。Y1(g) =-4 90 .4 2 7+ 2 6 91 .0 31X -1 50 1 .84 1X2   R2 =0 .996 2Y2 =9.891 -1 6 .784X + 9.36 5X2 R2 =0 .990 9当赖氨酸水平分别为 0 .8959%、0 .896 1 %时 ,平均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分别达 71 5g和 2 .37。由此推算 ,2 5~ 35kg生长猪达到最大生产性能的Dlys、D -SAA、DThr、DTrp及CP的需要量分别为 0 .896 %、0 .52 9%、0 .556 %、0 .1 70 %、1 7.92 0 % ,饲粮CP/DE为 1 3.0 6g/MJ,Dlys/CP为 5.0 0 % ,Dlys/DE为 0 .6 5g/MJ。  相似文献   

9.
扬州鹅不同世代及亲本早期生长发育和肉用性能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扬州鹅零世代(Y0)、扬州鹅一世代Y1(Y0×Y0)、回交一世代Y1(b父本×Y0)、父本中型白鹅、母本太湖鹅早期生长发育、屠宰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对改进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0周龄平均体重Y0比太湖鹅提高318.5g,Y1比Y0提高635.44 g,生长速度顺序为Y1>Y1b>中型白鹅>Y0>太湖鹅;10周龄肉用性能比较,Y0屠宰率比太湖鹅提高4.7%,Y1与Y0接近。Y1全净膛率、半净膛率最高,太湖鹅最低,全净膛率Y0比太湖鹅提高2.46%,Y1比Y0提高12.13%,半净膛率Y0比太湖鹅提高3.06%,Y1比Y0提高15.99%,胸肌率、腿肌率Y0比太湖鹅分别提高0.7%、0.76%,腿肌率Y1与Y0接近,胸肌率Y1比Y0降低0.67%。  相似文献   

10.
大豆田后期杂草密度与产量及经济性状关系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2000年在大豆生育后期,选择同一农艺措施,不同杂草密度条件下杂草密度与大豆产量及经济性状间关系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结果表明:田问杂草数与株高、株类数、株粒数、单株生产力和亩产量问均呈负相关,其相关系数和回归直线方程分别为r=-0.502,Y=46.145-0.0856X;r=-0.663,Y=9.063-0.156X(2000)r=-0.7233,Y=19.4677-0.1123X(1999);r=-0.645,Y=58.20-1.1804X(2000),r=-0.7463,Y=52.2397-0.3149X(1999);r=-0.7067,Y=9.4173-0.056X;r=-0.7067,Y=188.35-1.122X。并提出了控制后期杂草的综合技术。  相似文献   

11.
高寒牧区牦牛冬季暖棚育肥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试验结果表明 :在暖棚舍饲条件下 ,第 1组牦牛的绝对增重、相对增重分别比第 2组和对照组高 5 .9kg、4.94%和 3 1.44 %、2 6.5 9% ,第 2组比对照组高 2 5 .5 4kg和 2 1.65 % ,两处理之间同一放牧期牦牛的日增重之间差异极显著 (P <0 .0 1) ,处理内不同放牧期牦牛的日增重之间差异显著 (P <0 .0 5 ) ,而且牦牛的日增重与采食量之间呈极显著的线性回归关系Y =-aX +b ,(a >0 )。  相似文献   

12.
三聚氰胺在鸭蛋中的沉积和消除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三聚氰胺(melamine,MEL)在鸭蛋中的沉积和消除规律.选用体重为(1.66±0.16)kg和产蛋率为(75.15±3.29)%的19周龄健康金定产蛋鸭756只,随机分成7个处理,每个处理设6个重复,每个重复18只.7种试验日粮的MEL添加水平分别为:0、1、2、5、25、50和100 mg/kg.各处理分别连续饲喂含不同水平MEL的日粮21 d(沉积试验),随后改喂基础日粮21 d(消除试验),试验期共42 d.于沉积和消除试验的第1~11天、第13天、第15天、第17天和第21天分别测定鸭蛋可食部分中的MEL和三聚氰酸(cy-anuric acid,CYA)含量.结果表明,0~5 mg/kg的4个处理之间鸭蛋中MEL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25~100 mg/kg的3个处理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且均极显著高于0~5 mg/kg的4个处理(P<0.01);鸭蛋MEL含量(Y,mg/kg)与日粮MEL添加水平(X,mg/kg)的关系方程为:y=0.0121X+0.0165(R2=0.9994),MEL由日粮到鸭蛋中的生物富集系数为0.0121;通过鸭蛋排出的MEL(Y,mg/d)与蛋鸭摄人的MEL(X,mg/d)拟合的曲线为:Y=0.2618X+0.0947(R2=0.9999),MEL由蛋鸭到鸭蛋的母体转移系数为0.2618.日粮MEL添加水平越高,鸭蛋中的消除半衰期越短,完全消除需要的时间越长;5、25、50和100 mg/kg处理鸭蛋中的MEL含量(Y,mg/kg)随时间(X,d)消除方程分别为:Y=0.0802X-0.747(R2=0.7775)、Y=0.3268X-1.1608(R2=0.9871)、Y=0.5912X-1.3403(R2=0.9922)和Y=1.2004X-1.3956(R2=0.9883),根据上述方程计算各处理鸭蛋中MEL完全消除时间分别为3.48、7.81、9.31和14.61 d;鸭蛋中未检测到CYA.结果显示,MEL在产蛋鸭日粮中浓度越高,其鸭蛋中沉积最越大,消除时间越长.  相似文献   

13.
雷玉明  张建文 《草地学报》2006,14(3):284-286
经田间采集、分离培养、室内鉴定及致病性测定。本文报道了寄生于菊科Compositae和桑科Moraceae等9种草本植物上的3种尾孢菌及其病害:蒿褐斑病(C ercospora artenmisiae Y.L.Guo&Y.Jiang)、蓟褐斑病(Cercospora cirsii Ellis&Everh.)和草褐斑病(Cercospora humuligena Y.L.Guo&L.Xu)。上述病害在国内外均未见报道,属国内3种新病害,其中9种草本植物为国内新纪录寄主。并对每一种病害的症状和病原形态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4.
选用罗曼褐壳蛋鸡 96 0只 ,随机分为 10组 ,每组 96只。将三种锌水平、三种锌源、三种硒水平按三因素三水平L9(34 )正交设计配制 9种预混剂 ,另加一组对照组计 10组预混剂 ,随机分配到 10组试验鸡群中 ,进行为期 30天试验。分别在正式试验开始后的第 15、30天 ,取样化验测定蛋中锌、硒的含量。结果表明 :1.饲后 15天 ,日粮硒含量显著影响硒在蛋中沉积 (P <0 .0 5 ) ,饲后 30天 ,日粮锌和硒的含量极显著影响硒在蛋中沉积 (P <0 .0 1) ,锌源也对硒在蛋中的沉积产生显著影响 (P <0 .0 5 )。 2 .饲后 15天和 30天日粮锌、硒含量及锌源对蛋中锌含量的影响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 >0 .0 5 )。  相似文献   

15.
35~60kg生长猪可消化氨基酸需要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大白×长白杂种猪 6 0头 ,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 ,随机分为 5个处理 ,每个处理 4个重复 (圈 ) ,每个重复3头猪。 5个处理饲粮DLys水平分别为 0 .33%、0 .46 %、0 .5 8%、0 .71%和 0 .83% ,相应的CP分别为 8.6 1%、11.33%、14.0 6 %、16 .6 7%、19.2 9%。饲粮等能 (13.6 4MJDE/kg) ,等氨基酸模式 ,其氨基酸模式DLys:D -SAA :DThr:DTrp为 10 0 6 0 6 1 18。试猪始重 35 .2± 3.5 8kg ,末重 5 9.5 7± 6 .37kg。试验除考察生产性能外 ,还同时测定了氨基酸的回肠表观消化率。结果表明 :生长猪的ADG(Y1)、饲料转化率 (Y2 )均随饲粮DLys水平 (X)的增加呈显著的二次曲线变化。当DLys水平分别为 0 .6 4%和 0 .6 6 %时 ,ADG和饲料转化率分别达到极大值 (76 2 .32g)、极高值 (2 .85 )。由此可推算 ,35~6 0kg生长猪达最佳生产性能的DLys、D -SAA、DThr、DTrp和CP需要量分别为 0 .6 5 %、0 .39%、0 .40 %、0 .12 %、15 .43% ,饲粮DLys/DE之比为 0 .48g/MJ。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记录宽甸县沿江牛体重(Y)、日龄(X),利用DPS软件中的Logistic模型对其进行拟合,得到:Y公=334.265/(1+e(1.8247-0.010454X)),Y母=362.055/(1+e(1.2781-0.004361X))。对个体体重、日龄校正进行简单探讨;对曲线拐点进行了分析,公、母牛拐点分别在(174.55,167.13)、(293.08,181.03),对于实际生产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种蛋保存时间对宣凤黄鸡孵化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种蛋的保存时间 ,将入孵种蛋分成 4组 :Ⅰ组 (1~ 3天 ) ,Ⅱ组 (5~ 7天 ) ,Ⅲ组 (9~ 1 1天 ) ,Ⅳ组 (1 4~ 1 6天 )。试验结果表明 ,4组受精蛋孵化率分别为 93 .5 % ,91 .7% ,88.0 % ,82 .3 %。Ⅰ组受精蛋孵化率比Ⅱ组提高 1 .8% ,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Ⅰ组比Ⅲ组提高 5 .5 % ,差异显著 (P <0 .5 ) ;Ⅰ组比Ⅳ组提高 1 1 .2 % ,差异极显著 (P <0 .0 1 )  相似文献   

18.
耶新氏菌病(Yersiniosis)是人畜共患病,由耶新氏菌属(Yersinia)的致病性细菌所引起。其中主要病原菌有三:一是鼠疫耶新氏菌(Y.pestis)在鼠类中流行,曾给人类造成极大灾难,全球有遇三次大流行,死亡一亿多人,至今仍谈虎色变,令人心有余悸;二是伪结核耶新氏菌(Y.pseudotuberculosis),主要使兔及豚鼠发生类似结核病灶的化脓性疫病,可传染给人;三是小肠结肠炎耶氏新菌(Y.enterocolitica)简称肠耶新氏菌(Y.e.),它引起人与多种动物感染,在人可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腹泻与多种病症,人  相似文献   

19.
以3只装有瘘管的山羊作为瘤胃液供体,用体外培养法研究不同淀粉与纤维素比例对瘤胃微生物的影响。底物使用可溶性淀粉与纯纤维素、可溶性淀粉与滤纸纤维,底物比例设计为100∶0、70∶30、50∶50、30∶70、0∶100。结果表明:不同底物以30∶70的比例组的36小时纤维素降解率和微生物产量最高;同一底物的不同比例组则随时间点的推移,分别在8,16,24,24,24小时出现最大微生物产量,而后逐渐下降;另外,不同底物引起了微生物的区系及微生物体内的N素分配的变化;微生物真蛋白产量(因变量)与个数(自变量)有如下线性回归关系:细菌Y=0.05 0.104X(R=0.837);原虫Y=0.008 0.389X(R=0.988)。微生物真蛋白(因变量)与底物的NSC/SC比值(自变量)的回归关系:细菌Y=0.241 0 0.085 5X-0.037 1X2 0.002 9X3(R=0.739 7);原虫Y=0.227 6 0.085 3X-0.038 0X2 0.003 0X3(R=0.737 0)。  相似文献   

20.
将 2 0窝杜斯哺乳仔猪随机分为两组 :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哺乳仔猪 0~ 7天通过涂抹益生素接种 ,7~ 35天饲喂含加酶益生素的饲料 ,断奶仔猪饲喂含加酶益生素的饲料 ;对照组哺乳仔猪 7~ 35天按常规以基础料诱食补食 ,断奶仔猪饲喂含加酶益生素的饲料。试验结果表明 :试验组哺乳仔猪日增重比对照组提高 11.4 2 % (P <0 .0 1) ,腹泻率比对照组降低 37.5 2 % (P <0 .0 5 ) ;试验组断奶仔猪日增重比对照组提高 7.0 9% (P >0 .0 5 ) ,腹泻率比对照组低4 6 .5 6 % (P <0 .0 1)。加酶益生素的添加时间不仅影响哺乳仔猪的日增重 ,而且影响断奶仔猪的腹泻率 ;哺乳仔猪 0~7天涂抹益生素接种 ,哺乳断奶全程使用加酶益生素可有效提高哺乳仔猪日增重 ,降低断奶仔猪腹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