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柿树在我县栽培历史悠久,据县志记载:“康熙四十七年间,柿树栽培已盛……”。目前,现有柿树四十余万株,每年产鲜柿三千余万斤,人均一百余斤。是多种经营的一项主要收入。我县柿树中结果树占80%左右,树令绝大部分在五十年以上。由于管理粗放,大树日趋衰老,小树发展缓慢,产量逐年下降。为了提高柿树产量,结合当地生产经验,提出以下柿树复壮更新技术,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郑州地区柿树种植多集中在西部浅山丘陵区的荥阳、密县、巩义及市区西南郊。农柿间作面积近13333公顷,有株树190余万株,年产鲜果3500万公斤,颇具地方特色,是我国柿果主要产区之一,誉称“柿树之乡”的荥阳县们于嵩山北坡,全县有柿树1万多公顷,100多万株,年产柿果3000万公斤上下,最高年产量曾达5000万公斤,其种植规模及年产量均居全国首位。故人们通常把郑州柿果产区称“荥阳产  相似文献   

3.
高产柿树     
<正> 柿树也是太行山区重要的果树树种。一株柿树能产多少斤柿子呢?在最近进行的考察中见到,有的柿树可结3000斤柿子。例如,邢台县折户沟流域,据当地群众介绍,就有产量高达3000斤的柿树。天外有天,虽然不能称它为“柿树王”,但是可以说产量是很高的。把柿树说成是太行山区的一种宝树,应是当之无愧  相似文献   

4.
1、发展经济林能尽快治穷致富 发展经济林,一般造林后3——5年便可受益,并随着树体生长逐年增多。竹溪县丰溪乡高子河大队,自1971年以来,发展漆树2000多亩,狠抓管理,每年割漆在3400斤以上,户平收入320余元;新洲乡双龙二队,1975年发展油桐258亩,80年大见成效,产油4290斤,户平收入200多元;西郧县景阳乡马坡一队刘武车,近年来在宅旁栽香园树300多株,83年产3400斤,收入2100多元;均县六里坪乡马家岗五队,因地制宜发展密桔,83年产量达30万  相似文献   

5.
闻喜县素有“秋柿之乡”的美称,全县共有结果柿树216400株,处于结果盛期的有117300侏,年产鲜柿最高达3000佘万斤,正常年为国家提供商品柿饼540余万斤,畅销国内20多个省、市、区,而且还出口到日本等国。经营柿树已成为我县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的项目,极有发展前途。一、我县自然条件与柿树的生物学特性我县柿树栽培历史悠  相似文献   

6.
<正> 柿树是我县主要果树之一,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全县最高年产柿子曾达3000万公斤,占果品总产量的85.7%,其生产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山区人民的经济收入。过去我县对柿树繁殖,多数采用培育黑枣苗,移栽大田,5—6年后嫁接,因而繁殖速度慢、成本高,很不适应当前果树发展的需要。仅是黑枣育苗,也需要1年播种,2—3年才能育成标准砧木。  相似文献   

7.
新村乡位于山东省郯城县西南,沂河东岸,南与江苏省邳县接壤。这里以广种银杏而闻名,被誉为全国银杏第一乡。全乡有27个行政村,7700户,31600人,粮田面积22500亩,人均0.71亩。银杏种植面积11800亩,其中银杏丰产林3000亩,银菜间作3000亩,银粮间作2000亩,银杏园3000亩,银杏苗圃800亩,银杏林网、带长54华里。初步实现了户户有银杏树,村村有银杏园,银杏林网遍布全乡的格局。目前,全乡结果银杏树达21000棵,年产于白果80万斤,收入1000多万元,人均300元,占人均总收入的35%。新村乡素有“银杏之乡”的美称。据记载,该  相似文献   

8.
我们观音山油茶场,面积5050亩,海掺高500—772米,自一九五八年建场以来,通过两个阶级的激烈搏斗,战胜了阶级敌人的干扰和破坏,终于在这坐荒山秃岭上营造油茶林3000亩,其中有800亩已开花结实,一九七四年产茶籽80.000斤,单产茶油25斤。今年是小年,平均单产茶油仍有22斤。林中有块妇女试验林,有油茶树48株,一九七五年产果654斤,打油60.5斤,折合亩产101斤的高产记录。  相似文献   

9.
<正> 柿树是太行山区主要栽培果树种类之一,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广泛,果实营养丰富,具有多种用途,是深受群众欢迎的果品。但长期以来,栽培管理粗放,从不修剪,造成树势衰弱,产量低而不稳。磁县共有结果柿树23万株,1980年总产434万斤,平均株产15.7斤;1981年总产193万斤,平均株产8.3斤。第三次河北省太行山开发研究会议,我局承担了“结果期柿树增产技术研究”的任务。经过试验,各项技术措施,均见成效,特别是柿树修剪,增产效果尤其明显。由于柿树品种繁多,对修剪反应有异,我们首先对当地主栽品种——满天红柿树,修剪技术试验研究情况,作初步总结。  相似文献   

10.
柿餅是我县重要的木本粮食。全县有柿树31.3万株,年产柿子900万斤,平均株产仅28.7斤,产量还很低。我县广大果农和技术干部遵照毛主席关于“阶级斗爭、生产斗爭和科学实验,是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三项伟大革命运动”的教导,自1965年以来,分别在万德公社的大刘大队、北紙房大队和张夏公社的上泉大队、小寺大队,先后对柿树进行了环剥試驗,均收到了显著的增产效果。一般处理的柿树較未处理的增产两倍左右,最多可增产4.2倍,并且柿子个头整齐、品質优良。如1968年5月13日在万德公社北紙房大队,对生长、結实、立地条件、撫育管理措施等基本相似的柿树进行环剥与不环剥的对比試驗。共作8組,  相似文献   

11.
我县是全省油桐主要产区之一,油桐生产历史悠久。近三年来平均年产桐籽1070万斤,每年上调桐油300万斤。但从总体上看,全县现有桐林大都品种良莠混杂,经营粗放,单产较低。据样地调查资料,单株产籽仅1.7~2.5斤之间。然而不少优良单株年产籽却在20~50斤以上,并且年年结实,产量稳定,大小年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兰州市安宁堡、河口等地一向盛产大枣,仅安宁大队就曾年产200万斤,但是近年产量已减到几十万斤或十几万斤;河口的咸水川大队也由年产13—15万斤降至2—3万斤,特别是安宁公社砂井驿大队南坡坪生产队的数百株枣树,近十余年来由年产万斤变为颗粒无收。这是什么原因呢?看法不一。有的认为是管理不妥;有的认为是大气污染造成的;有的认为是气候的变化;有的人认为是病虫害造成的等等。根据我们几年来的观  相似文献   

13.
<正> 柿树是我区主要经济树种之一,栽培历史已有三百余年,主要集中分布于罗田县和麻城市。我区柿树主要是零星栽植,成片栽植仅有209亩,据不完全统计,年产柿子170万斤。长期来,由于品种混杂,管理粗放,造成产量低、质量差,株产悬殊大。为了开发山区,摸清我区柿树品种资源,并对比研究各品种的优劣,找出适宜我区栽培的丰产品种,我们自1986年起,以罗田、麻城等主产区为重点。通过近两年的调查分析,基本摸清了我区柿树品种资源。为发展柿树生产及良种选育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板栗的原产地,年产7—8万t,产量居世界第一。陕西是全国板栗的主产区之一,全省现有板栗8万余亩(不包括散生植株)年平均产量3000t左右,在秦巴山区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5.
张坊镇位于京郊房山区西南拒马河畔,属浅山丘陵。1997年,该镇有柿树9.7万株。该镇是京郊柿产量最多的乡,历史最高年产量382万公斤。近些年来,维持年产150万-180万公斤。柿树资源老化,承包期短,柿树分散,群众经营积极性不高。1998年房山区委、区政府贯彻落实中央和北京市九项农村优惠政策,针对本区果树资源特点,把磨盘柿作为农村基础产业、农村经济重要支柱来抓,加强柿树基地建设。张坊镇党委、政府,以调整农村生产关系为突破口,实施水利富民工程,抓科技,建基地;发展柿树生产,1998年全镇年产果品2…  相似文献   

16.
枣树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林木之一。其分布之广,栽培面积之多居经济林木之首位。据了解,全国枣树栽培面积三百余万亩,年产红枣七亿多斤。山东、河北两省占总产的百分之六十,年产红枣千万斤以上的县全国有十七个。 枣树原产我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在新疆,据考查亦有五百年的栽培史。解放  相似文献   

17.
<正>为了摸索老柿树复壮增产管理经验,我们从1982年开始,选择能够代表全县柿树特点的沙河村作为试验基点,通过二年来的复壮管理对比试验,收到了一定效果。试验树1981年与1983年相比,平均单株产量由12.1斤增加到160.2斤,较对照树增加97.2斤。沙河村总产由1.9万斤提高到10.5万斤。全县通过综合管理,总产由932万斤,恢复到3100万斤,增产2168万斤,纯增产值260.16万元。现将二年来的试验管理情况,分别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秋季,巴兰坡蓝花楹林下,四年生的金花茶林,翠绿的枝叶间挂满了花蕾。茶树单株花蕾最少有20朵,最多达300朵。预计明年春季,金黄的花朵将挂满枝头。金花茶树是名副其实的"摇钱树"。其花朵干品每斤售价高达2万元。1株百年老树,每年产干花十多斤,收入十多万元。人工种植金花茶投入大,生长周期慢,回报期较长。一般,十年生的金花茶树,年开花量大约300朵。青秀区长塘镇天堂村巴兰坡基地的金花茶则长得特  相似文献   

19.
<正>美丽富饶的西双版纳,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热带生物资源。这些资源是祖国四化建设急需而等待开发的宝贵财富。因此,国家已把西双版纳列为开发的重点地区之一。同时,其中又有不少珍稀动植物需要保护。 解放三十年来,经过边疆各族人民和国营农场职工的辛勤劳动,开发边疆、建设边疆,在工农业生产和提供国家建设与人民生活必需的物资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与解放初期比,耕地由52万亩扩大到135万亩,增加了1.6倍;粮食由1.4亿斤增至4.3亿斤,增长了二倍;新兴的橡胶业已拥有胶园44万亩,现年产干胶一万吨左右;工矿企业有140余个,年产值3000余万元。但资源未能充分合理利用,潜力远未发挥,尤其森林破坏比较严重。因此,近年来对西双版纳的开发与保护问题争议较多,突出的是森  相似文献   

20.
我们观音山油茶场,于1958年建场,面积5,050亩。建场以来,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通过两个阶级、两条路线的激烈斗争,在千古荒山上栽植油茶3,000亩。目前,有800亩已开花结实,产量由1966年产茶果11个,到1974年产茶籽8万斤,单产茶油25斤,1975年是小年,平均单产茶油仍达22斤。其中有6分妇女试验地,产果654斤,打油60.5斤,折合亩产油101斤。另外,有4.8亩青年试验林,1973年产果1,360斤,1974年产果2,227斤,1975年产果1,897斤,亩产茶油42斤。为油茶高额丰产,克服大小年,闯出了新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