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探讨金不换水提取物与抗菌药联合对含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1 (New Delhi metallo-β-lactamase-1,NDM-1)基因不动杆菌传代的体外抑菌活性,为金不换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依据。试验采用二倍微量稀释法体外分别检测金不换水提取物与抗菌药对受试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并以亚抑菌浓度(即1/2 MIC)的金不换水提取物与抗菌药联合作用对含NDM-1不动杆菌进行传代。结果显示,金不换水提取物的MIC为0.25 g/mL,以0.125 g/mL的金不换水提取物与头孢曲松钠、阿莫西林、头孢噻肟、痢菌净、磺胺间甲氧嘧啶、头孢他啶、头孢噻呋钠、美罗培南8种抗菌药联合作用传代后MIC明显降低。综上所述,金不换水提取物部分联合抗菌药诱导耐药细菌体外抗菌活性明显增强,对含NDM-1的不动杆菌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穿心莲中药血清与抗菌药联合体外抗含耐磷霉素基因fos A3(Fosfomycin Resistance Gene)大肠杆菌的效果,对临床分离的细菌进行鉴定,确定细菌所含耐药基因种类,采用二倍微量稀释法分别体外检测穿心莲水提取物,中药血清与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并以1/2 MIC的穿心莲中药血清与抗菌药联合诱导含fos A3大肠杆菌的传代试验。结果显示,分离的菌株为含fos A3大肠杆菌;穿心莲水提物的MIC为1.0 g/m L,中药血清的MIC为1.0 m L/m L,以0.5 m L/m L的穿心莲中药血清与头孢曲松钠、阿莫西林、诺氟沙星、粘杆菌素、痢菌净、磺胺间甲氧嘧啶、阿米卡星、头孢他啶、头孢噻呋钠、氟苯尼考和磷霉素等11种抗菌药联合诱导传代后MIC显著降低。表明穿心莲中药血清联合抗菌药体外诱导含fos A3大肠杆菌,抗菌活性明显增强,并对含fos A3型大肠杆菌具有一定的耐药逆转作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白头翁水提取物与抗菌药联合抗含耐磷霉素基因型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型大肠埃希菌体外研究,为耐药菌感染的疾病防治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微量2倍稀释法测定白头翁水提取物与抗菌药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并用1/2 MIC的白头翁水提取物与抗菌药联合诱导耐药大肠埃希菌。结果表明,白头翁水提取物的MIC大于0.5g/mL,以0.5g/mL的白头翁水提取物与13种抗菌药联合使用,可增强抗菌药抗菌活性,显著降低抗菌药MIC。白头翁水提取物联合抗菌药可用于耐药细菌感染疾病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4.
试验旨在探讨4种救必应提取物与抗菌药物联合诱导细菌传代的体外抑菌活性。本试验制备了4种救必应提取物,采用96孔反应板二倍微量稀释法体外检测提取物与抗菌药物联合诱导耐药大肠杆菌传代的抑菌作用。结果显示,4种救必应提取物与抗菌药物联合诱导细菌传代对耐药大肠杆菌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其中提取物Ⅰ、Ⅲ与抗菌药物联合效果最好。提示,救必应提取物Ⅰ、Ⅲ与抗菌药物联合诱导细菌传代具有体外抗耐药菌作用。  相似文献   

5.
试验旨在探讨野菊花提取物与抗菌药联合作用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 β-lactamases, ESBLs)大肠杆菌的体外抑制效果,为野菊花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2倍微量稀释法和中西药联合诱导传代法测定野菊花提取物、抗菌药及联合作用后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结果显示,野菊花水提物对该耐药大肠杆菌的MIC值为250 mg/mL,且在野菊花水提物亚抑菌浓度(1/2 MIC)作用下进行中西药联合传代,其与头孢曲松钠、头孢噻呋钠、头孢噻肟钠、氟苯尼考、痢菌净、阿米卡星、林可霉素7种抗菌药联合作用后,抗菌药的MIC值明显降低。表明野菊花水提物能够显著降低产ESBLs大肠杆菌对部分抗菌药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鬼针草血清与抗菌药联合诱导细菌传代的体外抑菌活性,试验制备了鬼针草含药血清,采用二倍微量稀释法体外检测鬼针草血清与抗菌药联合诱导耐药大肠杆菌的抑菌传代情况。结果表明:鬼针草血清与抗菌药联合诱导细菌传代对耐药大肠杆菌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说明鬼针草血清可明显增强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和酰胺醇类抗菌药对耐药菌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试验旨在探讨迷迭香酸与抗菌药联合体外抗含fosA3耐药基因大肠杆菌的效果。本试验对临床分离的细菌进行鉴定,确定细菌所含耐药基因种类,用牛津杯法测定迷迭香酸的抑菌活性,平板涂布法测定迷迭香酸的杀菌活性,采用96孔反应板二倍微量稀释法分别检测迷迭香酸与抗菌药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再用微量棋盘稀释法测定迷迭香酸与抗菌药联合作用后的分级抑菌浓度指数(FICI)。结果显示,分离到含fosA3耐药基因大肠杆菌;迷迭香酸的MIC为640 μg/mL,迷迭香酸与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黏杆菌素、加替沙星、阿米卡星、头孢他啶、头孢噻呋钠联合应用后其FICI≤0.5,有协同作用;与头孢曲松钠、诺氟沙星、痢菌净联合应用后0.5fosA3基因大肠杆菌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和杀菌活性,其与部分抗菌药联合应用后,抗菌药体外抗菌活性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主要探讨救必应中药血清与抗菌药联合诱导细菌传代的体外抑菌活性。制备救必应中药血清,采用二倍微量稀释法体外检测抗菌药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然后救必应中药血清与抗菌药联合诱导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β-lactamases,ESBLs)细菌传代。救必应中药血清与抗菌药联合诱导细菌传代对耐药大肠杆菌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救必应中药血清可明显地增强β-内酰胺类抗菌药、氨基糖苷类抗菌药、喹诺酮类抗菌药和卡巴氧类抗菌药对耐药菌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凉粉草含药血清与抗菌药联合使用对连续传代的携带fos A3耐药基因的产CTX-M型ESBLs大肠埃希菌的体外抑菌活性,应用二倍微量稀释法测定各抗菌药及凉粉草含药血清对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以凉粉草含药血清的亚抑菌浓度(1/2 MIC)与抗菌药联合使用对大肠埃希菌进行传代。结果发现,凉粉草含药血清联合抗菌药对大肠埃希菌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与凉粉草联合使用可显著增强氨基糖苷类、生物碱类、多磷类、利氟霉素类、磺胺类抗菌药对耐药菌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验证清热解毒类中药对猪链球菌的抗菌活性。采用不同的提取方法验证甘草、黄连、秦皮、黄柏、金银花的水提物和乙醇提取物对猪链球菌Ⅱ型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甘草醇提物的效果最理想,最小抑菌浓度(MIC)为4.13 mg/mL,而水提物对猪链球菌Ⅱ型的MIC为40.63 mg/mL,表明甘草的醇提物对猪链球菌Ⅱ型的体外抑菌效果比其水提物显著。黄连醇提物对猪链球菌Ⅱ型的MIC为28.13 mg/mL,显著低于水提物对猪链球菌Ⅱ型的MIC为87.50 mg/mL。秦皮水提物为68.75 mg/mL,秦皮醇提物为175.0 mg/mL,表明秦皮的水提物比其醇提物对猪链球菌Ⅱ型效果显著。而黄柏、金银花的不同提取物对猪链球菌Ⅱ型的抑制作用差异性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