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20 0 1年 7月初至 8月 5日 ,皇塘某规模养羊场发生了以山羊贫血、消瘦、腹泻并大量死亡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前后共死亡 2 0 0余头羊。经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以及实验室检验 ,综合诊断为大肠杆菌并发球虫病。1 发病情况该场 6月底从如皋购回 60 0余头 2月龄左右的羔羊。自 7月初开始 ,有部分山羊出现腹泻现象。该养户自行给病羊喂服庆大霉素 ,仅少数病羊有所好转 ,多数病羊无明显效果。病羊极度消瘦 ,衰竭而死。共计死亡 2 0 0余头 ,死亡率达 30 %。2 临床症状多数病羊消瘦、贫血 ,被毛粗乱 ,采食量下降 ,后期食欲废绝 ,反刍停止 ,…  相似文献   

2.
1 发病情况 我县托古乡托古村于家养猪场饲养育肥猪210头。2002 年6 月至8 月有38 头猪陆续发病,发病猪一般在3 ~4 月龄,期间因吐血死亡或渐进性消瘦、贫血死亡16 头。发病率18.1%,死亡率7.61%。2 临床症状 发病猪从临床上观察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型发病前无任何症状,进食饮水均无异常,突然倒地,四肢划动,口鼻流出大量暗红色血液,呼吸迫促,皮肤和可视黏膜苍白。慢性型病猪可见食欲减退,不爱运动,皮肤和可视黏膜逐渐苍白,贫血症状明显;粪便干结,表面黑色,仔细观察表面有黏液和血液,尿少;病猪采食量减少,生长受阻,消瘦。3 剖检变…  相似文献   

3.
1997年9月下旬,我县长沙镇某养殖大户的肉用犬群中发生了一种以腹泻、渐进性消瘦、衰竭死亡为特征的传染性疾病,经诊断为犬球虫病,现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该养犬户1997年5月从外地购进肉用种犬48只,饲养5周龄,犬群生长发育良好。又购进肉用种犬40只,3周龄后犬群陆续发病,主要表现腹泻。该养殖户对病大应用青霉素、链霉素进行治疗,并注射犬三联血清(犬温热、细小病毒、传染性肝炎),未见效果。病程持续近3周,3周内发病犬37只,发病率高达42%,死亡3只。2临床症状病犬表现精神沉郁,食欲不振,被毛粗乱无光泽,渐进性消瘦,粪便稀…  相似文献   

4.
正2018年1月20日,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某养犬户饲养的60头8月龄幼犬突然发生了一种以消瘦、体温升高、呕吐、腹泻以及头部、颈部、胸部和背部等部位脱毛、皮肤发红、结痂等为特征的疾病。发病后该养殖户用青霉素、链霉素和氨基比林以及皮肤涂抹一些药物治疗3天后,发病犬群的症状有所缓解,但治疗效果不理想,发病犬和死亡犬的数量不断增加。截至2018年1月25日,有20头发病,8头死亡,发病率达30%(20/60),死亡率达40%(8/20)。2018年1月25日来确山县动物疫病防控中心就诊。笔者经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剖检变化以及结合实验室检验,最后确诊为犬瘟热与犬疥螨病的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5.
羊捻转血矛线虫病是寄生于羊真胃内的一种寄生虫病,又称捻转胃虫病。临床上以消瘦、贫血、腹泻、衰竭、慢性消耗等症状为特征,尤其是羔羊更为严重,发病后可引起急性死亡。给养羊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2012年4月下旬有一病例来我院就诊,经临床及实验室诊断确诊为棉羊捻转血矛线虫病,现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  相似文献   

6.
2005年8月中旬,我市某宠物门诊接诊一肉犬养殖场场主送来的1只病死犬。该犬2月龄左右,有贫血、脱水、血便及全身衰弱的症状。据场主介绍,因腹泻给幼犬投服痢特灵近1星期不见好转,最后幼犬极度衰竭而死亡。随后门诊兽医人员到现场检查其他病犬,具体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该养犬场共饲养肉犬38只,其中1 ̄6月龄幼犬11只。表现出临床症状的病犬有12只,其中幼犬9只,成年犬3只,发病率为31.6%。2临床症状患病幼犬精神不振,食欲下降,消瘦,黏膜苍白,轻度发热,排稀软混有血液和粘液的粪便。个别幼犬有呕吐症状。有2只幼犬因衰竭死亡。成年犬多表…  相似文献   

7.
2004年7月上旬至8月初,我市柳城县某山羊养殖户发生了以体温升高、贫血、消瘦和慢性死亡为特征的疾病,死亡山羊4头,占该批山羊的2.6%。经了解发病情况,进行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及实验室检查,综合诊断为山羊附红细胞体病。  相似文献   

8.
1发病情况河北省巨鹿县官厅镇,张某饲养的7头黄牛,2006年8月26日,1头8个月龄的母牛发病,以后又有3头牛发病,主要症状为发热、腹泻、黄疸、贫血、消瘦等症状。当地兽医用青霉素、链霉素、安痛定治疗,不见疗效。最后全部发病,遂到邢台市兽医院诊治,诊断为牛附红细胞体病。2临床症  相似文献   

9.
侯洪烈 《畜牧与兽医》2006,38(10):63-64
1发病情况丹东市一犬场圈养成年大型犬8只,3月龄牧羊犬6只。犬只逐渐消瘦,一直反复拉稀粥样便,平均每天拉24次,体温正常,有的犬异嗜。曾先后以肠炎治疗,给予庆大霉素、吡哌酸等抗炎治疗,每次经治疗后病情都有好转,但始终未能痊愈。3天前,突然腹泻加重、剧烈血便,幼犬病情更严重,就诊当天已死亡2只小牧羊犬。犬主遂将死亡犬和1只重症犬带至我处。2临床症状病犬精神沉郁、消瘦、贫血。体温升高至4041℃。最突出的特征是呕吐、拉血粪,粪便稀烂,带血或巧克力色,多呈糊状,带有特殊腥臭味,机体脱水。3剖检变化死亡病犬的剖检病变大致相似:尸体消瘦…  相似文献   

10.
<正>绦虫属于扁形动物门的绦虫纲,寄生于犬小肠的一种常见寄生虫,主要引起消化不良、腹泻、腹痛、消瘦和贫血,如诊治不及时,可引起犬只死亡。1发病情况一只三月龄白色博美犬,发病前以犬粮为主  相似文献   

11.
鞭虫和钩虫是犬常见的肠道寄生虫,主要引起犬生长缓慢、消瘦、腹泻、贫血等,严重感染者甚至出现死亡,对犬危害较大。笔者对一例出现消瘦、腹泻、便血等症状的中华田园犬进行粪便虫卵检查,确诊为鞭虫和钩虫混合感染,通过对症治疗,预后良好。为预防本病发生,在日常管理中要注意环境卫生及定期驱虫。  相似文献   

12.
1发病情况我县托古乡托古村于家养猪场饲养育肥猪210头。2002年6~8月份有38头猪陆续发病,发病猪一般在3~4月龄,期间因吐血死亡或渐进性消瘦、贫血死亡16头。发病率18.1%,死亡率7.61%。临床症状发病猪从临床上观察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型发病前无任何症状,进食饮水均无异常,突然倒地,四肢划动,口鼻流出大量暗红色血液,呼吸迫促,皮肤和可视黏膜苍白。慢性型病猪可见食欲减退,不爱运动,皮肤和可视黏膜逐渐苍白,贫血症状明显;粪便干结,表面黑色,仔细观察表面有黏液和血液,尿少;病猪采食量减…  相似文献   

13.
犬钩虫病是由于钩口科钩口属、弯口属的线虫寄生于犬的小肠,尤其是十二指肠,引起犬贫血,消化功能紊乱及营养不良。笔者在兽医临床工作中,曾遇到1例犬钩虫病例。某养犬基地,饲养各种犬10余条,有2条犬出现严重贫血、消瘦、呕吐、下痢、皮炎等病症,其中1条母犬死亡,来我站就诊,根据临床症状,饲养情况及虫卵检查等,确诊为犬钩虫病。1 病原犬钩虫,微白色,线状。头端稍弯向背面,具有很发达的口囊,在其前缘腹面有3对锐利的钩状齿,其大小自内至外逐渐增大。雄虫长9~12厘米,雌虫长10~12厘米。2 临床症状与诊断慢性贫血、消瘦、精神沉郁、结膜苍白、营…  相似文献   

14.
正1鉴别诊断犬细小病毒病(腥臭血便、呕吐、不食、脱水、心肌炎、突然死亡)可与犬瘟热(双相热型、呼吸道炎症、结膜炎、腹泻、神经症状、皮肤发疹、硬脚掌)、犬大肠杆菌病(败血症、腹泻、赤痢样症候群及毒血症)、犬传染性肝炎(角膜变蓝、黄疸、贫血)、犬钩虫病(黏液血便,贫血,消瘦,步态强拘,虚脱,嗜酸性细胞增加)及犬冠状病毒病(腹泻,精神不振,食欲减退,血便,脱水,突然死亡)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5.
<正> 1 发病情况河北省巨鹿县官厅镇张某饲养了7头牛,2006年8月26日,一头8个月龄的母牛发病,以后又有3头牛发病。主要症状为发热、腹泻、黄疸、贫血、消瘦等。当地兽医用青霉素、链霉素、安痛定治疗,不见效果。最后全部发病,遂到邢台市兽医院诊治,经临床诊疗、剖检病变、实验室检验,确诊为牛附红细胞体病。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措施,只有第一头发病早的牛由于治疗不及时,抢救无效死亡,其他牛均痊愈。2 临床症状病牛最初食欲减少,反刍减  相似文献   

16.
<正>2010年12月15日,宣威市某生猪扩繁场报告不同年龄的生猪发生一种以咳、喘、呼吸困难、消瘦、贫血、黄疸、皮肤发红(绀)、呕吐、腹泻为特征的传染病。该场生猪存栏120头,12月10日开始发病,至12月15日共发病32头,死亡20头,发病率26.67%,病死率62.5%。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实验室检验,诊断为猪传染性胸膜肺炎与附红细胞体混  相似文献   

17.
犬的绦虫病主要是由假叶目和圆叶目的各种绦虫所引起的一种蠕虫病。在轻度感染时往往不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当大量感染时,病犬表现消瘦、贫血、腹泻等症状。绦虫在犬的肠道寄生虫中是最长的一种寄生虫,种类很多,对犬的健康危害很大。其可造成犬营养不良、消痩、贫血、胃肠道症状及神经症状,重者可导致犬全身衰弱死亡。能在犬体内寄生的绦虫,主要有犬腹孔绦虫、豆状带绦虫、泡状带绦虫、裂头绦虫、多头带绦虫、连续带绦虫等。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某养殖户,饲养母猪1头,仔猪13头,仔猪12日龄相继发病。病猪以贫血、消瘦、震颤、吮乳下降、呼吸困难为特征。用抗生素、磺胺类药物治疗数天无效。发病13头,发病率100%,死亡9头,死亡率69.2%。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检查诊断为猪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1发病情况我市某养殖户饲养貉100余只,2007年8月12日有5只貉发病,主要表现为发热、腹泻、黄疸、贫血、消瘦等症状。后又连续数十只发病,死亡3只。发病期间曾用磺胺类药和常  相似文献   

20.
犬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犬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红细胞表面、血浆、组织液及脑脊髓液所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犬的附红细胞体病临床上以发热、贫血、黄疸、腹泻、渐进性消瘦等为主要特征,感染率较高,但多呈隐性经过。当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或处在应激状态时出现急性临床症状,如果治疗不及时或继发其它疾病会引起犬大量死亡,给养犬业带来较大损失。文章主要就近几年国内外对犬附红细胞体病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理、临床症状及诊断和预防等几个方面进行一些尝试性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