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疆是全国重点牧区,天然草地资源丰富,面积辽阔,草地类型繁多。长期以来新疆草原畜牧业靠天然草地进行牲畜的饲养,传统落后的经营方式,限制了牧业生产发展。人们都知道天然草地承栽能力有限,但仍然连年持续增加牲畜数量,从而造成草地严重超栽过牧而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新疆畜牧业持续发展的同时也要防止草地退化,保护生态环境。只有合理利用草地资源,坚持以草定畜,并进行科学地保护和建设,才能保证我区草原畜牧业持续发展。这就要求认真实施农牧结合,充分利用农副产品,建立优质人工饲草料基地,积极开辟断的草料资源。  相似文献   

2.
草原畜牧业是以天然草地资源为基础,通过对牲畜的放牧获得畜产品的传统产业。草原畜牧业作为以草为生产基础,饲料和繁育牲畜而取得畜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是内蒙古地区的传统产业和优势产业,也是当地最具有地区特色的产业,更是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草原畜牧业收入是牧民主要收入来源。目前内蒙古草原畜牧业面临着种种问题,例如草原退化沙化、品种改良问题等。本文中以锡林郭勒盟为例,分析草原畜牧业经营中产生的委托受委托行为和家畜的借用借出行为,解析当前形势下草原畜牧业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草地是主要的陆地生态系统组成之一。中国是位居世界第二的草地资源大国,但近50年来,草原灾害频繁发生。草原灾害不仅影响牧草品质和产量,而且对牲畜也造成严重影响。牲畜作为动物生产层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生态系统的活力以及生产效益的高低。目前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在整个生物圈中已经承受着最底层的压力。本文对草原雪灾、暴风灾害、生物灾害(包括鼠害、虫害)、旱灾的产生原因、分布区域、发生频率、趋势进行分析总结。通过借鉴国外草原灾害发生的应对策略,结合我国国情,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典型草原退化原因的初探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分析了内蒙古典型草原退化的原因,认为内蒙古典型草原退化的最根本原因是系统相悖,表现在:1)多年来牲畜数量一直大大超出了天然草地的承载能力;2)长期以来过冬牲畜数量与天然草地饲草生产的季节特点不协调;3)草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其次,该区近年来的气候变化(尤其是高温和干旱)加剧了该区草原的退化过程。  相似文献   

5.
海南州草地牲畜超载与调控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青海省海南州草地牲畜的超载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海南州草地牲畜的调控对策是:教育和组织群众,自觉按草畜平衡原则组织生产;挖掘生产内部潜力,调整畜群结构;增加科技与生产投入,提高草畜生产能力;建立草原监测制度,为确定合理载畜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饲草料是牲畜的粮食,是发展畜牧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四十年来,由于牲畜不断发展加上自然因素的影响,尤其是人为的干扰(采挖药材、过牧、弃牧为农)、导致草原大面积退化、沙化,草地生产力低,严重阻碍着畜牧业的发展。本文重点阐述了通过不同方法,不同措施在退化草地实行农牧结合,确定了不同类型退化草地的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7.
甘肃省天然草地资源十分丰富,有着各具特色的草食家畜种质资源。通过对甘肃省草地畜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对草原生态重要功能和作用的认识;落实好强牧惠牧各项"三牧"政策;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草地和牲畜生产水平;完善落实草地保护法规,加强草畜平衡管理;积极培育草畜产业新型经营主体,走合作经营、利益共享的转型发展之路;落实草原绿色畜牧产业的草地畜牧业转型发展战略与对策。  相似文献   

8.
饲草料是牲畜的粮食,是发展畜牧业发生产的物质基础。四十年来,由于牲畜不断发展加上自然因素的影响,尤其是人为的干扰(采挖药材、过牧、弃牧为农)、导致草原大面积退化、沙化,草地生产力低,严重阻碍着畜牧业的发展。本文重点阐述了通过不同方法,不同措施在退化草地实行农牧结合。确定了不同类型退化草地的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9.
草地是新疆发展畜牧业的物质基础,新中国成立50年来,随着畜牧业生产的迅速发展,牲畜数量成倍增长,但草地的管理和保护滞后,过度放牧和草地鼠虫害造成我区草场大面积沙化和退化,草畜矛盾日益突出,草地生态环境恶化,影响了我区草原畜牧业的稳步发展.因此,搞好和加强草原鼠虫害防治工作对实施西部大开发、遏制草原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稳定发展草原畜牧业、促进农牧民增收、增进民族团结、稳定边防实现西部经济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草地资源是发展畜牧业的物质基础,是牲畜获得饲草及活动的主要场所。草原监测是开展草原保护、建设和合理利用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正确评价草地资源的数量、质量、经济特性和生产能力对掌握阿勒泰地区畜牧业生产发展,科学合理的利用草地资源,促进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为全面获取草原资源动态信息,掌握草原保护建设工程效益,促进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有效实施,给上级部门制定草畜动态平衡、禁牧、休牧、退牧还草项目等政策提供科学依  相似文献   

11.
由于缺乏对草原的科学认识,人们不顾草原的载畜能力而一味地追求牲畜数量,导致草原生态系统入不敷出.传统原始放牧习惯,使草地利用强度不均衡,采挖药材和毁草开荒、超载过牧严重,草原植被得不到休养生息,导致草地退化、鼠虫害危害面积逐年扩大,可利用面积不断减少,草地生产力明显下降,草原开始逆向演替,生态系统日趋恶化,严重制约着马...  相似文献   

12.
蒋振  高雅罕  靳乐山 《草地学报》2023,31(2):568-580
在草原牲畜暖棚建设补贴的多元化生态补偿背景下,探究牲畜暖棚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对促进多元化草原生态补偿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基于隧穿环境库兹涅兹曲线(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EKC)分析模型,设计了一组牲畜暖棚对牧户畜牧业收入和草地质量影响的准自然实验,并基于2020年若尔盖草原648个牧户的微观调查数据,同时运用倾向得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PSM)最邻近匹配、卡尺匹配、核匹配、局部线性回归匹配法,实证检验了牲畜暖棚对牧户畜牧业收入和草地质量的影响,并通过构造随机实验组的方式进行了安慰剂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暖棚设施的使用,将为牧户带来畜牧业年均增收20 117.99元,同时牧户草地的生态质量提升约6.75%。因此,设施型的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可以协同草地生态保护和牧户生计发展,支持现代化牲畜暖棚建设,将“造血”式赋能草原生态经济,促进牧区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13.
通过人工草地建设、草地生态置换、天然草地大面积围栏、补播、划区轮牧的推广应用,将对恢复天然草原植被,解决牲畜饲草料,促进伊犁州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 本文所研讨的草原畜牧业,主要指四川省西北部高原草地一亿六千万亩草原、八百多万头牲畜的草原畜牧业,重点指有四千三百万亩草场、三百三十万头牲畜的阿坝草原畜牧业。近年来,我深深感觉到目前草原面貌与五十年代后期及六十年代中期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畜牧业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当地国营牧场的职工和集体牧民的生活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例  相似文献   

15.
重庆地处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山地复杂,植物呈多样性。草地与高寒草地和北方草原不同,属南方草地类型,按草地分类可分为山地蔬林草丛草地、山地灌丛草地、山地草丛草地、山地草甸草地、农隙地草地五大类。草地利用极不均衡,草丛草地和农隙地草地过牧退化严重;灌丛及蔬林草地较多,而灌丛及蔬林草地处于人烟稀少的中山区,基本无法利用,严重影响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充分发挥草地的自然优势,我们认为南方草原建设重点应放在改良灌丛草地和蔬林草地上,才能释放出南方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潜力,调整草地建植结构,增加草食牲畜数量。本文在《草原法》实施周年之际,就重庆市草地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
新疆是我国重要的草原牧区和畜产品生产基地,畜牧业是新疆经济中的支柱产业之一。天然草地在新疆土地资源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总面积达5725.88万hm^2,可利用天然草地面积4800.68万hm^2,占天然草地面积的83.43%。新疆属于干旱地区,生态系统极其脆弱,特别是近些年,牲畜超载过牧,加速了草地的退化,草地载畜能力由20世纪80年代的3200万只标准牲畜降低到目前的2600万只,  相似文献   

17.
牧民定居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草原畜牧业作为伊犁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依托天然草地经营畜牧业 ,具有低能耗、低成本的优势 ,本应成为伊犁的优势产业。但由于草原畜牧业又存在着对大自然的极大依赖性 ,使其长期以来停留在低产、低效益和靠天养畜、粗放经营、自然经济的传统经营模式中制约着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以牧民定居为突破口改造传统草原畜牧业不仅仅是实现农牧结合、减轻天然草地压力、防止草地继续退化的驱动力 ,同时又是提高牲畜生产性能 ,加快周转 ,减少冷季放牧牲畜能量严重损失 (冷季由于气温下降引起家畜掉膘损失约 30 % ,牧草本身营养物质损失约 30 % )…  相似文献   

18.
中国北方草地畜牧业的理论基础问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草地畜牧业的理论基础是畜牧学知识,草地畜牧业的核心是生产畜产品,包括牲畜的肉或毛皮或奶或羔犊,生产过程是牲畜食草转化为畜产品。牲畜生长生产是一个自然过程,也是一个草地饲草数量与饲草质量的时间函数过程。草地饲草数量与质量是一个年际间的动态过程、也是一个年度内的动态过程,因此,草地牲畜生长生产是一个取决于饲草数量与饲草质量的时间动态过程。草地饲草生长过程和繁殖过程对放牧的反应及草地净产量动态过程是理解草地放牧的基础。放牧是草地管理工具,同时,放牧也是生产牲畜的途径,在草地放牧的基础上,优化草地牲畜生产是积极的草地管理策略与措施。科学合理放牧包括3项要素、4种行为,优化草地牲畜生产包括一年内饲草供应策略及其与饲草生长的匹配、放牧与饲喂的协调。草地养作是基于草地健康维持、饲草数量和营养动态、牲畜生长过程和生长需要,优化草地牲畜生产的过程及其工艺,为保护草地资源利用的基础和保证。  相似文献   

19.
合理确定草地载畜量对有效保护草地资源并高效利用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传统方法计算的载畜量只表明了核定时段内的平均载畜量,没有明确载畜量核定的具体时间,开展载畜量核定容易引起混淆和争执,核查工作量大,耗时长,实际操作难度大。为此,本文综合近年来草地载畜量的相关研究结果、结合草原生态气候变化和草牧业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以秋末入冬为载畜量核定时间,以能繁母畜数量作为核定主要指标的新草地生态载畜量计算方法,并提出了加强畜牧业基础设施和人工草地建设,加大牲畜出栏,开展划区轮牧和春季草地禁牧试点示范,合理利用牲畜补偿代谢特点,利用牧草再生特点提高牧草产量和贮备等技术措施,以期为提高草地载畜能力,增加牧民经济收入,实现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伊犁种马场为例,通过采取加强牧民定居建设及调整天然草原利用方式等具体措施,实现了“暖季放牧、冷季舍饲”生产模式,结果表明:草地生产力和牲畜繁殖成活率得以显著提高,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