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IFN—γ在大鼠小脑内定位分布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抗鼠γ-干扰素 (IFN-γ)单克隆抗体和免疫组织化学 SP染色法 ,观察了 IFN-γ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在大鼠小脑的分布。结果发现 ,在大鼠小脑内浦肯野氏层细胞、顶核、间位核、齿状核等处广泛分布有 IFN- γ免疫阳性细胞。由此可见 ,IFN-γ可能作为一种新的脑神经肽存在于小脑中。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旨在探讨雌激素对大鼠小脑内雌激素受体(ER)、神经生长因子(NGF)和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表达的影响。建立去卵巢SD大鼠模型,以小脑为研究对象,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通过补充17β-雌二醇对ER、NGF和ChAT在小脑中的表达和分布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ER、NGF和ChAT免疫阳性反应物在小脑皮质主要分布于蒲肯野氏细胞,而在小脑核中主要定位于小脑顶核、间位核和齿状核;ER阳性产物主要定位于细胞质和突起中,也存在于胞膜和胞核中。去卵巢大鼠小脑中3种阳性物质的表达强度及阳性细胞数量总体呈显著降低趋势,在补充17β-雌二醇后,3种阳性物质的表达强度和阳性细胞数目显著回升。本试验证实雌激素可促进小脑中NGF和ChAT的表达;另外ER、NGF和ChAT表达变化的相似性提示三者在雌激素对小脑的作用中是相互调节和影响的,同时表明雌激素可能既通过基因组机制,也通过非基因组机制途径在小脑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
IFN-γR和ER在大鼠下丘脑中的共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中生物活性物质间相互调节和平衡的关系,本试验应用免疫组化双标记法对成年SD雌性大鼠下丘脑中IFN-γ受体(IFN-γR)和雌激素受体(ER)的共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IFN-γR和ER广泛存在于大鼠下丘脑中,其中在视前交叉上核、视前内侧核、室周核、交叉上核、下丘脑前核、下丘脑内侧核、下丘脑外侧核、乳头体前背侧核、乳头体前腹侧核等13个核团中存在大量的IFN-γR和ER双标记细胞,双标记细胞约占全部阳性标记细胞的60.9%;双标记细胞胞质呈黑褐色、胞核呈棕黄色;ER单标着色细胞以神经胶质细胞居多。研究结果表明,IFN-γ和雌激素可以分别以其各自受体为介质进行信号传递和信息整合,同时也通过在同一细胞中的相互作用而参与机体的神经-免疫-内分泌调节。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IFN-γ对妊娠的免疫调控机制,本文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大鼠胚泡植入期卵巢组织内IFN-γ的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IFN-γ在不同发育阶段卵泡的颗粒细胞中均有分布,原始卵泡、初级卵泡、次级卵泡和成熟卵泡的卵母细胞呈中等阳性反应,在原始卵泡、初级卵泡及次级卵泡的卵泡内膜细胞呈IFN-γ强阳性反应,成熟卵泡内膜细胞则呈弱阳性反应;在卵巢组织基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粒性黄体细胞、生殖上皮也出现强阳性反应,卵泡液呈阳性着色。结果表明,妊娠有机体生理剂量的IFN-γ通过影响卵巢功能参与了胚泡的植入,与妊娠的建立和维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为了阐明Ghrelin对大鼠下丘脑与垂体的调控规律,拟采用PV-9000两步法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方法分别确定Ghrelin及其mRNA在大鼠下丘脑和垂体组织中的定位.结果表明Ghrelin及其mRNA主要分布在下丘腩的弓状核、腹内侧核、正中隆起、室旁核等处的核团,各部分核团细胞着色程度深浅不一,腺垂体细胞中也有大量阳性细胞分布,但神经垂体则无阳性细胞分布.结果提示,Ghrelin及其mRNA在大鼠下丘脑、垂体中均有分布,揭示Ghrelin可能对大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性腺激素分泌有一定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乳化异氟醚对大鼠不同脑区nAChRs表达的影响,采用1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麻醉组和恢复组,应用乳化异氟醚通过尾静脉途径给药,对大鼠进行麻醉,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鉴别不同脑区中nAChRs表达的阳性细胞,并作阳性细胞计数。结果显示,大鼠注射乳化异氟醚后大脑皮层和海马的nAChRs的阳性细胞数显著下降,而小脑和脑干的nAChRs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加,提示乳化异氟醚能够抑制大脑皮层和海马nAChRs的表达,诱导小脑和脑干nAChRs的表达,nAChRs可能是乳化异氟醚产生全麻作用的靶位之一。  相似文献   

7.
为了建立检测IFN-γmRNA表达量的方法,设计2对用于IFN-γ和1对用于β-actin基因扩增的引物,建立可用于IFN-γmRNA表达量检测的技术。结果表明:用RT-PCR技术检测5组免疫鸡和1组对照鸡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发现,全病毒和含有全病毒的疫苗比单一肽段进行免疫IFN-γmRNA表达量要大的多,但与对照组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IFN-γ也称免疫IFN,主要由CD4+ Th1细胞、CD8+T细胞和NK细胞产生,是体内具有抗病毒和免疫调节功能的重要细胞因子之一[1].IFN-γ不但具有抗病毒、抗肿瘤活性,也可作加强和改善机体 免疫应答的免疫佐剂,与病毒的保护性抗原基因共 表达可加强和改善机体免疫应答.在禽类IFN-γ的研究中,鸡、鸭等IFN-γ的相关性研究较深入,有 关鹅IFN-γ的研究报道较少[2-3].  相似文献   

9.
将重组鸡痘病毒(rFPV—IFN-γ)与IBDMB43弱毒疫苗联合接种SPF鸡,研究重组鸡IFN-γ对IBD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rFPV—IFN-γ和MB43弱毒疫苗联合免疫组(MB43+rFPV-IFN-)")及rlFN-γ和MB43弱毒疫苗联合免疫组(MB43+rIFN-γ)在免疫后第2周即可检出ELISA抗体,比MB43疫苗单独免疫组早1周。用IBDVGx株攻击后,MB43+rFPV-IFN-γ组和MB43+rIFN-γ组免疫鸡的脾只有个别淋巴细胞核浓缩、核崩解,少数滤泡萎缩变性坏死;胸腺损伤程度轻于MB43疫苗单独免疫组和非免疫对照组。免疫后1周,3个免疫组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含量均显著高于非免疫对照组,CD4^+T淋巴细胞含量变化不明显;攻毒后第2周,3个疫苗免疫组CD4^+、CD8^+T淋巴细胞含量均显著升高,各组之间CD4^+、CD8^+T淋巴细胞含量无明显差异。证实,rFPV—IFN-γ和rIFN-γ可加强疫苗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0.
血管活性肠肽在皖西白鹅中脑和脑桥内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染色法,对血管活性肠肽(VIP)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在皖西白鹅中脑和脑桥内的分布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在皖西白鹅中脑的被盖视性核、峡视核、动眼神经核、红核、三叉中脑核和脑桥的脑桥核、桥外侧核、斜方体核、前庭背外侧核均分布有VIP免疫阳性细胞。  相似文献   

11.
大鼠卵巢内IFN-γ样免疫反应阳性物质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结合葡萄糖氧化酶-DAB-硫酸镍铵呈色法对卵巢细胞内IFN-γ的分布及表达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卵巢的生长卵泡和成熟卵泡以及黄体内都可表达IFN-γ。在卵泡内IFN-γ存在于颗粒细胞胞质中,且在同一个卵泡中,卵母细胞周围的颗粒层细胞染色最深,最密集。在黄体内广泛分布IFN-γ样免疫反应阳性纤维,而细胞为阴性反应。阳性纤维细长,染色较弱,上有膨体。大多数纤维在膨体处分支,并弯曲、盘绕成网络样围绕在黄体细胞周围。上述结果提示,IFN-γ可能作为一种神经免疫介质参与卵巢内的免疫调节。  相似文献   

12.
通过检测不同日龄小型猪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产生IFN-γ的频率,探讨小型猪免疫细胞功能的发育时限。分别取2日龄、1月龄、4月龄、10月龄及3周岁小型猪的外周血,提取单个核细胞,进行胞内细胞因子IFN-γ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日龄小型猪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产生IFN-γ的频率。结果显示,2日龄、1月龄、4月龄、10月龄及3周岁小型猪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产生IFN-γ的频率分别为0.85%、1.43%、1.87%、28.76%和29.62%。表明4月龄以下小型猪具有明显的Th2极化倾向,10月龄以上小型猪的免疫细胞功能发育基本成熟。  相似文献   

13.
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CD4+、CD8+细胞百分数及IL-2、IL-4和IFN-γ含量的变化,研究黄芪多糖(APS)对PCV2阳性猪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APS能显著增加外周血T淋巴细胞、NBT阳性细胞、CD4+T细胞百分数及IL-2、IL-4、IFN-γ含量,显著降低CD8+T细胞百分数,推测APS通过上调CD4+细胞百分数、CD4+/CD8+及Th1反应恢复正常免疫机能。  相似文献   

14.
猪γ干扰素的体外表达及其多克隆抗血清的制备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从健康仔猪前腔静脉无菌采血,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提取细胞总RNA,用猪γ干扰素(IFN-γ)基因特异性引物通过RT-PCR扩增猪IFN-γ的全长cDNA序列,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中,再亚克隆到pUC18和表达载体pET-30a中,经测序发现其序列与GenBank报道的IFN-γ基因序列基本一致.将重组质粒pET-30a-IFN-γ转化大肠杆菌BL21,于37℃经IPTG诱导表达,IFN-γ基因获得表达,表达产物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占菌体总蛋白的39%.经SDS-PAGE及Westernblot分析表明,表达的融合蛋白分子量约为25 ku.将包涵体用8 mol/L脲变性,用ProBondTM Purification Systerm纯化,经透析复性,得到纯化的目的蛋白,含量可达0.3 mg/mL.将复性蛋白免疫新西兰白兔三次,制备了高滴度的猪IFN-γ抗血清.本实验表达和纯化了猪IFN-γ,并制备兔抗猪IFN-γ的抗血清,为下一阶段关于猪γ干扰素重组蛋白其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重组表达质粒作为免疫佐剂从实验室走向临床必须解决其对机体和生物环境释放的安全性问题。本研究以pcDNA3.1/IFN-γ重组表达质粒作为免疫佐剂进行试验,探讨了其在小鼠体内组织的分布和生物安全性。将pcDNA3.1/IFN-γ重组表达质粒经肌肉途径免疫小鼠,免疫后不同时间迫杀,并取各种组织抽提基因组DNA:一是利用PCR技术检测其在组织内的分布及与细胞基因组发生整合的可能性;二是以PCR技术检测免疫动物现场环境样品,监测pcDNA3.1/IFN-γ重组表达质粒中的猪IFN-γ基因、CMV启动子基因和抗性基因是否转移和扩散到环境细菌中。结果表明,免疫24h后在小鼠的各组织中仅注射部位肌肉存在重组表达质粒,免疫5d后仅有1只小鼠注射部位肌肉和血液中存在重组表达质粒,免疫15d后所有动物的各组织中无重组表达质粒存在;同时未发现pcDNA3.1/IFN-γ重组表达质粒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组和转化到环境其他细菌中。因此,认为pcDNA3.1/IFN-γ重组表达质粒对动物和环境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对米非司酮诱导的流产大鼠子宫中PR表达的影响。方法:免疫组化SP法和图像分析法。结果:外源注射IFN-γ后,大鼠子宫PR的表达随IFN-γ剂量的增加而升高,除IFN-γ600U组和800U组大鼠子宫内膜中PR的表达量接近正常妊娠组(P>0.05)外,其他IFN-γ处理组大鼠子宫内膜中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量均极显著低于正常妊娠组(P<0.01);子宫肌层中PR的表达除在IFN-γ100U组极显著低于正常妊娠组(P<0.01),800U组极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P<0.01)外,其他各组与正常妊娠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一定剂量范围内IFN-γ可以上调流产大鼠子宫中PR的表达。  相似文献   

17.
用免疫组化ABC法,对发情周期中奶山羊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催产素(OT)分布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下丘脑中分泌OT的神经元主要分布在室旁核和视上核,在穹窿周核、腹内侧核、腹外侧核、交叉上核、背内侧核、乳头体、下丘脑外侧区、下丘脑前核等核团也有一定数量的阳性神经元;阳性神经纤维仅见于室旁核、下丘脑前核、视上核等少数核团,在正中隆起和第3脑室室周可见到一定数量的阳性神经纤维.在垂体前叶未见到OT免疫反应阳性产物,自垂体柄和正中隆起的一侧可见到平行排列的OT阳性神经纤维断续地延伸至神经部.卵巢的卵泡及间质未见OT免疫阳性反应,,在黄体组织中存在数量较多的免疫反应阳性细胞,阳性细胞主要呈圆形、卵圆形,小梁两侧及黄体中央近腔区域的阳性细胞呈长梭形,有相当数量的阳性细胞具有突起.连续切片HE染色对照观察显示,黄体中OT主要由大黄体细胞产生,但小黄体细胞也存在OT免疫阳性反应.  相似文献   

18.
γ-干扰素的研究进展及在畜牧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γ-干扰素(interferon gamma,IFN-γ)也叫免疫干扰素,在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上作用强大。针对IFN-γ及其受体、IFN-γ的基因表达调控、生物学功能及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9.
分析CpG基序与猪IFN-γ基因组合的重组表达质粒对口蹄疫灭活抗原的免疫佐剂效应.以亚洲I型口蹄疫灭活病毒为抗原,与含有猪IFN-γ基因和CpG基序的重组质粒配伍,采用肌肉注射法免疫小鼠,加强免疫后检测口蹄疫特异性抗体和中和性抗体水平、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体内细胞毒性T细胞杀伤反应以及细胞因子IL-4、IL-6和IFN-γ的分泌水平.发现猪IFN-γ和CpG基序双因子重组质粒相对单一的因子能诱导更强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水平,尤其在中和性抗体和抗原特异性CTL反应方面更为明显.猪IFN-γ和CpG基序在诱导小鼠抵抗亚洲I型口蹄疫火活病毒免疫方面具有良好的佐剂效应,其重组质粒可望成为一种有前途的新型免疫佐剂.  相似文献   

20.
血管活性肠肽在皖西白鹅间脑内的定位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染色法,观察到在皖西白鹅间脑内视上核、室旁核、背外侧核、圆核、卵圆核、视上交叉、下丘脑外侧核、丘脑额束核和螺旋外侧核等处,广泛分布有VIP免疫反应阳性细胞。用计数法定量观察了就巢期、产蛋期和休产期皖西白鹅间脑内免疫阳性细胞的数量变化。结果表明,就巢期间脑的VIP含量显著高于产蛋期和休产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