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浙江省标准农田质量建设和管理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省从1999年至2007年累计建成100万hm2标准农田。调查研究当前浙江省标准农田质量现状,分析在质量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加强标准农田质量建设和管理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标准农田地力调查与分等定级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摘要:由于重数量、轻质量,重建设、轻管理,导致部分已建标准农田没有达到预期的吨粮田标准。为确保粮食安全,浙江省农业部门组织力量对已建标准农田开展全面的地力调查与分等定级。文章提出了标准农田地力调查与分等定级的方法和指标体系,开发了“浙江省标准农田地力调查与分等定级系统”,实现数据管理、地力评价与统计分析等功能。研究结果表明,一等、二等、三等标准农田分别占33.2%,60.7%,6.1%,通过实地检验,评价结果符合生产实际。该项研究可为今后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工程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衢州市现有蔬菜生产面积1.6万hm^2,随着农田种植结构的进一步调整、效益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每年将以超过10%的增幅扩大种植。但衢州市的蔬菜生产存在着滥用农药,无公害生产意识比较淡薄以及生产技术不够规范等问题,制约了蔬菜质量、市场竞争力和效益的提高,同时,也威胁着人民的身体健康。提高质量,发展无公害蔬菜成为今后蔬菜生产的发展方向。自1995年在衢州市蔬菜上发现全国检疫对象—一美洲斑潜蝇以来,我们参照国家和浙江省有关无公害蔬菜生产标准的总体要求.  相似文献   

4.
<正>本报讯从近日召开的浙江省耕地质量建设与肥料管理工作座谈会上获悉,今年,浙江省将以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为主线,加强农业"两区"土壤污染防治,切实提高有机肥资源利用水平和科学施肥水平,促进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据了解,自2009年组织推进340.7万亩标准农田质量提升项目以来,浙江省已累计完成地力培育实施面积4036.2万亩。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补充耕地质量管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浙江省以耕地质量评定为切入点,开展补充耕地特别是补建标准农田的质量建设管理工作的做法及经验,分析存在问题,提出进一步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标准农田是浙江省在耕地资源保护和利用实践中提出的新概念,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和保护是耕地质量进行管理的重要手段,是储粮于田,巩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绍兴市柯桥区地处浙江省东北部,宁绍平原西部,是全省乃至全国经济发达但用地却十分紧张的地区之一,也是浙江省首批试点标准农田质量提升的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衢州市耕地质量管理工作的主要成效和主要做法,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衢州市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及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耕地质量调查与保育措施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浙江省农地质量的现状,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浙江省农业部门开展了标准农田地力调查与评价、环太湖流域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结合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测土调查及标准农田与粮食生产能力调查,提出了耕地质量保育措施。  相似文献   

9.
冯忠平  王仪春  王旭阳  王云华  陆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3,(32):12587-12587,12606
按照《浙江省标准农田地力调查与分等定级技术规范》开展标准农田地力分等定级,摸清湖州市标准农田地力质量状况。根据综合地力指数,将标准农田评定为三等六级。与第2次土壤普查结果相比,土壤有机质含量略有下降,酸化趋势明显,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增加,但是缺磷钾面积所占比例依然很高。通过调查评价,湖州市标准农田质量以一等和二等田为主,分别占46.6%和53.0%,总体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10.
日本的农田建设标准化起步早,农田建设标准较完善,标准管理经验丰富。近年来,中国制订并实施了与农田建设相关的一系列标准,但农田建设标准制订和管理还有待完善。基于对日本农田建设标准的管理机制、制订和实施的分析,借鉴日本的经验,提出了完善中国农田建设标准化工作的相关建议,即强化政府对农田建设标准的管理、注重农田建设标准作用的长期性、制订与农田建设相关的操作手册或指南。  相似文献   

11.
农田水利工程是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确保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相关部门开展了建设管理工作,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鉴于此,本文分析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旨在帮助相关人员做好这一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2.
根据《浙江省标准农田地力调查与分等定级技术规范》要求,2008年开始对浙江省桐乡市崇福镇标准农田的地力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初步了解了全镇标准农田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等肥力指标现状。结果表明:全镇标准农田地力状况总体不高,相当一部分农田急需培肥改良。针对土壤有机质含量不高、熟化耕作层浅薄、主要土壤养分供应不均衡等突出问题,提出了对该区域农田培肥改良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按照《浙江省标准农田地力调查与分等定级技术规范》开展标准农田地力分等定级,在摸清标准农田地力质量现状的基础上,开展了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工程。嘉兴市秀洲、嘉善、平湖县(市、区)2009年项目(面积4015.6 hm2)实施了秸秆还田、增施商品有机肥、测土配方施肥、翻耕加深耕作层、调整土壤酸度、改善农田排灌等技术措施。2年后对该项目进行地力培育的成效评估,结果显示,由二等田(地力综合指数0.60~0.80)提高到一等田(地力综合指数0.80以上)的面积占65.89%,未达到一等田的地力综合指数也提高0.04~0.10。文章分析了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工程的技术问题,并提出嘉兴市高标准农田的地力建设目标应为一等田。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标准农田水稻土有机质现状及改良措施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通过对浙江省87.5万hm-2标准农田水稻土耕层有机质含量的调查发现,全省标准农田水稻土有机质平均含量为30.1 g/kg,与全国第2次土壤普查时水稻土有机质含量相比,有机质平均含量略有下降,同时变异系数增大.从不同区域看,无论是平原区还是丘陵地区有机质含量10~20 g/kg和≤10 g/kg的农田所占比例都有不同程度增加,说明浙江省标准农田水稻土有机质含量存在降低趋势.进一步分析和讨论了影响农田土壤有机质变化的因素,提出今后土壤管理和利用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龙泉市是全国食用菌生产先进县,根据浙江省标准农田质量提升方案实施要求,同时为了研究废菌棒还田长期施用对耕种土壤肥力的影响,将其列入水稻测土配方施肥和标准农田地力提升项目内容提供重要的参数依据,以便今后更好确定对废菌棒还田量对地力提升的作用,为此龙泉市在查田镇下堡村进行的废菌棒还田肥料试验,通过不等量的施用废菌棒,评价废菌棒不同还田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刘建 《安徽农业科学》2022,50(9):198-200+221
回顾总结“十三五”南通市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基本现状、主要做法和取得成效,以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域化整体推进为目标要求,分析了农田建设整体协调推进上存在区域差异、农田投资标准与建设需求存在不协同性和农田建设质量及其效益上存在不稳定性3个方面的瓶颈障碍,明确了农田建设提质扩面、耕地质量提升、外延效应拓展和边际效能挖掘4项任务重点,提出了农田建设区域化整体推进的实现路径:提档农田标准,升级农田功能;提档农田质量,升级农田效益;提档农田管理,升级农田效能。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浙江省建德市标准农田地力状况分析,阐明了建德市标准农田建设的土壤主要障碍因子,分别提出了露地和大棚设施标准农田地力提升的技术措施,为建德市标准农田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浙江省建德市标准农田地力状况分析,阐明了建德市标准农田建设的土壤主要障碍因子,分别提出了露地和大棚设施标准农田地力提升的技术措施,为建德市标准农田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要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就必须加强对其质量管理。注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管理工作,提高质量管理。通过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现状分析,其建设管理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应提出相应的加强质量管理措施,促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的发展,进而促进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开化县标准农田土壤肥力现状与改良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采用野外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等方法.对浙江省开化县9626.6 hm2标准农田土壤pH值、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阳离子交换量等主要评价指标进行测试,了解标准农田土壤肥力现状,将检测结果和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其变化原因,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土壤培肥及改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