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防治绵羊大肠杆菌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12月17日.青海省玛沁县拉加镇曲哇牧委会尼日达牧业社某牧户饲养的104只绵羊,有12只绵羊发病死亡。牧人述:绵羊得病后肚子胀,不吃草,常卧地。死前多数病羊口吐白色口涎.死后头弯转腹侧,有的病羊还出现托稀.并告知羊群中还有7只病羊.请求笔者迅速前往牧户诊治。在牧户中笔者通过问诊,病羊症状观察.尸体剖检.动物疫苗接种实验.结果确诊本病为绵羊大肠杆菌病。  相似文献   

2.
本病在每年3-4月发生,5月份牧草返青之后逐渐停止.只发生于绵羊,大多为体制较强的绵羊.息畜一旦产生临床症状,继而离群,不食,15-30d后死亡,  相似文献   

3.
狼毒春季返青较早,生长快,春季绵羊采草选择性差而易食,食后中毒较快。通过对因误食狼毒而发生中毒症状的164只绵羊进行中西药结合治疗观察,表明绵羊狼毒中毒在洗胃、强心、补液、静脉滴注解毒剂的前提下,投服中药制剂,治愈率可以达到78%以上。  相似文献   

4.
正肃南县皇城镇牧民白某某,在自己草原围栏内放牧饲养绵羊318只,发生农药中毒,致使绵羊中毒发病96只,发病率30.19%,未经治疗死亡66只,治疗30只(死亡2只),死亡率70.83%,治愈率93.33%。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解剖和现场查验,诊断为绵羊有机磷农药中毒。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绵羊肠毒血症是绵羊的一种急性毒血症,是由D型魏氏梭菌在羊肠道中大量繁殖产生毒素所致,死后肾组织容易软化,故又称"软肾病",本病具有发病急、死亡快的特点,对养羊业危害极大。发病情况:凌海市温滴楼乡大茂村某养羊户饲养绵羊78只,2010年5月28日突然有3只发病.其中有一只在放牧中死亡,2只放牧归来后在圈舍死亡。  相似文献   

6.
<正>绵羊痘是一种由滤过性病毒引起的热性接触传染病。绵羊痘病毒属痘病毒科,具有亲上皮的特性,大量存在于绵羊的皮肤和黏膜的丘疹、脓疱以及痂皮内。特征性临床症状是在皮肤,尤其在无毛的皮肤和黏膜上出现痘疹(丘疹、水泡、脓疱和结痂)。羔羊死亡率高(90%以上),可引起妊娠前期母羊流产。1流行情况静海县有3个养羊户养殖的绵羊出现典型的发痘症状,最初有个别羊只发病,随后发病羊只迅速增加,20 d左右的时间全群感染。同一地区放牧  相似文献   

7.
<正>绵羊痘是一种由滤过性病毒引起的热性接触传染病。绵羊痘病毒属痘病毒科,具有亲上皮的特性,大量存在于绵羊的皮肤和黏膜的丘疹、脓疱以及痂皮内。特征性临床症状是在皮肤,尤其在无毛的皮肤和黏膜上出现痘疹(丘疹、水泡、脓疱和结痂)。羔羊死亡率高(90%以上),可引起妊娠前期母羊流产。1流行情况静海县有3个养羊户养殖的绵羊出现典型的发痘症状,最初有个别羊只发病,随后发病羊只迅速增加,20 d左右的时间全群感染。同一地区放牧  相似文献   

8.
陈陈 《饲料博览》2007,(6):50-50
问:如果一只狮子率领一百只绵羊同一只绵羊率领一百只狮子决战,谁能赢? 我想:大家从“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中可以找到答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黄花棘豆中毒后绵羊血清蛋白含量的动态变化。[方法]给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8只绵羊按照每日允许摄入量为10g/(kg.mb)来投服黄花棘豆,研究试验性黄花棘豆中毒后各时期绵羊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含量变化。[结果]饲喂黄花棘豆粉后,全部试验羊在第16~18天出现中毒症状,第25~28天出现严重中毒症状。第28天采血后停止投服黄花棘豆,试验羊中毒症状在2周内全部消失。整个试验期间血清总蛋白、球蛋白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而白蛋白含量在第21天和第28天显著降低(P<0.05)。[结论]该试验中黄花棘豆的主要有毒成分为吲哚兹啶生物碱。  相似文献   

10.
陈陈 《饲料博览》2007,(3):50-50
问:如果一只狮子率领一百只绵羊同一只绵羊率领一百只狮子决战,谁能赢? 我想:大家从“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中可以找到答案。  相似文献   

11.
《新农业》2016,(15)
正羊痘包括绵羊痘和山羊痘,绵羊痘是由绵羊痘病毒引发,只发生于绵羊,不传染给山羊和其他家畜。山羊痘是由山羊痘病毒引发,但山羊痘发生较少见,其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与绵羊痘相似,但症状较轻。羔羊易感性强,细毛羊较其他品种的羊易感,病死率高。痘病毒为亲上皮性的病毒,大量存在于发病羊的皮肤、黏膜的丘疹、脓疮及痂皮内,病羊鼻黏膜分泌物和发热期羊的血液内也有病毒存在。本病主要通过呼吸道感染,也可经损  相似文献   

12.
将从病羊脑分离纯化的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氏杆菌经静脉接种于健康美利奴绵羊 3只 ,结果被感染绵羊均表现出与自然感染绵羊相同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并从脑、心血、淋巴结中回收到了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氏杆菌 ,从而证明了该分离株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氏杆菌具有较强的致病性。  相似文献   

13.
应用琼脂扩散法对淮北地区绵羊、奶牛进行蓝舌病血清学调查,结果在受检723只绵羊中,阳性189只,阳性率为26.13%,受检奶牛235头,阳性67头,阳性率为28.51%。  相似文献   

14.
2004年6月4日,吉林省珲春市某个体养殖户送检1只主要表现为神经症状的绵羊.为查明原因,对该病羊进行迫杀,通过解剖检查、病原体分离与鉴定及致病性试验,再结合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表现,确诊为李氏杆菌引起的脑炎.  相似文献   

15.
蒋英 《世界农业》1994,(5):28-30
世界奶用绵羊生产北京农业大学蒋英全世界有绵羊12亿多只,其中用来挤奶的绵羊占10%或稍多些。近30年来,世界上出现肉用和奶用绵羊数量稳定增长的趋势,其中绵羊奶和其奶制品尤受一些地区人民的喜爱,增长较多,亚洲和非洲分别增长21%,欧洲增长7%,增长较多...  相似文献   

16.
吉林省舒兰市溪河镇松凤村六社麻风呜饲养的141只肉羊(绵羊25只、山羊116只)于2013年11月15日早晨突然有38只羊(其中绵羊7只,山羊31只)拉水样粪便,恶臭或腥臭,体温高达40℃以上,病羊精神沉郁,食欲废绝,渴欲增加或废绝。经检查喂的饲料中玉米面发霉导致患胃肠炎。  相似文献   

17.
绵羊痘是由绵羊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上以高温、疱疹等为主要症状。笔采用中西药结合的疗法对绵羊痘进行治疗,共治疗了500多只病羊,治愈率达94%,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GnRH主动免疫对绵羊血清睾酮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用碳二亚胺将GnRH与牛血清白蛋白联结,加入弗氏完全佐剂主动免疫8只3月龄雄性绵羊,结果表明免疫后至少在120天内会引起睾丸发育停滞,第二性征抑制,血清睾酮水平降低,其含量与手术去势组动物差异不显著,免疫组绵羊生长发育与手术组无明显差异,达到了去势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少孢节丛孢菌口服生物制剂的安全性,将20只6月龄绵羊分成4组,前3组分别灌服含有1.0×105、1.0×106、1.0×107少孢节丛孢菌分生孢子口服生物制剂,第4组为对照组灌服灭菌的生理盐水,灌服后连续30d观察绵羊的各项临床指标;并在7d后每组分别剖检2只绵羊,无菌采集绵羊各器官组织,进行组织切片和少孢节丛孢菌的分离鉴定;另外,将12只感染捻转血矛线虫后的绵羊分成3组,灌服3个不同剂量的生物制剂后测定其对粪便中线虫的捕食活性。结果表明,绵羊的精神状态、食欲、饮水、体温、粪便、增量正常;绵羊肝脏、脾脏、肾脏、肠道淋巴结等组织器官没有出现病理变化;也未从上述组织中分离出少孢节丛孢菌;3个不同剂量的生物制剂均可显著降低绵羊粪便中的幼虫数量。研究结果证实,少孢节丛孢菌口服生物制剂安全有效,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20.
作者用19号菌苗、猪型61号菌苗并用羊型25号死菌培养物对绵羊进行了免疫特性的研究。试验羊共分五组,各组均免疫4只绵羊(三只成年母绵羊和一只5—6月龄的羔羊)。均行肘后皮下注射。第一组:19号菌苗培养物的125亿菌体和羊型25号死菌培养物的500亿菌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