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9 毫秒
1.
刚竹毒蛾是为害毛竹林的重要害虫之一,为突发性害虫。为探寻其科学的防治技术措施,于2015年在毛竹林中采用喷粉技术施用1.1%苦参碱粉剂,药剂用量为22.5kg/hm2,采用喷烟技术施放5%桉油精可溶液烟雾剂、烟碱·苦参碱烟雾剂、苦参碱烟雾剂,药剂用量均为750mL/hm2,对4龄前的刚竹毒蛾幼虫进行林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施药后2d,4种药剂的防治效果均达90%以上,表明4种药剂均具有高效杀虫作用,可应用于防治刚竹毒蛾幼虫。试验结果可为生产上制定环保、经济、高效并与林区林业生产水平相适应的害虫防治措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1.3%苦参碱可溶液和1.2%烟碱·苦参碱乳油喷烟防治松丽毒蛾幼虫的林间最佳配比和用药量,在三明市三元区岩前镇、莘口镇的马尾松林建立试验区开展林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药后3 d,施用2种药剂的松丽毒蛾幼虫死亡率达85.6%以上,1.3%苦参碱可溶液和1.2%烟碱·苦参碱乳油2种药剂与烟雾剂最佳配比均为V(药剂)︰V(烟雾剂)=1︰9,林间最佳用药量分别为750 mL/hm^(2)和600 mL/hm^(2)。2种植物源药剂喷烟防治松丽毒蛾幼虫均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淡竹毒蛾以幼虫取食方竹叶片,严重影响方竹生长,降低方竹笋产量。为了探索高效、环保、经济的防治方法,采用喷粉技术试验研究了1.1%苦参碱粉剂不同施药量对淡竹毒蛾幼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施药量为22.5kg/hm2和30 kg/hm2时、药后3 d的防治效果均达90%以上;该药剂可以作为防治淡竹毒蛾幼虫的防治药剂;为了环保目的,药剂用量22.5 kg/hm2为生产上的首选施用量。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由于竹林不合理的经营措施和气候变化的影响,竹小斑蛾已由毛竹林的次生害虫上升为主要食叶害虫。为了探索高效、环保、经济的防治方法,采用喷烟技术试验研究了1.2%烟碱?苦参碱乳油、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和1.8%阿维菌素乳油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3种药剂在施药后3 d的防治效果均可达85%以上,对于4龄以前的竹小斑蛾可达控灾的效果,可以作为防治竹小斑蛾幼虫的高效经济药剂。  相似文献   

5.
5种植物源杀虫剂对淡竹毒蛾幼虫的毒力及林间防治效果   总被引:11,自引:10,他引:1  
为筛选出有效控制淡竹毒蛾幼虫的药剂,以制定无公害防治淡竹毒蛾决策,2017年在福建省沙县选用5种植物源杀虫剂,对危害方竹林的淡竹毒蛾幼虫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和开展林间防治试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1%苦皮藤素可溶液、4%鱼藤酮乳油、0.5%藜芦碱可溶性液、1.2%烟碱·苦参碱可溶液、1.5%苦参碱可溶液对淡竹毒蛾幼虫的LC50分别为0.973、1.062、1.216、0.482、0.836 mg/L,以1.2%烟碱·苦参碱可溶液剂对淡竹毒蛾幼虫毒性最强,5种不同植物源杀虫剂对淡竹毒蛾幼虫均有杀虫作用。林间防治效果表明:药后3 d,5种植物源杀虫剂的防治效果均为90%以上,以苦参碱类药剂防治效果最好,2种苦参碱类药剂的林间最佳使用浓度均为1 500倍液;1%苦皮藤素可溶液和0.5%藜芦碱可溶性液林间最佳使用浓度为1 000倍液;4%鱼藤酮乳油林间防治最佳使用浓度为1 200倍液。测试的5种不同植物源杀虫剂均对淡竹毒蛾幼虫有良好的杀虫作用,是无公害防治淡竹毒蛾幼虫的有效药剂。  相似文献   

6.
黄脊竹蝗无公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脊竹蝗是毛竹林的主要食叶害虫,为了探索其无公害防治的方法和措施,2012年在福建省沙县选用1.2%苦参碱.烟碱乳油800倍液、3%高渗苯氧威乳油4 000倍液、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1 200倍液喷雾防治跳蝻,用药量均为600 mL/hm2,以及施放苦参.烟碱烟剂,用药量为15 kg/hm2。采用喷烟技术施放苦参碱类烟雾剂,用药量均为750 mL/hm2,防治黄脊竹蝗成虫,用药后2 d,防治效果均可达90%以上,这种方法可在黄脊竹蝗相应虫态危害时应用。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沿海防护林树种木麻黄主要食叶害虫木麻黄毒蛾的无公害防治方法,2015年在福建省东山岛分别选用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1.2%烟碱·苦参碱乳油和1.8%阿维菌素乳油等4种高效、低毒的药剂进行林间喷雾防治木毒蛾2~3龄幼虫的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浓度下,4种药剂防治效果表现为:1.8%阿维菌素乳油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1.2%烟碱·苦参碱乳油;施药后3 d左右为木毒蛾幼虫的死亡高峰期;药剂浓度越高,对木毒蛾幼虫的致死中时间越短,幼虫死亡率也越高;1.8%阿维菌素乳油1 000倍液防治2~3龄木毒蛾幼虫效果最好,在7 d内对木毒蛾幼虫的校正死亡率达95.92%。  相似文献   

8.
6种无公害农药对松梢象甲进行林间防治试验,结果显示,5种无公害农药防治效果均比较明显,其中5.0%氯氰菊酯、2.0%阿维菌素和5.0%吡虫啉具有速效性,4h后防治效果均达90%以上,而1.0%苦参碱和0.5%印棟素不具有速效性,4h后防治效果才达到30%~40%。但在3d后5种药剂的校正死亡率均达90%以上,5d后,校正死亡率均达到95%以上。2种植物源药剂对松梢象甲的防治速效性较差,但3d后均达到了90%以上的防治效果,5d后达到了95%以上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9.
2种植物源农药烟雾对黄脊竹蝗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试验喷烟施放1.2%烟碱·苦参碱乳油和1.3%苦参碱可溶液对黄脊竹蝗的防治效果,确定其最佳应用浓度及药剂用量,在福建省三明市梅列区的灰竹林中开展喷烟防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施药后4 d,1.2%烟碱·苦参碱乳油和1.3%苦参碱可溶液2种农药对黄脊竹蝗成虫的防治效果均超过86.7%,最佳应用浓度配比均为农药与烟雾剂的容积比为1:7,药剂最佳用量分别为900 mL/hm2和1 050 mL/hm2。喷烟施放2种植物源农药对黄脊竹蝗成虫的致死作用强、防治效果佳,可在生产中用于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0.
两种杀虫剂对蜀柏毒蛾的生物活性和林间防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内测定了5%甲维盐可湿性粉剂和5%阿维.杀铃脲悬浮剂对蜀柏毒蛾Parocneria orienta Chao 2龄幼虫的生物活性——触杀和胃毒作用,并进行了林间防治试验。室内试验结果表明,两种药剂对蜀柏毒蛾具有很强的杀虫活性和速效性,药后3 h的校正死亡率均在84%以上。林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两种药剂对蜀柏毒蛾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且持效期长。药后10 d,5%甲维盐可湿性粉剂的林间防效为90.73%~99.17%;药后15 d,5%阿维.杀铃脲悬浮剂的防效达87.76%~98.46%。建议在生产中使用5%甲维盐可湿性粉剂16 000~12 000倍液和5%阿维.杀铃脲悬浮剂4 000~3 000倍液防治蜀柏毒蛾和其他鳞翅目害虫。  相似文献   

11.
应用1.8%森得保可湿性粉剂、1.8%除虫菊.苦参碱水乳剂、1.2%苦.烟乳油3种生物农药对丽绿刺蛾(Latoia lepidaCram er)3~4龄幼虫进行了林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森得保550 g.hm-2对丽绿刺蛾的防治效果为90.13%,最为经济有效;1.8%除虫菊.苦参碱水乳剂450~150 mL.hm-2对丽绿刺蛾的防治效果为83.29%~90.13%;1.2%苦.烟乳油750、650和550 g.hm-2等3种浓度的防治效果均为100%,防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不同药剂药械防治马尾松毛虫效果及经济指标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使用不同药剂药械防治越冬代马尾松毛虫,结果表明:施药1 d后平均防治效果:烟剂为84.46%,水剂为89.96%,粉剂为58.44%;10 d后平均防治效果:烟剂为94.87%,水剂为95.48%,粉剂为94.16%。防治成本:水剂>烟剂>粉剂。综合防治效果、防治成本以及农药残留对林农养蚕、养蜂影响等因素,建议推广烟雾机烟剂防治技术(远离蚕桑的山区林区可推广森得保等粉剂防治)。  相似文献   

13.
桉树林油桐尺蠖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控制桉树林油桐尺蠖的危害,选择苏云金杆菌、25%灭幼脲和烟雾剂(4.5%高效氯氰菊酯+30%乙酰甲胺磷+柴油)3种药剂对油桐尺蠖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3种药剂对桉树林油桐尺蠖均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第1次施药后第5天,对照虫口减退率仅为1.34%,3种药剂防治的校正虫口减退率均达到65.38%以上。烟雾剂防治油桐尺蠖施药后第5天就可达到虫口减退峰值,连续防治2代,虫口密度减退到0.6头/枝,校正虫口减退率达到97.25%。  相似文献   

14.
5种农药低空喷雾防治黄脊竹蝗成虫效果分析   总被引:8,自引:8,他引:0  
为确定低空喷雾无公害药剂防治黄脊竹蝗成虫的林间最佳浓度水平和用药量,掌握低空喷雾施药技术,在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的毛竹林建立试验区,应用无人机开展低空喷雾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药后7 d,5种农药的防治效果均超过90%,其林间最佳浓度水平(药剂与纯净水的体积比)为:1.5%苦参碱可溶液和1.2%烟碱·苦参碱乳油均为1:1 000;25%阿维·灭幼脲悬浮剂为1:700,1%苦参·藜芦碱可溶液和4%鱼藤酮乳油均为1:600,原药量用为900 mL/hm2。5种农药防治效果良好,可推广应用于防治黄脊竹蝗成虫。  相似文献   

15.
桉树害虫油桐尺蛾林间防治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桉树害虫油桐尺蛾幼虫进行林间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使用单剂生物药剂0.6%阿维菌素水剂4 000倍液、16 000 IU.mg-1苏云金杆菌粉剂1 000倍液喷雾防治幼虫,10 d后的防治效果达89%~97%;使用混合化学药剂A3B3C3、A2B2C3和A1B3C3这3种组合喷雾防治油桐尺蛾幼虫,7 d后的防治效果达84%以上;使用混合生物药剂a1b1c2、a1b3c3和a1b1c1这3种组合喷雾防治油桐尺蛾幼虫,10 d后的防治效果达80%~96%;使用烟雾剂柴油5 kg+20%氰戊菊酯乳油0.375 kg、柴油5 kg+20%氰戊菊酯乳油0.25 kg、柴油5 kg+20%氰戊菊酯乳油0.125 kg喷雾防治幼虫,7 d后的防治效果达89%以上。  相似文献   

16.
5种生物农药喷雾防治竹镂舟蛾幼虫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揭示无公害防控竹镂舟蛾的关键技术,在福建政和县选择竹镂舟蛾为害的毛竹林设立试验研究区,选用1.5%苦参碱可溶液、3%高渗苯氧威乳油、25%阿维·灭幼脲悬浮剂、1.2%烟碱·苦参碱乳油和1.8%阿维菌素乳油等5种生物农药,应用无人机喷雾技术,开展防治竹镂舟蛾幼虫用药的最佳使用剂量筛选试验,并检测竹林土壤和竹笋中的农药残留。结果显示:药后5 d,5种农药均有2个浓度水平对竹镂舟蛾幼虫的校正死亡率达86%以上;农药的最佳浓度水平(用纯净水以体积比稀释的倍数)是:1.5%苦参碱和1.2%烟碱·苦参碱均为1 500倍液,3%高渗苯氧威为2 500倍液,25%阿维·灭幼脲为1 000 倍液,1.8%阿维菌素为800倍液。在竹笋和土壤中均未检出所施的农药成分。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的5种农药对竹镂舟蛾幼虫致死作用强、防效好,且不会产生农药残留,竹林喷施这5种农药,可大幅降低竹镂舟蛾幼虫的虫口数量,达到无公害防控竹镂舟蛾成灾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三种生物农药防治灰斑古毒蛾林间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生绿Bt杀虫剂、1.8%阿维菌素、1.2%苦.烟乳油3种生物农药对灰斑古毒蛾OrgyiaericaeGermar 2~4龄幼虫进行了林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生绿Bt杀虫剂525 g/hm2对灰斑古毒蛾的防治效果为82.46%,最为经济有效;1.8%阿维菌素450 mL/hm2~150 mL/hm2对灰斑古毒蛾的防治效果在80.04%~100%之间,其中1.8%阿维菌素300 mL/hm2的防治效果最好。1.2%苦.烟乳油3种浓度的防治效果均为100%。  相似文献   

18.
6种植物源农药对竹斑蛾幼虫的毒力及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筛选有效控制竹斑蛾(Artona funeralis)幼虫的植物源农药,选用6种植物源农药开展室内毒力测定和林间防治效果分析。结果表明:6种植物源农药对竹斑蛾幼虫均有良好的致死作用。参试的植物源农药以1.2%烟碱·苦参碱乳油和1.5%苦参碱可溶液的毒力较强,0.4%蛇床子素乳油的毒力较弱;4%鱼藤酮乳油、1.2%烟碱·苦参碱乳油、0.4%蛇床子素乳油、1%苦皮藤素可溶液、碧绿1%苦参碱和1.5%苦参碱可溶液对竹斑蛾幼虫的LC50分别为0.826 mg/L、0.596 mg/L、1.016 mg/L、0.962 mg/L、0.811 mg/L和0.612 mg/L;林间施药4 d后,6种植物源农药的防治效果均超过90%;最佳田间施药浓度为:1.5%苦参碱可溶液和1.2%烟碱·苦参碱乳油均为1 500倍液,碧绿1%苦参碱和4%鱼藤酮乳油均为1 200倍液,0.4%蛇床子素乳油和1%苦皮藤素可溶液均为1 000倍液。参试的植物源农药对竹斑蛾幼虫的防治效果良好,可用于生产上防治竹斑蛾幼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