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彩色棉与海岛棉远缘杂交后代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国祥 《中国棉花》2004,31(1):10-11
通过彩色棉与海岛棉杂交 ,对其 8个组合 F1的生长表现、F2 分离情况及高代单株材料的选择 ,进行了跟踪调查研究。结果表明 ,彩色棉与海鸟棉的杂交亲和性不强 ,8个组合的平均成铃率仅为1 5 % ;F1单株结铃数、单铃重表现出较强的杂种优势 ,且以海岛棉为母本 ,彩色棉为父本得到的组合 ,F1优势更强 ;彩色棉与海岛棉远缘杂交 F2 有色絮和白色絮的分离比例为 3∶ 1 ,通过回交 ,出现了大部分株型和絮色类似彩色棉 ,农艺性状及纤维品质较原有彩色棉品系有很大提高的彩色棉变异材料。  相似文献   

2.
棉花胞质不育恢复系花粉活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具有哈克尼西棉胞质遗传背景的骨干胞质不育系与育性恢复系为亲本,配制3个杂交组合,以杂交结铃率为评价指标,研究了不同处理下胞质育性恢复系花粉和花后不同时间不育系柱头的活力差异。结果表明,2 ℃低温保存可有效延长恢复系花粉活力的保持时间,但在低温条件下恢复系花粉活力受到抑制,离体室温放置过夜、离体室温放置过夜加短时适当高温(35 ℃)处理均可显著提高恢复系花粉活力。不育系开花次日上午柱头活力显著下降,但仍有10%左右的成铃率。胞质不育三系杂交制种可改只上午授粉的传统杂交制种方式为全天授粉制种。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 ,抗虫杂交棉以其抗虫、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等特点 ,深受棉农喜爱 ,但因人工去雄杂交制种用工多、劳动强度大、田间保纯措施繁杂等因素限制了杂交制种规模的扩大。几年来 F1杂交种供不应求 ,无法满足棉农的需求。为此 ,1 999年本厂从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引进雄性核不育系杂交棉中棉所 38进行试种和试制种 ,获得成功。在此基础上 2 0 0 0年本厂对中棉所 38进行较大面积(1 3.33公顷 )制种 ,喜获丰收。平均每公顷产子棉360 0 kg,产种子 1 950 kg以上。通过对中棉所 38进一步扩大试种表明 ,中棉所 38具有对棉铃虫抗性强、结铃多、…  相似文献   

4.
高品质棉主要经济性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陆地棉与中棉和陆地棉与海岛棉杂交培育的高品质棉品系为材料,分析了不同远缘亲本育成的高品质棉主要经济性状特点以及单株结铃数、单铃重、衣分与纤维性状的关系;并结合灰色关联度分析,研究了各纤维性状与环缕纱强和气纺品质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杂交棉种植面积迅速扩大,推广利用杂交棉已成为提高皮棉产量、改良棉花品质、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途径。但是目前杂交种的生产主要还是人工制种,由于气候、棉花生理和操作技术的影响,杂交结铃率不高,从而造成杂交种子成本居高不下,较高的种子价格也制约着杂交棉面积的进一步扩大。本文结合杂交组合的配制,研究人工杂交结铃的规律,探索提高杂交结铃率、降低杂交种成本的方法和途径。1材料和方法1.1试验材料。杂交组合共20个,系由5个母本和4个父本按NCII设计组配。其中5个杂交母本材料分别为C19、鄂棉24、荆楚201、华2003、…  相似文献   

6.
以抗草甘膦棉花品种进行化学杀雄制种是杂种优势利用的新途径。为验证新疆奎屯应用草甘膦进行棉花化学杀雄制种的可行性,摸索相关制种技术,2017年用抗草甘膦棉花材料“祝22”开展棉花小面积化学杀雄制种及农达41%(质量分数,下同)水剂不同剂量与不同施药间隔试验。据制种实践结果,籽棉单产达4 740 kg·hm-2,制种纯度达到100%,但化学杀雄的棉株下部结铃率降低。农达41%水剂不同剂量与不同施药间隔试验结果表明,农达41%水剂200倍液间隔7 d、施药6次的杀雄彻底,且棉株长势的强弱可影响杀雄效果。因此,在当地科学应用草甘膦及其制剂进行棉花化学杀雄杂交制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陆海三系杂交制种的特点与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棉花三系法制种不仅可简化制种程序,保证杂交棉种的纯度,而且还能降低成本,提高制种工效。根据多年对棉花三系法杂交制种技术进行不懈研究实践,成功地探索出一套利用三系法进行人工制种技术和管理方法,使亲本繁殖和杂交制种产量都得到显著提高。1三系法生产杂交棉种子的特点利用三系法生产杂交棉种子,必须要有一定数量的不育系和恢复系群体,雄性不育系的群体不育株率和单株不育度均在100%,一般陆地棉和海岛棉品种都可作保持系,雄性不育系必须依靠与其相对应的保持系来繁衍后代,雄性不育系与恢复系杂交才能生产杂交棉种,因此在扩大不育系…  相似文献   

8.
棉属种间杂交研究已有较长历史,大多数研究结果表明,应用常规有性杂交法进行种间杂交不易成功,具体表现为结铃率低,获得的杂种极少。这给某些优良的野生种质向栽培种转移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然而,近几年来也有少量报道指出,在棉花远缘杂交中,某些特殊组合或某些种之间杂交比较容  相似文献   

9.
棉花三系杂交种中棉所83在新疆的试种示范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中棉所83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培育成功的三系配套中熟棉花杂交种,2011年通过山西省品种审定。该杂交种实现了简化制种,大幅度降低了杂交一代种子的生产成本,在新疆推广种植较目前广泛推广的杂交种具有较大的成本优势。2012-2013年由新疆阿克苏中棉种业公司引进在新疆阿克苏棉区进行试种示范推广,累计种植面积300hm2,表现出出苗快、长势稳、赘芽少、开花结铃快成铃率高、吐絮畅且集中等优点。1田间性状阿克苏棉区的光热资源丰富,有利于棉花的个体生长发育。中棉所83在当地的生育期128d  相似文献   

10.
提高棉花杂交制种产量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但是由于杂交制种技术复杂,又需要大量的技术劳力,加之近几年的气候不利影响,棉花制种产量一直较低,制种农户、生产企业效益下降。怎样利用现有资源,提高棉花杂交制种产量,降低生产成本,进而提高经济效益。笔者根据近几年的棉花人工杂交制种经验,总结了以下几点提高制种产量的关键技术措施。1适当提早育苗时间适当提早育苗时间,有利于培育壮苗、大苗,能够提早现蕾,延长花铃期、多结铃,达到提高制种产量的目的。一般宜在3月底开始高拱棚双膜育苗,4月上旬齐苗,期间要注意加强苗床管理,及时防治病虫害,防止高脚苗,培育壮苗。对于父母本花期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