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猪附红细胞体病(Eperythrozoonosis)又称"红皮病",是由猪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寄生于红细胞表面、血浆、组织液及脑脊髓液中,引起以发热、贫血、黄疸等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1928年Schillig首次报道了鼠的附红细胞体病[1],尔后报道的有牛、绵羊、猫、猪、犬等动物的附红细胞体病。Splitter于1958年首次发现并命名了猪附红细胞体[2]。猪附红细胞体病多呈隐性感染,当猪因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随着规模养殖数量的不断增加,猪的流通渠道也不断扩大,猪的附红细胞体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畜牧业的发展,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猪附红细胞体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以高热、贫血、黄疸为特征,以皮肤发红为特点,笔者就近年来对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治报告如下,以抛砖引玉。1病原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猪红细胞表面和血浆中的一种传染病。2流行病学猪附红细胞体病虽然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  相似文献   

3.
杨维典 《动物保健》2014,(7X):87-87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猪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红细胞表面或游离于血浆中而引起猪的一种原虫病,又称为黄疽性贫血病、类鞭虫病、赤兽体病和红皮病等。猪附红细胞体属于立克次体目无浆体科,是一种多形态微生物,虫体呈球形、椭圆形、杆状或颗粒状。主要以猪的体质变差、肠道及呼吸道感染增强、体温升高、皮肤发红为特征的传染病。笔者现就一例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治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猪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猪血液红细胞表面或血浆中引起的一种疾病。该病一般呈隐性感染,多在应激因素作用下发病。临床上以贫血、发热、黄疸和消瘦为主要特征。笔者在临床上曾诊治数例,现将一养殖户猪群发生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猪附红细胞体附着在猪红细胞表面或游离于血浆中引起的一种猪的传染性疾病。近几年在国内部分省份呈暴发流行。给养猪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临床上常与其他疾病同时发生,给诊断造成困难,现将近年来附红细胞体病的各种实验室检测方法进展综述如下.以期待为广大兽医工作者确诊附红细胞体病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简称附红体)寄生于猪红细胞和血浆中而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以猪贫血、黄疸、发热和全身性皮肤发红(故部分地区又称为“红皮病”)为主要特征。附红细胞体是一种多形态微生物,多在红细胞表面单个或成团寄生,有的在血浆中呈游离状态。我国于1981年首先在家兔中发现附红体,相继在猪、牛、羊等家畜中查到附红体,  相似文献   

7.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感染机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附红细胞体是寄生于红细胞表面、血浆及骨髓的一类微生物。附红细胞体病通常在猪发生,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猪附红细胞体附着在猪红细胞表面或游离于血浆中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均有发生和流行。该病临床上以发热、贫血、溶血性黄疸、呼吸困难、皮肤发红等为特征,在全国各地均有报道发生,近几年在国内部分省区都呈爆发流行,给养猪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1流行情况本病最早于1928年Schilling和Dinger分别在啮齿类动物中发现球状附红体,但过去因其对摘除…  相似文献   

8.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立克次氏体目中的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临床特征呈急性黄疸性贫血、高热和全身皮肤发红,故又称"红皮病". 本病于1932年首次在印度报道,目前本病广泛分布于北美洲、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呈全世界分布.1972年在我国江苏省南部报道猪"红皮病",后来被证实为猪附红细胞体病.随着我国规模化养猪业的发展,疾病的复杂程度加大,猪附红细胞体病也成为养猪生产中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9.
猪附红细胞体病(黄疸性贫血病、红皮病等)是严重影响养猪生产的重要传染病之一。同时,附红细胞体又可感染包括人在内的多种动物。本病以发热、贫血和怀孕母猪的流产为特征。1病原附红细胞体属于立克次体目无浆体科附红细胞体属,寄生于红细胞内,也可游离在血浆中。猪附红细胞体呈环形、球形、椭圆形、杆状、月牙状、逗点状和串珠状等不同形状。平均  相似文献   

10.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寄生于猪红细胞或血浆中的附红细胞体引起的寄生虫病,属人畜共患病。附红细胞体病主要破坏猪体红细胞造成机体贫血,很容易引起继发感染。本病于1932年首次在印度报道,目前已呈全世界分布。1972年在我国江苏省南部报道猪红皮病,后来被证实为猪附红细胞体病,并伴发或继发其他疾病。近年来本病在我国广泛流行,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对养猪业的危害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