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为了解决牦牛人工授精中所遇到的发情鉴定不准确、受胎率低、繁殖员对人工授精技术掌握不够等诸多难题,以提高母牦牛受胎率及繁殖成活率。[方法]我们在牦牛杂交改良中采用牛可视输精枪和排卵测定仪进行人工授精操作,取得了明显的杂交效果。[结果]采用娟姗牛冻精用排卵测定仪和可视输精枪进行人工授精的母牦牛受胎率、产仔成活率、繁殖成活率等指标均比用直肠把握输精法人工授精的高。其中,用可视输精枪人工授精的受胎率为73.78%,比直肠把握输精法(57.48%)提高16.30%,产仔成活率为96.52%,比直肠把握输精法(92.80%)提高3.72%,繁殖成活率为62.03%,比直肠把握输精法(49.49%)提高12.54%。[结论]应用可视输精枪在深入子宫授精时直观、清晰度高,容易掌握授精位置,对初学牛人工授精者是非常好的应用技术,可以轻松通过子宫颈,直接输精到准确位置,真正实现子宫内输精,大大提高了人工授精受胎率及繁殖成活率。  相似文献   

2.
随着畜牧业不断发展,牛养殖规模和养殖数量越来越大,牛配种繁殖过程中如果采用传统的种牛配种,将会花费巨大资金成本和人力资源,不利于牛养殖产业向着规模化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人工输精技术逐渐应用到母牛配种当中。但是在进行该项工作时,由于母牛发情鉴定不准确,常常导致延迟输精,受胎率一直不高。为了避免母牛配种过程中出现延迟输精的现象,需要牛场技术人员掌握科学的发情鉴定技术,确保及时输精,提高受胎率。  相似文献   

3.
奶水牛由于其发情期有明显的季节性,发情表现特征没有黄牛明显,且有一部分还处于隐性发情壮态。因此奶水牛的发情鉴定比较困难,适时输精的时机较难于把握。故奶水牛的受胎率偏低。笔者总结多年在基层开展奶水牛人工授精配种的经验,认为提高奶水牛人工授精受胎率的关键技术是:一需要有优质的冷冻精液;二要准确的把握母水牛的适时配种时机;三要有娴熟的人工授精配种技术。  相似文献   

4.
定时输精程序(Ovsynch/TAI)在奶牛繁殖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姚国良 《中国奶牛》2008,(12):33-35
应用生源结合诱情素的定时输精程序。对不发情、卵巢静止的奶牛以及产后60~75天发情正常的奶牛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不发情奶牛应用定时输精程序处理后,情期受胎率为74%,而正常配种的情期受胎率为49.8%.提高24.2个百分点;对卵巢静止的奶牛应用定时输精程序处理后有效率为97.2%,情期受胎率为64%:对产后60-75天发情正常的奶牛应用定时输精程序处理后情期受胎率为68.6%,按正常方式配种的奶牛情期受胎率为45.6%,情期受胎率提高23个百分点。结论:定时输精程序在奶牛繁殖上的应用具有明显效果.适合国内饲养条件下任何奶牛场使用。  相似文献   

5.
影响水牛受胎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长期以来,多数研究者仅围绕种公牛选留,冷冻精液(简称:冻精)技术的某一环节进行探索,缺乏综合研究,为了提高水牛受胎率,我们从种公牛选留,细管冻精的制作,冻精质量的检测,母水牛发情的一般规律,输精技术等几个方面,研究探索提高水牛受胎率的综合技术措施。经过四年的研究,结果如下:种公牛的优劣,关系到精液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受胎率的高低;不同稀释液的细管冻精输精效果不同;细管冻精的配种受胎率比颗粒冻精的配种受胎率高;冻精质量是影响受胎率的重要因素之一;摸索母水牛发情,推广适时输精是提高受胎率的关键,优秀的输精员是提高受胎率的保证。  相似文献   

6.
黄牛冻精配种,如若按照鲜精常规输精的时间输精,一般受胎率都不甚理想。为了探讨黄牛冻精配种适时输精,进一步提高情期受胎率,我们于1988年1~3月在我县大庙黄牛冻精配种站,对来站授配的79头母黄牛,通过直肠检查触摸卵泡发育情况进行发情鉴定,一个情期分2个不同阶段时间输精,作了对比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牛来站受配本地母黄牛79头,  相似文献   

7.
适时输精是提高母牛受胎率的一个主要措施。母牛发情一般持续2~3d,排卵多发生于发情末期,因此在母牛发情末期输精较为适宜。然而由于大多养牛户不懂这方面的知识,往往是一发现母牛发情则马上牵至配种站要求输精,结果由于输精时间偏早而使复配率增高、受胎率降低;此外,基层配种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对输精适宜时间把握不准,也是导致受胎率低的一个重要因素。为解决上述问题,提高配种受胎率,节省冷冻精液配种的人力物力消耗,我们于1997~1998年在赞皇县的院头、大家峪两配种站开展了该项研究。1 材料与方法1-1 药…  相似文献   

8.
牛人工输精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畜牧业生产中,为提高受胎率,要抓好母牛的饲养管理,准确鉴定牛只发情,把握最佳输精时机,采用正确的输精方法,做好配种后期的管理。  相似文献   

9.
谢荣清 《畜牧与兽医》1991,23(5):226-227
<正> 牦牛的冷冻精液配种是近代畜牧科学领域里的一项新技术和新成果,是提高牦牛群体质量,加快良种化优育步伐,增加畜牧业商品经济效益十分有效的手段之一,而输精却又是人工授精工作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输精部位把握得正确与否却又是提高母牦牛情期受胎率的关键所在,为了研究探索母牦牛人工输精的最适部位,今就多年实际工作中收集的资料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0.
在进行麦洼牦牛远缘杂交繁殖过程中,授配率与受胎率差异显著(p<0.05),表明授配率高,受胎率亦高;未受胎牛体重极显著大于受胎牛体重(p<0.01),证明维持母畜适当膘度,是保证正常发情、受胎生理的物质基础;精液精子活力与受胎率差异极显著(p<0.005),证明精于活力是麦洼牦牛远缘杂交受胎率的重要因素;对发情母牦牛不同发情时期输精,受胎率差异极显著(p<0.01),由此表明,适时输精对受胎有极其明显的作用。从而展示了麦洼牦牛远缘杂交受胎率是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因此,在麦洼牦牛远缘杂交繁殖过程中,绝对不能片面强调某一个因素的作用,忽视其他因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高春国 《中国牛业科学》2006,33(3):15-18,22
本研究围绕解冻后精液保存温度、母牛发情规律、输精部位和情期输精次数等影响牛冻精冷配受胎率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冻精解冻后,在低温(4℃)下保存6h、在常温(10-15℃)下保存4h和在高温(28℃)下保存2h输精对受胎率没有显著影响;曲靖母牛发情表现明显,在发情母牛卵泡发育至成熟期时冷配受胎率最高(84.40%);母牛发情配种所占比重依次为秋季〉夏季〉春季〉冬季;母牛2-4胎时冷配受胎率最高,达72.03%,5胎以上的冷配受胎率则有所下降;母牛冷配最佳输精部位是卵泡发育好的一侧子宫角和子宫体内,同时输精可得到较高冷配受胎率(80.38%)。在同一个情期,输精1次与2次对受胎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同期发情处理对安化本地水牛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分别采用定时输精法、不同激素处理进行同期同期发情处理,并对比青年牛与经产牛对同期发情效果的差异。结果表明:注射Gn RH后18h~20h定时输精和注射Gn RH后观察发情症状适时输精的受胎率为分别为23.53%和37.04%;在同期发情处理后,在第一次配种后注射h CG、LRH-A3或Gn RH,受胎率分别为32.43%、29.17%和38.46%,对照组受胎率为21.05%;青年母牛的同期发情率为51.52%,显著低于经产牛的73.58%,青年母牛和经产牛配种受胎率和总体受胎率分别为47.06%、24.24%和46.15%、33.96%。因此,在安化水牛上适时输精要优于定时输精,第一次配种后注射一定剂量h CG和Gn RH能够提高受胎率,同期发情处理应尽量选择经产牛。  相似文献   

13.
通过采用补饲、隔离断奶及同期发情处理方法,考察对母牦牛发情率、人工授精受胎率及产犊率等繁殖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补饲+断乳组初产母牦牛和经产母牦牛与隔离断乳组及对照组初产母牦牛和经产母牦牛的诱导发情率、受胎率产犊率相比,差异显著(P0.05);补饲组、隔离断乳组与对照组初产母牦牛和经产母牦牛的诱导发情率、受胎率产犊率相比,差异显著(P0.05);断乳+同期发情组初产母牦牛与补饲+断乳+同期发情组初产母牦牛的诱导发情率、受胎率产犊率相比,差异显著(P0.05);断乳+同期发情组经产母牦牛与补饲+断乳+同期发情组及补饲+同期发情组经产母牦牛的诱导发情率、受胎率产犊率相比,差异显著(P0.05)。研究表明,采用补饲、隔离断乳及同期发情处理相结合的综合措施,能显著提高当年产犊母牦牛的发情率、人工授精受胎率及产犊率。  相似文献   

14.
与黄牛比较,水牛发情不明显、且持续时间长、卵泡发育不明显以及卵巢静止发育等原因造成了水牛的配种受胎率低。据资料报道,水牛本交的受胎率在60%左右,而冻配受胎率仅在45%左右,可见要提高其配种受胎率,必须对水牛发情的特点进行深入的研究,才能在临床上比较准确地判断适时输精,提高水牛的冻配受胎率。本文就水牛发情各个时期的特点进行观察和研究,探索水牛的适时输精时间,旨在提高水牛的配种受胎率。  相似文献   

15.
母猪的发情鉴定就是确定母猪是否发情。若发情,则需确定适宜的配种时间。其目的就是要选择适宜的配种时机,使精子和卵子在最佳时机结合,提高繁殖效率。在实际生产中,通常用精神状态和外部表现进行发情鉴定,进而确定最佳的输精时问,提高母猪的受胎率。  相似文献   

16.
1 把握波尔山羊最佳配种时间 因为输精时机对波尔山羊受胎率有很大影响,所以一定要把握配种的最佳时机。经验证明,在发情中期(即发情后10~15小时)或中后期输精,能获得较高的受胎率。  相似文献   

17.
乳牛发情后输精配种,选择最佳的输精时间是提高受胎率的关键。通常生产中所说的“早上发情下午配,下午发情次晨配”只是一个大概的输精时段,并不能准确地把握输精的最佳时间。因此,为了提高受胎率,还必须进行第二次复配。这样既增加了工作量,又增加了冷冻精液消耗。如果能有效地把握最佳输精时间,进行一次输精配种,即能解决这一问题。为此佛山农牧高等专科学校,用中国黑白花奶牛进  相似文献   

18.
由于水牛的发情周期不规律、发情持续时间长、发情鉴定困难、输精时间和输精部位不易把握、易发卵巢机能障碍及子宫内膜炎等特点,导致水牛的受胎率偏低。笔者结合大理州家畜繁育指导站奶水牛场多年的饲养管理经验,对影响水牛受胎率的因素作出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通过以下措施可以提高水牛受胎率:把握个体繁殖规律、做好发情鉴定工作、重视发情高峰期的繁殖配种、采用同期发情、做好卵巢机能障碍及子宫内膜炎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9.
提高母牛冻精配种受胎率的有关因素很多,如冻精颗粒解冻后的活力高低,发情鉴定是否准确,输精技术熟炼程度,母牛的品种、年龄、膘情好坏及健康情况以及气候、温度等有关。但从整体来说,有3个因素最为重要,它是提高母牛冻精配种受胎率的3个要害因素或称“三关”,即发情鉴定关、颗粒解冻关、直肠把握输精关。  相似文献   

20.
主要从水牛的生理特点分析了水牛人工授精受胎率低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认为造成水牛人工授精受胎率低的原因主要有:水牛发情的持续时间比较长,发情外部表现、卵泡发育不明显,以及适时配种的判断不正确和人工授精输精部位不正确等因素。提出解决的措施主要有:正确判断母牛的发情、排卵和适时的配种时间,选择最佳的输精部位和增加输精次数(情期内进行2-3次输精)等,可有效地提高水牛的配种受胎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