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牧区畜牧业发展的需求,新型牧业合作社如雨后春笋在牧区各牧业村组织发展起来,新型牧业合作社主要开发特产酥油、曲拉、牛奶、酸奶、蕨麻等,在生产中主发展圈窝子种草、草原建设、畜种改良、牛羊育肥等,部分牧业合作社开发第三产业,如手工缝制藏服、餐饮服务、加工藏式加具等以转移剩余劳动力。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我国牧区牧业生产增长潜力,利用标准化的220个主要牧区牧场数据构建DEA模型和Tobit、CLAD模型,对牧业生产效率及政府培训、合作社、土地流转、气候带、经营方式等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牧区牧业生产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总体偏低,提升空间大,在不同气候带和经营模式下分布差异显著;2)经条件矩检验和LM统计量检验发现,传统Tobit模型扰动项的正态性和同方差性假设在一般情况下难以满足,选用CLAD模型分析影响因素更稳健;3)参加政府培训与合作社,优化从业人员年龄结构,提升从业人员学历、专业化程度、远行距离,有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各类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牧业合作社也不例外,以各种形式展现在我们面前。牧业合作社以把农牧民组织起来,实行股份制,自愿入股,草场、土地流转,实行集中养殖,集约生产,规模发展,统一出售,年底分红为前提,由于其  相似文献   

4.
王凤兰 《安徽农业科学》2013,(20):8752-8753,8755
介绍了包头市牧区基本情况及牧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现状,将牧区合作社成立分为能人领办型、行政推动型、专业大户联合型3种类型,介绍了各种类型的特点。针对牧区合作社存在的规模小、盈利能力弱、资金缺乏、人才短缺、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提出了牧区合作社发展的设想及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新型牧民合作社是创新牧区社会管理的有效载体。本文总结了美国和日本农业合作组织发展的成功经验和教训,分析了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牧民合作社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中国内蒙古自治区新型牧民合作社发展的启示,旨在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促进新型牧农民合作社发展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现阶段,农业、农村和农民这"三农"问题已经迈进了展新的发展时期,快速发展农村的新型农民牧业专业合作社建设,并且更好地发挥合作社在畜牧业生产中独特的作用,这直接影响到了我国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整体进程。  相似文献   

7.
牧区牧业经济是以畜牧业为主体,以乳、肉、草业为主的产业经济,在呼伦贝尔市的畜牧业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受基础设施滞后、防灾抗灾意识能力差,牧民们缺乏生态文明发展的理念和传统生产经营模式比较落后等主客观条件的掣肘,导致近些年来草场沙化,牧区牧业经济发展迟缓。  相似文献   

8.
农牧业作为内蒙古的区域优势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但受自然条件、经济环境、社会等诸多因素制约发展速度,农村牧区基础设施薄弱、农牧民受教育程度较低等问题导致农牧业可持续发展受到极大制约。培养新型农民、牧民,增强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机械化程度,促进农业牧业产业优化、现代机械化操作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本文分析了内蒙古生态农业牧业体系现状、现阶段内蒙古农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围绕农业牧业产业优化提出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9.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牧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牧业信息化推动牧区建设,对建设"发展、宽裕、文明、整洁、民主"的社会主义新牧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随着农牧民专业合作社规模的不断扩大,对村牧区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受到社会的关注,为了扩大合作社发展规模,提高其经济和社会效益,文中对合作社的基本情况、发展特点、作用成效、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为包头市农牧民合作社今后发展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随着农牧民专业合作社规模的不断扩大,对村牧区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受到社会的关注,为了扩大合作社发展规模,提高其经济和社会效益,文中对合作社的基本情况、发展特点、作用成效、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为包头市农牧民合作社今后发展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快发展草牧业。农业部在河北等12个省区的37个县(团、场)组织开展了草牧业发展试验试点。这项工作开展以来,各地在政策引导和市场拉动下积极探索,草牧业发展呈现良好势头,草产业和草食畜牧业加快发展,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为加快推进草牧业发展,现提出以下意见。一、进一步认识发展草牧业的重要意义(一)发展草牧业是统筹农村牧区生态与生产的重要平台。草牧业以饲草资源的保护利用为基础,涵盖了草原  相似文献   

13.
《福建农业科技》2006,(2):55-55
2006年4月20日上午,将乐县大兴发牧业经济互助合作社正式成立,该合作社是继将乐县元宝生态牧业合作社成立后又一以农民自发成立的牧业合作组织,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成立了理事会和监事会,实行民主管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该合作社主要为社员提供生猪等牲畜养殖技术推广、疫病防治、新品种引进、饲料兽药供应、养殖产品销售等服务,目前拥有会员100余人,遍布将乐县各乡镇。该合作社的建立,对提升三明市生猪养殖技术水平,促进畜牧业快速健康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提升高寒牧区高新繁殖技术含量,切实提高牧区畜牧业发展水平,提高养殖场、合作社、牧户在畜牧业的经济效益,推广细毛羊的同期发情技术,能使牧区牧民得到实惠,也为牧区畜牧业发展提质增效,本文对该技术进行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5.
杨春  王明利 《农业展望》2013,9(9):46-49
在研究中国牧区半牧区县肉牛生产发展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肉牛产业当前面临的主要形势,在此基础上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并提出了今后发展的相关建议.研究表明,2000年以来,中国牧区半牧区县的牧业人口数总体保持增长;牧区半牧区县牛出栏量呈上升趋势,牛肉产量保持增长,两者年平均增长速度均高于全国水平,由此表明牧区肉牛生产能力在逐步提升.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牧区仍面临繁育提供架子牛重任、草原生态保护和生产发展方式转型等.未来,牧区肉牛生产将逐步由繁育和育肥为主向全产业链发展,养殖模式呈多元化,注重草原生态保护的肉牛养殖将受到重视,总体生产发展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6.
兴安 《现代农业科技》2010,(19):343-346,350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且农村牧区人口占总人口的53.4%。近年来,"三农"问题成为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草原牧区,现阶段主要表现为"三牧"问题,即草原退化、牧业增收困难和牧民收入增长缓慢。随着放牧制度的变迁、生态环境的恶化和科技的进步,牧区现有人口总量已超过了牧业生产所能承载的人口量,也超过了现有草牧场的承载能力,对牧区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日益增加,牧区人口转移问题成为"三牧"问题的核心问题。西乌珠穆沁旗是传统的牧业旗县,大量人口滞留在牧区的现状既阻碍了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又制约着牧民增收,客观上也影响了生态环境建设的步伐。因此,在实地走访当地牧户和跟踪调查转移牧民的基础上,收集整理了近10年的人口转移相关的资料,并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分析,总结出加快牧区人口转移进程、解决"三牧"难题的工作思路和措施,为牧区人口转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兴安盟发展农村牧区合作经济组织的思考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牧区合作经济组织(包括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是指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从事同类农畜产品生产经营的农牧民为了维护和实现共同利益,按照自愿、互惠、互利的原则,建立起来的一种新型合作经济组织.……  相似文献   

18.
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是实现内蒙古自治区牧业、农村牧区经济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农畜产品加工业的兴起可以带动农村牧区工业的发展,提升农村牧区产业结构的优化。既能促进农牧业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又能推动农牧业经营的产业化、一体化,从而提高自治区农牧业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  相似文献   

19.
新疆呼图壁县开展草畜联营合作社运营以来,通过不断改进运营的方式,其解决了草原环境持续恶化和牧区生产方式不合理之间的矛盾,同时对改善牧区生态环境和提高牧民收入的成效显著,并取得了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但仍存在着合作社的规模较小、推广难度较大、营销方式落后、忽视草业的发展等问题。为推动草畜联营合作社的发展,本文从增加农牧户参与数量、提升农牧户的生产素质、采取科学的营销方式、提升对草业发展的重视程度等4个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随着专业大户、农牧业龙头企业、农牧民专业合作社以及家庭农场等为代表的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的涌现,为创新发展新型农牧业带来了新的活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牧业组织化程度和社会化服务水平,增强农业家庭经营的市场竞争力,为今后农村牧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一、巴林左旗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的总体现状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巴林左旗不断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