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随着农村改革和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成为一种必然的经济和社会现象。这种状况,虽然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但是,不合理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会限制农村经济的发展。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之路,是新形势下,改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经济发展影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发展经济学的研究证实,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人口从农村流入城市是经济发展的共生现象。我国作为一个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的发展中国家,大规模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目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就业的主要压力。本文着重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征,并指出农村职业教育对其转移具有一定的微观和宏观意义,是促进其合理有序转移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为了实现农村经济有效发展;农村经济及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必然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应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壮大农业经济同步进行。  相似文献   

4.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职业教育需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业的发展,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使农村劳动力从传统的农业部门向现代经济部门转移,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协调城乡关系的重要方面。本文从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入手,分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对职业教育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人口城市化的关键问题。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之大、素质之低是古今中外所未曾有过的。由此观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文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借鉴发展经济学的剩余经济理论,结合中国的客观实际和国外的成功经验,从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物质基础入手,对可供选择的各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从而探索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普遍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给我国经济带来的积极作用。同时指出近几年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新的困难和问题影响着我国农村经济的改革与发展。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低下严重制约着我国农村改革的深化和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分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问题以及产生的原因,提出农村劳务输出瓶颈的解决途径主要是靠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全面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职业技能水平,合理、有序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农村居民的全面发展和农村现代化服务。  相似文献   

8.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虹 《中国农垦》2006,(10):40-41
发展经济学研究证实,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人口从农村注入城市成为经济发展的共生现象。农业剩余劳动力是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体,实现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顺利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中心环节。  相似文献   

9.
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有序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工作重心,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推行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加速城镇化进程,打破体制性障碍,加强教育和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建立统一规范的劳动力市场,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和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0.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工作重心,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推行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加速城镇化进程,打破体制性障碍,加强教育和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建立统一规范的劳动力市场,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是实现农村刺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和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工作重心,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推行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加速城镇化进程,打破体制性障碍,加强教育和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建立统一规范的劳动力市场,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和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2.
农业现代化使农业部门的劳动力剩余不断增加,人口庞大的中国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已经成为城镇经济与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变量。将农村剩余劳动力对县域经济实力的线性分析与托达罗模型相结合,发现发展小城镇和县域经济在解决转移过程中出现的人地关系紧张、转移成本风险提高以及乡镇企业劳动力吸纳能力降低等问题存在较强的操作性与可行性,能够增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心理预期,是实现当代中国劳动力合理有效转移的最优路径。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振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7):1291-1292,135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以及农业现代化水平的稳步提高,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正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增长趋势。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否顺利转移不仅关系着亿万农村居民的切身利益,更事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与稳定的大局。严谨细致地分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应对之策,对于保障当前国家构建和谐社会战略构想的顺利实施以及未来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无疑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跳跃转移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彭慧蓉  钟涨宝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4):6679-6680,6682
依托第三产业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是被理论研究和经验总结所证实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但是与先行工业化国家一般经历的劳动力梯度转移模式不同的是,后起工业化国家或地区由于经济发展面临的背景和历史条件的变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呈现出跳跃转移的显著特征。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也呈现出跳跃转移特征,而且追求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将进一步加强这一特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推动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跳跃转移是我国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5.
开发农村人才资源、培养实用人才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发展农业经济的一种战略性措施。石家庄市作为农业大市,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农村经济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应当采取多种方式,大力开发和培养农村实用人才。  相似文献   

16.
甘肃是一个农业省份,可耕地少,人口众多,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成为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分析了甘肃剩余劳动力的情况,指出了剩余劳动力文化素质和技能偏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城乡二元的结构制度、乡镇企业发展缓慢、城市化水平等因素是制约甘肃剩余劳动力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甘肃是一个农业省份,可耕地少,人口众多,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成为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分析了甘肃剩余劳动力的情况,指出了剩余劳动力文化素质和技能偏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城乡二元的结构制度、乡镇企业发展缓慢、城市化水平等因素是制约甘肃剩余劳动力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山东省农村经济发展和现代化提供了动力,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提高了农民收入和文化素质。而现有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地区差异、农民较低的文化素质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本文认为只有在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同时,加快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才能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得以顺利转移,并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农村教育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分析及解决途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针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农村教育的重要性和解决途径。从农村教育这一传统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的隐含实现条件出发,提出农村教育是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因素,进一步分析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与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农业转型、农业深度和广度开发、非农产业等要求的不适应性;根据农村教育的瓶颈提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解决农村教育问题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实现充分就业是政府宏观调控的一个基本目标。随着农村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多,因而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出路也日益突出,将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矛盾。一、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不利因素1、农业内部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消化能力受到制约随着镇赉县人均农用耕地的不断减少,再加上现有农用土地使用制度、资金、技术的限制以及农产品市场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镇赉县农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农业资源的开发将受到很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