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安岳珍珠酒厂利用本地生产的珍珠与优质白酒,在省食品研究所酿酒专家陈戍椿高级工程师和成都中医学院李介明教授的指导下,经过三年多的努力,配成七种抗衰老的珍珠酒,并畅销全国十四个省,现农牧渔业部已将珍珠酒列为全国农展项目之一,香港永利威酒厂也对“杜仲型”、“人参型”珍珠酒很感兴趣。  相似文献   

2.
万年县石镇珍珠场在蚌源紧缺的情况下,依靠科技进步、开展了再生珠养殖试验,为提高珍珠质量和育珠效益及大规模发展珍珠生产.提供了成功的范例,走出了一条效益型、节蚌型、集约型的新路子。本文从技术经济角度对比进行了评价和分析。再生珠养殖,就是采收珍珠时,不杀死珠蚌,在珍珠囊上划一伤口,把珍珠取出,然后把育珠蚌再养到水中,原来的珍珠囊细胞继续分泌珍质,沉积成再生珠。这一育珠方式虽然过去许多地区试养成功,但由于手术技巧要求较高,而未能推广开来。本试验旨在探索适于方年县规模化育珠新途径,完成“八五”期间发展万亩珍珠的生产任务。为此,县水产技术推广站配合石镇珍珠场开展了再生珠先导工程养殖试验示范,并已初见成效、显示了旺盛的生命力;我们对本试验进行了技术经济效益评价,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水产养殖》2005,26(2):46-46
2003年中国淡水珍珠产量1200吨,2004年继续大幅增长,仅湖南省的淡水珍珠产量就超过500吨。与骄人的产量相比,中国珍珠的销售收入显得“可怜”。2003年全世界珍珠及相关产品销售额约50亿美元,中国不到5亿美元。质量低劣与“下游”产品开发乏力,使中国珍珠产业链呈现出畸形的“头重脚轻”。以海水珍珠为例,北部湾所产、历史上曾经十分有名的南珠,  相似文献   

4.
万年县珍珠养殖有近20年的历史,过去由于受蚌种和技术等诸因素的制约,珍珠生产很不景气,自1979年人工繁殖三角帆蚌的成功,给珍珠养殖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使珍珠生产走上了正常轨道。1986年以来湖云塘珍珠养殖取得了亩产值5000元以上,亩利税4000余元的最佳效益,使人们得到了启迪,开阔了视野。县委、县政府就本县水产资源和技术力量的优势,制定了“八五”水产发展规划,要求在“八五”期间在大力提高养鱼单产的同时,发展万亩珍珠养殖,实行鱼蚌混养。“八五”期末实现年产珍珠15吨,鱼类3000吨,较1990年分别增长25倍和46.34%。现就发展珍珠养值的前景浅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淡水有核珍珠养殖技术(二)——淡水有核珍珠插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元培 《内陆水产》2004,29(4):19-20
在人们尚未揭示珍珠形成的奥秘前.流行珍珠是“露滴成珠”、“日月的精华”和“鲛人的眼泪”等的说法。后来有人切开珍珠发现核心部分是砂粒等异物.如是便有“异物刺激成珠”的推测。13世纪左右.我国劳动人民发现贝类的外套膜分泌珍珠.并由此而培育了举世闻名的佛像珍珠。1806年.日本“珍珠之父”御木本幸吉氏.把外套膜成珠的机制和“异物刺激成珠”的推测相结合,在贝类软组织上先插植1颗异物(珍珠核),再往核上移植1块细胞小片,终于从15万只试验贝中.收获了1颗游离的有核珍珠.从而奠定了今日人工插核育珠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6.
南海历史上因向朝廷进贡“南珠”而成为闻名遐迩的天然海珠产地,“南珠”曾以晶莹剔透、光彩夺目而称誉于世,“两珠不如东珠,东珠不如南珠”之说在珠宝业界广为流传。广东省是我国海水珍珠主产省份,在围际珍珠市场有较大影响力。广东也是我国现代珍珠养殖技术的发源地,熊大仁等先辈在这块热土上开拓创新,为我国珍珠产业奠定了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我们自推广“改进接蚌技术 提高珍珠质量”以来,这项技术已在全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法育成的珍珠光洁度、圆度和产量都比其他方法好、质量高,给珍珠业带来生机。 前几年,由于日本海地震、海水污染等原因,日本贝蚌大批死亡,珍珠产量下降一半,后虽经多方努力,引进我国马氏贝养殖,死亡亦很大,造成国际市场优质珠奇缺,使中国珍珠挤进国际市场获得良好的机遇,现就有关“改进接蚌技术,提高珍珠质量”(“改进接蚌技术,提高珍珠质量”一文刊登在《中国水产》1995年第4期。──编者注)一文,再进一步论述如下: 一、手术蚌的…  相似文献   

8.
三角帆蚌珍珠囊形成的研究   总被引:32,自引:5,他引:3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报道了对三角帆蚌珍珠囊形成过程的研究结果。方法是把石蜡制成的核和一块细胞小片插入蚌的外套膜中,在不同时期取样,进行组织切片。结果表明珍珠囊的形成是细胞小片细胞先形成一层“初生珍珠囊”上皮细胞,由于细胞小片是异体细胞(来源于供片蚌),因而受到育珠蚌(受体蚌)细胞的“识别”而被排斥,结果初生珍珠囊上皮细胞与基部的细胞脱离,造成死亡并溶解.其后育珠蚌结缔组织最内层细胞再转化为上皮细胞,形成一层“次生珍珠囊”上皮细胞。所以在珍珠囊形成过程中,插入小片细胞和育珠蚌结缔组织细胞在发生一系列形态结构和位置变化的同时,还有细胞“识别”的现象。在水温20℃左右条件下珍珠囊形成约需30天;在尾部插核的蚌,珍珠囊形成比在中部插核的要快;5月手术的珍珠囊形成比10月手术的要快。  相似文献   

9.
万年科技开发珍珠系列产品被誉为江南“珍珠王国”的江西省万年县,充分发挥珍珠生产优势,依靠科技进步开发珍珠系列产品,不断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使单一的珍珠产品发展成为多层次增值的大产业。万年珍珠产量占全省珍珠总产量的一半以上,1993年达到405...  相似文献   

10.
万年县保险部门为珍珠生产“保驾”江酉万年县养珍珠有20多年的历史,现已形成系列生产规模。根据几年来珍珠养殖经济效益核算,投资与产值比约为1:3,最高达1:5。所以,珍珠生产已成为万年是振兴农村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八五”期间要求实现珍珠养殖水面1万亩...  相似文献   

11.
《水产科技情报》1979,(4):14-15
江苏省吴县地区珍珠养殖业发展比较快,珍珠质量也不断得到提高。近来,在大力提高珍珠质量的情况下,又培育出“象形珠”。  相似文献   

12.
万年县珍珠养殖业大都存在规模狭小,布局分散,生产要素配置不合理的现象。因此,改变珍珠养殖“小而散”的落后状态,逐步实现规模经济,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手段,以效益为中心,实行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推行“公司十基地十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走珍珠产业化之路,已成为珍珠业在当前和今后求得稳步高效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一、“小而散”的落后局面,已经成为当前珍珠业稳步发展的障碍万年县的珍珠养殖水面基本上是利用原来的零星小塘、鱼种地和自挖责任田稍加改造而建成的。因而,自然造成了珍珠养…  相似文献   

13.
漫话珍珠     
珍珠,色泽艳丽,光彩夺目,晶莹可爱,是一种名贵的稀有珍品。它可与玛瑙媲美,与宝石抗衡,比黄金更宝贵。人们常用“珍珠宝贝”、“掌上明珠”的成语来形容某种东西的贵重,可见,珍珠在人们思想中的地位是极高的。  相似文献   

14.
《水产科技情报》1976,(7):46-47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在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我们遵照.毛主席关于“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和“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教导,三年来,学习了广东澳头珍珠养殖场及广州市中药五厂利用马氏珍珠贝生产珍珠层粉的经验,利用淡水珍珠贝壳生产珍珠层粉代替珍珠粉供药用。并经有关部门化验,认为质量符合药检标准,成份亦与珍珠相似。在临床试验中,已取得了良好效果,获得了广大工农兵的欢迎和好评。  相似文献   

15.
农民邹乐道攻克淡水养殖珍珠新技术被誉为“珍珠大王”的江西省都昌县农民邹乐道,继最早突破有核珍珠押种的技术之后,今年又试验内脏团9毫米以上大粒珠核押种手术获得成功,这项技术的成功是淡水养殖珍珠的最大突破,基本上解决了淡水养殖珍珠长期没有解决的园光问题。...  相似文献   

16.
关于合浦海养珍珠业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养殖珍珠,近几年合浦县生产单位忽视提高产量,质量和效益,如何提高合浦海养珍珠的“三提高”途径?不仅是合浦县珍珠业研究的重要课题,而且对全国海养珍珠业的发展也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7.
合浦自古有“珍珠故乡”之称,是广西南珠的主要产地。合浦珍珠源远流长,历史悠久,饮誉世界珠宝市场。可以说,合浦珍珠的发展,关系着广西南珠的前途。  相似文献   

18.
中国珍珠市场研究(四):珍珠的价值概念和产品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对珍珠价值概念认识的深化是产品开发的基础 关注珍珠的现代消费意识,进一步深化对珍珠价值概念的认识是珍珠各类产品开发的基础。1.1珍珠的特性1.1.1珍珠的品性珍珠以其晶莹绚丽的外表和高雅纯洁的风格而受人喜爱,它光彩夺目,素有“宝石皇后”之美誉。珍珠的光泽是光反射与精致晕彩的综合效果,  相似文献   

19.
“袋控育珠”法简介“袋控育珠”顾名思义是以袋控制蚌的生长,使蚌的珍珠层分泌转移到珍珠的形成上,以提高珍珠的产量。这使种现象我们很容易在日常剖蚌中发现:一些蚌壳生长很快,外表光滑喜人,但剖开蚌壳珠子却不大,群众谑称为“好自身”蚌。而有的蚌外表老态,蚌口...  相似文献   

20.
为巩固鳖蚌混养新模式,探索该模式下的珍珠颜色品质,提高水体利用率和珍珠养殖产量。开展了鳖蚌混养模式的技术集成与示范,选定“鄱阳湖品系中华鳖”种鳖和池蝶蚌“鄱珠1号”育珠蚌进行育珠混养。经过12个月的养殖试验,鳖蚌生长良好,常规水质指标正常,藻相稳定,珍珠亮度总体中等偏上;颜色偏淡黄为主,珍珠优质率为54.03%,试验效果较好,对广大养殖户利用甲鱼池塘养殖珍珠蚌具有参考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