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为加快推进黄土高原地区中型以上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和工程安全度汛工作,确保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工程安全运用和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2016年4月1日,水利部在北京召开座谈会,部署黄土高原地区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和工程安全度汛工作。水利部副部长刘宁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土保持局局长  相似文献   

2.
山西省现已确认的中型以上病险淤地坝1 020座,除险加固工程设计任务繁重而艰巨。根据设计工作实践,就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中的明渠修复、泄槽侧墙高度计算、消力池断面确定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山西省水利厅根据淤地坝安全大检查专项行动中排查出的大中型病险淤地坝情况,积极开展大中型病险淤地坝的除险加固前期工作。针对每座病险淤地坝的安全隐患和危害程度,按照全面规划、突出重点、稳步推进的原则,省水利厅组织有关市、县完成了首批79座病险严重、威胁下游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中型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初步设计。  相似文献   

4.
经核查,我省中型以上的病险淤地坝共有1 020座,其中大坝下游有村庄、学校、工矿、道路等重要设施,溃坝后可能影响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急需除险加固的有863座。如何搞好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初步设计,就设计标准、溢洪道布设、坝系洪水组合、坝高和库容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增设溢洪道时病险淤地坝滞洪库容确定及调洪演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调查了甘肃黄土高原地区病险淤地坝现状,分析了部分除险加固工程设计报告及部分已实施的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工程运行情况,基于淤地坝理论体系,在维持原设计功能不变、原防洪标准不降低的前提下,提出增设溢洪道时病险淤地坝滞洪库容确定及调洪演算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甘肃中型以上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工程主要做法与成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淤地坝是黄土高原地区治理水土流失和改善当地生产条件的一项重要工程措施,但是受投资规模的限制,加之普遍存在少花钱、多建坝、快拦泥、多淤地的思想,过去建成的淤地坝多为大坝和放水建筑物"两大件",没有泄洪设施,且病险问题突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防灾抗灾减灾和安全生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保障淤地坝安全运用变得越来越有必要,若不对病险淤地坝有针对性地进行除险加固,则危害到一方民众的安居乐业。介绍了甘肃黄土高原地区中型以上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项目建设的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7.
淤地坝建设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治理工程,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是保障淤地坝安全运行、推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一项主要措施。如何科学合理地确定各坝的防洪标准,做好洪水组合计算,是坝系工程除险加固设计时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基于层次分析法相关理论,以山西临县万安沟小流域坝系工程为例,将坝系内大中型淤地坝划分为若干层次,构建层次结构模型,从而直观、快捷地分析流域内各坝的分布特征及上下游坝间的相关性,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各坝的防洪标准、洪水组合和水文计算方法,为坝系工程除险加固设计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8.
甘肃省通过组织开展淤地坝除险加固工作,不仅使一批病险淤地坝得到彻底整治,而且也积累了大量淤地坝除险加固经验。分析了淤地坝建设管理中存在的一些薄弱环节和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加强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建设管理的对策和建议,具体有完善淤地坝相关规范、增加溢洪道设计及投资概算、加大新技术和新材料的推广应用、落实运行管护经费等。  相似文献   

9.
<正>2015年4月23日,刘宁副部长率水土保持司有关负责同志赴内蒙古考察黄土高原地区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工作。刘宁副部长一行实地察看了内蒙古准格尔旗速机沟小流域阴塔骨干坝和西黑岱川掌沟淤地坝,详细了解淤地坝建设管理和安全运行工作开展情况、淤地效益和病险状态,听取了省市县人民政府、水利部门和当地农民群众对淤地坝运行管理和除险加固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刘宁充分肯定了内蒙古淤地坝建设管理和安全运行工作取得的成绩。他说,内蒙古淤地坝建设在治理水土流失、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推动特色农业发展方面效益明显,工程运行管护机制健全,管护责任到位,得到群众认可。他强调,淤地坝运行管理要遵循客观规律,坚持"沟坡兼  相似文献   

10.
淤地坝是黄土高原地区控制沟道侵蚀的一项重要工程措施,也是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最后一道防线,对于保证防洪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以及改善当地交通与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搞好淤地坝坝系工程建设和除险加固,事关淤地坝的安全运用与持续发挥效益。以吉县高楼沟小流域为例,就坝系工程除险加固设计中的防洪标准和洪水组合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对丰富和完善淤地坝工程设计与建设理论,推动坝系工程建设规范的制定,以便更加科学地指导坝系工程设计,提供了一定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淤地坝建成后,为确保其安全运行,山西省在落实好项目法人制、工程监理制、招投标制等规章制度的基础上,狠抓关键环节、细化关键规程、落实关键措施,从淤地坝建设质量、日常运行管护、病险坝除险加固、落实管理责任主体等几个关键环节入手,确保淤地坝的长久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2.
淤地坝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地区控制沟道侵蚀的一项重要工程措施,在山西已有400多年的建设历史。新中国成立后,淤地坝建设大体经历了集体组织建设(1985年以前)、骨干坝试点建设(1986—2002年)、沟道坝系工程建设(2003—2014年)和巩固提高除险加固(2015年至今)4个阶段。如何搞好淤地坝坝系工程除险加固和安全运用,就坝系工程除险加固初步设计中的防洪标准和洪水组合问题进行了探讨,并以临县万安沟小流域坝系工程为例,对坝系工程防洪标准和洪水组合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黄土高原地区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淤地坝是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各级沟道内修建的控制沟道侵蚀的一项重要工程措施,具有悠久的建设历史。但受投资规模的限制,加之过去普遍存在少花钱、多建坝、快拦泥、多淤地的思想,建成的淤地坝多为大坝和放水建筑物"两大件",没有泄洪设施。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防灾抗灾减灾和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保障淤地坝安全运用变得越来越有必要。为搞好淤地坝安全运用,就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初步设计中的设计标准、溢洪道布设、坝系洪水组合、坝高和库容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正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全国2016年水土保持工作视频会议精神,加快推进山西省中型以上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前期工作,3月21至22日,山西省水利厅水土保持局和山西省水土保持学会联合在太原举办了山西省中型以上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初步设计和建设管理培训班。参加培训的有涉及此项工作的9市、48县水利(水务)局负责同志和技术骨干,以及参与病险淤地  相似文献   

15.
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现状及其发展思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数据,黄土高原地区已建成淤地坝58 446座,淤地面积927.57 km2,在治理水土流失、减少入黄泥沙、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区域经济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现有中型以上病险淤地坝存在各类病险问题,发生溃坝风险日益增大和黄河下游河道主要淤积物是粗泥沙的实际,建议加快黄土高原地区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步伐,尽快在粗泥沙集中来源区建设拦沙工程。  相似文献   

16.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目前有各类淤地坝155座,经水利部复核认定为病险淤地坝的有51座。计划利用3~6年时间,完成辖区内所有病险坝除险加固任务。但是,随着淤地坝除险加固项目的实施,遇到了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如已达到或超过设计淤积高程、背水坡滑坡或坝体下部严重渗水、水毁决口或穿洞、坝体有裂缝等,这些情况可以结合实际采取相应的措施处理,但实际淤积量超过设计淤积库容或下游有重要设施的工程处理起来就非常棘手。详细探讨了溢洪道布设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小型水库是我国水利工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中要树立保护优先、建设生态水利工程的水土保持理念,落实管理机构建设、水土保持方案报审制度和水土保持监督检查等水土保持工作。在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中加强水土保持工作能够优化小型水库工程整体布局、落实"三同时"制度、发挥水土保持方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加快淤地坝除险加固,确保淤地坝的安全,对于充分发挥工程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加固方案的选择和设计施工中需注意的问题谈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9.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黄河中游淤地坝建设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治理工程。淤地坝坝系工程除险加固受资金配置、施工力量等因素影响,不可能同时开工。如何根据大中型淤地坝在坝系中的位置,科学合理安排施工时序,是淤地坝除险加固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以临县万安沟小流域坝系工程为例,通过分析坝系中各坝之间的相互影响,建立了坝系相互影响关系图,并考虑下游影响范围内居民以及淤地坝淤积情况,较好地解决了施工时序安排问题。  相似文献   

20.
淤地坝除险加固是确保工程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措施,增设溢洪道是淤地坝除险加固的主要建设内容。根据大中型淤地坝在坝系中的位置,科学合理地确定各坝的防洪标准,做好洪水组合和调洪计算,是溢洪道设计中的关键技术问题。结合山西省在淤地坝除险加固设计中的实际处理方案,按单坝和坝系2种情况讨论防洪标准,按单坝、设计坝上游串联一座淤地坝和并联几座淤地坝3种情况分析洪水组合,根据不同的淤积高程进行了调洪计算,还提出了建立坝系水动力学洪水演进模型,通过模型试验完善坝系洪水组合和溢洪道设计理论的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