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杂交柑桔(以下简称"杂柑")被视为21世纪柑桔主推品种,是目前柑桔结构调整的首选品种[1].从上世纪90年代末我国引进的第1个日本杂柑品种"清见"开始推广以来,我国已掀起了一股种植杂柑的热潮.国家果树种质重庆柑桔圃释放的杂柑占所有柑桔品种的比例由2000年的3%上升到2002年的16%,重庆、浙江、四川、广东、湖南等省市,杂柑的发展非常迅速[2].为了探讨部分杂柑新品种在重庆的适应性及表现,我们于2004年秋引进了爱媛系列(6个品种)、口之津32号、春见等12个杂柑品种,高接于我公司柑桔中试基地,2006年全部挂果,2007年全部丰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清见桔橙是日本以特罗维塔甜橙与宫川温州蜜柑杂交育成的高糖晚熟杂柑品种,是农业部“948”柑桔项目推荐发展品种。为了满足市场对晚熟杂柑产品的需要,促进柑桔品种结构调整和熟期结构优化,重庆市涪陵区果品办公室1998年从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引进了清见桔橙,高接换种在我区长江河谷丘陵地区8年生柑桔树上。2003年对其生长发育情况进行了观察,以期对其适应性和生产发展潜力做出初步评价,指导我区晚熟杂柑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秋辉是鲍威尔桔柚(Bower)与坦普尔桔橙(Temple)杂交育成的早熟杂柑品种,默科特是桔橙杂交育成的迟熟品种.均是农业部“948”柑桔项目推荐发展品种。为了满足市场对早、晚熟杂柑产品的需要,促进品种结构和成熟期调整,赣州市柑桔科学研究所于2000年春从华中农业大学引进秋辉和默科特杂柑品种接穗,高接于所内新品种观察园4年生枳砧宫川温州蜜柑上,2002-2004年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以期对其适应性和生产开发潜力做出评价,指导赣南杂柑发展。  相似文献   

4.
杂柑在柑桔品种结构调整中的地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柑桔品种结构调整涉及到鲜食、加工、鲜食加工皆宜的品种比例 ,涉及到早中晚熟品种配套 ,涉及到优势品种区域化发展 ,也涉及到品种的果实品质、风味、外观和食用方便性的选择等方面。笔者仅就杂柑在柑桔品种结构调整中的地位作一简单分析。1 当前具有推广价值或市场潜力的杂柑品种简介我国通过一些项目及其他渠道从国外获得了较多的杂柑品种 ,其中部分品种在我国局部地区有较好表现。当前具有较好推广价值或市场潜力的杂柑品种开始受到果农的欢迎 ,如天草、不知火、南香、清见、津之香、秋辉 (Fallglo)、诺瓦 (Nova)、金诺 (Kin now)、弗…  相似文献   

5.
封面良种──红玉柑简介红玉柑作为我国柑桔有性杂交育种中第一个通过回交途径获得的新的品种类型。1989年通过省级鉴定,1991年获省农业厅杂柑类评比一等奖。该品种系浙江省科学院柑桔研究所1974年以黄岩少核本地早“新本一号”为母本,以伏今夏橙的珠心系“...  相似文献   

6.
据统计,湖南常德市种植的柑桔面积约有4.67万公顷,以温州早熟蜜桔为主,存在品种单一,上市时间集中的问题,为加快搞好农业结构调整,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从2000年开始,常德市桔丰果业良种中心花重金从浙江、日本引进了50多个杂柑新品种,经过观察筛选,重点推广发展了6个适应性好的品种,其中早熟杂柑有特早杂柑、南香、爱援38号,晚熟品种有爱援21、22、30号等。  相似文献   

7.
我国杂柑良种选育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杂柑被视为 2 1世纪柑桔主推品种 ,系柑桔种属间自然或人工杂交后代 ,兼有橙、桔或柚的营养、风味或果实易剥皮等特性 ,鲜食加工兼用 ,是目前柑桔结构调整的首选品种。随着柑桔果品市场竞争的激化 ,各国都把选育高品质杂柑新品种作为增强竞争力的一种手段。近30多年来 ,美、日等国以其先进的设备和充足的资金 ,育出了一系列杂柑优新品种 ,如美国的琥珀甜桔柚、秋辉和日辉桔柚等 ,日本的天草、清峰和津之香等。我国通过多种渠道从日本、美国、意大利、西班牙和以色列等国引进并筛选了一批最具市场潜力的新优杂柑良种 ,进行试种和推广 ,其中有…  相似文献   

8.
湖北公安县柑桔冻害调查与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安县位于江汉平原南缘,属柑桔栽培北缘地区,是湖北省柑桔主产区之一。现有柑桔栽培面积4670hm^2,总产量4.9万t,面积和产量均为全县果树总面积和总产量的70%。主栽品种为国庆一号温州蜜柑、朋娜脐橙、纽荷尔脐橙和琯溪蜜柚。近十年来在果树结构调整中,新引进柚类、椪柑类及杂柑品种进行了高接换种或试栽。  相似文献   

9.
日前,中国柑桔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栽培技术研究室主任彭良志一行齐聚四川省蒲江杂柑合作社.共商杂柑生产中的技术问题、种植定位、市场定位等相关内容。彭良志教授参观考察了合作社早、中、晚熟杂柑品种示范园.认真询问了蒲江的各项自然指标,充分肯定了蒲江管理水平是很高的。最后在研讨会上首先肯定了蒲江在杂柑种植规模、发展速度和管理技术方面所做的成绩,并总结指出:蒲江及周边地区在杂柑种植和发展上占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特约通讯员曹炎成)2014年龙游县柑桔面积4666.67hm^2,总产量达7.68万t多,比2013年总产量增加5.86%,各品种产量均稳中有升。其中桠柑增产4.56%,温州蜜柑增产18.08%,胡柚增产4.88%,杂柑增产7.07%,其他柑桔增产5.50%。主要原因是柑桔总面积与上年基本持平。  相似文献   

11.
适度发展杂柑类良种,优化产业结构增效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杂柑类是宽皮柑桔类 (或杂种 )与橙、柚 (或杂种 )的杂交后代 ,有许多品种 (系 ) ,主要特点是果形美、品质优、耐贮存、早结果、丰产稳产、适应性广的中、晚熟品种。专家预测 :杂柑是 2 1世纪柑桔业发展的重要良种。1 主要杂柑类良种的优良性状1 .1 天草 以清见×兴津早生 1 4号与佩奇桔杂交育成。经浙江等省试种 ,生长结果表现良好 ,已在衢州、金华等地大力推广发展。江西省玉山、上饶等地引种后表现亦很好 ,已着手宣传推广。试种证明该良种具有 :①适应性广 ,抗寒性优于脐橙、柚类 ,稍次于温州蜜柑 ,在温州蜜柑、柑适栽区可以发展 ;…  相似文献   

12.
名特果业有限公司是一个产供销为一体的私营企业。公司负责人以年指导30万亩果树(柑桔)的栽培技术及2000多亩自有基地的种植实践和每年经销5000吨柑桔的经验说明,果农要快速致富,选好品种是关键,名特果业有限公司筛选了甜脐柑(爱蜜柑、爱媛38号)、蜜荔红(特引13号)、舂见(软皮柑)、爱媛22号、不知火等5个杂柑品种;  相似文献   

13.
以无核单胚品种为母本创新柑桔种质技术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杂交育种是通过基因重组创新种质的最有效途径之一,近百年来,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继育成了大量的优良杂交柑桔鲜食品种和砧木品种。我国柑桔杂交育种起步于上世纪50年代,育种者对育种方法和遗传规律进行了系统的探索,现已取得了长足进展,育成了10多个桔橙或桔柚杂种,通称为杂柑。多胚干扰和童期漫长是制约柑桔杂交育种进程的两大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14.
瓯柑高接脐橙技术初报我镇柑桔栽培历史悠久,是温州市瓯海柑桔重点产区之一,主要品种有瓯柑、漳桔、桔。其中瓯柑占总产量的45%。近几年来由于其它柑桔良种冲击市场和本区商品经济飞速发展,柑桔栽培效益低的情况已日趋突出.为了提高栽培效益,改变瓯柑质劣价廉及卖...  相似文献   

15.
湖南省邵阳市人民政府目前已绘就该市柑桔产业化建设蓝图。邵阳市现有柑桔面积4万hm^2。根据规划,到2010年,全市柑桔面积将发展到6.67万hm^2,其中,温州蜜柑4万hm^2(其中,持早熟品种0.67万hm^2,早熟品种1万hm^2,中熟品种2.33万hm^2),橙类2.33万hm^2(其中,脐橙2万hm^2),特色品种(如杂柑等)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12月18—19日,福建省顺昌县第五届柑桔节隆重举行。展品以芦柑为主,同时展出的还有世界各地的柑桔品种。秘鲁的卡拉卡拉脐橙、意大利的塔罗科血橙、日本的天草杂柑、美国的纽荷尔脐橙等数10个优质品种在顺昌引种成功,获得各地客商的青睐。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500多人云集顺昌,  相似文献   

17.
柑桔是四川省蒲江县农业传统产业,在4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柑桔产业为蒲江农民增收作出了巨大贡献,是蒲江县重要的农业支柱产业之一。2011年,全县柑桔总面积1.45万hm2,产量30万t,产值59亿元。其中,以“不知火”、“清见”和“春见”等品种为主的优质晚熟杂柑面积047万hm2,  相似文献   

18.
红玉柑不宜用枳作砧木红玉柑是由浙江省柑桔研究所以少核本地早“新本一号”为母本,刘本橙(刘勤光甜橙×本地早)为父本杂交培育而成的一个优良杂柑品种,表现果大(平均单果重130g)、外观美、少核(每果种子数仅1.5粒)。我县于1993春季大面积引种栽培。据...  相似文献   

19.
重庆市荣昌县河中岛柑桔专业合作社,年供各种规格枳壳、香橙、红桔、酸柚砧木苗3000万株。另有槛柑、杂柑、甜橙、柚类良种嫁接苗出售,其他苗木及砧种均可联系。并保证检疫合格,品种纯正。  相似文献   

20.
根据都柳江河谷柑桔品种结构调整和优化需要,对默科特桔橙进行引种观察,分析其适应性、成熟期和果实品质。结果表明,默科特桔橙果实3月下旬成熟,属杂柑中的晚熟品种,适应性强,丰产,果实品质优良,适宜在都柳江河谷作为晚熟柑桔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