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不同播期对玉米生长动态及主要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6个不同播期对驻玉309生长动态及主要性状影响的研究,对不同播种期间的生育期、株高、干物质积累、主要性状及产量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随着播种期的推迟,驻玉309的产量逐渐下降,穗行数、行粒数和千粒重均逐渐降低,干物质积累量逐渐减小。在豫南地区的适宜播期为5月25日至6月20日,为该品种在豫南的高产栽培及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了一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张海申 《中国种业》2016,(12):61-62
为了探索驻玉216在豫南夏玉米栽培区的适宜播种期,通过7个播期处理研究了驻玉216在不同播期下的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表现。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驻玉216生育期缩短,株高和穗位高先升后降,生育后期灌浆缓慢,粒重明显下降,产量显著降低。综合考虑豫南夏玉米生产实际和粗缩病发病情况,驻玉216在豫南的适宜播期为5月25日至6月10日,力争6月5日前后完成贴茬直播。  相似文献   

3.
不同小麦品种产量对冬前积温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确定河北省中部地区小麦品种适播期,筛选耐迟播品种,2011年秋至2014年夏在河北藁城采用播期×品种二因子裂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播期对当地12个主栽小麦品种产量的影响以及不同品种对冬前积温的响应。结果表明,播期对小麦产量有显著影响;不同品种对播期响应差异明显,分为迟钝型、中间型和迟播敏感型。迟钝型品种对播期不敏感,适播期长,冬前≥0℃积温范围为324~560℃,迟播后穗数和产量稳定;中间型品种适播期较长,积温范围为362~566℃,迟播后粒数增加,穗数和产量降低;迟播敏感型品种对播期敏感,适播期较短,积温大于511℃,不宜晚播,晚播后穗数和产量明显下降。在试验地区,推荐小麦适播期为迟钝型品种10月7日至22日、中间型品种10月7日至19日、敏感型品种10月5日至10日。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信粳18在豫南再生稻高产高效的最佳播期,研究5个播期处理对信粳18生育期、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信粳18在豫南再生稻种植的适宜播期为3月9日—3月25日,最佳播期为3月17日,且在最佳播种期下,头季稻加再生稻稻谷产量可达827.0kg·hm~(-2)。说明最佳播种期能够有效促进信粳18再生稻产量三要素(有效穗数、穗实粒数、千粒重)的协调发展,进而提升头季产量和再生稻总产量。  相似文献   

5.
对豫南西瓜腾茬期和适于晚播的粳稻品种进行了研究筛选。结果表明,西瓜腾茬期在6月底~7月中旬,粳稻的播期可以推迟到6月上旬~24日,据此建立起瓜后粳稻效种植模式。这一模式也适于其它仲夏作物的后茬土地利用。  相似文献   

6.
不同播期对玉米穗分化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昌继 《耕作与栽培》1996,(5):37-38,42
对二个品种在五个播期下进行的试验表明,播期越早,播种→出苗的天数越长,雄穗分化期天数越长,而雌穗分化期长短与播期的关系不太密切。全生育期的变化,随播期的推迟而缩短。在不同的播期下,两品种的株高、穗位高有一定变化,以播期Ⅱ(5/4)最高,穗长、穗粒、千粒重也以播期Ⅱ最大,播期V(5/7)最低。在5个播期下,以播期Ⅱ产量最高,其他播期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7.
以国豪玉7号为材料,研究了4个播期对其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国豪玉7号在4月12日播种时,其株高、穗位高、抗倒性、干物质积累量、秃尖长、穗粒数、产量表现最优,其中产量与其他播期处理之间存在极显著的差异。初步得出,该品种在四川地区的适宜播期为4月12日。  相似文献   

8.
冬小麦新品种‘烟农5158’播期播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给小麦高产栽培和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在大田条件下,通过设计播期、播量主副因素裂区试验,研究不同播期及播量对‘烟农5158’产量、产量三要素以及株高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和播量均对产量、产量三要素以及株高有显著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随播期的推迟,产量和每公顷穗数逐渐减少,株高降低,穗粒数和千粒重逐渐增加;随播量的增加,产量和每公顷穗数逐渐增加,株高升高,而穗粒数和千粒重呈下降趋势。经方差分析得出,9月27日与10月3日差异不显著,而两者与其他播期差异极显著,从而总结出该品种在试验点相似区域的适宜播期为10月1日前后,在适宜播期范围内,最佳播量为180万苗/hm2左右。  相似文献   

9.
杨斌  肖华贵  李超  饶勇 《种子》2011,30(11)
为制定黔油20号大面积制种技术方案,明确该品种父母本的最佳播期和最佳播差期,达到提高异交结实率和制种产量的目的,从9月13日至10月27日共进行了12期相隔4d的父母本播期试验.结果表明:(1)父母本最佳播差期为6~8d.(2)最佳播期在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最迟播期为10月11日).(3)在最佳播期内,母本比父本提前6~8d播种的花期相遇较好,异交结实率高,制种产量高.  相似文献   

10.
四个糜子主栽品种在甘肃会宁的适宜播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甘肃会宁,选用陇糜10号(B1)、陇糜11号(B2)、晋黍9号(B3)、龙黍21号(B4)等4个糜子品种,设4月23日(A1)、5月4日(A2)、5月12日(A3)、5月24日(A4)、6月3日(A5)等5个播期,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了不同播期对糜子不同品种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品种B1的株高、主穗长、主茎粗、单株穗重、单株草重等指标均在A2播期表现最高;B2的株高、千粒重等指标均在A1播期表现最高,主茎粗、单株穗重、单株草重等指标均在A2播期表现最高;B3的株高、主茎粗、单株草重等指标均在A2播期表现最高,单株穗重、千粒重等指标均在A3播期表现最高;B4的主穗长、主茎粗、单株穗重、单株草重、千粒重等指标均在A4播期表现最高;品种B1、B2、B3、B4分别在A2、A1、A3、A4播期的产量最高,为3 413.31、3 603.47、2 883.11、2 733.03kg/hm 2。综合播期对不同糜子品种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在会宁糜子产区及相似生态区,品种陇糜10号(B1)适宜的播期是5月4日左右;陇糜11号(B2)适宜的播期是4月23-28日;晋黍9号(B3)适宜的播期是5月7-12日;龙黍21号(B4)适宜的播期是5月24日左右。  相似文献   

11.
不同播期对郑黑糯1号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5年在河南开封市对糯玉米品种“郑黑糯1号”分12个不同播期进行露地直播试验,通过对不同播期的鲜穗收获期、株高、鲜穗产量、鲜果穗性状及品质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郑黑糯1号”在河南地区适宜播种期为4月20日~7月9日,最早直播在4月上旬,最迟在7月中下旬。为该品种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了一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小麦超高产品种筛选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42,自引:5,他引:37  
王绍中  赵虹 《作物学报》1998,24(6):870-875
根据区域试验多年资料、系统分析了大穗型,大粒型和多穗型小麦品种成产三要素的相互关系及其产量表现,认为河南省中北部小麦超高应当以三要素比较协调的多穗,中等穗型品种为主,目前较好的代表品种是温麦6号,提出了河南省今后小麦育种应当以逐步提高多穗型品种的穗粒数和千粒重,三要素协调发展为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13.
To enrich ornamental bamboo species in south Henan, 22 ornamental bamboo species were introduced from Anji County, Zhejiang Province, and quadrat survey was adopted to study the ecological adaptability of the introduced speci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4 of the introduced species survived in south Henan, and particularly Phyllostachys vivax f. aureocaulis, Phyllostachys vivax f. huanwen, Phyllostachys aureosulcata f. spectabilis, Bambusa multiplex, Phyllostachys nigra, Pseudosasa amabilis, Pleioblastus maculatus showed good performance in height growth, diameter growth and resistance, so these species are most suitable for the promotion in south Henan.  相似文献   

14.
李谢辉  王磊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34):128-132
河南是中国第一农业大省,第一粮食生产大省,但自然灾害种类多,范围广、危害重。针对河南省发生频率高、危害和损失大的水旱两种自然灾害风险源,利用AHP法和GIS技术,研究首先通过构建生态风险综合评价模型,计算综合生态风险值,对河南省水旱灾害进行了生态风险综合评价,然后将河南省地理综合分区与评价结果进行叠加,为降低水旱灾害风险,最后对叠加后的豫中高风险区、豫东较高风险区、豫北中等风险区、豫西和豫南较低、低风险区分别提出了相应的风险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为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关系,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河南省生态环境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为基础构建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全省的生态经济分异特征进行分析,完成了以市为单元的生态经济区划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生态环境状况可以分为优和良两个级别,分别占河南省总面积的27.22%和72.78%;河南省经济发展状况可以分为经济较好区、经济中等区、经济较差区3个级别,分别占河南省总面积的4.51%、61.67%、33.82%;根据河南省市域尺度上的生态环境状况和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状况,将全省划分为5个生态经济区。调整产业结构和保护生态环境是河南省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驻马店是河南省重要的小麦产区之一,常年种植面积在66.67万hm2左右,占全市粮食总面积112万hm2的59.5%,小麦总产量稳定在40亿kg以上,占河南省的1/8左右。驻马店的小麦生产在保障河南省乃至全国粮食安全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驻马店所处的地理位置特殊,其气候生态条件和豫北高产地区有明显差异,形成小麦产量三因素中的穗粒数与千粒重明显偏低,限制了小麦单产的提高,夺取高产难度明显较大。2004年以来,小麦公顷产量由5670 kg提高到目前的6850.5 kg,增长幅度较大,但是年度间存在着产量水平忽高忽低的不稳定性和不平衡性,迫切需要研究出一套适合驻马店小麦生态条件下的高产栽培技术体系,为驻马店小麦高产、稳产和粮食核心区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旨在筛选适宜豫北地区与夏棉轮作的冬茬荷兰豆品种和播期。以18个国内外的荷兰豆品种为试材,用田间调查方法测得12个性状的数据,并研究了其中4个品种在2个播期下的差异。结果表明,2019年种植的所有参试荷兰豆品种均安全越冬;早播(10月19日)比晚播(10月29日)能提早结荚并提升株高、单荚重和鲜荚产量;通过比较发现了每个荷兰豆品种所具有的特点,其中‘美国581’鲜荚产量高达25088.24 kg/hm2,而且其他农艺性状优良,是参试品种中最适宜引种豫北棉区的荷兰豆品种。该试验初步筛选出了适宜豫北地区越冬栽培的荷兰豆品种及其播期,为本地区研究“棉花-荷兰豆”双季栽培模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近10年来河南省推广的黄淮南片麦区新育成小麦品种的情况,揭示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影响的相对重要性,对2005—2014年适宜河南省推广的63个国审小麦品种的产量及主要性状指标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河南省推广的国审小麦新品种产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平均每年增长7.6533 kg/hm2。主要性状的变异系数大小顺序为公顷穗数>穗粒数>株高>千粒重。主要性状与产量的相关程度为:千粒重>穗粒数>株高>穗数。产量三因素对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都为正值:千粒重>穗粒数>穗数。根据分析结果结合河南省生态条件及当前的栽培习性,小麦育种和高产栽培应注重公顷穗数与穗粒数的协调,将大穗和大群体有效结合,稳定千粒重,同时注意三因素的协调发展,从而达到高产目标。  相似文献   

19.
根据河南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及相关专家对2020年秋作物生产、新品种试验和展示示范考察情况,结合各地市统计结果,对2020年河南省秋季作物生产情况与特点、品种利用以及布局意见进行分析,为2021年秋季作物品种利用选择提供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豫东蔬菜产区越夏辣椒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调整、优化豫东辣椒产区品种结构,筛选适宜的越夏辣椒优良品种供菜农使用并满足市场需求,以‘绿剑’、‘永利109’、‘博研168’、‘极品158’、‘香辣4号’和‘黄金龙’等6个夏辣椒品种为试验材料,以‘湘研16’为对照,采用常规田间试验方法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在豫东蔬菜产区现行的生产、生态及技术条件下,这6个夏辣椒品种的生长发育性状、产量因素、增产增收效应及抗病性等总体上均优于对照‘湘研16号’。这些辣椒品种既是比较理想的‘湘研16’替代品种,又可满足辣椒生产中品种结构调整优化和多元化的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