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6 毫秒
1.
骆江英 《浙江农业科学》2014,1(9):1369-1370
在氮、磷、钾基本满足芋生长的情况下,施硼、锌肥能使芋提前进入成熟期,促使茎叶中营养向块茎运转,从而提高子芋的产量,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在2个施钾水平(3750和4125 kg·hm-2)前提下,施硼、锌肥比不施硼、锌肥分别增产251%和42%。在施用硼、锌肥情况下,施钾3750 kg·hm-2比施钾4125 kg·hm-2增产148%。在不施用硼、锌肥情况下施钾4125 kg·hm-2比施钾3750 kg·hm-2增产46%。  相似文献   

2.
针对2015年安康市魔芋种芋露地越冬留存面积大,2016年元月出现了25 a未遇的极端低温气候的不利条件,开展魔芋种芋越冬生产调查。结果表明,随着海拔的升高,魔芋种芋大田和林下越冬受冻魔芋的比例均呈现上升态势;大田种芋越冬海拔900 m以下正常魔芋占89.0%,900 m以上则降低到83.7%~ 73.2% ,故900 m以上大田越冬应采取保护措施;林下越冬由于秋季落叶覆盖在地表的保温和树林对气候的调节作用,魔芋正常球茎占比为89.7%,林下越冬优于大田;相同海拔种芋林下越冬较大田越冬受冻魔芋球茎明显减少,降低幅度在18.45%~62.5%。从土壤类型看,壤性土壤较适宜于魔芋越冬。  相似文献   

3.
针对2015年安康市魔芋种芋露地越冬留存面积大,2016年元月出现了25 a未遇的极端低温气候的不利条件,开展魔芋种芋越冬生产调查。结果表明,随着海拔的升高,魔芋种芋大田和林下越冬受冻魔芋的比例均呈现上升态势;大田种芋越冬海拔900 m以下正常魔芋占89.0%,900 m以上则降低到83.7%~73.2%,故900 m以上大田越冬应采取保护措施;林下越冬由于秋季落叶覆盖在地表的保温和树林对气候的调节作用,魔芋正常球茎占比为89.7%,林下越冬优于大田;相同海拔种芋林下越冬较大田越冬受冻魔芋球茎明显减少,降低幅度在18.45%~62.5%。从土壤类型看,壤性土壤较适宜于魔芋越冬。  相似文献   

4.
日光温室越冬西葫芦病毒病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适期晚播等栽培管理措施对日光温室西葫芦病毒病的防治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1 0月 1 0日前后播种可以使病毒病发病率降到 5 %以下 ;若使西葫芦提早上市抢时早播 ,幼苗期必须采取覆盖遮荫、及时浇水等管理措施 ,病毒病发病率可降到 5 %以下  相似文献   

5.
在鲁南地区费县进行的玉米施用锌肥的试验结果表明 ,在土壤有效锌含量为 0 .5 m g/ kg的地块玉米播前基施硫酸锌 5 0 .0 kg/ hm2 、大喇叭口期开 5 cm深的沟追施硫酸锌 37.5 kg/ hm2 ,玉米可增产 16 .0 % ;在土壤有效锌含量不足 0 .5 mg/ kg的地块播前基施硫酸锌 10 0 .0 kg/ hm2 ,玉米可增产 2 6 .8% ,但当土壤有效锌含量在0 .7~ 0 .9mg/ kg时 ,增施锌肥的增产幅度仅为 2 .0 %~ 0 .8% ,而土壤有效锌含量超过 0 .9m g/ kg时增施锌肥则无增产作用 ;玉米用硫酸锌溶液浸种的适宜浓度为 0 .4 g/ kg。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防治魔芋软腐病的有效农药,筛选甲醛加高锰酸钾、农用链霉素、龙克菌、可杀得、碧生、强氯精6种药剂对魔芋种芋进行消毒处理,解决种芋带病问题。结果表明:用40%甲醛+高锰酸钾熏蒸24小时、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500倍液喷雾及20%碧生(噻唑锌)500倍液喷雾消毒法进行种芋处理后种植,对魔芋软腐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效均在60%以上,高于其他药剂,尤其是用40%甲醛(分析纯)+高锰酸钾熏蒸24小时最好,建议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用 7种杀虫剂防治苜蓿草地螟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 ,15 %阿·毒乳油 12 0 0倍液、4 .5 %高效氯氰菊酯乳油 15 0 0倍液、0 .1%中农 1号 (斑蟊素 )水剂 80 0倍液、0 .3%苦参素 4号水剂 80 0倍液对苜蓿草地螟具有极其显著的防治效果 ,施药 15 d的防效均达 10 0 % ,药剂持效期长 ,保产效果达 75 .0 %~ 80 .9% ;2 5 %吡·氧乳油2 0 0 0倍液、2 0 %阿·单乳油 2 0 0 0倍液和生物农药 Bt A可湿性粉剂 10 0 0倍液防效也在 71.1%以上 ,保产效果在32 .4 %~ 5 6 .0 %。  相似文献   

8.
用快大海藻肥 30 0、5 0 0、80 0倍液在当归 5叶期喷施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 :喷施海藻肥 5 0 0倍液的效果最好 ,当归产量为 10 10 0 .0 kg/ hm2 ,较对照增产 9.39% ;一、二级归根的比率为 34.3%、17.8% ,比对照分别提高8.8个百分点和 5 .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9.
在陇南石灰性褐土上玉米施不同量钾肥的试验结果表明 ,在施钾 ( K2 O ) 32 .5~ 15 0 .0 kg/ hm2 的范围内 ,玉米籽粒产量随着钾肥用量的增加而提高 ,各处理较对照增产 90~ 6 30 kg/ hm2 ,增产率为 1.78%~ 12 .48%;而当施钾量增至 30 0 .0 kg/ hm2 时则与施钾 15 0 .0 kg/ hm2 的产量相当 ;在试验设计施钾范围内 ,玉米干物质产量随着施钾量的增加而提高 ;随钾肥施量的增加 ,田间玉米幼苗长势增强 ,抗倒性及抗旱性亦逐渐增强 ,病害明显减轻 ;从产量与投入综合考虑 ,以施钾 15 0 .0 kg/ hm2 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不同药剂防治魔芋软腐病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魔芋播种前种使用芋用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1 000万U浸种对软腐病有较好的预防作用,防效达46.16%,且对魔芋的出苗、株高、叶盘直径等有明显促进作用,较对照明显增加38.98%;在病害始发期用50%氯溴异氰尿酸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20%叶枯唑500倍液连续喷雾2次对魔芋软腐病防治效果可达86.20%以上,且增产效果达28.64%以上。  相似文献   

11.
玉米播期和密度对间作魔芋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玉米播期和种植密度对间作魔芋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对玉米播期设3个水平(早播A1:魔芋10%出苗时播种玉米;中播A2:魔芋50%出苗时播种玉米;晚播A3:魔芋90%出苗时播种玉米);玉米种植密度设3个水平(高密度B1:4.17万株·hm?2;中密度B2:2.08万株·hm?2;低密度B3:1.39万株·hm?2)。在魔芋的展叶末期测量魔芋的农艺性状,并对魔芋和玉米产量进行实收测产,分析土地复合产值。结果表明:随着玉米播期的推迟,魔芋株高、叶柄直径、地下球茎和玉米产量降低;随着玉米种植密度的降低,魔芋叶盘直径和地下球茎产量增大,魔芋株高和玉米产量下降。不同玉米播期和种植密度对魔芋叶柄直径和地下球茎产量产生显著的交互作用;不同玉米播期采用何种密度对魔芋叶盘直径、魔芋株高、魔芋叶面球茎产量和玉米产量都不产生显著影响。单独种植魔芋时,魔芋叶盘直径、叶柄直径、魔芋叶面球茎产量最大,而魔芋株高和地下球茎产量最低。在魔芋零星出苗(10%)时,以1.39万株·hm?2的密度间作玉米,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魔芋与玉米间栽对魔芋软腐病的控制作用,同时采用Biolog方法间栽对魔芋根际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魔芋与玉米间栽能有效控制魔芋软腐病,其中玉米2魔芋4(T3)效果最好,相对防效可达61.27%。另外,魔芋与玉米间栽使魔芋根际微生物Shannon多样性、均匀度指数和每孔颜色平均变化率(AWCD)发生变化,魔芋根际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情况也发生了改变,与净栽魔芋(CK)相比,T3对聚合物类和酚类化合物的利用率分别升高了25.7%和23.5%,而对糖类、羧酸类、氨基酸类和胺类这4类碳源的利用率分别降低了30.7%,39.9%,34.9%和38.6%。主成分分析表明,间栽处理的魔芋根际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与净栽相比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每千克风干土中施入2~3g沸石能明显促进烤烟植株生长,使烟株比对照增高8.6%~9.8%;茎围增粗3.9%~5.8%;烟叶干重提高5.4%~6.9%;烟叶中钾含量提高0.81~1.83个百分点,氯含量降低0.07~0.1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魔芋灰霉病病原菌进行分子鉴定。[方法]通过提取DNA、PCR扩增、电泳检测以及魔芋灰霉病病原菌rDNA的ITS序列分析。[结果]采用CTAB法得到的DNA产量较高且纯度较好;以其为模板进行PCR扩增,条带清晰;ITS序列测序证实魔芋灰霉病病原菌属于富氏葡萄孢盘菌(Botryotinica fuckeliana),Genbank登陆号KF802809。[结论]该致病菌在魔芋种芋储藏期间和设施繁育过程中危害极为严重,属首次报道,为魔芋灰霉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通过测定4种不同配比底肥对魔芋出苗、产量、膨大系数、病害的影响,确定了底肥施用“复合肥100㎏+有机肥80㎏”最适宜魔芋生长,可增加产量,降低病害发生,这为今后汉中地区魔芋施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水稻再生力与头季稻体内营养元素含量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0个不同类型的水稻品种(组合)为材料,研究了其再生力与头季稻体内营养元素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头季稻齐穗后18d体内营养元素含量与再生力的相关性较弱;头季稻收割时体内N和P含量与再生力呈显著正相关,K,Mg及Fe,Mn,Cu,B等元素含量与再生力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因此,在头季稻收割前12d左右施1次促芽肥和头季稻收割后5d左右施1次保芽肥是必要的,P肥1次性作底肥施用,K肥可采用头季稻所需头季施,再生稻所需再生季施的方法;在头季稻生育后期应尽量避免施用Mg及Fe,Mn,Cu,B,Zn等微量元素肥料,以免影响水稻再生力.  相似文献   

17.
魔芋是商洛山区的特色作物,也是最具有发展前景的产业之一。商洛市农业科学研究所2019年开始从省内外引进魔芋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通过对9个魔芋品种的生育期、产量、抗病性等测定,筛选出适宜商洛山区推广种植的魔芋优良品种。结果表明:在播种条件一致的情况下,珠芽魔芋、安魔128、白魔芋综合性状优良,生长势较好,生育期适中,抗软腐病强,产量高,种植风险低,可在商洛山区或同类生态区域作为主栽品种引进推广大田种植。富源魔芋、金帝魔芋、楚雄魔芋长势一般,产量开发潜能相对较低,抗病性一般,不宜示范推广或大田生产。  相似文献   

18.
经NAA和不同浓度水平的IBA处理后,能有效促进魔芋组培苗的生根。用浓度为10mg/L的IBA处理花魔芋无根组培苗30min的效果最好,平均生根率达90.83%,平均根数也最多(达3.92条)。用花魔芋和白魔芋无根组培苗在100mg/L的NAA中速蘸后也能较好地促进生根,白魔芋的平均生根率及平均根数分别为77.54%和2.43条/株,花魔芋的分别为84.14%和1.65条/株。  相似文献   

19.
对种芋不同含水量与魔芋软腐病的发病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种芋失水量的增加,魔芋软腐病的发病期逐渐延迟,而软腐病的发生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其中当种芋失水量为15%时,发病率最低,仅为10.30%,而失水量为5%时,发病率最高,为25.30%。  相似文献   

20.
芝麻不同时期打顶对种子产量和光合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芝麻品种赣芝9号初花后24 d打顶可以获得最高产量,比不打顶(CK)增产11.8%;品质比CK好,瘪籽率比CK下降14.1个百分点;经济系数最高,综合效益好。较早期(初花后15 d和18 d)的打顶可以提高功能叶片的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后期打顶能消除空梢尖,从而有利于产量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