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010年2月3日。北京市人大、北京市政府召开学习贯彻《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办法》座谈会。据悉,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建设,北京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取得快速发展。截止到2009年末,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经达到3406家,辐射农户42.7万户.占北京市一产农户的66%,已经从发展之初的种植、养殖扩大到农产品加工和销售、农民家庭手工业、农业休闲观光和民俗旅游以及农机作业服务、农民用水、农业技术服务等多个领域。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有效提高了农户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带动了农民增收。从全市总体情况看,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户比未入社农户普遍增收20%以上。  相似文献   

2.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以来,北京市高度重视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和发展工作,认真贯彻法律法规精神,依法加强指导、扶持、服务,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农民专业合作社显现出发展速度快、合作领域宽、竞争能力强、农民增收明显的好势头。截至2009年底,全市登记注册的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3406个,带动农户数占全市从事一产农户的66%。  相似文献   

3.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颁布实施是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健康发展的重大举措,标志着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从此进入依法发展的新阶段。为了保证《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施行,确认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法人资格,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行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条例》正式出台。随后出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章程》使农民合作组织有了一个基本的“模版”。  相似文献   

4.
《农家致富》2010,(1):16-16
为加强保护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及成员合法权益,进一步促进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江苏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于2009年11月23日通过,自2010年1月1日起施行。条例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进行了补充和完善,使其更具有可操作性和科学性。为了帮助广大农民朋友全面理解和运用条例,本刊自2010年第1期起对条例内容做系列解读。  相似文献   

5.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自2007年7月1日正式施行以来,已经三周年了。三年来,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迅猛发展,有力带动了农村各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促进了现代农业经营体制创新,释放出了巨大的活力和潜力。各级农业部门作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业务指导部门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执法主体,做了大量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逐步凸现。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是全国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起步早、规模大的省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出台实施,使山东省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设和发展步入了依法规范、加快发展的新阶段。截至2009年3月底,全省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3万多家,发展数量居全国之首。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农业市场化、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形成一批以农民为主、以利益为纽带、服务为手段、增收为目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尤其是2007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颁布与正式实施,为农民在生产经营的合作和联盟提供了操作依据和法律支持。也促进了濮阳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江苏省淮安市认真贯彻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江苏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提高覆盖率,农民广得益,全省争第一,全国走前列"的目标要求,积极引导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设与发展。截至目前,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已发展到4130个,参加农户工商登记数49万户,带动农户55万户,分别占总户数的49%和55%,年营销额超500万元的合作社已达239个,  相似文献   

9.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后,一些农民自发组织的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在发展过程中,部分农民自发组织的合作社管理不规范、经营水平低等问题也逐渐暴露了出来。为充分发挥合作社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发展和农业产业化水平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按照服务农民、进退自由、权利平等、管理民主的要求,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使之成为引领农民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寄予的厚望。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经成为金华市农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已经成为当前农业创新的一个最有效的载体。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和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出了明确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也非常重视。制定了相应的文件,出台了政策措施。2007年7月1日实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供了法律保障.从而在引导农民走向市场、助农增收和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将于2007年7月1日实施,标志着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了掌握各地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发现问题,提出  相似文献   

13.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本特征是农民集体行动、农民自主控制、农民自我服务、农民是主人。依据《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有关规定,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当遵循如下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4.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建立成为沟通农民与企业、生产与市场的桥梁,是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是农村经营制度的重要创新,对于提高农民素质、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有着重要的作用。2007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白银市政府在2008年元月份制定下发了《白银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意见》。  相似文献   

15.
2006年10月31日,9亿农民关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已由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并将于2007年7月1日实施。这部全国人大常委会历经三年,并经三审通过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在明确农民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各类农民合作组织共有15万家。200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开始实施,标志着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依法进入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7.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引导农民发展生产、搞活农村市场流通、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组织形式。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与壮大,必须有一大批有现代知识、现代思维、现代眼光的优秀青年投身到农民专业合作社中,服务合作社,带领合作社走出经营新路子。近年来,北京市延庆县人力社保局村官办通过选派大学生村官到农民专业合作社任职,为村官服务专业化作出了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8.
沈农友 《农家致富》2006,(23):48-48
近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以下简称《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鼓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帮助农民脱贫致富。这部法律将自2007年7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9.
2005年,《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的施行,明确了我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法律地位。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指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从事同类或者相关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依据加入自愿、退出自由、民主管理、盈余返还的原则,按照章程进行共同生产、经营、服务活动的互助性经济组织。兰溪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正式起步于2002年,几年来,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视下,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不断增加,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国畜禽种业》2008,4(19):87-87
在中国农村改革30周年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一周年之际.中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国际研讨会近日在杭州召开。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在会上强调,要进一步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不断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水平,使之成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